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精品游戏推荐
第 11期
斐济总统:感谢中国和平方舟为患者带来笑容(图)
    8月25日电 据军报记者网报道,“今天我看到的每一位病人,都带着喜悦的笑容。”8月24日晚,斐济总统奈拉蒂考在和平方舟医院船病房看望住院病人时说:“感谢和平方舟为患者带来笑容,这让我非常感动!”  执行“和谐使命―2014”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抵达斐济2天来,通过医院船主平台展开、派出医疗队前出、中斐医务人员合作等形式,已经为1178名当地民众开展了医疗服务,完成手术20台。  靠泊斐济首都人头攒动的苏瓦长途客运中心对面的和平方舟,以其洁白的船身和巨大的门诊量迅速成为当地的热门话题。斐济最有影响力的《斐济时报》《斐济太阳报》和斐济广播公司纷纷派出记者登上和平方舟进行深入报道,甚至连当地的商家都在门口贴上了“和谐使命”任务的宣传海报。  当天晚上18时,刚从南京回国不久的斐济总统奈拉蒂考率领国防部长、军队总司令、武装部队参谋长等政府和军队高层官员,专程前往出席和平方舟医院船甲板招待会。奈拉蒂考在与“和谐使命―2014”任务指挥员沈浩会谈时,回忆起他刚刚结束的中国之行,对南京举办的青奥会赞不绝口,对中国的热情友好印象深刻。  沈浩在致辞中代表全体任务官兵对奈拉蒂考总统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对斐济政府、武装部队给予的热情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我从新闻中看到习近平主席专门向您提及了平方舟赴斐济开展医疗服务,这对我们既是莫大的鼓舞,也是有力的鞭策”沈浩说,“全体任务官兵将以真诚的爱心、精湛的医术、周到的服务为斐济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架起一座中斐两国人民友好互信的友谊之桥。”  甲板招待会结束后,奈拉蒂考饶有兴致的参观了和平方舟医院船。在医院船信息中心,他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仔细观看了手术室中正在进行的疝气修复和白内障手术,对中国医生“白天门诊、晚上手术”的做法表示感谢。  刚刚做完疝气修复术的塔布亚半躺在病床上,看到奈拉蒂考总统走进病房后,起身兴奋地告诉总统,他患疝气已经11年了,经常腹部疼痛难忍,中午刚在和平方舟修补了一个直径12厘米的软性包块。“感谢和平方舟的每一个人,他们为我们带来了福音!”塔布亚说。  参观完毕,斐济军队总司令蒂科伊托加盛情邀请和平方舟派出医疗队去他家乡的小岛开展医疗服务。而同行的国防部长索卡纳辛加则赞扬,如此实实在在的医疗服务,正是我们斐济所需要的。  “你们什么时候再来?”索卡纳辛加反复问道。(记者陈利 特约记者琚振华)

全文阅读
 
首架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段抵沪 总装准备启动(图)
  昨天,中国商飞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在吊装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  当日,中国商飞公司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前机身段运抵上海浦东总装基地。该部段是C919项目研制过程中首个下线交付的大部段,于8月22日早上7时从江西南昌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出发,采用陆路运输的方式,途经江西、安徽、浙江,于24日凌晨5时到达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  此次前机身部段交付将进一步加快C919大型客机研制工作,标志着中国首架C919大型客机总装准备工作正式开始。 本报记者 张海峰 摄

