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住房置业担保中心公积金贷款额
35
  羊城晚报讯 记者刘薇报道:银行公积金额度被“秒光”,此前对纯公积金贷款还略有机会的广州市住房置业担保中心的额度也在前天宣布全部用光,被业内直呼“亲儿子也没办法了!”这下,公积金贷款申请者最后的一点希望也算是没有了,只能老老实实地等待9月新一轮抢额度“大战”。  昨天上午,有购房者前往珠江新城公积金中心大楼的广州住房置业担保中心,想在这里找到一点贷款申请机会,结果被一纸通知拦在门外。通知称:“我中心本月的公积金贷款申请额度已经用完,今日起暂停受理公积金贷款申请。如有需要,请您下个月带齐资料及时前来申请”,落款时间为8月11日。  记者此前从按揭公司获悉的情况是,纯公积金贷款走担保中心的渠道还有少量额度,看来现在此路也不通了。  广州市住房置业担保中心是公积金中心下属单位,于2012年9月份开业,可为购房者提供“一站式”的贷款担保服务,能办理一二手楼的纯公积金贷款以及组合贷款中的公积金贷款部分。由于手续简便、环节较少,能大大加快公积金贷款的申请和审批时间,但相应也要收取一定费用。比如二手楼最长20年的贷款担保费率在0.65%。以一笔20年期5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计算,需支付担保费用3250元(贷款金额×担保费率),最低收费800元。即便如此,不少购房者为了快点获贷,减少办理环节,也愿意出钱走担保渠道,然而如今额度紧张到如此程度,即使花钱也办不了了。                        
  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燕华、实习生张裕昕报道:继上月广州房管局数据显示全市房价创下年内新高后,7月广州成交量价均有不小程度的回落。全市网签面积环比上月减少20.79万平方米,全市均价下跌1512元/平方米。  据广州市房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市一手房网签面积53.5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8%,同时也是年内第二低位,仅高于2月的49.32万平方米。网签均价1553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8.8%,也是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均价下滑现象。  公告显示,7月全市新建商品房网签10040宗,网签面积80.63万平方米,网签金额137.03亿,网签均价16994元/平方米。另外,7月预售商品房10864套,其中批准预售商品住宅6816套。  在均价方面,10区网签均价17850元/平方米,环比下跌6.6%,同比上涨12.6%。其中,中心6区均价28284元/平方米;外围4区均价13483元/平方米。增城均价9566元/平方米;从化均价7312元/平方米。
【全文阅读】
  湖南省住建厅日前印发《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促进全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将从政府回购普通商品房用作保障房源、异地购房者可申请公积金贷款以及住宅产业化建设项目,资本金监管减半等五方面促进湖南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在房地产遭遇调整,房企住宅库存量消化危机不断凸显之际,地方可谓焦急难耐。如果说目前各地涌现的取消“限购”潮,尚且算得上让楼市回归“市场配置资源”的正常之举,那么地方报纸刊文呼吁购房、财政支持补贴房贷,尤其是湖南此次出台的回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房,一如几年前令人熟悉的场景和熟悉的味道,让人不得不怀疑地方“托市”的迫切与焦急。  回购商品房作保障房,看似一举多得,既能为房地产企业消化库存,又能顺带消化政府保障房建设任务。因此,在官方的话语中,种种宏大词语纷至沓来,所谓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所谓解决民生,理由不可谓不冠冕堂皇,但无论多么华丽的词语,都掩盖不了迫切“托市”的心理。  即便抛开相关部门的利益动机不论,回购商品房本身就面临诸多难解的技术争议。首先,以什么价格回购商品房,回购商品房的成本是否低于新建保障房?要了解的一点是,目前土地市场低迷,新建保障房的成本也是随之而下降的,而开发商此前建设投入的高成本决定了其不可能轻易让步,如果最终以高成本回购商品房,岂不变成利益输送?即便只是从时间节点上考虑,是在楼市刚刚面临调整、房价尚未真正下降的时候回购好,还是等调整到一定阶段时更好,这个判断不难做出。  其次,回购商品房的资金从何而来?新建保障房具备政策支持、融资便利等优势,而对于亟待去库存化的开发商来说,回购商品房则是需要真金白银的。对于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地方政府来说,真有这个财力吗?再次,如业内人士所质疑的,回购谁的,不回购谁的?是暂时的回购,还是作为长期的政策存在?公开性、透明性如何保障?这些都是不能不加以考虑的。  回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房更是饮鸩止渴之举。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原本应该随着供求关系变化而调整市场行为。楼市需求减少库存量增加,本来就该降低价格,调整企业行为以适应市场节奏。有关部门的介入,不仅干扰了市场规律的有序调整,而且使房地产企业获得了强心针,难免让“市场配置资源”大打折扣。一旦相关企业形成了对政府“托市”的期待,其行为就很难因市场变化而得到正常调整,库存化、信贷危机等问题必将不断积累,这反而是不利于宏观经济稳定的。斯恪
