45名日本战犯笔
41
  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在卢沟桥事变77周年之际,7月3日开始,45名日本战犯的亲笔供词在中国国家档案局网站上公布,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日本侵华种种恶行、暴行、罪行的谎言。至8月16日,战犯罪行笔供全部公布完毕。  从公布的内容可以看到,日本战犯在中国犯下的罪行主要有:策划、推行侵略政策,制造细菌武器,施放毒气,进行人体活体试验,屠杀,掠夺资财,毁灭城镇,强征慰安妇,强奸妇女等违反国际准则和人道主义原则的行为,堪称兽行。  美国《侨报》对此的评论是“利用一度沉睡的档案,掀起一场捍卫真相的运动。”据统计,仅7月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上述笔供就有140多万的点击率。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介绍,这次公布的战犯罪行笔供,包括原文、译文,并把提要翻译成了英文。而且公布的日本战犯的笔供原貌,都是经过扫描仪扫描过的,原来是什么样子都保留原样,未经过加工、编辑等文字形式处理,为的就是要表明这些笔供是这些战犯本人写的,经过他本人签字,是不容否认的。  中国官方通讯社16日发布《从战争狂魔到和平信徒――新中国改造45名日本战犯的背后》,文中指出,“铭记历史是为了警示未来,宽恕罪行是因为珍视和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重温把‘鬼’变人的这一课,无疑会让人们对日本右翼竭力复活军国主义的行径提高警惕,对来之不易的和平时光倍加珍惜”。  反观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及其幕僚,对此并无反思。  在8月15日这个日本二战战败投降日的敏感节点,尽管安倍考虑中韩反对,没有参拜靖国神社,但仍自费奉上了“玉串料”(祭祀费),并纵容阁僚参拜,反映出美化侵略史、加剧右倾化的企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副主任苏晓晖指出,公布资料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让中国、日本以及全世界的人民对那段黑暗的战争岁月有更深刻的体会。他认为,自安倍晋三就任首相后,参拜靖国神社、抛出“侵略未定论”、对“河野谈话”进行所谓背景调查、解禁集体自卫权等等做法皆反映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心怀鬼胎,大踏步后退。“日本不仅掩盖侵略历史、否认侵略历史,甚至要从根本上颠覆其侵略历史的性质。”  为进一步廓清事实,中国国家档案局15日又在其官方网站推出《伟大胜利――中国受降档案》专题。相关负责人指出,档案是历史的铁证,中国在日本投降日公布受降档案,在于强调日本战败投降是不争事实,而非安倍当局所称的“终战日”。这一专题将以每天一集的形式发布24集专题视频,由国家档案局组织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一些省市的档案馆,选取当年有关对日受降的部分档案结集而成。  此间评论家认为,中国此举料将掀起新一轮对日宣传攻势,进一步细化对日“舆论战”。(完)
无人机助新疆反恐 已多次执行空中地毯式搜索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消息,7月28日,新疆莎车县艾力西湖镇发生了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新疆公安厅和当地政府紧急抽调公安干警和民兵,对暴徒可能出没的地区进行搜查。  7月31日,新疆反恐指挥一线紧急致函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希望九院及无人机系统所立即派出技术保障组,在搜捕暴恐分子的关键时期赴喀什莎车县参与执行无人机搜捕暴恐分子任务。九院高度重视,要求无人机系统所急国家所急,确保已交付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同时确保技术保障人员人身安全。无人机系统所相关部门迅速对莎车县地理位置情况和已交付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摸底,并决定无偿抽调部分产品和备品备件带到新疆使用。  8月1日,无人机系统所技术保障组从北京出发,当天夜间赶到喀什。他们与公安干警连夜驱车190多公里赶赴莎车县,在8月2日凌晨3点到达艾力西湖镇驻地,随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在技术保障组的现场指导下,公安特警操作人员操控无人机,在白天和夜间连续执行多架次搜捕任务,对莎车县艾力西湖镇、荒地镇等地的多处重点目标进行空中地毯式搜索,为搜捕暴恐分子提供了重要的侦察情报信息,得到了一线反恐干警的高度赞扬。  据悉,2013年,无人机系统所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方面签订多个型号的无人机系统合同,旨在进一步提高新疆反恐处突侦查能力,构建应急处突、指挥调度、空地一体的立体防控工作保障体系。