全文阅读
 
甲午战争张之洞保台湾:不顾禁令运去大量枪械弹药
张之洞书札遗稿。张之洞接见外国客人。这种场面在其晚年很多。湖北武汉严西湖边的张之洞雕像。芦汉铁路开通,湖广总督张之洞坐上首班列车。汉阳铁厂博物馆珍藏的一件重要文物――清末的老机床。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赴日谈判而处处受挫,心急如焚的张之洞为此“三次电奏,力阻和议”,并主张与日本彻底决裂,重新再战。马关条约签定后,张之洞痛斥李鸿章妥协卖国,竟而要求清廷对其“明正典刑,以谢天下”。对此,李鸿章暂隐忍不发。庚子年后,张之洞再次对李鸿章的议和大加指斥,后者遂回敬称:“香涛做官数十年,犹是书生之见也。”谓其不谙大局。张之洞听后勃然大怒,随后回电讥讽:“少荃议和两三次,乃以前辈自居乎?”时人目为天然对偶。  积极备战,支援前方  同为少年得志,但与早年驰骋疆场的李鸿章相比,后起者张之洞走得更平更顺。从其幼年开始,张之洞即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禀赋,其博闻多识,文才出众,14岁中秀才,16岁又在顺天府乡试中一举夺得“解元”(即举人第一名),天资之高,可想而知。同治二年(1863年)会试中,慈禧太后钦点其为探花郎,一时声名鹊起,并进而成为清流党中的中坚人物。  京中为官十余年后,张之洞被外放为山西巡抚;3年后,因中法战争爆发而调任两广总督。尽管之前未尝与闻军事,但张之洞在这次战争中仍展现了很强的识人用人之才,其先后举荐刘永福、唐景崧、冯子材等将,并由广东提供大批军饷粮械供给前线,最终清军在镇南关与临洮大败法军,取得晚清对外战争中一场难得的胜利。  或因如此,正在湖广总督任上的张之洞在甲午年也是极为活跃,其认为“朝鲜乱作,日本与中国将失和”,因而主张在朝鲜采取主动、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战争爆发后,张之洞更是热情高涨,他几乎每天都要向清廷电奏自己对战情的看法和建议,有时甚至一天连发三、四电。当然,张之洞的积极并不仅仅表现在嘴上,其在后方也确实做了不少扎扎实实的工作,如筹兵筹款、筹械筹运等等,均给予前方大力支持。  具体而言,湖北在甲午年共调遣一万多人北上参战,其中包括襄阳马队七营、熊铁生马步十营、副将吴元凯炮队四营,由提督吴风柱亲自率往。至于其他取道湖北北上的外省部队,张之洞也尽力给予饷械援助,如刘树元部、魏光焘部各两万两银等。调任两江总督后,张之洞更是不遗余力,其在扬州、清江、宿迁至山海关、锦州沿线设“江南转运局”十二处,江南“调北上诸军共五十余营”,其饷械均由张之洞方面供给。  战争后期,在京畿危急之时,张之洞主动承担了十营湘勇的军饷,以作“入卫之师”。山东威海危急时,张之洞又主动送去新购的快枪一千枝、子弹一百万发,山东巡抚李秉衡为此大为感激,其回电称:“我公统筹全局,谋国之忠,与人之厚,诸深钦佩!”  可惜的是,这一切努力终究未能挽回战败的结局。议和期间,张之洞多次要求清廷将“饬知北洋大臣之事一并电饬南洋知之”,  但未能得到回应。和约签订后,张之洞“痛恨发指”,其屡向清廷电奏沥陈,要求“迁都太原、废约再战”。为寻找毁约借口,张之洞甚至不惜天真的提出,条约乃李鸿章“伤重昏迷之际,李经方等冒昧应允”,理应视为无效。在所有努力均告无效后,张之洞愤而指斥清廷“坐视赤县神州,自我而沦为异域,皇太后、皇上将如后世史书何?”如此愤激之语,换到平时恐怕就得冒撤职乃至杀头的风险,但最终仍无事于补。  试图保台,半途而废  中法战争时,正在两广总督任上的张之洞即对海南岛的战略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岛上修建了炮台。也正因为如此,其对日本割去中国的另一大岛台湾感到万分痛心。在致总理衙门的电奏中,张之洞表示,“台湾极关紧要,逼近闽浙,若为敌踞,南洋永远事事掣肘;且虽在海外,实力精华,地广物著,公家进款每年二百余万,商民所人数十倍于此,未开之利更不待言。”  由于台湾巡抚唐景崧、守将刘永福(原黑旗军统领)均为昔日旧部,张之洞在电阻换约的同时,也在暗中鼓励并支持台湾军民抵制割台。为增强台湾军民的抗日力量,张之洞不顾清廷禁令,先后向台湾拨去30万两白银并运去大量枪械弹药,以求台民能够自保。  1895年5月,在唐景崧宣布成立“台湾民主国”并担任“大总统”后,张之洞为解除其后顾之忧而派人将唐母接到南京,赡养备至。事后,张之洞又电告唐景崧:“君为国尽忠,吾为若尽孝,勿以老母为虑。”可惜的是,在日军大举进逼之下,唐景崧的局面仅维持了十余天即告瓦解。  唐景崧逃回大陆后,台南绅民公举刘永福继为“台湾民主国”总统。为此,张之洞继续给他们打气说,“俄国已认台自主,问黑旗尚在否?究竟能支持两月否?似此外援已结,速宜将此事遍谕军民,死守勿去,不日救兵即至也。”