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涂料是居家污染大户?涂料也可...
  1  2  3  ■嘉宝莉化工水性漆事业部总经理朱延安  ■老总家的立体背景墙兼具壁纸和涂料的优势  ■DIY调色可以有千种选择,满足家庭的个性化需求  ■...
44期
固生堂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型社区医疗模式
  ■固生堂中医总裁涂志亮先生  ■新快报记者 曹洪梅  固生堂中医总裁涂志亮先生是中国最大体检连锁集团爱康国宾集团的创始人之一,2009年因超负荷工作导致血糖不断升高,“岳父给我开了几服中药,吃完后甘油三酯和血糖指标恢复正常,这引起我对中医的极大兴趣。”涂志亮先生的岳父是中医泰斗、博士生导师、方剂名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李政木教授。“体检会告诉你有没有病,发现问题该如何解决。”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一些慢性病的比重越来越高。实践证明,中医在针对慢性病的治疗上相对西医有更大优势,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念,正是健康管理的核心价值所在。于是利用中医理论中完善的治未病系统建立中医健康管理体系,成为涂志亮先生新的追求目标。  2010年10月,固生堂国医馆在北京成立,“通过将中医‘治未病’引入社区,落地中国式‘健康管理’,有效起到老百姓认可的慢病管理、健康调理,降低疾病发生率,且医疗报销比例比三甲医院还高出30%。”涂志亮介绍。  作为全国中医连锁企业的领导者,固生堂采用互联网思维构建新型社区医疗模式,“我们将互联网的海量、粘性、免费、产品思维等引入中医领域,以好医、好方、好药、好便宜的中医医疗产品形成显著疗效,达到平均70%以上的复诊率患者粘性。”  此外,他们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建立了第三方服务平台,前期已开展与银行保险集团的合作,几年下来反馈效果非常好,很多集团都续签了,服务规模也在扩大。如2010年某保险公司约有20万人享受到固生堂的服务,到2014年人数已超过200万,“全国目前已有530万成熟高端客户群,固生堂除了为他们提供中医养生服务外,还提供二次诊疗。今年8月份一个保险公司的VIP客户心脏瓣膜脱落,不知找谁诊治,深圳固生堂组织省人民医院的前五名名医进行二次诊断,给出手术方案建议,手术很成功。”  2012年3月,固生堂中医开始了线下实体店经营,先后在北京、深圳、广州三个一线城市布局1―2家国医馆,“聘请名老中医坐诊,明年年初准备在广州天河东再开一家。”涂志亮说。  固生堂的新型模式吸引了国际基金NEA的注资,NEA即美国恩颐基金,成立于1977年,是全球最大的创新基金,“他们首次投资中医行业,在众多医疗机构,包括三甲中医院,固生堂中医是唯一被认可的企业。”   药材好,药才好。固生堂中医建立了严格的药材品质控制体系,非道地纯正的药材不用。“我们聘请了在广东省中医院有16年中药材品质鉴定的执业药师整体把控,并聘请了中国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阎玉凝和广州中药大学教授张丹雁对药厂、药库定期进行现场勘察。”涂志亮对记者表示,一旦发现不合格中药责令退回返厂注销,杜绝劣品流向市场。  “目前社区医疗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名医不愿意下到社区看病,导致患者都挤去大医院。”涂志亮分析说:“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收入低,名医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固生堂的做法是将名医带进社区,聘请专家坐堂,按诊次分账计酬,与药价脱钩,让专家专注于‘开好方、看好病’,获取与其付出相应的报酬,优秀医生可达到年薪100万―200万元。”  同时,固生堂还在高校设立了“固生堂名中医传承奖学金”,积极鼓励学子传承继承中医,并用“1+3”模式培养新一代中医名医。涂志亮还把目光投向欧美国家,“目前在国外中医都是以个体户的形式存在,没有融入当地主流社会,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我希望能让世界了解中医,固生堂国际化的计划是2018年实现纽交所上市,同时在欧美国家开设中医诊所。”

