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陆战队接收首架F-35C航
37
  1月30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向美国海军陆战队交付了首架F-35C航母舰载机,该率属于位于埃格林空军基地的VFA-101中队,主要用于训练支援航母的作战行动。  美国海军陆战队战斗/攻击机501特遣中队司令和
      日本《军事研究》1月号刊登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田中三郎的一篇文章,题为《中国在南沙和西沙群岛建设海空军联合基地》,文章摘编如下: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10月号援引中国外交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海军正计划在2个以上岛屿实施填海作业。其填埋的总面积相当于2个迭戈加西亚岛大小。迭戈加西亚岛面积27万平方米,全岛被珊瑚礁所覆盖。在南海的填埋作业如同开发迭戈加西亚岛。  《汉和防务评论》称,中国在把防空识别区和海洋开采装置向南方转移的同时,还批准了南海填海计划。该消息人士称,中国海军计划填海的岛屿是2个人工岛。  不过,综合各种信息,中国正在填海建造的人工岛很可能包括8个实际控制岛礁中除渚碧礁、美济礁之外的其他6个岛礁(南薰礁、赤瓜礁、华阳礁、东门礁、永暑礁、安达礁)。中国填埋这么多岛礁意欲何为?  中国自2013年末起,在8处实际控制的岛礁实施填海造地作业,试图打造人工岛。从这么巨大的土木工程看,中国是想通过在人工岛上建设海空军联合基地,一方面压制南海各国,一方面部署搭载超音速巡航导弹的轰-6轰炸机,威胁澳大利亚的美军基地。  中国海军的南海填海作业,将美太平洋舰队从南海隔离开来,可以阻止太平洋舰队前往马六甲海峡以北,或从太平洋通过西里伯斯海(又称苏拉威西海)进入中国南海。中国海军似乎非常重视美军在澳大利亚的重新部署。  中国的填海工程明显是要在当地建设机场,以部署远程轰炸机。其根据是中国最近公开的“南海填海工程研究设计图”,在上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轰-6的模型。在该岛上建造轰-6轰炸机机场的目的,明显是要利用轰-6搭载的远程巡航导弹,攻击澳大利亚基地。  《汉和防务评论》认为,中国填海作业推进得非常快,按目前建设速度,2至3年内即可完成岛上的机场和基础设施。  这种填海工程明显是中国海空军对抗美国重返亚洲政策,试图再度维持战略平衡政策的一部分。  另外,《汉和防务评论》10月期还刊登了一篇题为《南海建设中的海空军联合基地》的文章。其中提到,中国在南海若干岛礁上大兴土木,扩建相当于17个足球场大小的土木工程。与此同时,中船第九设计院推出了“南海岛礁技术储备研究课题”设计图,这张图明显是海空军联合基地的建设方式,几乎就是“不沉的航母”。官方网站并未说明何时建设这样的“不沉航母”,但整个设计已经相当具体化,施工方向酷似目前在赤瓜礁进行的填海工程。岛礁的西侧建设了横贯机场的跑道,最值得注意的是,跑道西侧,停放了2架明显是轰-6的远程轰炸机。  从规划图上可以看到岛礁东部似乎是风力发电设施和一座军港,外侧则建设了小型的防波堤。2个码头可以分别停泊一艘导弹驱逐舰和一艘中小型水面舰。码头还设置了2台起重机,这意味着其将具备对军舰的维修、维护能力。岛礁上各有一个据说是5000吨级和5万吨级的港区,大中型油罐多达6个。此外还有直升机起降平台。跑道长度至少2500米,众所周知,起降轰-6轰炸机和战斗机的跑道建设标准是不同的,轰-6的跑道建设需要更坚硬的混凝土。  人工岛的跑道似乎是2条,一条用于大型轰炸机起降,另一条则给战斗机,停机坪上有5个区间,最大可停放6架轰-6轰炸机。2条跑道中间共拥有23个区间,必要时还能够容纳战斗机。  这是一座相当大型化的人工岛,尤其令人吃惊的是还设计了可起降轰炸机的跑道,这意味着中国空军最终打算利用赤瓜礁那样的人工岛起降轰-6,后者航程达6000公里,可携带9吨炸弹、巡航导弹,作战半径为1800公里,最高时速1050公里,巡航速度0.75马赫。