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云南籍战 ...
25
  云南巧家8月9日电 (杨永刚 吴天喜 王军涛)在设在云南会泽县纸厂中学的救灾物资发放点,有一位穿着第二炮兵丛林迷彩的军人,正在忙碌着为受灾群众发放物资。他叫赵利明,是第二炮兵某基地汽车营战士,上士军衔。地震发生时,28岁的他正在位于云南曲靖市沾益县城的老家探亲。  8月1日,赵利明刚刚到家,本计划4日带一岁的女儿打防疫针。然而,一场地震让他改变了计划。  赵利明的父亲在沾益县人武部担任炊事员,8月4日上午,他接到了父亲打来的电话 ...
北海舰队司令员:扎实实战化训练 提升打赢能力
7月25日,北海舰队官兵在刘公岛开展纪念活动。  徐晓林摄      8月7日,北海舰队组织百名将校军官走进甲午战争古战场――刘公岛,以“吸取历史教训、提高打赢能力”为主题,开展为期两天的纪念甲午战争120周年学习研讨活动。  120年前的甲午战争,败得让人不敢直视;《马关条约》的签订,犹如切肤之痛。  “甲午战争之败,最根本的就是败在思想理念上。”北海舰队政委白文奇说,“战争既是物质力量的比拼,更是思想理念的较量。吸取甲午战争的教训,我们需要研究和树立正确的作战指导,强化联合制胜观念,加强信息化条件下海战制胜机理的探索,形成具有我军鲜明特色、适应海军装备特点、满足未来斗争需要的作战理论和战法对策。”  从古至今,大到一场战争,小到一场战斗,无不体现出军事思想的精髓和战术战法的重要性。  北海舰队副参谋长俞满江与某基地司令员刘庚群认为,未来作战将是在海上方向进行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海上作战力量建设的正确与否,决定着战争的胜负。要实现海上作战的全面胜利,必须制定与信息化战争发展形态相适应的海洋战略,以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为牵引,大力加强海上方向作战力量体系建设,深入研究克敌制胜之法。  甲午国耻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更是一部激励官兵强军兴军的宣言书。研讨交流中,大家自觉联系舰队实际和岗位职责以史为鉴,查摆问题。  “眼中无敌、安不思危,是清军折戟沉沙的直接原因。”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夏平说,在长期的和平环境下,一些官兵思想开始走神、精力开始走偏,工作中出现了与打仗要求不相适应的“盛世危相”。  某水警区政委董振玉也表示:“破除和平积习,必须强化安不忘危、有备无患的思想;激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增强当兵打仗、练兵打仗的动力。”  北洋海军组建初期,效仿英、德海军制度,军容严整,训练严格,综合实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但后期受清朝大环境影响,将领自我要求松散,从严治军逐步放松,造成管理混乱、战备松懈、训练作假、军纪涣散等现象,失去了本该有的战斗力。  “战争的惨败,以血的教训告诫人们:严治肃军威,松散必自溃。”北海舰队司令员袁誉柏说,近年来,部队实战化训练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练为看、练为考、练为演,危不施训、训不涉险、险不练兵等顽疾还不同程度存在。为此,必须着眼信息化条件下海战的特点规律,把实战化训练搞扎实,重点突出复杂环境下的体系对抗训练和基于信息系统的合同作战训练,大力提升打赢能力。  海上作战远离陆岸依托,缺乏地物隐蔽,特殊的作战条件对后勤物资、武器装备有特殊要求。  北海舰队后勤部部长濮瑞南说,事实证明,战场后勤保障不符合作战要求就会制约战斗力提升。我们要强化建为战、练为战、保为战的思想,强化后勤应急、机动保障意识,因地制宜建立综合保障网点,掌握克敌制胜的主动权。  “武器装备是建设强大海军的三大基石之一,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从甲午惨败中得到启迪,不断完善装备法规体系,提升远海保障效益,实施科学精细管理,向保障打赢聚焦,向破解难题聚力,不断提升装备保障能力。”北海舰队装备部部长陈强南说。  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杨骏飞说:“学习甲午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殇思和纪念,更重要的是以史为鉴,从中吸取教训、汲取力量。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保持箭在弦上的状态,努力提高打赢本领。建设强大海军,是国家、民族、人民之所盼,也是我们每名官兵肩负的历史责任。”  (据新华社山东威海8月8日电 杨茹、米晋国、王庆厚)

【去网站看看】
乌民间武装提出停火条件 乌官方称其没有诚意