【全文阅读】
 
知山乐水 投资旅游地产门槛相对不高
  日前,万达集团高调宣布大手笔投资花都旅游文化地产项目,使得各大旅游地产项目的关注度骤然升温。业界普遍认为,与旅游、自然资源结合的旅游地产项目将是未来房地产业的另一个高增长点,面对目前投资门槛相对不高的旅游度假公寓、别墅产品,投资者显得跃跃欲试。  ■新快报记者 谢蔓  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分别被称为拉动内需的两个热点行业,在房地产开发高速发展后,传统房地产资金也开始开辟新领域,旅游地产开发一时间如火如荼。  与此同时,市民的住宅消费开始由需求型向舒适型转移,旅游需求多元化也使旅游地产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其类型也从单一的酒店、主题公园转向游乐设施、度假别墅、第二居所等多元化并存的发展形式。  有研究报告预期,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旅游客源国,占世界市场份额8.6%,将至少有20%的中产家庭购置旅游商业经营、度假类不动产物业用于投资理财和休闲度假,按每户50万元资产计算,旅游地产私人投资需求规模保守估计将达到40万亿元。其中,2015年我国旅游地产销售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  旅游地产最早发源于中世纪欧洲世袭贵族的度假城堡,20世纪初旅游地产开始形成一定规模,主要集中在法国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由于处于历史文化的交汇点,经济发展有一定优越性,出现了旅游地产的雏形,开发了大量的滨海别墅,欧洲、北美的贵族、富商蜂拥而至,一时间成为欧洲的度假中心。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大,居住需求也从“城居”走向“郊居”进而到“旅居”的多元化格局,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旅游地产,满足了“在生活中旅游、在旅游中生活”的双重需求。  广州是国内最大的旅游人口出发地之一,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省,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周边城市甚至市郊就能享受丰富的温泉资源、绿色森林公园及沙滩、海洋,这也是旅游地产开发得天独厚的条件。  近年来广州周边最亮眼的旅游地产开发要数滨海旅游地产,惠州巽寮湾一带的旅游地产项目方兴未艾,阳江海陵岛的地产项目也纷纷兴起,规模和定位也都赶超前者。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表示,目前全国的旅游度假地产投资规模已达1万亿到两万亿元之间,滨海资源是全球度假资源中品质最高的资源,度假最好的去处就是在海岸线。目前中国对海洋的开发也进入了“大觉醒”时代,所以旅游、销售、住宅全拉到了海岸线上。  广东在这方面首先发展的是珠三角东岸,然后是珠江口西海岸,这里最突出的就是海陵岛。国内著名房地产市场研究专家赵卓文认为,滨海旅游度假产品是未来购买投资产品的主流方向。从海洋资源看,中国海岸线长,但人口多,人均摊下来没有多少,海岸这样的资源是稀缺的。在生活理念达到一个新阶段后,滨海旅游休闲度假这种生活方式会带来新的革命性变化与提升。  “从买房的角度,我觉得已经进入第三代产品,‘上山下海’这两种方式正是第三代产品的主要内容。”赵卓文表示。  旅游地产发展 多元化并存  广州周边 旅游地产项目丰富  嘉宾:高力国际研究及咨询部经理游慧玲  目前旅游地产大体可分四类,自然景观类(海景、山景等)、人文资源类(历史小镇、客家文化等)、顶级设施类(迪拜棕榈岛、三亚凤凰岛等)和特殊产业类(澳门赌城、瑞士静港等)。  投资者购买旅游地产除为了升值,还可用作度假,可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平时出租,休闲时度假,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又可享受投资收益。  