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山紫金石身价
37
好的原石经过处理后价格可以飙涨到几万甚至几十万。  在八公山上,藏着一种紫色间金色条纹的石头,这种石头在唐宋年间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紫金石”,是一种珍贵的观赏石和砚石。不过,它的身价真正飙涨则是在淮南和寿县两地先后要求禁采之后。如今,在最早的禁采令发布6年之后,八公山附近的道路两边还是随处可见新开采的紫金石,一些石头动辄要价几万甚至几十万。而正是买卖间的暴利,让八公山因为盗采而伤痕累累。    张大姐是寿县八公山乡人,102省道横穿八公山而过,她家的饭店就在省道边上。饭店门口摆放着几块硕大的石头,客人们边在门口的水龙头旁洗手,边打量石头。  “这是紫金石,八公山的特产,只有部分山脉才有。”张大姐昨天告诉记者,石头不是她家的,“玩不好这个,才只能开饭店。”石头是一个姓张的寿县人在这里寄卖的,店里留了主人的手机号码。  “这块最大的石头要价40万,是去年从山上挖出来的,当时挖了三个多月,全靠人工一点点挖,怕把石头碰坏。”张大姐说,由于石头太大,当时是从合肥找吊车吊下来的,光人工费和运输费就花了10多万。  这块石头长约5米,高约3米,如两个并排的山峰。“动静那么大,没有人管吗?”记者问。“有人管能运下来吗?”张大姐说。  继续往北行驶,走了没多远,记者又看到公路边堆了几十块紫金石。一名年轻人看到记者盯着石头看,从屋里走了出来搭话。他说这些石头都是自己从山上挖的,“原来是开石料厂的,政府现在不让开石料厂,我就挖石头卖了。这些石头没正价,估计也值50万。”    淮南市八公山区闪冲村位于八公山脚下,一位朋友向记者推荐了这里,“这里很多家都卖紫金石,而且都是原石,没有经过打磨处理的,价格要比奇石馆里便宜很多。”  记者进入闪冲村,恰巧遇到闪家兄弟正在卖石头。“慢些慢些,别碰坏了。”老闪用绳子捆住一块一米多长的紫金石,两人用竹竿把石头抬到一辆越野车边,放进车内。他这块石头卖了400元,不过这也是他手中比较便宜的石头。房子的周围,还大大小小摆了很多石头,最大的那块要价2万元,“最低价了”。  还有更贵的,继续往西走,另外一家门口的紫金石要价20万元。“这块石头的花纹漂亮。”女主人说,这块石头是前不久从山上才弄下来的。  记者只在村里的主路上走了一段路,就发现有10多家院子里摆放着大量紫金石。而据一位闪大姐介绍,村里有人把一块卖出了30万元,后来,这户人家盖了新房,还迎娶了新娘。    今年初,小邬在102省道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公路边开了一个奇石馆,大大小小石头摆在门口格外显眼,由于害怕晚上被人偷走,他专门养了一条狗看守,还在门口安装了监控探头。“这些石头值一百万都不止,有时候一天能卖几千几万块,有时候一个月都卖不掉一块。”  小邬也知道,政府早就不让挖石头了,“真逮人,真罚钱”,可他照样挖到很多石头,“偷着挖,三两个人背着人挖,什么时候都有变通,别和他们呛。都不给挖,指望什么呢?”  小邬所说的“他们”,大抵是指“看山人”和“政府在村里安排(举报盗采)的人”,在他看来,前者只管偷树的事,只要小心避开后者就可以了。  寿县的俞师傅是紫金石玩家,自己收藏不少紫金石,还在102省道边上开了一个奇石馆。“我也上山挖石头,这些石头全是自己挖的。”俞师傅说,因为当地政府禁采,只能在晚上去偷采,“为防止被逮到,平时也要与他们处好关系。”  “怎么处好关系?”面对记者这个问题,俞师傅只是神秘一笑。  记者在八公山上看到,有些地方有许多因挖紫金石而留下的坑,还有一些紫金石已被挖出一半留在坑里。“现在天太热,等天凉快了就会有人接着挖了。”当地人介绍说。    八公山只有部分山体存有紫金石,由于存量不多,从2008年开始,先后被淮南、寿县两地政府禁采,价格也自此开始大幅上涨。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安徽有100多块紫金石参加展出,当时,淮南一位收藏者的石头被评为金奖。”