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女主持加藤绫子将担任选举节
18
日本富士电视台美女主播加藤绫子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日本《产经新闻》7月19日报道,日本富士电视台美女主持加藤绫子将首次担任参议院选举特别节目的主播。   据报道,富士电视台将从21日晚上6点58分推出参院选举特别节目《FNN参院选
  原标题:梦想源自坚持――青年配音演员刘康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展精):刘康,一个阳光帅气的80后中国男孩,是北京新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一名配音演员。在成为配音演员前,他做过很多种工作,出于对声音的热爱,他选择了影视配音作为自己的事业,并从中发现了自己的梦想。   刘康大学的专业是影视特效,和配音不沾边。2010年大学毕业后,刘康进了一家影视特效公司,从事电影后期特效的制作。刘康回忆说,“之前考大学的时候考的是艺术,是美术生,慢慢的还学了声乐,学了体育,学得挺杂的,当时也挺迷茫,不知道该怎走,也没有想到说几年后的我,今天去做配音,之前也挺迷茫的,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慢慢的上了大学以后,进了广播站,进了校学生会,通过一些锻炼,慢慢发现了自己喜欢什么,当时我的专业学的还是影视特效,根本和这行不搭边。”   在特效公司工作不久后,刘康就辞职了,因为他觉得那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辞职后的一年里刘康做过很多种工作。他经常接一些零活,做会场主持、婚庆主持、演过话剧。他觉得这一年是给他今后奠定基础的一年。    刘康说:“辞职以后很迷茫,以为从一个好公司出来后会有一个更好的公司要你,其实不是,所以碰壁到处碰壁,吃了很多苦,最后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行,才让自己沉淀下来,不要自己那么傲,然后慢慢开始找一些零活,也接一些小主持,会场主持,婚庆主持。之后到了一个朗诵的剧社,在那认识了一个老师,他把我领进了话剧圈,那一年想做话剧,也演话剧,演话剧的同时认识了一个老师是做广播剧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然后做了一期广播剧,凭着这些经验,慢慢的让自己一点一点成长,有一些积淀,当时觉得一年过去了什么都没拿到,后面想想,这些话剧啊,还有后面的一些事对我其实都挺有帮助的。”   刘康的一个师傅对他说,你到底想做什么,就去关注有关信息。刘康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声音多一些,就向配音行业的公司投简历。最后被北京新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录取。能在50多位竞争者脱颖而出,刘康认为靠的不仅是运气,还有他过去一年的积淀。    刚开始工作的半年,作为小学员是没有收入的,工作就是打杂。如果没有过去一年打零工的磨练,刘康很有可能像在特效公司那样,工作不久就又把工作辞了。但是这一次刘康选择留下来。   [page title= subtitle=]   他说:“尤其是刚进行的这半年吧,刚入行的时候,就得吃老本。第一个月没挣钱反而还倒贴了钱。我那批以后还招了一个小男孩,他觉得不挣钱怎么还掏钱,然后就走了,他没坚持下来,但是我觉得好不容易,我很珍惜,他们觉得无所谓,我很珍惜,我想把握住这个机会,我觉得挺难得的,因为进入到一个算是配音界比较高端的地方。然后能在这学习成长进步,这样一个机会挺好的,所以我就决定要坚持。”   终于有一天,导演让刘康走进了录音棚,配了从事工作以来第一个角色,只有一句话。   刘康说:“特激动,诚惶诚恐的吧。导演说,刘康进去配一句,就一句‘把球传过来’,我记得特别清楚,就那一句来来回回有个二十分钟,我觉得很打击,感觉自己怎么那么笨啊,反正就各种不自信。(自信心)就是慢慢磨出来的。做配音就得脸皮厚,导演有时候急了会骂你,那么笨啊你,没见过那么笨的,刚开始有时候会受不了,心里会受到影响,所以一定要克服这个,脸皮要厚,他再怎么骂你,你抓他重点听,你(做)到位了,他就不会再说你了,你越(做)不到位,他就越要说你。”   除去了身上的傲慢,没有抱怨,踏踏实实工作,刘康逐渐在一些影视剧中参与了重要角色的配音。2012年底他配了韩剧《原来是美男》的男2号,之后他还陆续配了《别再犹豫》、《勇敢的女人》,还有正在央视播出的泰剧《落日余晖》。   在刘康的眼中,声音不再只是简单的说话,他已经把声音当成艺术在专研。为了提高自己的配音水平,他平时会注意研究各种人物的心理,然后模仿他们,“工作中和生活中,基本都是很洒脱很开心,很开朗,很阳光。只有在配戏的时候要融入这个角色,你就要改变一下,树立人物的个性不是自己的个性,比如说要配一些比较有个性的角色,比如太监、同性恋,你就得拿出他们的腔调,他们那种心理感觉心理动态,变成他而不是自己,然后去体验他们那种感觉,可以从一些作品,还有你的朋友,生活中观察,那些人的感觉是什么。”   如今,刘康已经有了明确的人生和事业规划,“我希望5年后能开自己的(录音)棚,拥有自己的团队,然后再找一个媳妇。现在正一点点的积攒人脉,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再开拓一些圈外的人际关系。反正尽量努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刘康的梦想就是完成一个好的角色,把一部好的作品带给观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梦想,重要的是,要切切实实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困难时不轻言放弃,那样我们至少能离它越来越近。
