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现野生楠木群落 60株楠木...
  7月20日,村民在观赏野生楠木。近日,嘉禾县盘江乡株木山村的龙山,发现一处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野生楠木群落。经省、市林业专家现场勘查,此处有60多株树龄达4...
31期
苗阜王声进京节目大换血:《满腹经纶》快说吐了
  在经历了五一期间携陕西青曲社“进京赶考”初战告捷之后,苗阜王声两人相约再度来京。此次他们将于10月1日在北展办专场。巧的是前晚郭德纲也要在此演出,让这次演出有了一些“打擂”的味道。苗阜说:“跟郭老师相比,我们的优势是年轻,当然劣势也是年轻。”一旁的王声则笑着说:“学习,主要是多学习。”  说起第一次在北京演出,苗阜说:“今年五一在民族宫的演出,头一天晚上都没睡好觉儿,演出前还就想着头顶上有多少相声界的先贤在看着我们,说不好就把我们给带走了。不过,看最后观众乐成那样儿,我们也觉得没给老先生们丢人。”此次“满腹经纶秀京城――苗阜、王声国庆专场”选择了可容纳更多观众的北展剧场,苗阜、王声除了为北京观众带来新段子外,还将派出陕西青曲社的全部主力来京,并且邀请了陕西当地的艺术家作为开场嘉宾,一开始就营造出浓厚的陕西味,把观众带到黄土高坡那种豪迈的状态中去。  虽然凭着《满腹经纶》这段儿相声走红,不过苗阜平常却不怎么说这段儿了。“我们都快说吐了,我们在北京、上海演出的三分之二都是新节目,要是老说这一段,观众也该听吐了。”王声觉得,现在两人已经进入了后《满腹经纶》时代,凭这段活儿走红可以,但想一直受观众喜爱,就得不断拿出新东西,此次演出将有《礼仪漫谈》《杂学唱》等传统段子,却融合了不少时尚元素,包括会听到“微信”“WIFI”等年轻人熟悉的语汇。苗阜说:“我和王声都是80后,跟现在的观众玩儿的都差不多,把这些现代的东西融进老段子中,观众听起来也会有亲近感。”(记者 和璐璐)

【全文阅读】
 
鞠萍助阵"我不是明星" 与水均益女儿合唱"欧若拉"
  近日,央视主持人水均益之女水亦诗因加盟浙江卫视《我不是明星》而备受关注,水均益本人也在微博中晒出与爱女的合照来鼓励她。另一位央视名嘴崔永元更是直接转发微博并鼓励水亦诗“超越你爸”。  除了网上的鼓励,还有不少央视名嘴直接来到《我不是明星》的舞台上给水亦诗助阵,王志、鞠萍、阿丘、韩乔生等一一现身。鞠萍不仅与水亦诗合唱了一首《欧若拉》,还不忘爆料说:“水均益是甘肃人,他和朱军、吕继宏三个人合称‘甘肃三剑客’,有时候打麻将三缺一,第四个就叫上我了。”(记者 冯遐)

【全文阅读】
 
濮存昕:更喜欢被称为“知识分子式的演员”(图)
  河南卫视第三季《汉字英雄》于上周开播,演员濮存昕令人颇感意外地出现在评委阵容里。对于首次上电视节目便获得“汉字先生”的封号,濮存昕称愧不敢当,一再表示自己的中文功底不足。当年,刚读完小学6年级的他,因为“文革”停学两年,复课一年,“我在乡下待了8年,1977年才回到北京。那时‘文革’结束了,没有任何学习的机会”。    明星担任各类节目评委已经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濮存昕也难以免俗。至于个中原因,濮存昕直言和好友于丹关系很大,“其实我7月的行程排得非常满,开始没有同意,但后来节目组通过于丹来邀请我,又根据我的行程调整录制时间,我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呢?”而且在濮存昕看来,这类节目比唱歌、跳舞类的选秀节目意义更大,“过关的选手都是名副其实的‘汉字英雄’,他们个个都非常好学,让我看到除了唱歌跳舞,还有这么多的孩子选择了读书作为爱好,当然也不见得他们就不会唱歌。人生就这么几十年,不打好基础不做好准备、学习没有达到比较好的水平的话,走到社会上,发展的速度和高度都会不一样。”  谈到当下一些年轻人认为“读书无用”、认为目前是“拼爹社会”,濮存昕表现出深深无奈,称这是文化层次低导致的短视。“这些孩子要是不去改正、随波逐流的话就完蛋了。”濮存昕呼吁大家恢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我们得慢慢维持、培养树林,不重视文化、不好好学习的孩子更需要引导。”濮存昕的观点是别逼孩子看书,也不要用分数去限制,而是要给他们提供读书的环境。  面对年轻人在金钱和梦想之间的纠结,濮存昕毫不犹豫地说:“钱是奴才,一定要把他当仆人,别当主人,钱绝对不是一座房子。有那么多成功等着你,不要短视。”他坦言,不少年轻人的梦想太大,“不是一定要当CEO,不一定要创业,现在有孩子好高骛远,小事不愿意做,觉得4000元工资太少,我觉得一开始一定要融入社会,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我就是从基层干过来的,27岁时我才挣11块钱。”    相比“明星”这个称谓,濮存昕更喜欢被称为“知识分子式的演员”,但他又强调自己只有中专学历。“谈到我的汉语言学习经历,其实和现在这个时代的教育完全不同。我这个年龄经历的往事,可能现在的年轻人不太了解。我小学上到六年级就遇到了‘文革’,停学两年,复课一年什么文化课都没有上又经历了‘上山下乡’,在乡下呆了8年才回城,一直到1977年我才从黑龙江回来。”  濮存昕没有任何正规学习的机会,但却从未放弃过读书,“我初中一年没有上文化课,高中、大学没有上过。但我是在‘文革’时期坚持阅读的那一类人,干完一天农活点蜡烛偷着看书,我们还可以写黑板报、可以写快板书。我年轻时的学习经历就是这么来的。”  濮存昕回城以后,着急落实工作、户口,更没有时间读书。直到进入部队文工团,工作才算稳定下来。到1994年,全军调查文工团学历,发现没有高中学历的干部太多了,军队组织了文艺兵自学考试,通过自学考试,濮存昕才有了文艺中专的学历。  “我非常愿意当一个知识分子式的演员,年轻时读书不够怎么办呢?那就需要学习,我演曹操、曹植、李白,如果想演好就需要学习,认真研读剧本、阅读他们的著作,努力跟他们接上气。我还想演苏轼,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记者 冯遐

【全文阅读】
 
刘益谦以天价鸡缸杯喝引热议 回应:想吸口仙气
  本报讯 据《新闻晨报》报道,19日,上海藏家刘益谦把成交价超过2.8亿港元的明成化鸡缸杯从香港苏富比带回上海。他于今年4月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会上拍得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18日下午,刘益谦现身香港苏富比进行交接手续,他采用刷卡付款,共在现场刷卡24次,每笔1200万港元。过程中,刘益谦用这件价值连城的鸡缸杯喝了口茶,此举引发网友热议。对此,他解释道:“我其实就是用这个方式来表达一下当时的兴奋之情。这杯子多么有故事,我拿到手,擦也没擦过,就随手往里面倒了点茶,把它喝光了。你想想,这杯子距今有600年了,当年皇帝、妃子都应该拿它来用过,我无非是想吸一口仙气。”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