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健新专辑劲吹“水浒风” 曾大
44
  记者昨日了解到,周华健新专辑《江湖》将于下月和歌迷见面。据了解,《江湖》是由著名作家张大春先完成歌词创作,再交由周华健谱曲。专辑中,《身在梁山》《我上大名府》《三打祝家庄》等作品都是取材于《水浒传》。   为了更完美地诠释作品,周华健
  继一曲《江南style》让韩国鸟叔走向世界后,被誉为新一代神曲的挪威歌曲《狐狸叫》以30多天You Tube上点击过亿的速度超过了《江南style》的势头,被网民戏称“《狐狸叫》秒杀《江南style》”。   为什么神曲出现“一代更比一代火”的现象呢?个中缘由似乎并不简单。除了神曲本身的旋律节奏、视觉画面等内在原因,助推神曲走红的外在原因更耐人寻味。与鸟叔团队精心策划的“病毒营销”不同,《狐狸叫》本身只是为当地一个脱口秀电视节目制作的宣传曲,其火爆全球属于一把燃烧的“意外之火”,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群体效应”。   “这首歌没听过啊,看来你OUT了。”在群体中,人们要有共同的目标和关心的事项,否则就会因为没有共同话题而脱离群体,尤其是在当下的“微传播”时代,当刷微博、玩微信,发现屏幕上都在讨论神曲时,很多人会无意识地进入一种被迫点击听神曲的模式,给神曲“火上浇油”。   “尽管歌词有些白痴,但并不低俗,儿子很喜欢。”对于《狐狸叫》“小狗汪汪叫,小猫喵喵叫,小鸟会啼叫,老鼠吱吱叫,狐狸如何叫”的歌词,不少网友觉得有些无厘头,但反对的人却认为歌词里潜伏着萌味十足的童趣,简直就是一首带领孩子走进动物世界的主题曲,清新而迷幻的画面,让不少奔波在现代紧迫生活中的人去尝试接受这种非标准化的音乐,释放生活的压力。某种程度上,类似的这种“萌”的范式受到欢迎,正说明这个时代缺乏童趣。   在某种意义上,“无厘头”是放大了人内心普遍存在的一种不安分,人天生有一种叛逆求异心理,但生活中因为种种习惯或者习俗的约束,这种天生的不安分被压抑而无法释放,这些无厘头的流行正好满足了人们以此发现认识自己内心的需求。
【全文阅读】
          近日,一部动画短片《入学考试》火爆网络,原帖在新浪微博被转发近7万次,优酷的点击量破百万。   这部7分23秒的短片,全程没有一句对白,却因活灵活现的太极鼠等动画形象和精良的制作而被网友们盛赞为“中国的皮克斯”。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是一对非动画专业毕业的小夫妻用6台电脑、耗时15个月创作完成的。非专业怎么把专业的事儿完成得这么好,他们是怎么创作出这部作品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于昨日专访了这对身在成都的小夫妻――唐伯卿和曾小兰,他们告诉记者,“这仅仅是练兵,真正的创作还在后头”。     作品在网络一夜爆红,这仅仅是唐伯卿和曾小兰梦想的一小步。“我们想走上好莱坞的舞台。”唐伯卿对记者说。   这对夫妇从事动画行业至今10多年,其间创作过3部连续剧、两部短片,带过5年的团队。后来团队解散了,他俩才有机会开始做真正意义上的自己的第一部短片。   据曾小兰介绍,《入学考试》的创意从2008年就有了,但当时忙于公司事务和商业项目无暇顾及,直到去年投资人撤资,公司解散,夫妇俩干脆专心做起了自己喜欢的事。   《入学考试》全片一共160个镜头,在创作的15个月里,他们夫妇每天都创作到深夜,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常常是几台机器一齐渲染,夏天屋子里被烤得滚烫,两人却乐此不疲。由于都是自己做,省了不少钱,总共花了几万块。其间他俩还接了一些外包的活儿,收入比一般上班族还高些,用来养活自己的爱好。曾小兰笑说,“最大的投资人就是爸妈了,因为常常在家里蹭饭吃。”   曾小兰告诉记者,这部短片只是一次试水,是片段性的展示,他们接下来要做的是另外一个完整的故事,和猫有关,暂定名为《猫包》。“我们想带着它去参加各种国际比赛,看看水平究竟怎样。”曾小兰说。     唐伯卿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曾小兰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都与动画不沾边。“我们俩是初中同桌,那时就一起画漫画和写科幻。后来科幻短篇得了个小奖,奖金是50块钱‘巨款’,拿这钱去看了《狮子王》,被美式动画彻底震撼了,就决定走上动画这条不归路。”唐伯卿说,他的动画技术完全是通过看书和网络教材自学的。   为了梦想,唐伯卿从北大退学转投一家广告公司,并和曾小兰在成都合开了一家动画公司,从两个人一度发展壮大到六七十个人,但曾小兰却表示,那时二人的时间全都投入到了公司管理上去,反而在创作上的时间少了。   公司解散之后,唐伯卿和曾小兰虽然没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但创作让他们每天的生活充满了阳光。“我们俩分工合作得很好,我负责设定、模型、绑定、角色、分镜等。他负责背景、贴镜头、剪辑等,我们俩一起制作,他还兼着外联工作。”曾小兰幸福地说,“从初中算起,我们磨合了20多年了,这是长年在一起的结果。”      “如果《入学考试》没打响,我们还可以继续接一些活儿维持生活,让梦想继续。”曾小兰说他们早就想好了要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入学考试》火了之后,有些项目找上门来,做电影和做系列剧的都有。曾小兰透露,光线影业也跟他们联系想合作一个电影项目,但是他们都婉拒了。“我们想做完手头的片子就出国学习。”曾小兰表示,自己虽然有了些经验,但是和好莱坞的水平比还是差了很远,还需要继续深造。   出国读书对于夫妻俩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学费,目前二人正努力筹钱,并积极申请奖学金。肄业的唐伯卿如果出国读书还要再上4年的本科,这对35岁的他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他告诉记者,“对于动画师来说算是很正常了,在好莱坞可以做到70多岁,而4年是个太短暂的时光。”本版文/记者 田婉婷 制图/周建文
