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湘潭产妇之死:为何未及时下达
36
    10日下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大出血死亡。据死者家属称,产妇死亡后,手术室大门被反锁,负责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全部失踪。(8月13日《京华时报》)  根据新闻报道,此次事件至少有以下几个疑问待解:产妇是
  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获悉,截至13日16时,贵州10日以来的强降雨天气已导致17人死亡、36万余人受灾、1585间房屋倒塌。  8月10日夜间以来,贵州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天气,局地出现特大暴雨,80个乡镇因灾停电,影响9万多户居民用电;11个县(市、区)不同程度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紧急转移安置4.4万余人。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3日16时,贵州各级部门已投入救灾资金1500多万元,发放救灾衣被1万床(件),搭建救灾帐篷700余顶,并向受灾群众紧急发放饮用水、方便面、食用油等各类救灾物资。  本次受灾最严重的习水县供电、通讯、水利等设施已经基本恢复,通往重灾区三岔河的公路也被打通,目前各地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正有序进行。(记者李平、李惊亚)
【全文阅读】
          记者从安徽省六安叶集消防中队了解到,8月13日凌晨2时40分左右,合六叶高速六安叶集境内发生6车连环相撞,至少造成2人重伤,5人轻伤,目前伤者还在医院抢救中。  据六安叶集消防中队中队长李贵龙介绍,整个事故现场绵延近百米,事故中心散落着大量的蓝色泡沫桶。最初发生撞击的是一辆拉载满车蓝色塑料桶的货车(内为杀虫剂原料,有毒)与一面包车,随后紧跟着的4辆大货车由于刹车不及相继追尾。面包车上2人被甩出车外,与其余5名乘客均被送往当地医院救治,事故造成合六叶高速叶集往六安方向一度中断7小时。  凌晨4时许,调往现场的2台吊车开始起吊事故车辆,高速清障部门也在消防官兵水枪稀释掩护下将大量杀虫剂原料桶进行转移。截至上午9时30分,中断近7小时的合六叶高速,叶集往六安方向开始恢复通车。(记者朱青)
【全文阅读】
    “从记事起没见过这么旱的天气,山坡上的庄稼全旱死了。”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富荣镇同意村65岁的村民陈长明坐在自家地头说。  7月以来,辽宁省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是63年来最严重的夏旱。受旱情影响,阜新、大连、葫芦岛、朝阳等地部分农田面临绝收或减产。  13日,记者在旱情最严重的阜蒙县看到,公路两侧成片的玉米地叶子已经泛黄,秸秆干枯,许多地块庄稼已经绝收。拨开一颗玉米,颗粒干瘪,有的甚至只有一层皮。  “蒿草羊不爱吃,只能吃河边的小草。天太旱,草都枯死了,羊吃不饱。”62岁的蜘蛛山镇青山村村民许海峰望着在河沟里觅食的羊群发呆。许海峰告诉记者,他家里种了16亩地,养了26头羊,种植的玉米主要用作羊的饲料。玉米减产六七成,羊的口粮成了问题,“下一步正考虑把玉米提前收割了。反正产量是指望不上了,不如趁着秸秆没彻底枯死给羊做草料。”  青山村村民高尊严蹲在干枯的河道里,守着面前一湾浅浅的浑水,岸边马车上的抽水机已经停止了工作。“这点水是我雇铲车在河床里往下挖挖出来的,抽这点水浇地。”高尊严说,由于水少,抽抽停停,岸边15亩地夫妻俩昼夜轮替浇了13天,才浇完7亩。“现在水越来越少,浇一个小时就抽干了,得缓3个小时,才能继续浇。”  不远的坡地上,村民孔繁华、孔繁学兄弟俩正在自家的玉米地前忙着用水泵抽水灌溉。“两亩多地,浇了两天一夜,还没浇完,地太旱。”孔繁华说,他和弟弟家里共有60多亩地,还养了20多头牛,“地太旱,浇也浇不过来。都浇成本太高,也浇不起。浇这片地主要是为了保证牲口的饲料。”  “能浇多少算多少吧!”孔繁学说,以前主要靠地里的收成和养40-50头猪供养一家人的生活和2个孩子上学的费用。今年地里收成不好,孔繁学到城里当起了临时工。“在浴池做搓澡工,一天收入不到100元钱,还可以。眼前这点灾,总会过去的。”(孙仁斌、张逸飞)
【全文阅读】
            有关部门近日回应,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昕竹未经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同意,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的身份受聘于高通公司,收取高额酬劳,为其出具所谓的经济学证据,违反了工作纪律,被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解聘,不再担任该咨询组成员。  明里顶着国家反垄断委员会咨询专家的头衔,暗里收钱替被调查企业背书。被解聘后,还避重就轻表态:“只是为外企说了话。”这样的专家不管其学术水平多高,其行恶劣,其德可鄙。  更值得警惕的是,一些跨国企业为了保住自己的垄断利益,面对监管部门的反垄断调查,会无所不用其极,使出各种手段:拖延时间阻碍执法、花钱运作相关“专家”支持、利用“排外”说法为自己叫屈,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受聘于政府部门的相关“专家”“为外企说了话”,违反纪律收取利益相关方酬劳,对此情景应查个水落石出,并公之于众。  反垄断法在我国实施时间并不长。在这一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专家承担着向公众解疑释惑的职责,一些带有官方组织背景的专家是反垄断调查的重要参与者。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加强对专家的监督和管理,决不能让某些专家浑水摸鱼、吃里扒外,败坏法学的声誉。(记者周琳)
【全文阅读】
  武汉8月13日电 (记者 艾启平)意大利“伯莱塔”、奥地利“格洛克”、以色列“利器―沙鹰”……湖北省公安厅13日称,经过近8个月缜密侦查,该省随州公安机关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的“1.6”特大跨国走私武器、弹药案。  湖北警方13日介绍说,此案涉及湖北、广西、云南、湖南四省(区)和境外柬埔寨、越南、缅甸三国。警方在侦办“1.6”枪案中,共抓获涉案人员8人,缴获各类枪支16支。其中,意大利产“伯莱塔”手枪1支,以色列产“利器―沙鹰”手枪1支,奥地利产“格洛克”手枪3支,美国产“格洛克”手枪7支,仿“六四”自制手枪1支,单管猎枪1支,5.6毫米小口径运动步枪1支,美国产“AirEagle”气步枪1支;子弹1789枚,其中9毫米制式子弹1740枚,自制子弹1枚,5.6毫米运动长弹48枚。  2013年12月,湖北随州市公安局获取了一条举报线索:随州开设地下赌场的“老板”陈某带着一帮人到处寻找张某,称其购买的一批枪支被张某“黑”了,要张某交出枪支。经查,陈某,男,35岁,随县人,系开设地下赌场“老板”;张某,男,37岁,随县人,经营建材生意。  当地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2013年12月,陈某、张某及苏某(男,40岁,随县人,经营挖机作业)三人偷渡到越南,买回十几支枪支及一千多发子弹。后因张某称枪弹在广西冲关卡时丢失,避而不见陈某,而陈某认为张某在说谎,就带人到处找张某要枪。随后,警方开展跨国追捕、审讯等工作。  2014年1月13日,中国公安部将此案列为2014年全国“灭枪”专项行动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湖北省公安厅随后也将此案列为2014年全省“缉枪治爆收刀”战役行动第一批挂牌督办案件。(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