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五缘综合医院计划年内动工 ...
  ■湖里昨依法拆除“拦路虎”宿舍楼,完成片区征地拆迁工作  ■41户被拆迁户如期签约,仅一户拒绝拆迁住户被依法拆除  为推动五缘综合医院项目顺利动工,十六冶宿...
38期
未来“大松北”将成滨水宜居新城 减少房地产开发
  哈尔滨的“大松北”地区要建成啥模样,未来如何布局,在这里市民可以享受到哪些不一样的生活?在27日召开的 《哈尔滨大松北地区发展战略规划》高层专家咨询论证会中,哈市“大松北”地区的近期、远景规划也向市民展示了哈市继群力、哈西之后将打造的又一座新城。未来“大松北”被定位为哈市的滨水宜居新城,主打创智产业,环境宜人,更适宜人居。  关键词:大松北 打造滨水宜居新城  大松北地区主要包括松北区和呼兰区两个行政区域用地,规划范围为南至松花江,北至呼兰区孟家乡、长岭镇、沈家镇行政边界,东至松花江与呼兰河交汇口,西至哈尔市行政边界,总用地面积 1357 平方公里。按照目前测算,整合的“大松北”地区共有十二个街道办事处、四镇一乡,行政村133个,自然屯372个,总人口71.1万人。  未来哈市规划“大松北”的定位为“开放创智高地、滨水宜居新城”,通过提升功能、提升品质,形成六大主要职能。逐渐形成对俄开放主导的国际门户枢纽和物流中心、国家科技和创新产业基地、东北亚高端现代服务业中心、绿色低碳的宜居新区、国际知名的冰雪避暑旅游度假胜地和新型城镇化的综合示范区。  大松北规划图  关键词:减少房地产开发 引领创新产业  按照规划,大松北未来建设中,将从目前房地产业为主导向创新产业转型。以“科技化”和“新型化”为方向,提升产业竞争力。打造我国对俄高端服务平台,向农业生态化、现代化、产业化的东北大农业发展。同时,将调整工业布局,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增长空间,加大休闲产业的培育和完善。  将构建活力高效的整体发展框架,发展沿江黄金产业带,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塑造产业核心地位,打造集聚区域高端资源产业带,依托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和现代都市农业。  关键词:交通 打造江南江北“半小时交通圈”  按照规划,未来大松北,将打造江南江北半小时交通圈,交通将更加顺畅,新的交通框架由对外交通、过江交通、轨道交通、快速公交所构成。  对外交通:推进哈尔滨北站建设,完成“两主、两辅”的铁路站场布局。加快完成哈尔滨―齐齐哈尔客运专线。由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形成“一环+四射”的对外交通体系。一环:外围城市公路环,四射:哈大高速、哈伊高速、哈黑公路、哈萝公路。将四环高速公路规划为城市快速路,理顺路权管理。将哈大、哈伊、哈黑、哈萝的高速路权向外延伸至规划城市公路环附近,逐步将位于城市内部的高速道路纳入城市快速路系统。  过江交通:在总体规划15条越江通道的基础上,新增西外环和东外环2条,共计17条松花江越江通道。呼兰河现状2条的基础上,规划5条呼兰河越江通道。  轨道交通:规划有3条越江地铁,即轨道2号线、轨道4号线和轨道5号线,为进一步推进松江避暑城的开发建设远期规划轨道8号线服务避暑城并连通至呼兰组团。  快速交通:规划“七纵+五横+一环”的快速公交线路。七纵:快速公交线路贯穿江南、松浦、利民和呼兰组团。五横:快速公交线路联通科技新城、松浦、前进和避暑城组团。一环:快速公交线路主要为避暑城组团内部旅游观光服务。  关键词:生态之城 建七大郊野公园串起新城“绿网”  将通过环境田园化、空间人性化、配套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打造成一处适宜居住的生态之城。计划对西北部地区增设三层防护林体系,逐级减弱冬季西北风势力,形成北部生态屏障,涵养水土、防风固沙。保留西北部农田与牧场基底,建设都市农业示范区与观光采摘农业旅游区。东南部地区生态体系将保留西南部良好的水域、林地等生态基底,沟通万亩水田及王万铁路线廊道,向东延伸与呼兰高压走廊共同构成东西贯通的生态廊道,沿松花江、呼兰河预留多个“城市通气孔”,形成水陆生态小循环,从而缓解城市雾霾,构建南北贯通的两大城市通风廊道。  提升滨水空间,规划了不同的滨水空间模式。与此同时,在城区外围形成贯通的七条楔形廊道,划定城市功能组团,为城区提供输氧和通风廊道;组团间由快速路串联呼兰河口湿地公园、呼兰郊野公园、紫薇湖生态公园、对青山郊野公园、万宝郊野公园、景阳湖生态公园、天鹅湖农业主题园七大郊野公园,形成连贯的公共体系。组团内部由水系廊道与交通廊道、高压廊道等共同构建内部绿化网络体系,并利用多梯度、多等级公园绿地补充完善内部公共体系。  七大郊野公园分布示意图  呼兰郊野公园  紫薇湖生态公园  呼兰河口湿地公园  对青山郊野公园  万宝郊野公园  天鹅湖农业主题园  “大松北”新交通框架示意图  景阳湖生态公园(记者 仲亮 )