  阿斯塔纳8月10日电 综合消息:10日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发表声明,提出实施停火和与乌克兰政府举行谈判条件。同日乌克兰官方称,民间武装人员9日所提的“准备停火”没有诚意。  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当日乌民间武装人员建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公共信息部”就其“总理”扎哈尔琴科于9日提出的“民间武装准备停火”的说法发表了一份解释声明。该份声明称,民间武装“一直准备停火和谈判”,但由于“乌克兰方面不作为”,导致停火无法实现。  该份声明强调,乌克兰军队撤出“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是双方进行停火和谈判的必要条件。  9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总理扎哈尔琴科表示,为防止顿涅茨克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民间武装准备停火。他同时强调,如果乌克兰当局继续军事行动,民间武装无论在多么困难的条件下都会奋战到底。  据乌克兰独立通讯社报道,对于扎哈尔琴科9日的表态,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发言人雷先科10日评论称,扎哈尔琴科所提的“准备停火”没有诚意。“我们只看到了停火的说法,但没有看到实际行动”。“如果有诚意,民间武装人员应该举起白旗,放下武器”,“在此情况下,没有人会向其开火”。  自今年7月以来,乌政府军加强了在东部地区的攻势,先后收复了多座处于民间武装控制下的城市。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目前乌政府军已完成了对顿涅茨克市的包围,并在逐步压缩包围圈。顿涅茨克郊外部分民间武装人员已经被迫撤入城内。  受到战火波及,乌克兰东部地区居民生活环境日益恶化,多座城市已经停水、停电,大量平民被迫逃离家园。目前,乌克兰全国注册的流离失所者约为11.8万人。据联合国人权机构估计,从4月中旬以来,双方冲突已导致近1200人丧生,其中多数是平民。(完)

【去网站看看】
鲁甸地震见闻:“老乡,不怕,你的伤痛我们来治”
  鲁甸8月8日电 (邹清明 李善明)云南昭通鲁甸3日突发6.5级地震后,作为云南省级应急救援医疗队之一的武警云南总队医院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抽组普外科、骨外科、手术科、心理咨询科等科室30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医疗队,携带便携式B超、X光机、无影灯、麻醉机等救治设备和各类药品,紧急奔赴鲁甸灾区。  4日上午7时许,经过12个多小时的星夜兼程,长途奔波,医疗队赶到了受灾最严重的鲁甸县坪子村。  因地震导致道路中断,车辆无法通行,官兵们只得背上几十斤种的药品器材翻山越岭,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徒步向伤员较为集中的龙头山镇中学开进。  “地震烈度大,倒塌房屋多,受伤群众多。”医院医务处副主任医师李永光介绍,医疗队员一到达龙泉中学后,就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兵分三组,一组在学校的操场区第一时间搭建野外医疗救护所;二组在灾区建立起帐篷救治医院;他和杨斌被分到第三组,担负周边村寨巡诊任务。  8月6日,他和急诊科医师杨斌一行2人巡诊小组一路冒着频频余震和滚滚落石的生命危险,翻山越岭,长途跋涉1个多小时,来到龙头山镇左家湾村开展医疗巡诊。  “医生,给我看一看吧!我今天心里特堵得慌,很难受。”刚一走进村子,李永光就看到一个60多岁的老乡坐在一片废墟房子的路边。  “老乡,天气这么热,你怎么坐在路边呢?”李永光走上前询问道。  “医生,我头晕,心里难受,我坐下来休息一下。”  “老乡,来,我给你看一下!”李永光卸下身上的便携式医疗箱,取出手电,查看起老乡的五官和咽喉部,接着拿出血压计给老乡测量血压。  坐在路边的老乡是左家湾村人,名叫段家忠,63岁。由于地震影响,段家忠家的3间土坯结构的房子倒塌,虽然人没有受重伤,但腿部、头部、手臂都有擦破伤。因为挂念家里几头牲畜,他从8月4日早上开始就每天从龙头山镇的小学安置点回家喂牲口,白天有空了就到自己的地里给农作物翻土除草或者收花椒,下午点就回安置点住宿吃饭。他今天早上回家的时候走得快加上遇到余震,受到了惊吓,加上早饭吃得少,头有点晕,心里很难受。  经检查,李永光发现老乡呼吸急促,手不停颤抖,经测量发现血压达到160/100,他迅速给老乡开了一个疗程的降压药物。  由于段家忠不识字,看不懂药盒说明书,为了让他能够按时服药,李永光把服用的药量、次数指给他看,反反复复叮嘱老乡,确保老乡不会误服药量。  针对灾后易出现的抑郁、孤独、恐惧、烦躁、愤怒、焦虑、睡眠质量下降、身体不适等不良症状,李永光还肩负给灾区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开展心理援助。  