买家考察旅游地产项目,除眼前的景观和自然资源外,很多时候对于非自己居住地的市场相对陌生,所以投资前应考察其稀缺性、未来规划和开发商实力等。  “物以稀为贵”,稀缺性涵盖四类旅游地产,如一线海景、山东的孔子文化、澳门赌城,这些都是稀缺性的。  未来规划主要看项目及区域的未来升值潜力,看其是否是重点发展区域,政府是否有独特的政策支持,如海南岛可享免税等。  即使项目规划再好,如果开发商实力不够,也无法兑现,投资者可查询开发商背景、企业经济实力、开发经验及合作伙伴情况等,再作考虑。  目前,为更好保证投资收益,一些项目也会联手一些运营机构,为业主推出各种包租或共同经营的服务。投资者重点要看这些运营机构的品牌,如果是国际或国内有名的运营机构,不仅可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还能为项目提升品牌价值。如果运营机构的品牌一般,则不一定能获得高于市场的投资回报,但可获得较为稳定的回报。这取决于投资者的投资偏好,如果不想麻烦,交给运营机构来收租也是一个办法。  嘉宾:易理调运专家黄韵菱  旅游地产开发一般以天然山水为卖点,很多旅游地产开发地本身就是难得的风水宝地。  广州花都北部的芙蓉嶂就是罕见的风水龙脉集结地,传说宋朝风水大师赖布衣路过此地时留下诗一首:“头顶芙蓉嶂,脚踏土地坛,右有覆船岗,左有莺蜂窦,鳌鱼把水口,狮象守门楼。谁人葬得中,代代王公侯。”  史载洪秀全上溯清第五代祖宗洪公三,从嘉应州(现在梅县)举家搬迁花县落户,于嘉庆二十年安葬此地。芙蓉嶂山势龙脉气势雄伟,连绵起伏数百里,龙脉到尽头横开九个山头,这个“九脑芙蓉山”首先应合风水“九五之尊”的皇者风水命数,且青龙白虎位相扶有力,前方明堂又得大江水汇集,实为大富大贵风水格局,但缺点虽有狮山、泉山、鲤鱼岗锁水口,但仍有水口外泄之象,最终导致洪秀全家族败落。  作为旅游地产项目,承接此地山水旺气,自然名声大噪、财源滚滚,缺点是后劲不足,越到后期投资收益越少,按地运算要到2024年踏入“九运”才能重新大旺。  惠州巽寮湾凭独有海洋资源,成为惠州旅游地产开发之首。从堪舆学角度说,山管人丁水管财,得海洋之水自然能获大利,而从水向论,巽寮湾的旅游地产项目皆朝向“西水”,西对应为八卦中的“兑卦”,主先得名后得利。房产类开发宜走细致、浪漫型路线,同时由于水位于八运为“退运水”,所以建议开发或投资容易“出手”的小户型为主。  南昆山为天然山谷,自然河流穿谷而过,旅游地产项目依山临水,沿自然肌理分布,总体格局安稳娴静,实为宜居首选。但气场过静、过稳对商业化旅游地产而言稳定有余而动力不足,无论开发或投资,必须“稳中求胜”,相对于“大炒大卖”,小投资更以自住为宜。

【全文阅读】
 
万达上市前频出招 四面出击打组合拳
  ■新快报记者 谢蔓  [搭建全球最大电商平台、赴港IPO、打造自创的儿童产业品牌、发力旅游文化产业,近期万达集团动作频频,在公司不断向新领域纵深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不少热门话题。  业内人士表示,对万达自身最原始的商业地产业务来说,今年也是有特别意义的一年――10月31日,全国第100家万达广场开业。万达的全新出击、四面发展,让人看到了企业全新的利润增长点。]  无论商业地产还是住宅地产,房产业高速发展后的下一个十年,各大房企都纷纷在不同领域开疆拓土、寻找下一个行业高地。近期不断在新领域有突破,制造各种行业新闻的发展商还有一个就是恒大集团,但相对于恒大,万达所涉足或开创的新产业都与自身原有产业高度相关。  如万达与百度、腾讯合作打造的电商平台有其遍布全国、数量达百座的万达广场为线下基础,其打造的儿童产业是近年来传统商业模式中很具发展潜力的一个新业态,万达的旅游文化地产,其实是万达广场跳出传统零售商业模式后的一个超级升级版,而恒大集团进驻的新产业是实实在在的跨界,无论是美容、粮油还是乳业,都与原来恒大地产风马牛不相及。因此有评论认为,万达近期在众多领域动作不断,可以看做是为其上市铺路和打造出更好的产业链条,且万达打出的都是组合拳,拳拳到肉。  上周万达在全国的第九座万达城宣布落户广州花都,投资总额高达500亿元。  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玮预计集团在文化旅游城的项目上周期达8―16年,单个项目投资额在200―500亿元不等。  