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料图: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检查战机资料图: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检查战机(新华网) 原标题:托举战鹰击长空――空军“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官兵传承优良作风保障打赢记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只有小学文化的空军某师机务中队原中队长夏北浩,探索出一套以“看摸听嗅”、路线化、程序化检查维护飞机的方法,推动了中国空军航空维修工作的发展。此后,这一检查法,被命名为“夏北浩检查法”。这个中队后来被空军授予“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 几十年来,一茬茬中队官兵都把“对国家财产负责、对战友安全负责、对战斗胜利负责”的中队精神铭记在心,像珍惜生命一样维护飞机安全。 2013年3月,原机械分队长乐中华发现战机进气道斜板有1秒钟工作异常。或许在普通人看来,“1秒钟”可以忽略不计,但乐中华抓住了这“1秒钟”,也把重大安全问题苗头把关在了地面。 同年11月,有架战机数次出现同一类微小故障。工厂技术人员认为,这类小故障不影响飞行,而且维修困难,建议暂缓维修。 机械师赵广不同意:“我们绝不允许飞机带着任何隐患上天!”经过两个月的奋力攻关,他们成功排除了故障。 “夏北浩模范机务中队”成立40多年来,保障安全飞行4万多小时,创下连续46年保证飞行安全的纪录。 成绩面前,官兵们没有却步。随着新型战机陆续装备部队,“夏北浩检查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机务维修工作的需要。 “只有创新,才能提高战斗力。”官兵们探索出了以“监控分析定量化、基本维护规范化”等“五化”和“严格持证上岗、严把技术标准”等“五严”为主要内容,适应新装备维修保障需要的“新夏北浩检查法”。 中队原机械师井立国在某型飞机挂副油箱情况下,摸索出发动机不开车检查飞机燃油系统输油工作办法,省掉7个工作环节,检查时间由45分钟缩短至20分钟,平均一架飞机一年节省燃料费数万元。 针对寒区气候环境给飞机维护带来的新特点,中队总结创新的某新型飞机寒区季节性故障预防措施100条,修订完善的《某新型飞机落实“新法”工作手册》和《落实“新法”检查路线示意图》被上级推广。 近年来,中队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先后研制出“便携式液压油箱增压仪”“多机型充氧通用装置”“继电器、接触器故障检测仪”等21项革新成果,获军队技术革新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奖2项。 军人的目光在战场。即便不能驾驶战鹰翱翔蓝天,官兵们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幕后的配角,心中始终装着打赢的使命。 2013年,中队所属飞行团领受了一项实弹打靶新任务。面对从未尝试过的打靶强度,飞行人员产生了顾虑:飞机性能能否支撑? 当飞行员第一时间找到中队后,官兵们没有贸然下结论,而是积极联系厂家,找出维护手册仔细研究,并结合以往经验详细分析,为飞行员做好了实弹打靶的思想和技术准备,确保了任务圆满完成。 去年底,空军第三届“金头盔”自由空战对抗比武在西北大漠举行,官兵们保障的战机在规定时限内挟雷裹电直刺苍穹,实现了100%一次起动成功、100%完好,再次经受住了实战背景下应急作战保障考验。当中队所在师将全空军7顶“金头盔”中的4顶收入囊中、师属3个参赛团跻身5个“空战优胜团”行列后,“金头盔”飞行员李勇说:“军功章也属于幕后的机务人员”。(张玉清、黄书波、田旭辉)[阅读全文] 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必然是一个热议话题。在这个热议话题中,钓鱼岛问题是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 1972年中日复交谈判中,日方询问是否谈谈钓鱼岛问题,周恩来总理回答:还是从中日关系的大处着眼,钓鱼岛这次就不谈了。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就明确说到钓鱼岛问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是大政治家的眼光,总是能够抓住影响前进方向的大问题,而把次要问题搁置起来,用“共同开发”的形式谋求双赢。这是国际上处理领土争议问题最高明的办法。正是这个高明的办法,保证了中日之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经济的40年。 2012年9月,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交涉,悍然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这一不理智的举措,打破了中日关系的平衡和稳定,引起了中日关系的紧张与交涉。中日双方本来要在这一年共同庆祝中日建交40周年的计划,不得不告吹。 既然日本单方面挑起了钓鱼岛主权问题的争论,作为历史学者,有责任把这个问题追寻清楚。 1972年日本外务省发表了《关于钓鱼岛主权的基本见解》,极力否认《马关条约》与钓鱼岛有关,声称:“该岛向来构成我国领土西南诸岛的一部分,而根据明治二十八年五月生效的《马关条约》第二条,该岛并不在清朝割让给我国的台湾、澎湖诸岛内。”这成为日本所谓拥有钓鱼岛主权的依据之一。这是说,钓鱼岛与甲午战争无关,日本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取得钓鱼岛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马关条约》是甲午战争的产物,是日本战胜的结果,是日本以战胜国的地位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日本一方面占据澎湖列岛,一方面威胁要进军北京,清政府谈判代表被迫在条约上签字。这种形式与城下之盟无异。该约共11款,并附有“另约”和“议订专条”。