【全文阅读】
  河南新郑一村民家半夜被强拆,当地回应,报道基本属实,但又强调,因张家漫天要价,导致沿线地铁工程停工20多天。  就此案来说,新郑市在承认强拆的同时,不忘强调受害人之前“漫天要价”,这是否隐含着一个前提:强拆是因受害者“有错在先”?张家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被暴力强拆是“应该”的……它本质上,是拿“刁民论”看待问题。要知道,拆迁户“漫天要价”并不违法,如果当地觉得其拆迁合法,应依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规,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拆迁。既然当地政府承认夜闯民宅、强拆房屋“基本属实”,那强调受害人“漫天要价”,用意何在?  ――季鸿褚:《“漫天要价”不是夜半强拆的理由》(《新京报》)  中国豪车价格之所以高,首先高在税费。豪车价格是到岸价、税费与商业利润的加总。按照中国加入WTO时承诺,2015取消进口车关税,到时国产车的日子不会比现在更好过。  在豪车销量井喷时期,豪华品牌车具有巨大溢价,目前的豪华车竞争在国外几个品牌之间展开,国内品牌车几乎没有插嘴的份。需要反思的是,对汽车行业多年的保护、国产化率政策,为什么没有孕育出消费者认可的国产车品牌,为什么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过于舒服的市场与长期的高利润,使国有汽车厂商不思进取。2009年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就表示:“传统汽车领域,国内大的汽车工厂已经成了洋品牌的打工工厂,根本原因就是当时我国没有技术储备的情况下,各地都上汽车项目,并长期依赖于外部的技术输入,造成了研发力量的薄弱,后继乏人”。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傍着洋品牌,占有着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大型国企的管理,万千宠爱在一身的政策,发展国产汽车业的焦虑,加上各地方政府分割市场的低价竞争策略,使国产品牌难以为继。  ――叶檀:《国产汽车品牌为何扶不起》(《每日经济新闻》)
【全文阅读】
  棚改是共赢的民生工程。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生工程。棚改投资规模巨大,将支撑水泥需求。自李克强总理在2012年9月提出要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以来,新一轮棚改明显提速。   根据住建部的统计,2013年改造完成各类棚户区320万户以上,2014年计划改造470万户以上。尽管如此,目前的棚改进度与完成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目标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而国家开发银行则是棚改的重要金融支持机构,仅今年上半年,其对棚改发放的贷款就高达2195亿元。我们认为,2014年全年棚改投资规模有望超过一万亿元。棚户区改造力度的扩大和资金的到位,将有效支撑水泥需求。   下半年水泥需求增速有望回升。受到房地产调控和雨水天气的影响,水泥行业上半年的需求呈现较为疲弱的局面。但我们认为,这一局面在下半年将有所好转。为实现稳增长的目标,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微刺激”政策。除棚户区改造外,这些政策涉及领域主要还包括铁路投资、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定向降准等。其中,中国铁路总公司将今年的铁路投资总额调整到了8000亿元以上。在“稳增长”的宏观背景和“微刺激”政策逐步落实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及与民生相关的工程投资在下半年回升的概率较大,这也将有效拉动水泥需求的回暖。   布局优质水泥个股。政策预期改善与盈利能力的提升是使得水泥股走强的两个核心因素。《通知》的发布对于整个水泥板块形成利好,将刺激板块在短期走强。但水泥股要持续走强最终还是需要其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来支撑。我们维持对冀东水泥的“增持”评级,建议重点关注金隅股份、海螺水泥和江西水泥。
【全文阅读】
  从7月底长沙商品房限购全面取消,半个月的时间里,长沙楼市经历了网签的走高再到回归常态的过程。在商品房销售方面,长沙楼市变化不太大,但是“湘五条”的出台以及多个区域出现购房补贴政策,让市场颇不平静。    7月初长沙市就开始逐步解除限购令,直至7月下旬楼市限购已全面取消,市场成交小幅上升。  不过,经过一周的消化之后,集中补签现象已大大缓解。上周,长沙单日商品房成交便基本稳定在了200套左右的水平线上。上周数据显示,8月3日-8月9日长沙内六区新建商品房网签1394套,套数环比减少25.1%。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保利西海岸、嘉宇中央、当代万国城、水墨林溪、清溪川9号等十余个项目,发现半月来上门量有所增加,但是真正出手的少,集中签约的现象也没有出现。  “取消限购与限购区别不大,只是表现出政府的态度。”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称,关键要看是否有金融政策出台,“银行不给钱,市场很难有大的活跃”。另一个事实是,当前长沙待售商品住宅主要集中在90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