从表面上看,万达的最新一代产品个个都是耗资巨大的庞然大物,但比起上一代的产品万达广场,万达城正是集团在主营项目商业地产的新盈利方式和新增长点。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旅游地产市场日趋成熟,可利用资金相对充足,强势投资商、房地产开发商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抢先进驻,将抢占先机。  根据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地产销售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旅游地产将是一个可以以一带百、撬动更多利润增长点的朝阳产业。  就在万达迈入万达城新时代并开始打造自己独特的旅游文化产权的同时,并未因为单个项目的高起点、超前建设及独特的理念就停下脚步。近期,万达多次出手收购旅行社,并将旗下的“万达商业地产”更名为“万达酒店发展有限公司”,凡此种种,都是其为旅游文化地产进一步纵深发展的配套动作。  成立于2013年10月的万达旅业,隶属于万达文化产业集团。近期该公司将南京原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南京海外旅游有限公司、南京银燕航空国际旅游有限公司一举纳入囊中。这是万达在收购了湖北、北京、江西、安徽、深圳、青岛、无锡、浙江共8家旅行社后一年多时间内的第九次出手。  万达文化产业集团副总裁莫跃明表示:“万达收购旅行社有两个中心思想,首先万达文化旅游大项目所在的城市必须有自己的旅行社,其次即使该城市没有万达的文化旅游大项目,但却是该项目的主要客源地,我们也要考虑收购,如深圳将成为广州项目的主要客源地。”  “万达商业地产”的更名,在业界看来,与万达在旅游文化的另一支线投资海外酒店业务有关。万达集团欲进一步整合旗下酒店业务,资料显示自2013年开始万达集团海外投资酒店频现大手笔,分别在英国伦敦、西班牙马德里、美国芝加哥及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等地重金投资酒店。  有数据显示,2013年万达商业地产实现合同销售总额为1264亿元,仅次于万科与绿地集团,位列全国第三。有投行分析认为,作为万达商业地产上市公司重要组成的文旅板块,将会是万达未来发展的重点和盈利增长点。

【全文阅读】
 
双十一不止电商狂欢 各种地产营销也扑面而来
  如今的“双十一”已经不只是网购盛宴,不少实体商家也开始趁机大搞促销优惠了。  可能几年前,这个由电商操作起来的初听还有点“无厘头”的“光棍节”购物狂欢会日益成为“全民消费盛宴”有点不可思议,但眼下除购物中心外,连向来“高高在上”的地产商如万科、保利、富力等巨头也都确定要抓其大做促销了。  购物中心、地产商也来附和“双十一”,其实只是为多个营销节点、多点噱头。但从重视传统节日到抓住“光棍节”大促做文章,其实已是大众消费模式和观念的一种大改变。  越来越多的实体商家通过线上秒杀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会员及吸引更多人到商场体验及消费购物,网上卖房更已不再是不可能。无论大宗房产或是汽车销售,商家都越来越愿意更多采用电商的营销方式。  网购时代极大影响人们的生活,从最新发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也可看出,今年榜首的前三名均为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马云、百度的李彦宏和腾讯的马化腾,而2013年地产界大亨大连万达王健林从榜首位跌至第四。  福布斯方面亦指出,过去10年占领富豪榜的多是房地产行业,如今电商巨头掌舵者登上榜首,这背后是行业发展变迁和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缩影。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网购似乎已无所不能,整个社会也正在以更开放的态度来接纳电商。与此同时,无论是地产商还是实体商家,也都正以更开放的态度来利用以及打好电商这张牌。  这也正印证了“传统零售商业不死,互联网也能被其加以利用并发扬光大”的说法。  ●著名商业地产策划人 许悦玲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