从地震废墟走出的幸存者目睹了地震的惨烈,眼见亲人的生命被灾难吞噬,身体的伤痛和心里的伤痛极易产生惊慌、悲痛、恐惧、焦虑,他对左家湾村46户受灾家庭进行了创伤后应急障碍自评量表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轻度心理障碍为32%,中度心理障碍为47%,重度心理障碍为21%。  他清楚地震灾害对人们的心理创伤甚至超过地震本身的残酷,心理干预和医疗救护要相互介入配合治疗,这样效果才会好。  “亲人逝去,家人自强,我们应该坚强面对。要坚信,有党中央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帮助关心,有人民军队的救援支持,大家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杨斌给段家忠边处理腿部、头部、手臂伤口清创术时安慰道。  “医生,我总感到地在动,3天了,想睡又不敢睡着……”  “不用怕,地震已经过去了。”  杨斌一边给老乡段家忠讲解防范疾病和地震、心理知识,一边制定详细的医疗救护和心理危机干预对策,先后4次跟踪医护治疗和心理干预。如今,段家忠的病情和心理情绪逐渐好转,他会主动跟周围邻居、隔壁村子的亲戚朋友打招呼,聊天了。  为防止传染病等次生灾区对左家湾村造成更大的伤害,巡诊队又对村里的房前屋后、牲畜圈、厕所、水源地等地方进行卫生消毒,保证灾区群众少生病、不染病。  “以前也是武警官兵把我从洪水中救起来,这次又是你们帮我看病,讲解地震和心理知识,你们真是活菩萨!”段家忠流着泪一个劲作揖道谢。  为了给灾区群众抚平伤痛,巡诊组又转入下一家受灾群众中,开展医护治疗和心理疏导工作。  截至目前,武警云南总队医疗队共在灾区设置医疗点12个,收治伤员744人次,救治运送伤员1632人,义务巡诊565人次,发放价值16.1万余元药品。(完)

【去网站看看】
评论:美国南海“冻结”提议到底想冻结住谁?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侯丽军 王慧慧)在9日举行的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上,美国提出的冻结南海挑衅行为的建议与菲律宾提出的所谓“三步走行动计划”同时遇冷,而中国提出的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却得到了广大东盟国家的积极呼应。  “一冷一热”之间,广大东盟国家对南海问题解决之道的态度不言而喻。  美方此次的“冻结”提议虽貌似公允,却难掩其欺骗性和虚伪性。上世纪70年代起,一些国家相继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近年来,个别国家更是通过修建工程、增加武备等强化非法存在,不断采取侵权行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然而,长期以来,美方从未要求这些国家“冻结”其挑衅行为。  所谓的“冻结”,看起来很美,其实质却是绑住中国的手脚,对美国的盟友网开一面。菲律宾坐滩南沙仁爱礁迄今已达15年,倘若按照美方建议,“各方不夺取另一方在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以前已经占领的岛礁”,菲律宾对仁爱礁的非法占据岂不是将变得“名正言顺”?  美国历次就南海问题发声,无一不是一味指责中国,却对其亚太盟友菲律宾和越南的单边行动不闻不问,足见其“公心”是假,混淆是非是真。  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本是讨论本地区合作与发展的重要场合。近年来,在美国的高调介入下,南海问题被炒作为会议的热门话题。争议和分歧被人为放大,合作却被忽视。  自去年以来,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中国和东盟国家就“南海行为准则”举行的磋商已取得较大进展。在此关键时期,美方提出所谓“冻结”论意图何在?  恰恰由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才使南海局势变得更为复杂。现在看来,光靠几个走卒在南海掀起波澜还不够,美国正试图成为南海争端的“仲裁者”。美方此次抛出“冻结”论,就是为了固化其走卒在南海取得的所谓“成果”。  美国表面上呼吁缓和南海局势,实际上却在不断加紧在南海周边的战略部署及外交场域的舆论制造,将手中之剑与口中之剑同时指向中国,妄图扩大美国在本地区的战略利益。  无论是“冻结”论,还是“三步走行动计划”,其实质都是妄图操控国际话语权,搅浑南海局势。如果真的得以实施,必将导致南海争端进一步复杂化和扩大化。  中方愿倾听各方对南海问题提出的善意倡议,但这些倡议应当是客观、公正和建设性的。如果有关倡议是为了另起炉灶,另搞一套,那么势必会干扰《宣言》的落实和“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也必将遭到中国与广大东盟国家的坚决抵制。

【去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