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户电动车充电成 ...
7
  物业,建个停车棚吧  住户从近20米高的6楼扯线充电  物业,建个停车棚吧  昨日,郑州晚报记者走访市内帝湖、二七万达等多个小区,将电动车搬下楼充电逐渐成为业主达成的共识,但因充电设施建设进度不一,部分小区内私拉电线充电状况依然严重。郑州晚报记者 汪永森 实习生 朱修玉  走廊里充电的电动车少了  昨日上午9点多,在帝湖西王府院内高层一楼门厅,停放着四五辆电动车。  10楼的业主告诉郑州晚报记者,这段时间物业检查较多,明确禁止在走廊 ...
上海13家房产中介联合抵制搜房网
  8月5日,中原地产、福美来、21世纪不动产、德佑地产等上海13家房产中介组成联盟,宣布联合抵制搜房网,几乎覆盖了上海全部大规模房产中介公司。  中介联盟代表介绍,5年来搜房的端口套餐费用从60元/月上涨到了600元/月,上涨了近10倍,最近几年中介在网络端口付费每年翻倍,而中介行业的收费标准几年都没有做过调整,市场成交总量也基本稳定。此次抵制搜房,主要因搜房违背了承诺,希望通过维权活动维护二手房市场秩序。  6月搜房网曾同意让利房产中介公司,降低其在搜房网的投放成本,承诺自8月1日起全面下线搜房高版本,只保留120版及60版的售卖。但上海房产中介联盟指出,搜房网并没有如约执行,而是向部分中介突击售卖搜房高版本端口,遭到各家中介的多次抗议但没有效果。中介联盟表示,希望搜房对市场发行统一版本的端口,遵守此前的承诺,所有高于120版端口一律不予销售。  房产中介日子不好过,盈利能力快速下滑,而房产网络平台收费依旧较高,加之业务不断向下延伸,和中介公司形成交叉和竞争,影响到二者之间的关系。二季度以来,全国多地爆出房产中介联合抵制房产网络平台的事件。  5月29日,杭州9家垄断了当地市场80%以上二手房源的中介公司集体下架杭州搜房网的所有房源。重庆10家中介机构也结成联盟,向搜房网提出了约束涨价行为和竞争手段等要求。而后,北京的链家地产、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五家中介也联手与搜房网谈判。深圳的中原地产、世华地产、中联地产、美联物业四家中介组成深圳房地产中介联盟,向搜房提出诉求。  据了解,中原地产、德佑地产、21世纪不动产等多家中介都在打造自己的线上平台,力图打破搜房网在线上的垄断。但由于搜房网等线上平台一直较为强势,房产中介房源有限、规模有限,能否摆脱对搜房网等线上平台的依赖值得关注。万晶

【去网站看看】
低楼层居民频遭小广告骚扰
  行政执法局表示:  发现乱贴小广告  停机后再罚1000元  在昨日的“假如我是对方”角色互换体验活动中,市城建局、市行政执法局、市房产局的工作人员分别在沈河区皇城街道正义社区,体验并了解了清洁居民楼内小广告状况,以及体验了巡逻员、社区调解员的工作。  市行政执法局工会副主席高峰介绍,小广告易贴却难清除,发现乱贴小广告的行为,行政执法部门会将广告上的电话停机,并罚款1000元。  发现乱贴小广告  可停机并罚款1000元  8月5日上午,市行政执法局工会副主席高峰与正义社区副书记孙莉一起来到承德路1-4号居民楼,还没进楼就发现了单元门上的两份小广告。孙莉将小广告用水润湿,高峰拿着小铲子铲除小广告,虽然小广告的大部分都很容易被清除,但是有胶的部分却怎么也铲不干净,在单元门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印子。  走进楼道里,墙上、居民家门上、电表箱上……各处散乱地贴着小广告,涉及通讯、开锁、下水疏通等内容。孙莉说依往常的工作经验,一楼到四楼的小广告最多,六七楼以上就几乎没有了。“有的居民总把门上的小广告清理得很干净,长此以往贴广告的人也不贴他家门了,所以看门就能看出哪家是自己住,哪家是出租房。”孙莉介绍,社区干部都有自己负责的居民楼片区,每天上班后要先到居民楼里走一圈,清理小广告、检查卫生环境等。  高峰说:“这些小广告贴上去很容易,但清除却很难。而且有些墙面不能使劲铲,不然墙面也铲坏了。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来清理,工作量相当大,而且也很辛苦。”  高峰介绍,发现乱贴、乱写小广告的行为,行政执法人员事先通知后,将广告上的电话停机,并罚款1000元,交罚款后15日才能开机。“贴小广告太烦人了!成本低、收益高,但除了花钱买的特殊电话号码,很多被停机的人都不会交罚款。”  社区调解成功率高  但需要反复调解  清理了小广告后,高峰、市城建局环卫处监察二科副科长马晓双、市房产局宣教处干事武英俊分别在社区的再就业、计生、社保窗口体验工作,并了解了社区调解员的工作。  齐新在社区工作9年了,负责办理社保方面的工作。她说,居民在补交养老保险时,需要到社区、银行、保险中心等部门办理手续,“我们社区工作人员都要陪着居民到这些地方去,指导他们每个环节需要带什么材料、怎么办理。我工作时间长了,也不觉得辛苦。”  孙莉介绍,社区的调解员主要负责调解邻里之间的矛盾、家庭内部的矛盾、困难群体的救助。“社区调解的成功率很高,但很少有问题能一次就解决,需要反复沟通和协调,通过调解员的耐心劝导,居民最后还都能做出让步和相互理解。”  马晓双说,虽然社区的岗位非常平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干好这份工作,“社区工作每天跟居民接触,需要处理繁杂而琐碎的事情,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他们工作很不容易。”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刘莹