轰-6K是其最新型号,能携带6枚射程2000公里的巡航导弹。  海军版的轰-6还可携带YJ-83、YJ-12等空对舰导弹,射程都超过200公里。这样的作战半径,可以轻易封锁马六甲海峡。一旦有事,澳大利亚北部的美军将会受到攻击。  中国在南海建造轰-6轰炸机基地,是否是准备使用远程巡航导弹在战时打击澳大利亚本土美军基地的目标?这是值得关注的事项。  赤瓜礁距离澳大利亚北部3200公里,按照轰-6的1800公里作战半径,配合2000公里射程的巡航导弹,可以完成攻击澳大利亚北部美军基地,是对美军“重返亚洲”政策的重大牵制。  岛上还修建了6座封闭式机库,明显是想停放一支高性能战斗机编队,以便战时为轰-6提供护航任务。在另外一张设计图上,还显示中国准备建造2座淡水储备库、一个万吨级深水码头和长度达3500米的飞机跑道。  目前并不清楚中国打算在南海修建几个类似的“不沉航母”,另外一个适合建设这样“不沉航母”的岛礁是美济礁,中国已经该岛礁上建设了5个简易型角楼和一组43米长、29米宽的水泥建筑群。美济礁东西长8900米、南北宽6000米,距离菲律宾南部只有244公里,距文莱548公里。  无论是在美济礁还是在赤瓜礁修建“不沉的航母”,整个越南南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全境都将纳入轰-6的巡航导弹攻击范围。尤其是新加坡,驻扎了美军濒海战斗舰。中国对大型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军用机场的建设,未来势必会追加建造远程对空对海雷达站、甚至各种监听设施。在“南海岛礁技术储备研究课题”施工图中,有一个机场监控塔,并未发现雷达、防空阵地的存在,但这只是一个技术储备研究图,如果真的建设军用基地,势必会追加建设防空设施。  5000吨级的港区还意味着可以停泊目前除“辽宁”舰以外任何一种中国海军大型水面舰,包括2万吨级的071型两栖登陆舰。虽然是“不沉的航母”,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岛礁化的海空基地就固若金汤,上述2个岛礁距离越南胡志明市大约850公里,同样处于越军苏-30MK2多用途战斗机的攻击作战半径之内,一旦有事,越军、美军有可能率先攻击这些岛礁上的轰炸机基地。
【全文阅读】
          编者按:《福建党史月刊》发表文章《胡筠:从豪门闺秀变身红军女司令》。文中记述1927年2月,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开学后,开办了女生队,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造就了中国现代第一代女军官。在这批女生中,胡筠、游曦、赵一曼、胡兰畦,被誉为“四大女杰”。胡筠文武双全,有“神枪手”的称号,令黄埔男生也为之钦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胡筠担任平江工农革命军司令员,成为红军中少有的女司令员。敌人曾以十万大洋悬赏她的人头。令人叹惋的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女英雄在“肃反”中被“左”倾路线执行者以“AB团”名义秘密杀害,时年36岁,摘编如下。  1898年2月,胡筠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户士绅家庭。由于是独生女,极受其父宠爱,她从小便获名师启蒙,熟读四书五经。湘东一带农村,历来崇尚武术,每到冬闲时节,处处请师传艺。14岁的胡筠也练起了武术,经过两年的勤学苦练,武术已经有些功夫了。  19岁时,胡筠已出落成一个标致的大姑娘。她身材颀长,肤色白皙,力强体健,精明洒脱。加上能文善武,成为远近闻名的才女。这年冬天,她由父母作主,嫁给了北乡红桥镇李采藻的儿子李积琦。李家是平江首富,有良田千亩,青砖瓦房上百间。李积琦当时正在外读书,胡筠生性爱动,且有抱负,如今被关进深宅大院,真有度日如年之感。  