今年上半年,产品陆续交付用户。  又讯 为协助打击暴力恐怖势力、确保新疆公安特警一线队员与反恐指挥中心通信联络实时畅通,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13所通信系统事业部与新疆公安厅通力合作,成功建成拥有6.2米口径天线的卫星地面站。由于天线口径大,其增益强度可保证4辆2兆通信车同时进行语音传输。  7月25日,13所通信系统事业部委派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室多名科研人员赶赴乌鲁木齐,为卫星地面站建设提供技术和人力支持。建造过程中,科研人员克服炎热酷暑不利影响,加班加点工作,解决了多项新遇到的技术问题,最终在8月4日高质量地完成了卫星地面站建设工作。随后多次进行的通信演练表明,通信设备各项指标均正常,满足使用要求。

【阅读全文】
中国发布10幅“高分一号”卫星图像
  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16日对外发布“高分一号”卫星观测和拍摄成像的一组高分辨率图片,共10幅,是以反映自然地理地貌特征为主题,主要选用8米和16米分辨率多光谱图像,以国际遥感专业技术领域中常用的标准假彩色合成。  由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提供的“高分一号”卫星图像,被命名为《巡天遥看神州美,重彩高分山水情》,分别包括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山谷“大地的‘肌肉’”、吐鲁番鄯善县罗布泊镇“大地在‘倾听’”、甘肃酒泉阿克塞县附近“大地的‘年轮’”、敦煌附近“游弋在戈壁滩上的‘水母’”、青海湖畔东北角“湖中之‘吻’”、甘肃庆阳市正宁县崇山峻岭“山河相间显‘秋颜’”、陕西延安黄陵县洛河“高原九曲十八弯”、山东东营河口区海滩“海滩利用展宏图”、新疆和田墨玉县“沙漠中的绿洲”、山西长治市附近“大地上的‘红叶’”。  2013年4月在酒泉成功发射的“高分一号”卫星,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首发星。“高分一号”卫星具有高、中空间分辨率对地观测和大幅宽成像结合的特点,2米分辨率全色和8米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组合幅宽优于60公里,16米分辨率多光谱图像组合幅宽优于800公里,为国际同类卫星观测幅宽的最高水平,从而大幅提升观测能力,并对大尺度地表观测和环境监测具有独特优势。  (完)

【阅读全文】
海军护航编队假想遇不明船只接近 机枪开火阻拦
  海空天地宽,战场驰骋急。  当地时间8月14日晨,印度洋面上骄阳肆虐,波浪起伏。  9时30分,警报突然在运城舰骤响:“3艘不明船只快速向我编队接近,一级反海盗部署!”  伴随着警报器的红灯在舰艇通道里不停闪烁,官兵的脚步声、报告声,此起彼伏。  人员就位、机枪上膛、直升机出库。  编队预指指挥员王先中介绍,亚丁湾护航,战斗随时可能打响,与“海盗”争胜的秘诀就是要快!  9时44分,高速旋转的直升机螺旋桨引起一阵巨大气流,翻腾起舰尾的浪花。两名特战队员和一名取证人员负重疾步登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直升机升空,直奔目标而去。  舰上,雷达兵在一圈圈的扫线中追踪目标方位、距离、航向、航速;红外警戒兵用光电捕捉目标,建立一道“情报眼”;

【阅读全文】
菲声称要推“南海6岛渡轮游” 包括中业岛仁爱礁
  菲律宾ABS-CBN电视台14日播出了一条五六分钟的新闻,菲律宾三军参谋总长卡塔潘当天表示,菲军方计划推出“南海6岛渡轮游”,以推动地方观光发展。依照军方的构想,渡轮将环游包括中业岛、仁爱礁等6座岛屿。但面对外界关于中国船舰同样可能拦阻菲律宾观光渡轮的质疑,菲律宾军方并未提出解决方案。  刚就任约1个月的卡塔潘是在巴拉望省视察西军区司令部时发表上述谈话的。卡塔潘认为,南海渡轮构想“受他国先例”的启发,他希望借此协助巴拉望省发展观光。这项旅游计划可能会以公私合营模式推展,“如果构想实现,这将是双赢局面”。  卡塔潘在讲话中还表示,南海部分岛礁已成为中国的“前方作战基地”。他表示希望能登上仁爱礁进行视察,但因为这件事很“敏感”,所以暂时没有出巡计划,“我不愿做没有必要的访问,以免发生不愉快的结果”。  卡塔潘还说,仍然有5-6艘中国船只在南海争议海域行驶,并出现在仁爱礁、黄岩岛、美济礁等多个海域,这是不平常的。他说,军队已经向外交部提交了报告,反映“中国正在进行的填海行为”。他并没有指出具体地点,但是国防部早些时候表示,这些地点包括华阳礁、南薰礁、赤瓜礁等。  另据《菲律宾每日问询者报》网站14日报道,卡塔潘当天还指责“中国人越来越大胆”,“中国政府正在继续填海行为,无视菲律宾在国际海洋法法庭的提案”。他表示,菲律宾军队将是政府执行南海行动计划的“肌肉”。  以《环球时报》记者在菲律宾的观察,菲军方有不断放大对中国指责声音的趋势。从本周一到周五,菲军方、海警或民众报告在争议海域遇见中国船的新闻至少有3次。14日,巴拉望省一个社区负责人对媒体说,他们当天在给“坐滩”在仁爱礁的士兵送补给时,遇到中国海监船,只能到浅滩躲避。  在南海争议地区开发旅游并不是菲当局的新创意,不过以前没有“6岛渡轮游”这样具体的方案。卡塔潘的讲话并未在菲律宾当地引起强烈反响。