小李在寿县八公山森林公园附近开有一家奇石馆,他说当年获金奖的这块石头,是收藏者花3万多买的,听说后来有人出一千多万都没有卖。这块石头的价格与获奖有关,但紫金石越来越少,追捧的人越来越多,价格就涨了上去,甚至千金难求。  “2008年前,我们家曾经把紫金石打碎盖房子,当时根本不懂这石头的价格。”不过如今的小李家已经懂了石头的疯狂,“我爸以前请人挖石头,被逮到拘留了十几天。但现在还是有机会就去挖,利润够高啊。”  合肥的李先生就对紫金石十分偏爱,“我曾六次到淮南买紫金石,紫金石的颜色好看,有紫、黄、绿、黑、红、青等色彩,不像有些石头是全黑色,放在屋内没有灵气,也不够喜庆。”  寿县开奇石馆的俞师傅和石友们一起出了本关于紫金石的书,书中展示了淮南、寿县两地收藏紫金石的精品,“你看这块石头是我前年1万块钱卖掉的,现在想2万块钱买回来,但人家不愿意了。”要回购的原因,是这块石头在一次展出中获奖了,“我想买回来自己玩,遇到有出价再高的,就再卖出去,石头价格就是这样炒上去的。”    早在2008年12月,淮南市八公山区政府就发出了《关于封山保护紫金石等资源的通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随意开采。寿县也在2010年2月,发出了《关于切实加强八公山紫金石观赏石开采管理工作的通知》,禁止在八公山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范围内和合阜公路沿线破土开采紫金石、观赏石。  淮南市八公山区环保局局长王炜介绍,为了保护紫金石,八公山里的石料厂目前已全部关停,还在通往山上的道路设置了路障,防止运石车上山,多部门还组成了联合巡查组,上山进行巡查。寿县国土局局长陶玉斌介绍,他们也配合过八公山风景区管委会,对盗采紫金石进行过打击处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两地的禁令并没能阻止一些人违法偷采的行为。    淮南市紫金石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谢涛说,玩石头主要是陶冶情操,不能盲目追求价格。玩石需谨慎,不能跟风买石头,一些紫金石的价格是被炒上去的,“石头的价格因人而定,每个人喜好不同,有人觉得值三万,而有人会觉得只值三百。”  “买石头不能凭一时的头脑发热就买下来,有些人花了几万块钱买一块石头,结果到家后,就后悔了。”谢涛说,理性玩石对人有益,爱好者可以在确保不违规的情况下,自己利用空闲时间上山捡点小石头,“不但能锻炼身体,而且自己捡的石头收藏起来更有亲切感。”(张安浩)
合肥城隍庙改造将招标 老牌坊、破石狮将换新
  你在城隍庙抱过南大门的石狮子照过相不?你有没有在城隍庙的牌坊下驻足过?市民熟悉的这些记忆将被“更新”。记者昨天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庐阳区重点局已委托该中心采购部对城隍庙基础设施改造(霍邱路及周边道路改造)牌坊及石狮制作项目进行国内公开招标。  “南大门的石狮是材质一般的青石雕,更换已有头十年了。”一位“老城隍庙人”说,现在开裂和脱落让其形象大毁。 “四座牌坊老的也有近30年历史。”  据了解,改造新建后的石狮和牌坊将遵循原貌,“牌坊上的字不会变,细节之处可能稍做调整;石狮子的相貌不改。 ”相关人士介绍,新建后的牌坊和石狮都将安放在老地方,仍将是市民熟悉的位置。 (杨楠楠、刘桂玲、陶友生、张沛)

【阅读全文】
阳谷鱼塘发现隋唐夫妻合葬墓 出土如意瓶保存完好
  7月24日,阳谷县文物工作者在侨润街道办前杨村,对发现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现部分珍贵文物,经初步判断为隋唐时期墓葬。  这处墓葬位于侨润街道前杨村村北1500米外的鱼塘内,当地村民在用挖掘机进行鱼塘清淤时意外将该墓葬的墓顶挖开,该县文物管理所在接到村民打来的举报电话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保护性清理。  据阳谷县文物管理所副所长陈德山介绍说,该墓葬位于6米深的鱼塘底部,为竖穴圆形砖室墓结构,直径2米,深2.5米,有墓道及棺床,为夫妻合葬墓。  