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网上海8月6日电(记者周蕊、徐博) 养老“并轨”改革作为一个多年的旧话题,最近因相关部门负责人接受媒体访谈而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有关方面坦承,养老体制的多轨运行有历史原因,“并轨”难度较大。不过,养老改革关系社会公平,再难也得往前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项网络调查显示,高达61.9%的受访者希望能通过改革退休养老金制度,保障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另一项调查则显示,98%的网民认为废除养老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日渐成熟。民意背后,还有一些地方同一个城市的居民,养老金竟相差数十倍的沉重现实。 其实,这些年来,养老金“并轨”几乎年年成为全国“两会”的热词,更有一些代表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的方式献计献策。尽管年年提、年年议,但“并轨”推进缓慢,试点寥寥。 改革是否有成效,不仅是对相关部门职责和能力的考验,更影响到社会对深化改革的决心。人们相信,养老金“并轨”改革的确存在很大的难度,但不能始终原地踏步,甚至陷于停滞。 所幸的是,有关方面最近指出,“养老‘并轨’正在进行顶层设计”。这一明确信号,或可增强社会对推进养老改革的热情。养老“并轨”如何走,不仅要明确方向,还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和反馈机制,这样才能早些走出设计阶段,走向试点实施的现实。[阅读全文] 中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郭淼)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机械工业的运行指数是宏观经济的重要晴雨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今天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机械工业呈现温和增长、平稳发展态势,预计下半年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介绍说:尽管今年经济运行的内外部环境复杂,持续发展压力增大,但上半年机械工业行业的亮点还是可圈可点:工业增加值出现了增速缓慢回升的势头,重点企业订货略有回升。 蔡惟慈:1-6月机械行业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00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5%,基本保持平稳。 蔡惟慈说,让行业走出困境的良药莫过于创新。 蔡惟慈:努力开发一些新产品,比如三代核电的核内电缆,世界上还没哪个企业有,独此一家,另外还有,我们企业现在不断面临人工成品的压力,我们很多企业提高了自动化的水平,用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来代替越来越高的人力资源。 但是数据显示,机床、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发电设备等典型投资类产品的产量上半年出现下降,企业发展困难远大于去年,机械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下滑等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蔡惟慈:与产能过剩、竞争过于激烈有关。很多企业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拿到订单,只能不断降价。这样一个态势给我们传递一个信号,你必须要不断的创新,摆脱同质的泥潭。 虽然目前机械工业仍面临内需低迷、出口增长乏力等诸多困难,蔡惟慈认为,在倒逼机制作用下,下半年机械行业运行走势仍有望保持平稳发展。[阅读全文]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新华社记者任沁沁 王建华 张遥)全球最大乳品企业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目前正因本月2日曝出的浓缩乳清蛋白粉产品被肉毒杆菌污染事件,而面临市场声誉受损的巨大风险。 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观察,新西兰乳品涉毒事件还很难说就是中国本土乳业改善经营困局、收复市场失地的契机。 恒天然染毒产品的一部分被销到了中国境内,4家企业被披露使用了这些有害乳品原料。中国监管机构已要求全部召回相关产品,同时决定对进口自新西兰的乳制品加强检验。 中国是新西兰乳制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也是恒天然集团的最大销售市场。而在所有国外供应商中,恒天然集团的销售量优势明显。中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奶粉44.5万吨,同比增长24.8%,其中,自新西兰进口37.1万吨,同比增长34.3%,占中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3%。 染毒事件披露后,在新西兰股交所上市的恒天然股价连续下跌,5日曾一度大跌8.7%;而在港股市场,七成原奶源自新西兰的台湾旺旺同日收盘跌幅达3%。 与之对比的是,在中国大陆A股市场,中国本土乳品企业近日则整体走强,其中,皇氏乳业、三元、伊利、光明等代表性企业的股价5日分别上涨7.32%、4.75%、3.06%。 新华社记者通过查询6日的淘宝指数,中国国产乳品中几个相对领先的品牌,最近几天的成交指数环比纷纷上涨,涨幅从9%到116%不等,其搜索指数也有10%到90%不等的环比涨幅。 不过,中国最大的商业门户网站之一腾讯网正在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仍有高达62%的网友对“洋奶粉”选择“仍较为信任”。截至6日中午,该项调查已有近2万名网民参与。 这至少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市场信心还并未因此次洋乳品染毒事件而根本性地恢复,国产乳品市场销售量的个别反弹很可能只是暂时性的。 在浙江杭州市的一家婴幼儿用品商店里,27岁的年轻父亲林肖说:“虽然新西兰奶制品发生了染毒事件,但我还是愿意选择购买进口奶粉。” 他认为,恒天然的这次安全事件是偶发性的,而非质量管理体系出了根本问题,“进口乳品出现问题也并不代表国产乳品质量就上去了”。 另一名受访的消费者林菲雨亦持相似的态度。她正在北京市内的一家大型连锁婴幼儿用品商场给自己的女儿选购奶粉。“如今难以买到质量安全的奶粉真的让人困惑,不过,还是进口奶粉相对更有保障吧。” 2008年爆发的三聚氰氨事件令中国本土乳品生产企业陷入信任危机和经营困局,很多的数据和现象均表明,状况至今也未现本质性的扭转和改善。 国际市场调查机构AC尼尔森发布的数据显示,国产奶粉的中国市场份额已由三聚氰氨事件前的44%下降至目前的约30%。而且,国产奶粉的购买群体也主要是城乡的低端消费者。 中国本土奶业一蹶不振亦令国外品牌奶粉借机进行市场纵向垄断,2008年以来“年年大幅上涨”。 