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具新国标实施两年 抽检不达
50
  2012年8月1日,我国第一部儿童家具国家强制性标准《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正式实施。再过一周时间,这部被业内称为儿童家具“新国标”的专门用以规范儿童家具产品的技术标准就执行满两年了,那么新国标的执行情况到底如何呢?  新国标对3岁至1
  实木家具是否环保需看油漆。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逐渐加强环境保护的监控力度,他们也在大力倡导家具企业在生产制造家具产品时,使用更为环保的水性木器漆。  据统计资料显示,空气污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形成PM2.5的重要来源,而20%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由传统溶剂型油漆产生。传统油性漆含有苯、二甲苯、甲醛、游离的TDI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和使用中不仅会消耗石油等工业原料,挥发出大量有害气体,加剧空气污染程度,而且存在损害消费者健康的隐患。  但在走访市场后,北京晚报《家居周刊》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绝大部分家具品牌仍在使用油性木器漆涂抹家具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水性木器涂料的总量仅占到整个木器涂料总量的5%左右,而水性漆在欧盟的普及率已高达90%。水性木器漆到底为何不受家具企业青睐?  [市场现状]  实木家具有味责任在油漆  实木家具价格相对较高,但仍不乏大批消费者的青睐,其主要原因是消费者看重它的环保性。但是有读者来电反映,他们家里的实木家具在进行修补后味道很大,影响了正常生活。  “我家里有两套实木柜子刚进行了修补,但是在这过程中,白色柜子味道很大,而原木色柜子,工人现场上漆都没味道,刷漆师傅跟我说那套原木色柜子是出口尾单,用的漆好。”孙女士说,她能明显感觉到两套柜子在工人进行修补补漆时用的漆不一样。  记者在走访卖场后发现,同样是销售实木家具的品牌,有些店面尽管摆放的家具产品很多,但店内并无特殊的味道,可是有些店面从走进去开始就能闻到明显的“异味”。  某品牌销售人员解释称,他们店内的家具产品刚到货就摆上了,还没来得及放味儿。不过记者发现,另一家同样刚更换过展厅样品的家具品牌,店内并无明显异味。仔细辨认后记者发现,异味主要来源于家具的表层漆。但是油漆味道的大小能直接说明家具产品的环保系数么?  销售员不清楚油漆使用情况  “这套家具用的什么漆,属于油性漆还是水性漆?”面对记者的提问,家具品牌斯家图的销售人员显得有点懵,表示帮记者问问。“是大宝漆。”在询问过后销售人员这样告诉记者,但是具体是油性漆还是水性漆,她并不清楚,如果记者想要详细了解,她建议记者上网查询一下大宝漆。  随后,记者走进赖氏家具的店面内,询问一款折后价为16999元的乌金木材质实木衣柜的用漆情况,销售人员说:“这款产品表面涂刷的是日本进口佳秀漆,是一种从腰果壳里提取出来的物质制成的。”她强调说这种漆绝对环保,但是对于油性漆和水性漆的概念并不知晓。  而在另一家品牌店内,当记者表示想要看看使用进口漆的实木衣柜时,该销售人员称记者眼前的这款衣柜就使用的进口漆,而且是更为环保的水性漆,但是当记者向销售人员索要产品说明书后发现,该衣柜表面涂饰的油漆为国产的聚氨酯漆(也称PU漆),并非之前介绍的进口漆。  与卖场内多家品牌销售人员交流后记者发现,他们对于家具产品表层涂刷的油漆情况大多一知半解,而对于油性漆和水性漆的概念区分也较为模糊。“我卖了快一年家具了,您是头一个问漆问的这么详细的消费者。”某品牌销售人员对记者说,很多消费者并不太关心家具产品的油漆使用情况。  水性木器漆使用率有限  2012年8月,经北京市政府同意,市经信委、市环保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工业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12―2020年)》,该计划明确规定在可挥发性有机物VOC污染防治方面,现有企业尤其是家具制造业到2015年使用低挥发性涂料比例不能低于30%。  但近年来尽管国家在大力提倡家具企业使用水性木器漆,可真正采用的企业并不算多。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称,据他估算,目前在整个木器漆领域,使用水性木器漆的家具企业可能也就占到3%左右。  “我们2014美仑漫步系列新品采用的荷兰进口阿克苏诺贝尔水性漆,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系列都采用的是水性木器漆,有些产品需要追求高硬度和光泽度,但是水性漆的物理性能还达不到这个要求。”百强家具产品设计经理张秘说。  “其实相比于几年前,今天的家具企业对水性木器漆的接受度已经好了很多,其中香港、台湾的家具企业和一些儿童家具企业,对水性木器漆的接受度更高,我国使用水性木器漆的家具企业正在逐步增加。”某油漆品牌负责人说道。  [原因分析]  物理性能不稳定曾阻碍水性漆推广  据了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至今,水性木器漆在我国大约发展了十五年的时间,尽管它相比油性木器漆更为环保,但在技术上仍面临三大难题,分别是硬度、丰满度和耐磨性。  天坛家具经理助理兼战略发展部部长于鹏飞表示,企业从环保角度出发,会优先选择水性木器漆和UV漆,但他说:“水性木器漆的硬度和强度还达不到有些家具产品使用方面的需求,当我们要求家具产品外观耐磨时,会优先考虑UV漆。”  尽管有的油漆企业表示水性木器漆的三大难题他们已经基本攻克,但这是与十年前的水性木器漆产品相比,与油性木器漆的物理性能相比,两种产品的硬度、丰满度和耐磨性仍有差距。