【去网站看看】
居民“斗绿” 小巷变成“花园”
  小巷变成空中花园  炎炎夏日,很多居民都喜欢在闲暇时种一些花花草草,这些花草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增加生活情趣。在北京东路的永人村,很多居民都种了植物,有的人将植物放在阳台或楼顶上,有的人将植物悬挂在自己家门前,这里俨然成了“空中花园”。  永人村里一条巷子被誉“空中花园”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北京东路永人村的居民吴先生家中,才走到吴先生家门前的巷子,记者就被眼前这些花花绿绿的“空中花盆”所吸引。记者看到,这些大大小小的花盆有近20个,花盆中种着君子兰、文竹、吊兰等各种各样的花卉。这些“空中花盆”有的挂得高有的挂得低,但是不会影响行人从这里通过。记者注意到,其中几个花盆的两端各有一个小孔,中间用一根铁丝横穿过去打成死结,然后用一根钩子形状的长铁丝把它钩住挂好,这样就牢固了。  吴先生指着其中一个花盆向记者介绍道:“其实很多花我都不知道名字,但是这个我却清楚得很,它有个名字叫佛手莲。”吴先生说,这些盆栽都是近两年他从外面买回来的。谈及种盆栽的缘由,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直在永人村居住。如今无业在家,闲时就喜欢摆弄盆栽,自己家里的阳台永远是四季常绿。“现在一出门到处都是钢筋水泥,哪还能看到一点绿色,我就想自己种点花草,看着它们心情也愉快。”吴先生说。  买花添绿有人一年花几千元  今年60岁的刘先生,从10年前开始种花,到现在,刘先生家里的盆栽约有100多盆,种类达20余种。他的阳台上摆满了各种盆栽,远远望去郁郁葱葱一片。不仅如此,刘先生的小院子里也摆着好多盆植物。记者一走进去,就感到非常清爽。谈及种花的点点滴滴,刘先生说:“种花是个人的爱好,我不仅种花,还养了鱼和鸟,这也是生活中的乐趣。”  “我现在每周都要去两次花鸟市场,看见中意的就买回来,最常去的是二七北路的千花伴。我也谈不上喜欢什么花,只要合适的就会去种。”刘先生告诉记者,他种花经历了很多挫折,单单在经费上就花了不少。“刚开始种花的时候,每年都要花7000-8000元的经费,现在好多了,也就是3000-4000元的样子。”随后,刘先生指着其中几个盆栽一一向记者介绍:“这叫六月雪,它六月时开花,开的花就像雪一样。这个叫赤兰,我种了8年,它现在已经有50多岁了。还有这个鸡冠花,是我用种子种出来的。”种这么多花,不仅花费很多财力,更要花费很多精力,在浇水施肥方面,刘先生可以说是积累了很多经验,“浇水要根据花的需要程度来进行,有的花每天要浇两次水,有的一天浇一次甚至两天浇一次都可以。施肥方面,一般在修剪之后才进行,因为那个时候,花卉的生长速度很快,需要汲取营养。”  刘先生不仅很会养花,还很会赏花,记者注意到其中一个盆栽的小树枝被系上了绳子。刘先生向记者解释道:“这个是用来塑型的,你看,我用绳子把它固定住,这样就很像迎客松。如果不给它塑型,就长不了这么好看。”随后,刘先生指着一盆根部裸露在外面的盆栽说:“有的盆栽要欣赏它的花朵或叶子,而有的却要欣赏它的根部,你看这盆,它的根部就很有艺术性。”  村委会将搭建平台让居民交流经验  如今,刘先生也算是永人村里最有名的养花行家,周围很多想要养花的居民都会来向他讨教经验,刘先生每次都会热心地“指导”他们。他说,在家里种些花花草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而且有益身体健康,多看看绿色植物也能让人身心愉悦,希望大家都能喜欢上种花。  刘先生的邻居陈女士表示,这些盆栽不仅能净化空气,而且能使人在工作之余感到放松,“看着它们,就会觉得整个人都有精神了。而且还觉得气温好像也没那么高了。”  住在永人村237号的谢女士也热衷养花,10多年来,她陆陆续续种了30多盆植物。谢女士告诉记者:“刚开始种花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去照顾它们,结果很多盆菊花都死掉了,那时候我特别难过。”谢女士说,她特别喜欢菊花,她会坚持种花,但是学习养花的路还很长,她很希望有个能够学习的地方。  “居民喜欢养花,这是利人利己的好事。”永人村村委会张副主任在得知这个事情后,决定跟热衷养花的居民商量一下,举办一些活动让他们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养花经验,希望永人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能有一片绿色。记者 吕

【去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