陈德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墓葬所在土层为流沙层,土质松软,渗水严重,在挖掘时还经常发生小范围塌陷,发掘难度较大。现场发掘时,阳谷县文物工作人员一边用抽水机抽水,一边进行清理,经过一天半的艰难作业,终于将墓葬清理完毕,并进行了保护性回填。  据介绍,该墓葬清理后共出土半釉平足如意瓶、陶碗、铜镜3件文物,其中半釉平足如意瓶保存完好,造型优美,充分体现了当时精美的制作工艺。  此墓葬的抢救性清理,虽未发现有纪年的文字,但根据墓葬结构、形制和出土的器物考证,参照以往发掘资料来看,应为隋唐时期墓葬。在陈德山看来,阳谷县地势低洼,长期受到黄河泥沙冲击,土层较厚,而隋唐墓葬通常位于地表六、七米以下,发现难度很大,这次发现对了解当地隋唐时期居民生活习俗及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记者 王传胜 实习生 张淑君 通讯员 王守兴 王尚斌)

【阅读全文】
北大保安自费出书请钱理群作序 被赞"精神流浪汉"
    常俊曙,29岁,河南平顶山人,2009年7月,因向往北京大学,只身前往北京,辗转成为北大保安队一员。因出书给保安队带来了困扰,几天前选择了离开。    日前,常俊曙将自己积累多年的文稿集结出版为28万字的纯文学书籍,并请到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原中文系教授钱理群为其作序。其坚持内心,敢于追梦的执着,被钱理群教授亲切地称为“精神流浪汉”。    华商报:你的这本书是纯文学类的,但似乎这类书不被市场看好。  常俊曙:对,我之前联系出版社时也非常不顺,被拒绝过很多次。一家出版社编辑看了我的文稿后就劝我不要出了,说这种又是散文又是诗歌的纯文学书很难卖,而公费出版既没有名额,也没有市场。但我还是想出,最后花了3.1万元自费出版――其中,书号1.5万元,排版、编辑、冠名费用2000元,一共印了2000册,每本印刷成本7元。因为是自费出版,所以不会给我版税。书印好后我会请出版社在全国的销售点帮我代销,其中34%利润归自己。  华商报:为什么想到要出书?  常俊曙:我从初中开始就很喜欢写作,有什么所思所想我都会写下来,这些年陆续积累了许多文章,有杂文、议论文,也有随笔和一些诗歌。大约是2012年5月时,有朋友怂恿,我有了出书的念头,但真正付诸行动,还是因为有一次差点将电脑里宝贵的资料丢失,我才意识到要把多年的心血留存下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出书。  华商报:你的书请到了钱理群作序,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常俊曙:我很崇拜钱理群老师,之前也拜读过他的著作。钱先生虽然很多年前就退休了,但他还会回系里取信什么的。刚到北京时,除了找工作我每天就在北大待着,我知道中文系在哪,也知道钱老师的样子,我就天天在门口“堵”。有一天他来取信,被我“堵”到了。我当时冲上去介绍了自己的情况,我说读过您的书,希望和您交流一下,方便留个电话吗?钱先生一开始没有直接给我电话。但钱先生很和蔼,当时师母也在,我就主动陪着他们走了一段路。最后告别时,钱先生给了电话。  后来有一天,钱先生给我打电话,说自己到系里办事,可以和我见一面。那次,我们聊了很长时间,我们谈文学,谈思想。之后我们就有了很多交流,主要是以邮件的形式,因为他很忙,我们不怎么通电话,邮件会更方便一些。  华商报:刚打算出书时,你就想到要请钱理群作序了吗?  常俊曙:也是突发奇想。大约是在2012年七八月,我问他能不能帮我作序,我把所有的文稿都寄给他,但隔了很久没回音,我以为这事不可能了。没想到12月,钱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你不是让我给你作序吗?我已经写好发到你的邮箱了,你看看吧。    华商报:听说你大专学的也是文学。为什么毕业后去北大当保安呢?  常俊曙:其实我一直想做学问,但是我毕业于专科学校,专科是不能做学术,所以想深造一下。