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221户保障家庭昨天领到新...
  本报讯(记者 陈霞)“没想到这么快就领到新房子的钥匙了,真心高兴”!昨日,石家庄市区今年首批公共保障房开始集中办理入住,截止到昨日下午17:30,现场共有2...
21期
石家庄严控建筑高度 楼市将迎低密度时代
  □本报记者 水墨 李小白  当城市越长越高的时候,当楼市“高、大、上”逐步由调侃走向现实生活的时候,人们确实看到了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华丽蝶变,看到了一种与过去告别且阔步走向未来的昂然气势,感受到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时尚气息与高远的天际线。  然而,当“高、大、上”风行一时时,城市建设中的“高、大、密”也接踵而至。一些楼盘为了达到一种地标效应而片面追求高度;同时高层项目的同质化、雷同化也十分严重,楼盘虽然长高了许多,但却在设计上缺乏创意与个性,形成了千楼一面;更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个别项目为了单纯追求高额利润,往往在楼盘开工建设后再改规划,一方面,使新建的楼盘比原来的报批规划高出好多,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小区的容积率,带来了业主居住后在停车、出行、购物、孩子入学方面诸多的压力,也使得停车场占用公共绿地的情况时有发生。  正是针对这些情况,《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就明确要求,要严格控制居住用地容积率并把小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在75米以内。基于这样的思路,未来,城市开发将由注重“强度”向关注“软件”转变。对于住宅项目,结合上海、重庆、广州等大城市经验,严格控制居住用地容积率,二环内一般不超过2.8,二环外一般不超过2.5,确因代征道路、绿地或公共服务设施比例高的,可以按政策给予容积率补偿,但二环内最高不大于3.0,二环外最高不大于2.8;对于商业项目,一环以内、新客站地区以及一环以外、二环以内中山路、裕华路、槐安路沿线等重点地区容积率一般不大于6.0,二环路以内其他区域容积率一般不大于5.5,二环路以外区域容积率一般不大于4.5。  其实,过多的无序的超高层建筑,其弊端也显而易见。第一是安全问题,比如万一遭遇火灾,高层逃生的可能性较小。第二是环境问题。高空强风可通过楼层引至地面,造成高楼附近局部强风,影响行人的安全。此外,由于空调、照明等设备均需较大的能量供应,产生的大量热能会改变城市原有的热平衡,导致城市热岛现象加剧。第三是成本问题。超高层建筑的维护费用是一般建筑的3倍。目前建筑界的共识是,高度超过300米的摩天大楼已经失去了节约用地的经济意义。比如,420米高的金茂大厦,其建造投资成本高达每平方米2万元,每天用于大厦的管理费和维护费超过了100万元。两架擦窗机一天到晚不停地擦,擦完一遍也要一年。  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获悉,石市启动了《新客站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和《石家庄老火车站、解放广场及周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  记者也了解到,随着今年《新客站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石家庄老火车站、解放广场及周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的启动进行,对这两个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当包括建筑特色、建筑色彩、建筑高度、建筑顶部、外檐材质、围墙设和广告牌匾等内容在内的《石家庄市建筑景观控制导则》出台,也为确保建筑的合理高度提供了保障。  “建筑设计要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空间环境,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以人为本,坚持建筑本源,回归建筑理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何镜认为:“一个好的设计从立意、构思到方案的形成应当从人的需求出发,以满足人的使用为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追求建筑本身的高度,比拼天下第一高是不科学的。而城市不应只是看建筑的物理高度,更要看座建筑的精神高度、创意设计高度和文化高度。  真正达到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惟其艰难,更显勇毅。

【全文阅读】
 
70大中城市价格跌幅扩大 取消限购无助房价反弹
    8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的报表,从数据来看,价格出现下跌的城市数量较6月明显增多,跌幅也出现了进一步扩大。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价格较6月相比分别环比下跌1.4%和0.9%。  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陆骑麟表示,从6月24日呼和浩特首次发文表示取消限购开始,全国不少城市也陆陆续续地开始取消或“松绑”限购。而已经松绑限购的城市,单从房价上来看,限购的松绑并未对抑制房价的下行产生作用,房价下跌的幅度仍在扩大。“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跌幅已经存在逐渐扩大的态势,若未来一线城市取消限购的话,房价很可能将继续保持下行趋势。”陆骑麟补充道。

【全文阅读】
 
“理性时代”地铁房更拼“内力”
  □地产评论员 蔡琦雯  虽然近期的“轨交利好”对各个区域的影响冷热不均。但一直以来,轨交线路的开通甚至规划,还是会对楼盘的成交状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以浦江华侨城为例,项目位于轨交8号线浦江镇站附近,由于区域内有这条轨交线路通过,可以说补足了该区域的交通短板。而该项目自开盘以来便多次热销,今年7月推出了第8期产品,当月便热销约5亿元,在全市销量排行榜上位居前列。  另外,今年轨交14号线的规划公示也对某些区域的楼市带来了一定的助力。例如位于真如板块的星光域雅苑,项目当前叠院洋房产品报价为40000元/平方米,而公示前同样房源的报价则为35000元/平方米。据了解,轨交14号线公示后,项目共计成交1.1万平方米,对比公示前0.5万平方米的成交量提高了不少。  然而,笔者观察发现,近期“新动作”频出的三条轨交线路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在不同的区域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状况,某些相同区域内的两个楼盘同样反映不一。  例如浦东航头板块,该板块由于原本轨道交通覆盖并不完善,因此受到轨道交通的影响相对较大,区域新盘的成交均价已从18号线环评公示前的1.8万元/平方米上升至目前的1.94万元/平方米左右。  在轨交18号线航头站附近,便紧邻着长泰公馆、领航UPTOWN两个楼盘。两者价格、户型均相差不大,但长泰公馆今年以来去化情况却明显好于领航UPTOWN。  为何距离如此接近的两个楼盘,销售状况却不尽相同?  锦和集团品牌投资总监沙立松认为,虽然二者地理优势相差无几,但是从整体规划、景观等综合品质上,长泰公馆都略胜一筹。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产品本身的质量更能吸引购房者。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轨交对于楼市的辐射力度逐渐减弱的当下,“轨交房”想要吸引市场的关注还需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品质。  长泰东郊御园策划经理李锐表示,今年市场观望情绪很浓,但是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轨道交通依然十分重要。从接触的客户来看,购房者对于轨交房的选择更加理性,对于房子更加挑剔了。除了轨交,购房者还看中项目本身的环境和提供的服务等,另外项目周边未来的配套和规划设施是否利好也很重要。

【全文阅读】
 
盈石发布商业地产信心指数 中国商业地产仍较乐观
  近日,盈石集团研究中心联合国内外九家知名机构权威发布2014年上半年《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商业地产信心指数为112.1,整体市场表现乐观。从分物业类型来看,中国商业物业市场乐观度较高。按受访者角色来看,商业物业市场中服务商信心指数最为乐观,为119.1;品牌商和业主方紧随其后。  盈石集团研究中心总经理、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中国区发言人张平指出:“服务商信心指数高于品牌商和业主方,反映了服务商在商业物业市场的专业实力。专业服务商较强的运营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对服务项目人流量、营业额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这无形中也使得服务商在商业物业市场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此次调查的反馈来看,品牌商认为未来经济环境的继续改善以及旺季到来将推动整体消费市场进一步好转,从而有力支撑他们对市场份额和营业额的乐观预期。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