该约第二款第二项规定中国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让与日本。 《马关条约》第二款第一项、第三项对同时让与的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的地理范围有明确的界定,为什么仅对“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进行了模糊表述?从日方公开的有关《马关条约》交涉议事录的记载,我们可见日本政府在条约中模糊处理台湾附属岛屿的用心。 1895年6月2日中日签署《交接台湾文据》前,关于台湾附属各岛屿包括哪些岛屿,成为双方讨论的焦点。当时日本公使水野遵和清政府全权委员李经方之间讨论的纪要收录于日本公文书馆,并见于日本学者滨川今日子所著《关于钓鱼岛归属问题的论点》一文中。在与水野遵会谈中,李经方担心日本日后将散落于福州附近的岛屿也视为台湾附属岛屿而对中国提出岛屿主权要求,于是提出是否应该列出台湾所有附属岛屿的名录。这个提问,实际上是对《马关条约》正文模糊处理台湾附属岛屿的质疑。水野回复说,如果将岛名逐一列举,难免会出现疏漏或涉及无名岛屿问题,如此一来该岛将不属于日、中任何一方,从而带来麻烦。他还强调说:有关台湾附属岛屿已有公认的海图及地图,而且在台湾和福建之间有澎湖列岛为“屏障”,日本政府决不会将福建省附近的岛屿视为台湾附属岛屿。鉴于日方的表态,李经方同意对台湾附属各岛屿不逐一列名的处理。 对于水野谈话,应特别指出两点:第一,日本政府承认台湾附属岛屿已有公认的海图及地图,因而不需要在接管台湾的公文中列出钓鱼岛列屿,这表明,日本政府实际上承认钓鱼岛列屿是台湾附属岛屿,因为钓鱼岛列屿在公认的海图及地图上早已标明它属于中国或者台湾。如:法国来华耶稣会士蒋友仁绘制了《坤舆全图》,该图初绘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再绘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其中《台湾附属岛屿东北诸岛与琉球诸岛》中有彭佳屿、花瓶屿、钓鱼屿、赤尾屿等。图中不仅使用了福建话发音,将钓鱼屿写作“好鱼须”、黄尾屿作“[阅读全文] 乌克兰官方10日说,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发表准备停火的声明,只是没有具体步骤的空话。当天,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向乌克兰东部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刻不容缓。 乌当局10日加强了对顿涅茨克市的火力打击,并且目标已经不仅是东部武装的阵地,很多居民区也遭到炮火的袭击。据顿涅茨克市市政发言人透露,当天乌当局有火箭弹和榴弹炮对市区进行打击,攻击目标很多是居民区,至少4栋居民楼被炸毁,并有多名平民伤亡。而在戈尔洛夫卡市当天也发生了双方的武装交火,乌东部武装称,当天的战斗共击毁17辆装甲车,另外还有3辆坦克。 自今年7月以来,乌政府军加强了在东部地区的攻势,先后收复了多座处于民间武装控制下的城市。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目前乌政府军已完成了对顿涅茨克市的包围,并在逐步压缩包围圈。顿涅茨克郊外部分民间武装人员已经被迫撤入城内。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扎哈尔琴科9日表示,为防止顿涅茨克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民间武装准备停火。他同时强调,如果乌克兰当局继续军事行动,民间武装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都会奋战到底。 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发言人李森科10日说,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发表准备停火的声明,只是没有具体步骤的空话。民间武装如果想停火,应该举起白旗、放下武器。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10日乌民间武装人员建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公共信息部”就扎哈尔琴科于9日提出的“民间武装准备停火”的说法发表了一份解释声明。声明称,民间武装“一直准备停火和谈判”,但由于“乌克兰方面不作为”,导致停火无法实现。该份声明强调,乌克兰军队撤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是双方进行停火和谈判的必要条件。据报道,未透露姓名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导人10日提出停火的具体条件,即停火必须是相互的、乌克兰政府军完全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领土上撤出才能开始停火谈判。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0日说,向乌克兰东部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刻不容缓。他表示,相关问题处于俄总统普京的监督之下。作为一项优先任务,俄方正同乌方、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联合国的国际人道主义组织就向卢甘斯克州和顿涅茨克州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进行协商,相信各方能就尽快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达成一致。 受到战火波及,乌克兰东部地区居民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多座城市已经停水、停电,大量平民被迫逃离家园。目前,乌克兰全国注册的流离失所者约为11.8万人。据联合国人权机构估计,从4月中旬以来,双方冲突已导致近1200人丧生,其中多数是平民。[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