我对北京大学向往已久,一直想来,但之前经历了一些波折。  2008年毕业后,我先是在焦作给朋友的影视公司帮忙,由于没有资金也没有经验,最终不了了之。2009年春天,我回到家乡汝州,帮父亲在小学代课,教了一个多月的数学。之后,在家人的“逼迫”下,我还去堂姐打工的水泥厂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发生一起生产事故,我差点被卷进机器里,胳膊被划伤,家人很心疼,终于放我自由。  于是,我带了1000多元就去了北京。困难的时候,我每天在吃上只花3块钱。我到北京的第一件事不是找工作,而是去了北大,后来除了找工作,没事就在北大校园里坐着。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是冲着北大来的,为什么找工作离北大越来越远了呢?这时我看到一个保安走来,我就拉住他问,你们还招人吗?他说,招。于是我就去应聘了。    华商报:当保安月薪有多少?  常俊曙:2009年我刚来的第一个月只有1200元,2012年涨到2000元,今年离职前平均工资大约是每月2500-2700元。  华商报:这些钱你在北京够花吗?  常俊曙:保安队包住,但不管吃。我都是在学校食堂吃,一个月花600-700元。这些钱让我一个人过足够,但想在我们县城买房子是不可能的,不过我也不想买房子,就是买买书,这些年陆陆续续买了14箱书,花了4万元。  华商报:在保安队每天要工作多长时间?  常俊曙:在理科楼和畅春园时每天工作8小时,在红三楼工作时间长一些,但并不累,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5点上班,上到第二天早上8点,中间可以吃饭和睡觉,周末和节假日都是24小时在岗。  华商报:你白天都是自由的?  常俊曙:也不是完全自由,是“待岗”状态,那时候就可以读书、学习,有时也悄悄跑去蹭课。  华商报:你都蹭什么课呢?  常俊曙:蹭过的课多了,文学、历史,甚至艺术课都蹭过。我很喜欢听曹文轩老师的小说创作技巧,高远东老师的鲁迅研究,王岳川老师的中国文化精神等等,这些课我每节都会去,还记笔记。    华商报:你说你是冲着北大去北京的。当上保安后,你还在追逐你的学术理想吗?  常俊曙:当然,但这个理想一直没实现。我考北大研究生考了3次,但都没有考上。  我是专科毕业,而考北大研究生必须是本科同等学历,如果不是,就必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一篇与所考专业相关的论文。2011年3月,我的论文《执著于生命的意义和反抗绝望》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不过那年考研成绩并不理想。之后我每年都报考北大,但每次都坏在英语上。我是比较偏执,非北大不可,现在看来似乎也有些不合时宜。  华商报:从2011年到现在,你连续报考北大研究生?  常俊曙:除了2013年我改报首都师范大学外,一直都是报考北大。那一次是因为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改书稿上,准备不足,报北大有点担心,所以报考了首师大,那次我专业课考得很好,一门113分,一门118分(满分150分),政治也过了,但英语却考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分25分(满分100分),以前都是40多分的。今年我又参加了北大研究生入学考试,但还是没考好,一门专业课考了118分,但专业技术才考了五六十分,这对我又是一个讽刺,以前从没考过这么低。  华商报:你每天在学习上花多长时间?有没有上过辅导班?  常俊曙:一般在6-8小时。我都是自己复习,也有朋友建议我去上英语辅导学校,但一是费用太高,二是工作时间限制,还有我想靠自己拿下(英语),可最终也没拿下。  华商报:你报考的是什么专业呢?  常俊曙:北大中文系的现代文学专业。我一直很想做鲁迅研究,之前发表的那篇论文就是和鲁迅有关。但考研很难,北大中文系每年一共招70名研究生,除去保送的,现代文学专业每年几乎只招1人,竞争非常激烈。    