胡筠自幼刚强好胜,爱读《岳飞传》、《水浒传》,常以古代女英雄自诩。当时正值五四运动期间,胡筠受《新青年》、《向导》等革命杂志影响,决心以秋瑾为榜样,冲出樊笼。1924年秋,胡筠考入平江县城启明女子学校师范第五班。胡筠入学之时,学校里已有共产党的组织,中共平江县支部负责人余贲民还担任了女校园艺主任。这里民主气氛浓厚,学生们畅谈理想,宣传救国之道,思想极其活跃。胡筠带头放了小脚,还与同学徐纬文发起剪发运动。在她的倡议下,女校学生纷纷响应,不几天,全剪成了短发,满城为之轰动。胡筠与共产党员余贲民、李宗白等为友,阅读进步书刊,接受新思想,撰文呼吁启蒙,抨击时弊,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25年底,胡筠由余贲民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8月,叶挺的北伐先遣团攻克平江县城。中共平江县委派胡筠到叶挺部队政治处搞宣传工作。接到通知,她爽快地说:“党的决定,我无条件地执行!”县委同志告诉她:“你是女同志,又是娃娃妈,困难很多,要有思想准备。”胡筠说:“困难再大,也比不得北伐军打军阀的事大。”她毅然放弃未修完的学业,随一支新组建的宣传队奔赴北伐前线。她写标语、办快报、教军歌、编快板,极大地鼓舞了指战员们的士气。胡筠有时还直接参加前线运输、救护和战斗。攻打天岳关时,她化装成农妇潜入敌后侦察,绘制了一张敌人兵力部署图,然后又领着一个排的兵力,向敌主峰发起进攻。  在北伐军胜利进军湖北汀泗桥后,叶挺对胡筠说:“湖南省委来电,调你立刻回湘,另有任务。”胡筠回到平江,奉命组织农民自卫军。不久,北伐军收复武汉三镇,当时急需军事干部,县委推荐胡筠报考黄埔军校武汉分校。  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创办,是国民革命发展的产物。1926年10月,北伐军光复武汉,武汉逐渐取代广州成为国民革命的中心。为迎接革命的大发展,满足日益迫切的政治、军事人才需要,国民党中央在武汉开设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军校),面向全国招生,其中包括女生。武汉分校招收女生的消息一出,立即得到了各地妇女的积极响应。武汉分校最后录取男生986人,女生195人,他们成为黄埔六期学员。1927年1月19日,学校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邓演达任代校长,张治中任教导长兼训练部部长,共产党人恽代英任政治总教官。  1927年2月12日,武汉分校在两湖书院的大操场上举行开学典礼。邓演达、宋庆龄、吴玉章等出席大会。胡筠等195名女生穿着与男生一样的深灰色军装,紧束着腰皮带,戴着军帽,打着绑腿,与男生队并肩站立。女生学习的主要课程分政治和军事两种,即术科和学科。学科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科学,以及三民主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阵中要务令等。术科是根据步兵操典上的军事基本知识,进行基本训练。每天上午是学科,下午是术科。晚上的活动每天不同,有时上自习课,有时开政治讨论会,讨论的题目有“领袖与革命”、“革命与恋爱”等。恽代英曾对女生队学员说:“我们党下决心要在军校培训妇女骨干,毕业后参加领导中国妇女翻身解放的斗争。你们的责任重大,你们要努力呀!”恽代英赞扬她们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锋和榜样”。  军校为了使男女有所区别,决定让女生打黑色绑腿,军装双袖缀上红色字母“W”(Women)标记,并发短枪。结果却遭到了胡筠、赵一曼等许多女生的坚决反对,她们说:“我们都是革命战士,男女应该平等,如果连穿衣服都得不到平等,还要拿字母区别,这算什么革命?”校方最后只好取消了这一决定。这些和男儿一样穿上军装的女学员还不满足,还在为争取男女平等而斗争,有的女生竟然偷偷剃光头发,当她们脱下军帽,让男教官看到和男生一样的光头,大惊失色。