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10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呈回暖
14
  据美国《商业周刊》11月8日报道,中国外贸出口近来重回正轨,颓势缓解。在经过低迷的9月之后,10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增长5.6%,高于此前1.7%的预期。进口同比增涨7.6%,贸易顺差达311亿美元。   报道称,对于中国而言这算是个利好消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期在一份官方报告中提到,目前,中国总共有约3000万名劳动者依靠外贸业生存,另有约1亿名劳动者依赖于与出口相关服务行业,如果外贸业低迷,将会导致工人失业等问题出现。   中国外贸出口回暖,那么是谁在买进中国商品呢?答案是,中国对美国和对欧盟外贸出口状况显著改善。据报道,中国对美国外贸出口增长8.1%,而9月仅为4.2%。同期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达12.7%,较9月1%降幅而言已是极大的改善。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专家汪涛在8日的报告中称,中国对欧盟贸易实现了两年来的最快增速。   不过,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增速放缓,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为12.7%。高路易称:“这反映出该地区国家经济放缓――其一直试图降低国家经常性账户赤字。”   报道还称,中国11月的外贸数据不会走高,原因之一在于,2012年下半及2013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增加,大量资本流入中国。高路易警告说:“随着通货膨胀进一步扩大,中国倚重的对外贸易额在接下来一个月或走弱。”李文静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10日报道,过度建房、房价走高以及过度上涨的房屋债务问题,导致加拿大房地产业出现动荡。加拿大政府一贯奉行的低利率政策使加房市平稳度过全球经济危机,让房地产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由此催生的高债务问题引发专家、政府官员和投资者们的担忧,尽管有关经济学家表示民众对于房地产泡沫的忧虑大可不必,央行仍表示如今市场的繁荣不会持续太久,大有衰退的迹象。   加拿大政府近来推行低利率政策,房屋建设项目如火如荼,尤其在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等城市,投资者们都瞄准拥有独立产权的公寓,尽取低利息之便。来自独立宏观经济调查公司Captical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大卫 马达尼认为,在过度扩建、过度估值和严重的债务问题下,有诸多征兆显示,加拿大过热的房地产市场正在走下坡路。这与许多官员,评级机构和对冲基金经理的想法不谋而合。   世界经合组织(OECD)一份报告也显示,与挪威、新西兰一样,一旦国内借贷利率攀升、收入放缓,过热的加拿大房市将不堪一击。攀升的房价和过高的估值也将对加拿大经济造成重创。   而由纳税者支持,承担最大抵押贷款风险的加拿大房屋抵押贷款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oration),似乎在2007年和2008年华尔街的金融海啸中幸免。但是如果加国国内房地产市场崩盘,价格猛跌,这将对人们的消费市场和吸纳了全国7%劳动力的建筑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强劲的房市、稳健的银行系统和严格的放贷标准保证了低息政策的顺利实施,但是与此同时,催生的房屋债务水平也达到历史最高,众多的买家都借机投入市场,由此又更加推高房价。   加拿大政府已于去年收紧抵押贷款政策,意图控制市场需求,市场稍有回稳势头,但是债务问题依旧恶化。据加拿大统计局统计,在可支配收入中,房屋债务已上涨到163%。从人均方面来看,几乎四分之一的加拿大家庭,在房屋方面的支出至少占可支配收入的30%。这几乎已经达到1996年的峰值。   据经合组织(OECD)统计,加拿大房价已经超出其长期预计的60%。尽管说加拿大房市将重蹈美国房市覆辙为时尚早,近期的调查显示,市场急需敲响警钟。多伦多在建的房地产项目已经竣工,空房率仍旧大幅上升。房屋闲置率水平比全国平均高三分之二。而据大卫 马达尼预计,由于房价调整,在接下来的几年内,房屋销售将下降25%。   纵然目前来看,房地产销售在部分地区仍然强劲――今年10月的数据显示,温哥华增长38%,多伦多增长19%,有关经济学家也对房市抱有信心,但是中央银行认为强劲势头不会持续,过热的房市势必使情况更加恶化,带来更大的衰退。杨