【全文阅读】
          原标题:中国电影“走出去”需软硬实力兼备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焦隽采):近十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中国电影产量达893部,票房收入超170亿元。类型丰富、风格多样的中国影片不仅深受观众欢迎,还获得了较高的票房收入。然而,在2012年总票房收入中,进口片票房份额占到52%,国产电影票房首次输给了进口片。对此,中国电影艺术中心研究员单万里近日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专访时表达了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忧虑。   单万里说:“中国电影市场已经到了170亿,但这些票房有多少是由中国自己的影片创造的呢?中国的电影市场不等于中国电影的市场。所以,我们现在至多能够做到一个平手,我们自己的片子可以占到一半票房,国外的,主要是美国的,占到一半。”   电影作为影响面较广的大众流行文化之一,在塑造国家形象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单万里说,电影是展现一国魅力的重要广告。一部电影甚至能够带动众多相关产业的出口。   单万里说:“电影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广告,(通过)一部好的片子,你的价值观就可以推广到全世界去。同时它又可以带动你这个国家其它商品的出口。大家看《泰坦尼克号》,(会看)Rose的打扮,看她穿的什么,用什么化妆品,顺便就把这些东西给带出去了。所以说,一部影片的出口(带来的效益),远远不止它自身能够创造的票房,它后续的(比例)大概是1:10:一个美元的电影出口,能够带动10个美元的其它商品出口。”   眼下,美国文化和价值观在全球“落地开花”,“好莱坞”电影功不可没。同样,不仅法国等欧洲国家的电影有着广泛影响力,一些亚非国家也通过电影向世界展示本国的文化成果。在全球化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国际影响显著提高。与此相适应,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电影在寻求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举步维艰。2010年至2012年,中国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连续三年下滑。单万里认为,中国电影要“走出去”,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软实力需要国家硬实力的支撑。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难以推进,与其软实力和硬实力相对薄弱有着直接关系。   单万里说:“软实力是在硬(实力)的前提下附加上了更多的精神的因素。因为电影也需要很多投入,(包括)大量的劳动力。它先是经济资助,然后再产生更多的附加值。所以为什么我们国家对电影如此重视,确实是(因为软实力)能达到所谓硬实力达不到的,但是我更希望大家不要把软实力硬实力分开。文化跟物质一体化,物质跟文化紧密捆绑在一起,不可分割。”   单万里说,中国电影“走出去”工程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中国国家形象的树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电影海外产业的缺失与其全球贸易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能力仍有待提高。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任重而道远。
【全文阅读】
  张艺谋加盟乐视后首部作品昨天浮出水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官方网站上贴出立项公示显示,新片名为《归来》。有消息称,影片的主角有可能是张艺谋的老搭档巩俐和陈道明。   据透露,影片改编自严歌苓作品《陆犯焉识》,讲述上海旧知识分子陆焉识跌宕起伏的一生。在电影局官网公布的故事梗概是:陆焉识与妻子冯婉喻多年未见,好不容易有了机会,两人却失之交臂。等他再次归来时,患病的冯婉喻却已认不出他,繁华落尽,他们怀着各自强烈而执着的爱,在永远的等待中一起慢慢变老。有传言称陈道明扮演陆焉识,巩俐扮演冯婉喻。(记者丁晓晨)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