胡筠在军校度过了一段艰苦却非常愉快的生活。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自行撤销。恽代英要求胡筠回到家乡组织游击队,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当时正值白色恐怖时期,地主武装到处杀人放火,甚至狂妄叫嚣:宁可错杀三千,决不放走一个共产党员!胡筠购买了几十支步枪、上万发子弹,拉起了50多人的队伍。有一天,她被叛徒认出,并密告了她的真实面貌。胡筠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与省保安司令部派来的缉捕队公开交火,打得缉捕队落荒而逃。此后,胡筠带领队伍在幕阜山一带打土豪、分田地,并烧掉自家的房屋和田契,宣布与李积琦离婚,和地主家庭彻底决裂。省保安司令部向各地保安团、清乡队发出通令,联合“围剿”“女共匪”胡筠,并以十万大洋悬赏她的人头。  幕阜山南接罗霄山脉,北抵长江天堑,是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胡筠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给敌人以重创。游击队不断壮大,正式建立了平(江)、湘(阴)、岳(阳)游击纵队。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便开创了从浏阳至平江的大片根据地。由平江特委报请中央军委批准,给平(江)、湘(阴)、岳(阳)游击纵队“平江工农革命军”的番号,胡筠担任司令员。恽代英赶去祝贺,激动地对胡筠说:“你是红军队伍中唯一的女司令。敌人闻之丧胆,我们却为之欢欣鼓舞。”  1928年3月中旬攻打平江县城失败后,平江县委书记毛简清前往上海,县委代书记罗纳川牺牲,胡筠与张警吾、李宗白、余贲民等重组了县委,胡筠任平江县委书记。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爆发。起义军攻克了平江县城,部队随即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7月23日,胡筠率县委机关及部队、四乡农民入城,与彭德怀、滕代远会师。平江人民心目中的传奇式人物胡筠留着短发,腰里掖着双枪,左臂佩戴鲜红的袖章,骑着一匹高大的白马,走在队伍的前头。后边紧跟着县委机关干部和游击队战士,以及沿途四乡闻讯赶来的工、农、青、妇数百名革命群众。在平江县城的群众中,早就流传着胡筠这位游击队女将的才能,枪法如神,百发百中,甚至说她的坐骑能穿山越岭,腾云驾雾,是幕阜山里修炼了千年的“神驹”。这天,整个县城万人空巷,人们争相目睹这位女英雄。  胡筠与彭德怀见面后,胡筠先自我介绍道:“我是胡筠,平江县委的。”陪同胡筠进城的平江县委秘书长张警吾向彭德怀介绍了胡筠的身世:出生在平江北乡,公爹是当地有名的大恶霸地主。1927年,胡筠参加了秋收起义,将其公爹交农民协会处决,把家中房屋烧毁,财物分发给贫苦农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爱戴。彭德怀对胡筠不由肃然起敬。彭德怀高兴地说:“反动派早说把你们‘剿’掉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枪?”胡筠风趣地回答说:“刘作柱(按:国民党平江县长)骂我们游击队是‘草寇’,我喜欢这个名字,野火春风沐劲草嘛!”“好,好,真不愧为女中豪杰!”彭德怀伸出大拇指说。在7月24日举行的庆祝起义胜利的群众大会上,胡筠与彭德怀、滕代远先后讲话。胡筠当选平江县第一届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五军纵队党代表兼湘鄂赣特委常委。  胡筠英勇善战,指挥作战大胆沉着,灵活多变,战前有周密的部署和充分的准备,战后有详尽的总结,在战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游击战术。她的部队终年转战于湘鄂赣三省的幕阜、连云山区,神出鬼没,令敌胆寒。