原来,张之洞之前曾向清廷提议,“与其失地赔费求和于倭,不如设法乞援于英俄,饵以商务利益”;条约签订后,他甚至提出,“朝廷若以回疆数城让俄,以后藏让英,以云南极边地让法,三国同助,则不惟台湾可保,且约竟可全废,断无战事。”  当然,“割边地以求外援”的说法只是张之洞万般无奈下的一种提议,其非智者之所为,也被清廷完全忽视。事后证明,就连最可能也最为期盼的“俄国干涉”也只是一厢情愿,何逞英法出手相救。之后,在清廷的严令之下,内地督抚们都相继停止了济台举动。  此时,李鸿章在得知张之洞仍在背后支持台湾军民后,其随即电奏清廷,指斥“台民叛拒者为张之洞”。为此,清廷特别电谕张之洞:“台事无从过问,饷械等自不宜再解。”朝廷严诘之下,原本积极的张之洞也不得不停止了援台活动。不过在私下里,他仍希望刘永福等“杀倭寇数千,断不能令倭寇垂手而得全台。”  守台的最后时刻,身处绝境的刘永福不断向张之洞求救,其中称:“今饷械俱绝,民兵将乱,何以战守?……天下仰我公一人,乞为大局计,痛哭流血,乞速设法救援,守走死生,望公一言为定!”3天后,张之洞复电刘永福:“朝廷不得已割台,曾有旨召各官内渡,阁下自在其内。”意在劝刘永福放弃台湾,内渡回大陆。在这种情况下,刘永福坚持至10月后不得不撤回厦门,台湾就此全部沦陷。  痛定思痛,大练新军  战后,张之洞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其在军事上总结败因时认为,中国军队在剿灭太平军、捻军后,一度军威颇振,但这次却以惨败而告终,其原因是:发、捻虽然猛悍但终究是流寇,这与日本近代陆军完全是两个概念。日本军队效法西洋,训练有素,饷厚械精,在参谋、后勤乃至侦探各方面无不周备;而我军却是仓卒召募,心不齐、械不足,又无充分训练,以致溃败千里;加上近年以来,师老兵疲,昔日猛将大多步入高龄,暮气已深,几无复起之可能性。因此,国内军队要想重振军威,除效法西洋之外,别无他途。  这一次,张之洞的看法倒是与清廷中枢的观点不谋而合。甲午年后,清廷开始尝试编练新军,其中有两支最为出名,其一是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即“小站练兵”,也就是后来北洋军的发源);另外一支就是张之洞的江南“自强军”。  在张之洞看来,“陆军以德国为第一,德国营制,每一军必兼有步队、炮队、马队、工程队,数种合之,始成一军”。由此,自强军也是参照德国军制编练而成,其全军分步、骑、炮、工程兵共11营,其中设步兵8营,每营250人;马队2营,每营180人;炮兵2营,每营200人;工程兵1营100人,全军共计2580人。从编制上看,自强军实际上是介于湘军营建制(每营500人)及德军的连建制之间,其近代化色彩稍逊于新建陆军。自强军建立不久,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其军由刘坤一续办。1901年,自强军调往山东,划归袁世凯节制操练,成为了北洋军的一部分。  回湖广后,张之洞以随带的五百护军(原自强军的一部分)为基础,继续以西法编练新军。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湖北新军陆续编成陆军第八镇和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即甲午年后弃海登岸的黎元洪),兵力约一万六千人。由于编练较早,湖北新军的规模及战斗力在全国新军中大概仅次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  历史的吊诡往往在于,清廷编练新军本是为了延续自己的统治,但最终的结果却走向了反面。辛亥年中,也正是张之洞创建的这支湖北新军首先吹响了革命的号角,并最终埋葬了延续260余年的大清王朝。这一点,恐怕是张之洞所没有想到的吧。在此之前,张之洞于1907年上调为军机大臣,并于两年后在京去世。(金满楼)

全文阅读
 
日拟设军事技术研究基金 资助高校发展军事科研项目
  8月25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日本防卫省计划设立研制军事技术的基金,以在大学及其他民间研究机构发展军事科研项目。这一举措将降低研制开销,巩固军民合作。政府计划在2015财年拨款约20亿日元,3年内将拨款提高至60亿日元。  该基金将按照美国先期研究计划局模式设计,是安倍晋三政府增强国家军事潜力政策的一部分。将在诸如雷达技术和航空材料等领域进行长期项目投资。  目前,防卫省单独研究军事技术,而其管理创新在民间研究机构中遇冷,因为他们在经历二战教训后,不想参与到军国主义当中。此外,很多学者担心缺乏研究资金。新基金会将为资金紧张的学者进行自己的研究提供可能,同时,引导他们进行国防技术研究。(越白)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