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期适逢双限放开 杭州楼市
46
  杭州10月15日电 (见习记者 方
  市场可能的转折点,对投资套利的人也许就是一个新机会。一些小中介机构,也开始评估着收房押宝的可能性。业主小徐三天前就接到了一个收房的提议。  小徐几年前在房山长阳买了一套两居室商品房,收房后住了一年,因为不愿意舟车劳顿,她决定把房子卖掉,在市区换套小户型。不凑巧的是,今年以来,长阳的房价经历了一轮下跌,她手中的房子跟随着也卖不上高价,从250万元降到了215万上下。而这笔钱并不够她在市区里换套房。无奈之下,小徐只能继续往返于长阳到城区的上下班路途中。  就在上周日,小徐接连接到了两位经纪人的电话。一位经纪人告诉她,现在报价220万元,她的房子应该能找到买家,询问她愿不愿意挂牌卖了。而另一位经纪人则问她,190万元卖房,同意不同意。  “别人说我的房子能卖到220万元,你怎么才报190万元?”对于两家报价差出整整30万元,小徐表示不解。连番追问下,经纪人才吞吞吐吐地表示,低出30万元是因为他们承担了找买家的风险,可以先付款再找人。“您要是答应190万元卖,我这立即给您下定金、付首付,省去了等人上门看房的麻烦,收钱更快。”  对于190万元的提议,小徐立即予以否定。结果,还没等她挂电话,经纪人便立即改口,称也可以按照220万元的价格替她找买家。“我们主要还是替业主找客户,有消息就立即告诉您。”  “短期看,楼市疯涨已无可能,像过去那样,一套房子倒买倒卖就能挣上几十万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一位接触过“房虫”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遇到特别合适的机会,也许会有人或者小公司偶尔、小量“押宝”几套房,但专盯着收房倒腾的并不会多。  “从10月看,房贷松动的效果并没大幅显现,就连开发商都说不准房价养到哪天才能彻底起来,更何况几个人搭建的‘草台班子’?也就是评估下收房的可能性,试探下卖家的反应,还是得等着观察后续效果。”   “小伙子,卖房这事要不先放几天吧?得放一放,放一放。”前后强调了三遍,老高似乎要用重复来给自己增加信心。  “真不如早卖掉省心。”撂下电话,他猛拍下大腿,重新启动了汽车。  业主老高的父亲在西直门有一套60来平方米的小两居,因为没入住,早就犹豫着卖掉。今年3月份,老高下定决心,以五万元每平方米的单价在中介门店挂了牌,不料却遇到了北京楼市转淡,一路把价格下调到四万二,也没找着合适的买家。  “降价也没人要,干脆留着吧。”9月下旬,心有不甘的老高曾提议“转售为租”,家人却一致反对。在经纪人的劝说下,他只得又把总价降了10万元。正在自怨自艾之际,国庆小长假的前一天,央行出台房贷松动的新政。这犹如一针强心剂,催化了买卖市场。  小长假后几天起,经纪人主动地带人看房,更是在上周五就提出了买房意愿。“哥,前几天的客户看上了您的房子,您要能再降个5万元,对方立即签协议、交定金。”听到还得降价,老高很不乐意,以“考虑考虑”为由,挂下了第一通买房电话。  接下来的几天,形势一直向着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各大银行纷纷宣布执行房贷新政,名下房产贷款结清再买新算为一套房。另一方面,又有几家人上门看了他的房,言谈中感觉比之前的看房人略迫切些。  昨天,又有一位看房人向老高抛出了“橄榄枝”,愿意按原价买下西直门的房子。同时,第一位提出买房的人也松口价格可以坐下来再商量。这时,老高却犹豫了。“GDP表现不好,信贷又松动了,市场是不是要掉转头回升了?”他摸不准房市能不能回暖,何时能回暖,可又担心现在把房子卖掉,将来楼市回暖时,就成了一笔赔本的买卖。左思右想定不下主意,他便提出了暂时搁置几天的“缓兵之计”。  “任志强说要涨,可新闻里也有专家说得继续跌。真是看不透的楼市啊。”叹息中,老高决定先给几位朋友拨个电话,听听他们的看法。
【全文阅读】
          现在出手,还是继续观望?冷暖莫测的“银十”,不少人仍然为房子纠结。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沉寂冷却之后,楼市空前热闹起来,从真假难辨的坊间传闻,到频频出台的通知文件,加之各大机构推出的统计数据,五花八门的信息一次次撩拨着人们的神经,处在政策天平两端的买房者和卖房者再次陷入新一轮的博弈,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在他们的心里加上几分权重。  即便是刚刚出炉的取消公积金贷款多项收费的消息,也被人解读出了“救市”的含义,更有网友警示:“蝇头小利,兄弟们莫贪,坐等房子降价。”   贺女士从今年4月起开始在东、西城寻找二手房。