中国负责执行反垄断法的三大政府机构之一的国家发改委,今年6月宣布对国外品牌奶粉发起反垄断调查,并决定对违法者及拒不纠正者加大处罚力度,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 在各大门户网站,很多网民表示,此次新西兰乳品染毒事件,也暴露了境内有关机构和企业在检验手段和力度方面依然不足。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3日在一次会议上谈及食品安全问题时表示,“虽然现在我们财政紧张,也要在加强基层监管手段上舍得用力花钱,让老百姓对食品安全有信心”。 今年6月,工信部等中国九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争取用两年时间将乳品行业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当前的中国乳业生产链条长,不可控因素多,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必须通过不懈的努力潜心推动产业链条的转型升级。 目前,中国本土婴幼儿奶粉企业约有127家,其经营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奶源的生产供应也依然处于分散状态。 资深的乳业市场分析师陈连芳说,此次新西兰乳品涉毒事件并不会直接改善中国本土乳业的市场困局,中国乳品行业必须潜心重建消费信任体系,持续向国人展现优良品质,但这仍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阅读全文]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 王希)商务部网站“商务预报”栏目发布报告,上周(7月29日至8月4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回升,生产资料价格小幅回落。 上周,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2%,其中圆白菜、生菜、大白菜价格比前一周分别上涨9.6%、8%和7.7%。肉类批发价格稳中有涨,其中猪肉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5%,羊肉价格上涨0.1%,牛肉价格与前一周基本持平。 禽蛋零售价格小幅上涨,其中鸡蛋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5%,白条鸡价格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稳中略涨,其中小包装面粉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2%,豆油、花生油价格上涨0.1%,小包装大米、菜籽油价格均与前一周持平。 8种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2%,其中草鱼、鲫鱼、小带鱼价格降幅居前,分别下降1.3%、1.1%和0.8%。 上周,主要生产资料中,矿产品、能源、有色金属、农资、钢材价格下降,轻工原料价格持平,建材、化工产品、橡胶价格上涨。[阅读全文]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记者王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6日举行发布会,预测今年全行业经济运行速度略高于去年,但总体仍将处于较低水平,全年产销同比增速将在12%左右,利润增速在8%左右。 此前,2000―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一直以年均25%以上的高速增长。2012年行业产销增速在11%―13%之间,结束了之前的“黄金期”,行业发展步入中速增长期。 专家指出,机械行业前些年增长过快,增速回落是正常的。在当前形势下,市场的倒逼作用正逐渐显现,外延扩张降温、创新日趋升温,企业在市场上的投资更加理性、务实,行业产业结构正在朝预期方向演进。 据了解,今年以来,机械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了上年的持续回落态势,自3月份起累计同比增速持续下滑。一改以往显著高于全社会及全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局面,机械工业上半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4.09%,增速同比回落幅度超过14个百分点,并且低于同期全社会和全部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01和3.01个百分点。 “这表明行业的外延扩张热已明显降温。”中机联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说。 但仍然要看到的是,需求不足加剧了过度竞争,产品价格继续下行。至今年6月机械产品累计价格指数已连续18个月低于100%,并且仍在继续下滑。 据统计,全行业7万家企业中,1万2千多家企业亏损,亏损面达5.99%,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 “即便面对传统产品需求下滑的严峻挑战,‘创新驱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专家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掌握产品创新的主动权。 据介绍,今年以来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趋于活跃。虽然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较为困难,但行业研发投入的力度不减。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致力于靠新产品开拓市场、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靠替代进口增加效益,通过创新驱动培育新增长点。 此外,市场需求疲软对机械工业传统产品、传统生产模式带来了挑战。在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表现出了更大的活力。1-6月民营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万亿元,同比增长16.47%,高于同期机械工业平均水平3.5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达56.02%。 目前,机械工业区域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上半年中、西部地区机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22%和17.55%,高于东部地区2.37和5.7个百分点。从区域投资完成情况看,中部地区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且所占比重也较上年提高了1.89个百分点。 蔡惟慈指出,结构调整仍然艰巨,绝不能停下步伐,全行业要善用倒逼机制,加快产品的转型升级和更新换代,实现行业增长质量的提高。[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