【全文阅读】
  据美国《商业周刊》11月8日报道,尽管美国经历了政府关门危机,但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10月美国增加20.4万个工作岗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一数字远远超出经济学家预计的12万,是两个月以来的最高数值。同时,8月与9月的修正数据中又新统计入6万个工作岗位。而失业率正如先前预期,由7.2%上升到7.3%。   而报道指出,为期两周的政府关门危机导致80万联邦工作人员休假,这一影响也体现在报告中。报告临时失业的人数增加了44.8万。   10月份的增长数据和之前两个月的修正数据扭转了近来就业方面的不景气。1月份至4月份,美国每月新增工作岗位平均约为20.5万,但此后的数字下降至15.6万。在过去的12个月中,美国就业岗位每月增加19万。   报道中说,制造业10月份增加了1.9万个岗位,为增长最强劲的单月之一,这是由于工厂的活动增加造成的。另一方面,大多数新增岗位来源于低薪行业。其中,餐饮业增加2.9万个工作岗位,食品饮料行业增加了1.1万,而新增岗位中有20%的工作机会来自于类似酒吧、餐厅和杂货店的工作场所。   报道中还说,美国工人的时薪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2%。但因通货膨胀率维持在1.2%左右的水平,薪水增长给消费者在假期的购买力带来的上升较少。姜轶群
【全文阅读】
  “姜太贵了,别喝姜汤了,直接吃感冒药吧!”7日,市民韩小姐告诉记者,因为“姜你军”,让她母亲出了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小笑话。   韩小姐介绍,她这两天轻微感冒,和妈妈说了之后,老太太非常焦急,仔细询问了女儿的状况后,立即拎起菜篮子准备去菜市场,临走还告诉韩小姐,“老妈给你买姜去,回来给你煮姜汤。”大约过了半个小时,老太太拎着空菜篮回来了,嘟嘟囔囔的抱怨:“姜太贵了,你还是吃片感冒药吧!”“抠门”的老妈让韩小姐觉得特别有趣又很无奈。“这姜到底多贵啊?让老妈连碗姜汤都不舍得给我煮啊!”韩小姐说。   随即,记者走访了新疆街、春城大街和北方市场附近的部分菜市场。一般菜市场内,生姜每公斤的价格在20―24元之间。在春城大街附近的某大型超市内,生姜的售价相对便宜,也要19.6元/公斤。北方市场一楼一位买蔬菜的李姓摊主告诉记者,今年3、4月份时,生姜的价格还很便宜,每公斤6―8元,就是上个月的这个时候生姜涨价后卖到每公斤12元左右,涨到每公斤20元是近半个月的事情。“发生了‘毒姜’事件后,批发市场上的姜都少了很多,所以涨价了呗!”李摊主说。春城大街上某菜市大棚里一位摊主告诉记者,近日因为生姜价格偏贵,原来一些老主顾都减少了生姜的采购量。“有一家火锅店是调料自取的,原来每天都用很多姜做姜末,现在都不提供姜末了。”摊主介绍。“我一下午都跑了三个地方了,这姜咋都这么贵,都快赶上肉贵了!”在超市内挑选生姜的市民王大爷抱怨说,这批新鲜的姜刚刚上市没多久,市场上的价格怎么不降反升呢。   8日,记者从长春市蔬菜批发市场了解到,自今年夏天以来,生姜的价格开始大幅上涨。“从夏天到现在,总体上涨了大约有一倍吧。”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和去年同期的生姜价格对比,价格至少翻了三倍以上。现在的生姜价格还能不能继续上涨,要看产地的情况,目前全国的生姜价格都在涨。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生姜在短短几个月内价格大涨?“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产地今年减产严重,直接影响到了销售价格。”工作人员说,长春本地销售的生姜主要产自山东莱芜、安丘等地,今年由于产地春旱夏涝,导致了生姜的大幅减产,随之引发价格上涨。短期来看,生姜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本报记者 王丹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