当年国民党军阀何键的《清乡公报》称胡筠部队与彭德怀部队“互相呼应,声势浩大”,“赤焰所播如火燎原”,即便“调集重兵围剿,仍然束手无策,防军亦疲于奔命”。  原红八军军长何长工后来称赞胡筠说:“胡筠很会打游击。她的部队是平江打得最好的,平江的敌人一听说胡筠的部队来了就害怕。”何长工曾回忆平江一次地方党政军联席会议时说:“胡筠在会上讲话,我怀着极大的兴趣来听她作报告。她的讲话很有吸引力,句句中肯,无一句废话,层次清楚,平易通俗,分析形势很准确。她讲的是‘平江起义’的伟大意义和对湘鄂赣根据地的关系。后来我同胡筠的接触很多,也愿意与她交谈,常跟她谈农会与地方工作的情况。我很佩服她,她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很有基层工作经验。她是平江县主要领导人,是根据地的创始人。”  在艰苦的游击斗争环境中,胡筠带领的游击队逐步壮大。她也在斗争岁月中,与平江县委秘书长张警吾加深了了解。1929年,胡筠与张警吾结婚,不久怀孕。在一次反击敌人向游击队驻地进攻的战斗中,胡筠临产了。她用牙齿撕破衣服,草草包裹婴儿,挣扎起来,指挥战斗。在打退敌人几次冲锋的间隙中,战士用箩筐抬着母子,安全转移。  胡筠短暂一生的高峰,是1930年7月率领地方赤卫队20多个团随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攻占湖南省会长沙。当时在长沙召开了万人大会,成立省苏维埃政府。在成立大会上,彭德怀、滕代远、王首道、何长工和胡筠都讲了话,胡筠被选为省苏维埃委员。  1930年9月,中共赣北特委成立,胡筠任特委副书记兼赣北独立团团长。1931年春,赣北独立团与修水、铜鼓等县的游击队组成红八师,编入红十六军。不久,胡筠继任红八师师长,成为红军时期少有的女师长。据《通城人民革命史》载,胡筠曾率红八师及赤卫军1000余人采用内应外合的战术,一举攻克了通城,缴枪1300余支,长机枪5挺,手枪30余支,子弹10余担,其他军器无数。  1931年7月,原湘鄂赣特委和鄂东、赣北、湘北等特委合并成立湘鄂赣省委,李宗白任省委书记,张警吾任省委宣传部长,胡筠任省委妇女部长。她的妇女工作干得十分出色,湘鄂赣边区20多个县,各级都有妇女组织。妇女干部除参加文化、学校、军械厂、金融、贸易等地方工作外,还有大批青年妇女参加红军。广大妇女动员鼓励自己的丈夫、儿子参加红军,妇女成为农村生产的主角,组织耕田队、抢收队、积肥队,以换工、帮工方式解决烈军属和孤寡户的劳力问题。支援前线战争的种种后勤重担,也都落在妇女肩上。热火朝天的妇女工作,凝结着胡筠的心血。  为了更有力地执行省委和省苏维埃的决议,湘鄂赣省委宣传部在万载县成立了一支“赤色宣传队”,由胡筠具体领导。宣传队常常夜以继日排练节目,胡筠既是编导又是演员,她和队员们一起,创作了大批深受苏区军民喜爱的歌舞节目,如九子鞭《十骂蒋介石》,莲花落《拥护苏联和拥护省苏大会》,歌舞《送郎当红军》、《可怜的秋香》、《摇篮曲》、《劝白军投降》、《葡萄仙子》及小歌舞剧《李更探监》等。  胡筠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无论一件什么事,只要经过她的脑壳一转就会变成一出戏。有一天晚上,宣传队正在排练节目,突然得到一个特大喜讯,红军在宁都龙冈打了个大胜仗,活捉了前敌总指挥张辉瓒。大家高兴得抱在一起又唱又跳,胡筠眼泪都笑出来了。当时有一个小伙子说:“现在鲁涤平要哭得冒眼泪。”胡筠灵机一动说:对,我来编个鲁涤平哭张辉瓒的舞。于是她边想边跳,说:“我们把张辉瓒的‘头’砍下来钉在一块木板上,放到河里,让其顺流而下,漂至南昌,鲁涤平拾到木板后,抱着‘头’大哭,后来又被红军的大炮吓瘫在地,这个节目就叫《鲁胖子哭头》。”大家一听齐声叫好,几个男演员竟跟着跳了起来,就这样说干就干,连夜编排。第二天《鲁胖子哭头》就演出了,以后每逢开庆功会、动员会,这个节目最受欢迎。  胡筠还创作了《李更探监》,反映罗纳川夫人李更探监,感人至深。苏区歌舞使红军战士热血沸腾,也使白军坐卧不安。当时,胡筠几乎天天都要带着宣传队员对白军宣传,每次只要锣鼓一响,歌声一亮,白军长官就不准他的士兵们出来,怕他们听了红军的歌会变心。