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英雄3》首播 小选手“考倒
31
  《汉字英雄》第三季、《中国好声音》第三季齐齐回归,加之《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热播,使这个夏天的周五格外令人期待。三档节目齐聚周五档看似一场硬碰硬的“遭遇战”,但是从观众的反馈看来,《汉字英雄》第三季仍然受到热爱传统文化观众的喜爱。  记
  19日,上海藏家刘益谦拎着一只拷克箱,把成交价超过2.8亿港元的明成化鸡缸杯从香港苏富比带回上海,经海关专用通道办完手续后,直接进入徐汇滨江的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  今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中,这件绘有公鸡、母鸡领幼雏于花石间觅食“天伦”图,小如掌中物的鸡缸杯以总成交价2.8亿港元拍出,刷新中国瓷器拍卖世界纪录,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此举轰动一时。  7月18日下午,刘益谦现身香港苏富比进行交接手续,他采用刷卡付款,共在现场刷卡24次,每笔1200万港元。当日在香港苏富比公司,刘益谦在办交接手续的过程中,用这件价值连城的鸡缸杯喝了口茶,此举被广泛传播到互联网上,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感叹。当然,网友们也传说纷纷,有说刘益谦用鸡缸杯喝茶,而且喝的是陈年普洱,有的说他用鸡缸杯喝了口小酒。  对此,刘益谦解释道:“我其实就是用这个方式来表达一下当时的兴奋之情。这杯子多么有故事,我拿到手,擦也没擦过,就随手往里面倒了点茶,把它喝光了。你想想,这杯子至今有600年了,当年皇帝、妃子都应该拿它来用过,我无非是想吸一口仙气。”刘益谦说,对文物当然要尊重,这也是他在交接现场看到鸡缸杯后的突发奇想。  
【全文阅读】
          “阅尽沧桑六十年,可歌可泣几千般。有时不暇歌和泣,且用寥寥数笔传。”今天上午,由杭州西湖区图书馆、晓风书屋共同举办的“解读丰子恺”系列活动,邀请到丰子恺外孙、上海丰子恺研究会理事长、丰子恺旧居主要负责人宋雪君讲述丰子恺的传奇一生。  “他的第一幅画是在教科书上作成的。”宋雪君回忆道。当时,丰子恺的父亲开了一家染坊店,家中染料甚多。丰子恺看到教科书上的人像煞是好看,于是兴起,用染料给人像上了色。就这样,一代漫画家丰子恺,与绘画结上了不解之缘。  “他的画常常没有五官,所以有这么一句话,丰子恺画画不要脸。”宋雪君笑着说,“但寥寥数笔,形神早已具备。”16册丰子恺漫画集,4300多幅漫画,7卷丰子恺文集,959篇文章,宋雪君说,“丰子恺的一生就是一支笔。”  此外,西湖区图书馆举办的丰子恺专题书展、重温丰子恺精品漫画展将持续到8月10日,喜欢的读者不要错过。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林雅琪
【全文阅读】
  经过西泠人长达10年的筹备与努力,最近,西泠印社首次拥有了与“国际印学研究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学术阵地。近日,期刊《西泠艺丛》获得正式出版刊号。由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作为主办、主管单位的《西泠艺丛》将以月刊出版,面向海内外金石书画家及艺术爱好者,构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引领篆刻书画普及提高,推动印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作为影响广泛的金石篆刻艺术社团,西泠印社自成立起即十分重视专业学术研究。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告诉记者,西泠印社之所以能够岁久弥新,成就百年基业,其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上深远的影响力是其根本。《西泠艺丛》期刊的公开出版发行,填补了国内篆刻学术研究的空白。它不仅传承光大“西泠印社”的文化品牌,延续提升西泠印社学术研究的权威高度,打造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高地,更为西泠印社乃至中国传统艺术的学术研究发挥推动作用。 记者 刘慧
【全文阅读】
        巨齿蛉对水质非常敏感,被称作“水质指标昆虫”  盛夏,各种昆虫的活跃季。一种长牙且形似巨型蜻蜓的怪虫被青城后山的村民发现,而就在20日,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高级生物工程师赵力经过鉴定,发现这竟是一种叫 “越中巨齿蛉”的水生昆虫,它们不仅是在四川首次发现,而且通过对标本实际测量后发现,这几只个体竟然是世界发现过的现存最大水栖昆虫标本。巨齿蛉是对水质非常敏感的生物,被国外许多专家称为“水质指标昆虫”。    “这是我日前在青城后山考察时收集到的,它们是当地村民在路灯下逮的。”赵力说,经过鉴定,发现这竟然是一种叫越中巨齿蛉的水生昆虫,它们不仅是在四川首次发现,而且通过对标本实际测量后发现,这几只个体竟然是世界发现过的现存最大水栖昆虫标本,最大翅展达到21厘米!  赵力说,过去被公认为现代生活的最大水栖昆虫,是产于中南美洲巴西等地的一种叫“直升机豆娘”的蜻蜓,它的两翼张开时宽度最大纪录只有19.10厘米,其头顶到腹部末端的体长12厘米更比这次发现的一只雄性越中巨齿蛉短了近2厘米。地球历史上存在过的最大水栖昆虫――巨脉蜻蜓,虽然翅展可以达到75厘米,但是早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就已灭绝。    越中巨齿蛉是一种广翅目的昆虫,属于齿蛉科巨齿蛉属,巨齿蛉是昆虫中一个很小的类群,目前全世界已知8种,有6种分布在中国。四川以前只发现过东方巨齿蛉和单斑巨齿蛉,其中以东方巨齿蛉发现次数最多,而原本只在越南和广西省发现过的越中巨齿蛉是第一次在四川发现。“巨齿蛉的幼虫在水流清澈的溪水或者山区无污染的河道中生活,”赵力介绍说,它们躲藏在石块间,捕捉水中小生物为食。自然界中,巨齿蛉是对水质非常敏感的生物,被国外许多专家称为“水质指标昆虫”。      赵力说,在四川,巨齿蛉种群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山区已连续多年没能在野外观察到巨齿蛉。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里目前陈列的东方巨齿蛉标本还是26年前在青城后山味江边采集到的。“这次越中巨齿蛉在青城后山的发现,让我们感到一丝欣慰,它们原来还没有彻底消失。”赵力说。    遗憾的是,就世界范围来看,最近30年来这些“水质指标昆虫”的分布区域已大大缩小,在世界很多地方已几近绝迹。以我省攀枝花市周边为例,以前这里生活的东方巨齿蛉被当地作为一种美味的食物,叫“爬沙虫”或“安宁土人参”,每年都有数十万条被送上餐桌。记者李庆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