一名菲媒体同行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菲军方搞这条旅游线,目的是“宣示主权”,在国际仲裁中赢得有利地位。但这种事没有政府发力推动的话,考虑到游客的安全问题,旅行社一般不会做,也很难成气候。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15日对《环球时报》说,菲律宾目前还不具备开展“南海游”的条件。菲律宾实际控制的几个岛礁,除了中业岛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他岛的基础设施都非常少。而开发旅游至少要有码头、游船、渡轮等基础设施。他说,所谓“南海渡轮游”应该是菲律宾对南海问题的又一次炒作。菲律宾在前不久东盟外长会议上提出的“三步走”方案遭到了冷遇。菲律宾不甘心遭到挫败,另一方面,把南海问题炒热,也符合菲律宾和其背后美国的利益。  一名海军专家15日对《环球时报》说,菲军若开设“渡轮游”,无疑是侵犯中方南海主权的行为。如果菲军在中国实际管控的区域开设旅游线路,中方毫无疑问会采取对应行动,届时两国海上执法力量的冲突将不可避免。【记者 黄栋星 苏静】

【阅读全文】
95岁抗战老兵忆峥嵘岁月 称最大愿望是被政府承认
  南宁8月16日电 题:中国抗战老兵重温峥嵘岁月 渴望被认可  作者 周潇男 李敏军  “那时候,每一次战斗都很惨烈。虽然日本投降了,但是日本人太凶残了,对他们的恨,永远不会忘记。”黄学文说。  8月15日,是日本二战战败投降69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广西柳州团队探访抗战老兵,再次与他们重温那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在广西柳城一家简陋的农家院中,当年英姿勃发的中国远征军军官黄学文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1940年,年仅20岁的黄学文已经是中山大学的哲学讲师,然抗日的烽火让他决定投笔从戎。黄学文随后考入黄埔军校四分校第18期,开始其军旅生涯。  军校毕业后,黄学文任职原国民革命军第五军200师师部作战参谋,并随军远征印缅战场,参加过同古战役、平满纳战役和棠吉战役等。  尽管已是白发苍苍,谈起那段峥嵘岁月,黄学文滔滔不绝,聊起枪械等武器更是兴奋不已。  黄学文最引以为荣的是在缅甸战场,原国民军第200师重挫了日军第55师团:  1942年3月16日,日军开始轰炸缅甸同古。19日,日军第55师团第122联队开始向同古发起攻击。黄学文带着300个敢死队,每个人拿3个手榴弹捆成堆,从事先挖好的战壕出发,迂回到日本的后方埋伏作战。  这场战争苦战了12天,原国民军第200师击毙日本6000余人,另有2000余日军受伤严重,无法作战,日军被迫停火。  柳州志愿者杨姐告诉记者,走访抗战老兵时,发现这些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倾诉欲特别强。谈起往事,历历在目,大部分老兵将其参加战役的时间、地点、所在部队番号都记得很清楚。  “他们为抗日战争作出过贡献,他们渴望被认可。毕竟某种意义上,在抗战年代,他们是国之英雄。”杨姐说。  “我现在过得很幸福,最大的愿望就是被政府承认。”这是95岁抗战老兵廖章在接收记者采访时坦露的心迹。  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滩营乡石合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山腰边上,有一间漂亮的小楼房,廖章和儿孙们就居住在这里。房子的边上,篮球场上高高矗立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95岁的廖章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儿子、孙子、曾孙等全家加起来有20多口人,都十分孝顺老人,村里的人们也非常敬重他。年逾九旬的廖章虽然头发雪白,耳力下降,却仍见精神矍铄,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70多年前,年轻的廖章入伍受训7天就奔上抗日战场,辗转在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与日军连续激战。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战争,老人比划捂着鼻子和摸衣服的动作,说当时日军投放毒气和烟雾弹,双方混战时,就靠触摸对方武器装备分辨是敌是友,惨烈战况至今难以忘记。  当广播播放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廖章和他的战友们“烧鞭炮几天几夜庆祝胜利,大家都痛哭起来。”他还说:“胜利后每个人得了一斤猪肉,村民也杀猪宰鸡慰问我们。”  结束行军生涯后,廖章选择回家乡当农民。现在,儿子们都事业有成,让他过上了很好的晚年生活。  2012年,由深圳市一个慈善基金会发起的专门帮助抗战老兵的“广西老兵关怀计划”,给廖章颁送了一块牌匾,上书“抗战英雄,民族脊梁”。  “当时他以为那块牌匾是政府送的,抱着牌匾哭了一天一夜。他说政府还没忘记我,政府承认我了。”廖章的小儿子说。(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