因为有几次胡筠带人演出后,晚上就有白军拖枪投诚。还有一次,白军悬赏:凡活捉傅秋涛、滕代远者每人赏光洋50块,而活捉“女匪”胡筠者,则每人赏光洋100块。由此可见敌人对胡筠的仇恨。  胡筠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令人叹惋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女英雄,却于1934年6月在“肃反”中被“左”倾路线执行者以“AB团”名义秘密杀害,时年36岁。  1958年彭德怀重返平江时,到了县人民医院,向陪同的县委书记谈到当年在这里准备起义的故事。彭德怀感慨地说:“胡筠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很有能力,打仗很勇敢,是个难得的女将。”
【全文阅读】
  1月30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当地时间30日在江源道东海市东海军港练兵场举行了第一海上战斗群成立仪式。  报道称,韩国海军官兵和三陟市市长金良镐、东海市市长沈圭彦、国会议员李利在等出席了相关仪式活动。  报道透露,韩国海军第一海上战斗群包括驱逐舰、巡逻舰、导弹巡逻艇,平时保持战斗准备态势,战时由海上战斗群指挥官直接指挥舰队作战。韩国海军第一舰队司令部期望此次部队改编能够提升作战、教育和训练效率,完善指挥体系,确保实质性的战时军事戒备。  今后,韩国海军舰队司令部只负责人事、军备、信息通信等“后勤”任务,为海上战斗群完成战斗任务直接提供支援。
【全文阅读】
            1月30日电 据中国海军网报道,1月23日,海军西宁舰与江苏泰州市举行舰艇交接仪式,成为首艘退役后来到人民海军诞生地的驱逐舰。  西宁舰是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于1980年1月入列,2013年9月光荣退役。服役30多年来,该舰圆满完成重大演训任务50余项,总航程20余万海里,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移交后,西宁舰将作为国防教育基地,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李昊 秦慧鹏)
【全文阅读】
  1月30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俄海军总司令部透露,重型核动力巡洋舰“彼得大帝”号将在其同级(1144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完成改装后进行维修和深度现代化改装,预计具体时间为2018~2021年期间。  如果进展顺利,按计划于2021年完成全部维修改装工作,那么截止2021年,俄海军将同时装备两艘全新的核动力巡洋舰,其战斗力在改装后将提高2.5倍。这两艘舰将驻扎在北部,隶属俄位于北极的联合战略司令部。  “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和“彼得大帝”号核动力巡洋舰的改装将由北方设计局负责设计,具体的改装工作由新的制造企业完成。两艘舰将更换或调整武器装备、无线电设备、电子设备、生活保障系统、内部结构、管路和其他配件。巡洋舰的核反应堆并不会有变化,但一些保障其正常运转的系统将会更换。  1144型的首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和三号舰“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的命运尚不确定,这两艘舰有可能进行现代化改装,也有可能重新启用直接投入使用。如果“拉扎列夫海军上将”号最终决定进行改装,改装后将进入太平洋舰队战斗序列。(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李仲铀)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