【全文阅读】
 
哈尔滨规划“大松北” 松北、呼兰区等区将共发展
  以往提起哈尔滨的松北仅限于松北区,但今后哈市将把呼兰老城区、利民开发区、松花江避暑城等与松北区“合一”发展,打造哈市又一新城区――美丽“大松北”地区。这是今日记者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哈尔滨市城乡规划局承办的《大松北地区发展战略规划》高层专家咨询论证会上获悉的。  哈市松花江北岸包括松北、呼兰两个行政区,该地区地域空间广阔,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具有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明显优势。今年年初,省委要求哈尔滨把统筹松北地区的发展作为战略重点,为此哈市市委、市政府坚持和突出“一江居中,两岸繁荣”战略构想,积极谋划松北地区发展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形态塑造、生态要素导入、新兴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提升等推进力度。  结合各级政府决策部署,在本次《大松北地区发展战略规划》高层专家咨询论证会上,哈市城乡规划局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哈尔滨大松北发展战略规划》首次亮相。《规划》中针对哈尔滨江北地区缺乏区域统筹的现状,建立了“大松北”概念,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大松北”地区规划范围为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江北地区,主要对松北区、呼兰区、利民开发区和松花江避暑城等地区进行统筹规划,总用地面积1357平方公里,重点研究区域684平方公里,规划期限2014至2030年,远景至2050年。规划中包括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城市风貌控制、生态保护利用、产业与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综合性设计。(记者 仲亮)

【全文阅读】
 
绿色保障房新变化:从舍不得多用电到不需要多用电
  绿化率达40%的小区里绿树成荫,高层住宅棕色墙体外缀满太阳能电池板,密闭性良好的窗户让屋里安静如夜,居民出门走不到500米就有公交站……省钱、舒适、便捷的生活,让南京市上坊保障房片区4组团的几个小区成为中低收入市民申请的首选,这里也是南京首个达到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的保障房组团。  所谓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水、节地、节能、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以满足中低收入者住房基本需求为目标的保障房,有着“三差”的刻板印象――质量差、地段差、配套差。位于“三差”之首的质量差,让保障房长期成为城市建筑的一块短板。将保障房提升到绿色标准,就是从质量入手补齐保障房的短板。  “从舍不得多用电到不需要多用电,这是保障房住户最直观的感受。”南京保障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石说,绿色建筑会给保障房住户带来生活习惯的变化,如果更多保障房能够达到绿色标准,以被动房理念建设的这些房子将让越来越多人适应低碳生活,甚至让中低收入者引领中国的绿色生活潮流。新华社记者 杨绍功 高 立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