【全文阅读】
  本报讯(记者邱伟)近年来内地电影市场的快步发展,吸引大量的香港电影人北上“淘金”。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马逢国昨天下午在“京港文化创意产业专题研讨会”上介绍说,有20%到25%的香港电影人长期定居北京,成为“新北漂”。针对港产片“内地化”的现象,马逢国认为,香港电影要面对内地同行强大有力的竞争,但同时内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对香港来说也是机遇。   马逢国表示,香港电影曾在90年代末新世纪初的时候经历了一个相对的低潮,在内地与香港签订CEPA协议后,香港电影可以以合拍片的方式不受进口片的配额限制进入内地市场,这一政策吸引了大批香港电影投资者和从业者到内地生产。近年来内地电影市场每年以百分之三十几的速度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人投身内地,创作一些更容易让内地观众接受的题材。   “到今天为止,我相信有20%到25%的香港电影人在北京长期定居,另外一些在上海。”马逢国表示,大量电影人移居内地导致港产片转移到内地,香港本地的电影投资规模反而越来越少,香港味道浓郁的电影也少了。大量人才流动到内地后如何补充,成为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特区政府在2007年成立电影发展局,作为推动香港电影的特定机构。   香港电影发展局重点支持的就是有商业价值的中小型香港影片,特区政府为此调拨了3亿元基金。6年来,香港电影发展局投资8000余万港币参与了29部香港电影的融资,迄今为止完成了25部电影的拍摄,相当一部分电影已投放市场,虽然现在回收投资只有40%左右,但这些影片为盘活香港电影起了很大的作用,发掘了很多新导演、新演员、新编剧。   根据新的CEPA补充协议,从明年起,香港粤语原声电影只要通过审批,加上国语字幕即可在内地发行。马逢国对此非常期待,他认为这让香港电影人在创作上卸下了包袱,不一定要锁定内地市场,可以拍很有香港地方特色的影片,在境外制作的香港电影也可以拿到内地发行,只要审查通过就可以,这是香港电影的机遇,会让更多的内地观众接触原汁原味的港片,香港“本土制造”也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J179
【全文阅读】
          22日,传崔永元辞职被批准,一位央视人员告诉记者,“他的确已经办完了离职手续,但从央视辞职的说法不准确,他仍属央视在编员工,‘崔永元工作室’现属于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是由中央电视台全资控股的。”   目前,央视正在进行制播分离改革,成立由央视控股甚至全资的节目制作公司,而公司制作的非新闻类节目行事更灵活。离开央视主持人队伍后的崔永元,以后在央视一套继续看到他,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23日,知情人爆料,崔永元将加盟河南卫视主持综艺节目《成语英雄》。新浪娱乐向河南卫视方面求证,对方不置可否,但27日会给媒体一个交待。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称,崔永元之所以离开央视是因曾多次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抨击,导致央视领导不满。
【全文阅读】
  英国威廉王子与妻子凯特的长子乔治小王子23日在圣詹姆士宫的教堂接受受洗,整个仪式低调进行。小王子乔治当天身穿蕾丝与绸缎制成的长袍,其脸庞俊俏圆润,模样超萌。   乔治小王子是继祖父查尔斯王子、父亲威廉王子后,排名第3顺位的王位继承人,23日是他7月22日在伦敦圣玛丽医院诞生后,第2次公开亮相。   受洗典礼在当天下午举行,由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英国王室由女王夫妇、查尔斯王子夫妇及威廉王子的弟弟哈里王子代表出席,凯特的家族则由父母与妹妹及弟弟代表,全部宾客仅22人。   乔治小王子今天穿着仿184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维多利亚公主受洗所穿的手工制蕾丝和绸缎的长袍,凯特穿着鹅黄色连身裙装,配上同色系的帽子,她与威廉轮流抱着3个多月大的小乔治,与亲友交谈,洋溢着新手父母的欣喜,气氛温馨。   知名人像摄影师贝尔在受洗仪式结束后,为英国王室拍下久违的四世同堂照。法新社评述,这些照片将具标志性意义,因为它们展现王室四世同堂的场景。英国王室上一张四世同堂照拍摄于1894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