华商报:你还打算继续考吗?  常俊曙:不能再考了,我已经29了。出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个里程碑,今后我可能更倾向于文学创作。  华商报:准备当专职作家吗?  常俊曙:不可能,那我非饿死不可。但我希望做一些严肃性文学。想做这样的事情(严肃文学),一方面得有耐心,同时必须得去考虑,不被商品化经济吞噬掉,但我必须要做的是先活着,先生存,先温饱。如果我居无片瓦,生无立锥之地,如何去搞文学?  华商报:听说你几天前刚从保安队辞职?为什么呢?  常俊曙:因为我出书的事情被媒体报道之后,给队里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在和几位队领导友好协商之后,我离开了保安队。  华商报: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  常俊曙:先找份工作。我打算和朋友尝试着创业,办一个帮小学生提升文学艺术修养的培训公司。再利用业余时间全力以赴地搞文学创作。我也不会放弃学术梦,手头宽裕了,有了闲暇时间,我还想继续深造。华商报记者刘苗

【阅读全文】
宝鸡挖出两千年前钱窖 古币遭哄抢 追回40公斤
  小区建活动室,挖地基时发现了一个古代钱窖,现场施工人员未报警,而是私自将古币带走,又引来了更多人哄抢。7月28日晚,宝鸡陈仓警方连夜行动,至昨日已追回约40公斤古币。经鉴定,这些古币为2000年前新莽时期的钱币。    “先是干活的工人发现的,他们提了几蛇皮袋子走了,附近居民听说又跑来挖了。”7月28日,家住宝鸡市陈仓区北方动力一村家属院的丁先生说,他们小区建活动室,工人在挖地基时挖出了很多古钱币。他说,当时他看到很多人手里都有一捧一捧的古钱币,有圆形方孔的,还有奇特的长方形造型的。  市民高女士说,当天下午6时30分左右,她正在院子纳凉,听到工地方向有人在喊挖到宝贝了。当她赶到时,看到两名工人用蛇皮袋装了两袋子,慌忙提着离开现场,后来才得知是挖到了古钱币。高女士说,她还向工人要了两枚。这两枚铜钱呈青绿色,已锈迹斑斑,隐约可看到上面有“大泉五十”四个汉字。    当晚10时许,华商报记者赶到现场,漆黑的工地上还有很多居民在发现古币的土坑旁“挖宝”。随后,宝鸡市公安局陈仓分局西虢派出所民警赶到,制止了哄抢行为,现场收缴了部分居民挖出的古钱币。  昨日上午9时许,接到报告的宝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文物办、市文物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公安陈仓分局刑警大队和西虢派出所民警再次赶赴现场。一方面责令工地立即停工,保护现场;另一方面兵分两路,前往施工工人和附近居民家里排查并收缴被哄抢的古钱币。  “挖了不到半米,就发现有古币。”工人成某说,当天是他先发现的古币,随后就用蛇皮袋子将部分钱币装回家,而警方在其家中收缴了十多公斤古币。随后,民警又在其他4名工人家中,将他们带走的古币逐一收缴,而另一路警方也在居民家中将带走的古币收缴。  “目前共收缴回40公斤左右的古币,剩下的我们还将继续追缴。”宝鸡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文物办相关负责人说,他们已立案侦查,对哄抢文物并拒不交公的,将以涉嫌刑事犯罪依法追究责任。    “我们勘查后发现,钱币的出土地点周围没有墓葬,从埋藏的方式上看,应该属于窖藏性质。”昨日,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馆长董卫剑说,初步判断,收缴回的古币为新莽时期的钱币,而出土地则为当时的钱窖。他说,这批古钱币有大泉五十、货泉、货布和小泉直一四种币种,是西汉后期王莽建立新朝(公元8年至23年)时期制造和使用的货币,距今约有2000年历史。这些古币对研究当地历史有重要的实物参考意义和文物价值。(记者 周金柱丁瑜 实习生 李青青)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