其间,曾有几套房打动过她。比如,北三环一套50平方米的小户型学区房,春节前卖价一直超过50000元/平方米,6月份突然降了30万元,单价达到了45000元/平方米。而且,房子刚装修两年不到,不用做大的改动就能入住。可是,因为房本不满五年有税费,尽管业主同意再降5万元,贺女士最后还是放弃了。  “有的房是价格合适,但户型不尽如人意,有的房是朝向和格局都特别棒,可价格没降到我的心理价位。”贺女士承认,因为有市场冷淡做底,她过去几个月看房一直很挑剔,有些许不满意都不出手。“尤其是价格,不能还价的房子绝不考虑。”作为佐证,她的同事7月曾在东三环买了套二手房,尽管已是那一片挂牌价最低的房源,业主最后仍然让了3万元。  就在左挑右选中,房贷松动的新政不期而至。一开始,贺女士很高兴,贷款利率若能从基准下调到7折,每月月供就能节省一大笔,变相等于又省了一笔房款。可等了几天,没有一家银行做出实质让步。而另一边,卖家也在发生着变化。西三环的一套低价房源,她本想砍几万元就入手的,可业主坚持价格已经很低,一分钱不再让。  “竟然不能还价了。”几万元的差别,让贺女士的心变得比以前更乱了。从贷款的角度,她想再等一等7折利率,可又担心错过了这一轮“窗口期”,踏空了低点买房的机会。即使未来真等到7折利率,省下的利息却抵不上上涨的房价。“究竟是该赶紧买一套,还是再等等呢?”  跟很多人一样,程祥得知央行首套房认定新规时,已经在与家人外出度假。从手机上看到这条新闻后,他赶紧上网搜了搜相关信息。  “之所以这么关注,是因为我这半年正想换房。”程祥目前在北五环外有一套房子,是当年要结婚的时候卖了市区里的小房子换来的,居住环境还不错,两口子上下班也都挺方便。但眼看孩子过了四岁,上学的问题不得不提上议程。“这边没有好的小学,况且小升初也都限制片区了。”  换房的主意已定,可惜计划被贷款卡住。“我两套房子都是贷款买的,虽然第一套小房子已经卖了,可是原来认房又认贷,想再贷款就要受限制。今年上半年为这事儿干着急,媳妇还埋怨我没有前瞻性。现在这个政策一出,资金上的压力一下子小了些。”  最近几天,程祥每天都在网上搜集房源信息,“打算年底之前就选好,利用这项房贷新政,给孩子换个学区房,我们也不奢望是那些热门学校,只要是城区里面有稍好一点的对口学校就行。按北京最新的契税优惠政策,只要控制好总价,还能再省个几万块钱。”   刚刚过去的黄金周,林佳没闲住,一个假期里来回跑了四个小区,看了将近二十套房。考虑买套两居室已有小半年的她,第一时间觉察出节前央行和北京双重政策的调整信号。  国庆当天,林佳直奔之前联系的中介门店,熙熙攘攘的场面让她有些不习惯,“过去我一来,恨不得三五个经纪人围着我转,这次只剩下一个人陪,其他人都跑去带别的客户了。”负责陪林佳的经纪人少不了借机再做一番动员,“您也看见了,政策一出来,大家都知道房价又要涨,赶紧来看房。您趁现在把房子定下来,还能享受到之前降价的实惠。要是等业主们都缓过神儿来,就不是这个价了!”  其实,不用中介说,林佳心里已经在打鼓,看房这些天,她也在网上打探行情。一直关注的房源中,以往只会出现绿色的降价箭头,如今居然冒出几个刺眼的红色。其中,一套十里堡附近的两居室直接把报价上调了整整10万,均价达到3万7左右,而8月份那里的成交均价不过3万3千多。查完看房记录,林佳明白了业主涨价的底气何来――单单是7日一天,就有三拨不同中介带看,俨然成了“抢手货”。即使是提价后,也还是又有客户去看房,这让林佳不免有些忐忑。  忐忑归忐忑,林佳还是觉得应该再等等,“央行的文件里说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过段时间,没准儿真有银行能给出这个折扣。”不过,中介很快泼来冷水,“要是打7折,还没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高呢!哪家银行也不会干赔本儿的买卖,您还是别指望了。再等下去,利率没降下来,房价倒涨上去,损失不更大吗?”  林佳终究是“老客户”,看房这半年里,见证了房价的一路下跌,比起一些应声而起的“新客户”来说,冷静许多,“买房这种事儿,打的就是场心理战,谁着急谁就输了。北京现在库存还有那么多,消化起来也需要点时间,前些天疯传的‘涨价文件’,后来不也证实无非是开发商自己在炒作嘛!政策变动越频繁,越要沉得住气,至少不能被对方看出你一心想买。不然,让你多掏个十几万都是有可能的。”  ■首套房认定标准放松 9月30日,央行发布通知,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7倍。  ■北京“普宅”认定标准放宽 9月30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市地税局联合发布通知,明确自10月8日起,购房人根据新的普通住房价格标准纳税,新政实施后享受到普通住房税收优惠的购房家庭比例扩大到90%以上。  ■北京住宅库存量创新高 10月9日,据统计,目前北京商品住宅可售套数已经突破9万套,成为自2012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点。  ■满五年免征改为满两年? 10月11日,“北京二手房营业税由满五年免征改为满两年免征”的传言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迅速扩散开来。尽管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可能性不大,但依然引发众人猜想。  ■公积金房贷多个收费项目取消 10月13日,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消息,住建部、财政部、央行三部门发文,取消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减轻贷款职工负担。  ■公积金实现异地互认转移接续 10月14日,央行、财政部、住建部三部门要求实现公积金异地互认和转移接续,职工连缴半年,可申请公积金房贷,持就业地公积金管理中心证明可向户籍地申请房贷。北京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已接到正式通知,将开始研究相关落地政策。
【全文阅读】
  漫画/陈春鸣  羊城晚报记者 张闻  拆迁时明明承诺产权置换的公租安置房面积“只大不小”,让被拆迁人签了字,到摇号选房时被拆迁人却发现安置公房的面积竟严重缩水。  10月14日,佛山市曾轰动一时的原“佛山名镇”工程再起纠纷,30余户当年首批签字的拆迁户忽然发现,原来承诺给他们的安置房(华新路6号公房安置房),面积竟严重缩水,有的甚至缩至原房屋面积的2/3。对此拆迁办解释称,该项举措“是根据广东省政策做出的调整”。   朱建华一家三口原住在佛山市禅城区北胜街28号一套使用面积为91.54平方米的直管公房,2010年末,禅城大型三旧改造工程“佛山古镇”(后依次更名为“佛山名镇”、“莲花路―升平路”片区)正式启动。“当时拆迁办人员信誓旦旦保证,产权置换的房屋原来有多大,就给回多大,面积只会大,不会小”,朱建华告诉记者,看到政府要新建小区,又承诺等面积置换,2011年2月14日他们一家欣然签字,成为该项目首批签字的被拆迁户之一。  三年过去,2014年9月“莲升片区改造项目工程指挥部”致电朱建华,要求他10月18日抽签选房,然而,此时的朱建华才被告知,选址在华新路的直管公房安置房,其建筑面积竟然只有30-60平方米。“经过我们测算,最小的户型使用面积仅仅约有37平方米”,朱建华表示,如果按使用面积计算,面积比当年政府的承诺缩水达1/3,气不过的朱建华当场拒绝接收选房《通知》,“如果当年知道会这样,我肯定不签字。”  与朱建华命运相似的,还有原佛山名镇拆迁区30余位直管公房的承租人。据多位承租人反映,当年动迁时,动迁人员均承诺“安置房只大不小”。承租人文叔(化名)告诉记者:“我们一家原来住140平方米的直管公房,即使是政府说我住房超标,拆迁合同上也是写明面积有90平方米”,文叔表示,自己原本打算把安置房作为儿子的婚房,但9月中旬,文叔的妻子到拆迁办了解到,给他们的安置房竟然只有不到60平方米,“房间连张大床都不够放”,当天晚上,气不过的妻子忽然中风,被送往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十多天才稍有起色。    朱建华告诉记者,自己拒绝领取选房《通知》后,10月10日,莲升片区改造项目指挥部以在佛山某报刊登公告的形式,通知朱建华等11位人员办理相关手续。公告称:若2014年10月14日下班前仍未来签收选房《通知》的,视为放弃参加本次选房的权利,此后将由房管部门安排安置用房。  “10月13日我从朋友处看到该通知,想着还是先领回(《通知》)再作打算,但10月14日上午,我来到工程指挥部门口,保安竟然拦住不让我进门”,朱建华气愤地说,自己即使拿出身份证和公告,保安依旧不放行,朱建华称无奈之下他只能报警,“这明显就是对我打击报复”。  记者从朱建华提供的《佛山古镇第一街区二期直管公房拆迁补偿安置合同》(下简称《合同》)看到,该合同以条款的形式确定朱建华一家实际居住人口为3人,直管公房实际租赁面积为91.54平方米,“新建安置房分配办法按补偿安置方案的规定执行”。  记者从“佛山名镇网”上看到,其2011年2月18日公布的《佛山名镇第一街区二期直管公房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以下简称《安置方案》)中“安置房分配办法”一项规定:拆迁人提供新建的安置用房的,承租人自拆迁公告发布之日(2010年12月31日)起 两个月内签订《佛山古镇第一街区二期直管公房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的,按“面积近似”原则,由承租人抽签选择安置用房。  “我们是在2011年2月14日签约,符合方案里两个月内签约的条件,方案规定‘面积近似’,请问,91.54平方米与30-60平方米之间,是‘面积近似’吗?”朱建华问。   《安置方案》明明承诺以“面积近似”为原则,为何实际摇号时面积却急剧缩水?14日下午,“莲升片区改造项目工程指挥部”发出书面回复,称是佛山市“根据广东省政策”做出了相关“政策调整”。  该回复称,《广东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方案》明确要求“逐步将全省现有的廉租住房、直管公房和公共租赁房等保障性住房合并管理、并轨运行。统一归类为公共租赁房,只租不售”。因此,佛山市住建部门2012年出台了《佛山市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佛府[2012]72号),其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成套住房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以单套建筑面积40平方米左右为主,“华新路6号的公租房在建设时其建筑面积均为(每套)50-60平方米。”  同时,该回复承认佛山名镇直管公房《拆迁补偿安置方案》中曾注明“符合住房保障资格的原承租人……按‘面积近似’的原则安置”,但回复又称“如其原直管公房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的,原承租人认为华新路6号公房安置房源面积不能满足其要求,可选择待升平片区改造项目指挥部对拆迁范围内的旧楼进行重新装修后进行安置,但旧楼是否安装电梯需根据楼房的实际情况而定。”(注:据记者采访,多位承租人均不同意上述的“旧房安置”计划)  回复还称,升平片区直管公房原承租户(第一批)中共有567户通过资格确认,约170户家庭的原直管公房承租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下。对于这部分家庭,项目指挥部以保证人均居住建筑面积不低于15平方米为前提进行安置。    对于“佛山名镇”公租安置房“面积缩水”争议,禅城区政协委员、律师徐玉发指出:“《佛山市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是2012年10月才开始实施,但原佛山名镇住户是2011年2月签下了《拆迁补偿安置合同》,法律原则应该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我国《合同法》54条规定,双方订立的合同只有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以欺诈、胁迫手段乘人之危”3种情况下当事人才可向法院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或变更,但拆迁办与承租人签订的《合同》显然不在此列,“一个市级的《办法》,怎么可能变更相关合同的法律效力?”  徐玉发强调,目前各级政府均强调“依法行政”,“政府出台的文件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用一纸新规定剥夺市民的财产权。”他表示,“如果政府的规定确实会对居民承租权有影响,需要双方进行协商解决,不能强制剥夺居民的合法权利。”
【全文阅读】
          国务院  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就业情况好于预期,通货膨胀稳定在较低水平,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稳步推进,预计全年GDP增速在7.5%左右。尽管房地产市场调整、环境污染治理和制造业增速放缓短期内对经济增速产生一定影响,但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将实现更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增长。  我们的房价根本不应该在利息政策的考虑之列,这一来是因为我们的房价本身现在已经过高,回调是正常的,本来就应该下跌。同时此前人民银行采取了一些措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政策,就是放松房贷,恢复房地产市场贷款的常态,现在不应该再在这个方面做更多的事情。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