对此,华润漆驻华北区技术经理童磊坦言道,等水性木器漆的物理性能能够完全与油性木器漆比肩时,水性木器漆将大范围地取代油性木器漆占领整个家具市场。  消费者对油漆使用情况关注度不高  “消费者会问价格、折扣、材质等等,但是很少有消费者会问到油漆。”某家具品牌销售人员称。  与国外不同,国外很多家庭装修时是业主亲自动手DIY,他们对于油漆在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性要求很高,但是中国消费者一般不会亲自动手装修,而且十几年可能才会经历一次装修,所以中国家庭对于油漆环保性的要求不会十分苛刻。  另外,中国有其特殊的饮食习惯,这也让中国消费者更看重漆膜的硬度、丰满度和耐磨性。中国菜大多需要煎炒烹炸,热汤热菜多,这些都在无形中要求着漆膜的耐热性,但是西餐却不需要特别注意这些问题。  涂刷工序多师傅接活儿不情愿  其实不止是消费者和家具企业对水性木器漆的态度稍显冷淡,油工师傅也不愿意接受水性木器漆。据了解,水性木器漆的涂抹程序要比油性木器漆复杂的多。  “水性木器漆的漆膜比较薄,涂刷次数要比油性木器漆多,举个例子,油性木器漆可能只需要涂抹2至3遍即可,但是水性木器漆可能需要涂抹5至6遍,同样的一件家具产品,如果使用油性木器漆,可能半个小时就已经完成涂刷工序了,但是使用水性木器漆可能需要至少一个小时。”据嘉宝莉的工作人员介绍,不仅如此,使用水性木器漆的家具,后期的修复工作也要难做很多。  按这样说来,是不是意味着如果使用水性木器漆进行作业,油工师傅要加收工钱呢?“不是加不加收工钱的问题,而是一听你的家具产品要涂抹水性木器漆,油工师傅就不愿意接你的活儿。”面对记者的疑问,某家具企业的工作人员这样说道。  相关机构无强制约束性条文  由上可见,生产水性木器漆的油漆企业在做推广工作时并不顺畅,消费者态度冷淡、家具企业接受度有限、油工师傅也不愿意接受,油漆厂商们饱受着三面夹击的局面。“政府尽管提倡家具企业使用水性木器漆,但是针对北京地区,我记得政府只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严控油性木器漆进入市场,后来等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就没有强制执行了。”一位不愿具名的油漆企业负责人直言。  据了解,目前国家针对家具产品是否使用水性木器漆持推荐态度,并未做出任何硬性规定。“我们希望政府的推广力度能更大些。”对于水性木器漆的推广使用,很多油漆厂商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水性漆推广卡在生产设备投入高  目前市面上一公斤水性木器漆的售价比一公斤油性木器漆的售价略高,但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销售的水性木器漆还没有加水稀释,等加水稀释以后,一公斤水性木器漆就会变成两公斤水性木器漆。这样比较后会发现,其实二者之间的销售价格几乎持平,水性木器漆的价格甚至略低。  不过,尽管水性木器漆的销售价格并不算高,但是家具企业如果想要引进水性木器漆的生产线,一般得花费上百万元。“很多家具企业他们将家具产品销往二、三线城市,所以他们对家具产品的定价不能过高,而更换设备需要投入的资金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嘉宝莉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投入资金较大,尽管很多家具企业对水性木器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让他们接受并采用,仍需时间。  [链接]  水性漆的优势  1. 环保  水性木器涂料本身具有无异味、环保、快干、硬度高、不变黄、耐水、耐热、丰满剔透、手感好、附着力强、耐候性好、施工方便、性价比高等特点,而且水性漆最大的特点就是环保。  水性漆的VOC的排放量,是油性漆的排放量的十分之一左右。从监测数据显示,改用水性漆后对比油性漆VOC的排放要直接降低90%左右。就是说如用100吨油漆溶剂挥发大约50吨以上VOC,而改用水性漆后,100吨的水性漆,VOC的排放可以控制在5吨左右。  2. 节能  水作溶剂,节省大量资源;水性木器涂料除了不挥发成分外90%是水,即使用火去点都不会燃烧、爆炸,所以不存在安全问题,既保证了财产安全,又保证了生命安全。水性木器涂料目前为止90%以上的都是单组份或者是水性UV型涂料,使用特定的涂料回收系统,经过过滤、调稀后,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大大降低了涂料的损耗,是绝对节能型涂料品种。(记者 刘梦怡)
【全文阅读】
          7月17日,仲量联行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报告,报告显示,第二季度住宅整体市场成交量基本持稳,环比微降3%。与平稳的整体市场成交量相比,高端住宅一手销售市场的需求在第二季度略有改善。第二季度五个高端公寓项目为市场带来6173套供给,四个高端别墅项目共计315套投放市场。同时,高端公寓成交量环比提高12%,但同比仍减少61%。别墅的成交量环比增加23%,同比增加13%。  报告分析指出,持续的限购政策将使得2014年下半年高端住宅销售量保持低位。资本值持续提高的趋势将保持不变,但预计2014年资本值上涨幅度有限。预计未来12个月没有新的服务式公寓将进入市场,整体空置率将降低。(记者 甘放)
【全文阅读】
  在楼市成交量持续萎缩的情况下,降价销售的楼盘数量不断扩容,而如何降价则成为一种技巧。日前,不少楼盘都打出了“内部价”、“员工价”的口号,但记者调查发现,普通买家均可以“内部价”购买,并不真的需要内部身份。  “内部认购”多名不副实  近日,位于通州的某楼盘对媒体宣称“通过内部认购,去化60%”。记者近日来到其售楼处,销售人员却表示,所谓内部认购就是通过电商,交2万元抵5万元房款。“谁都可以买,并不是只针对员工和熟人。这次价格是比较优惠的,除了有2万元抵5万元的活动,一次性付款还能享受9.8折,按揭享受9.9折。这样下来,优惠后的价格在2.3万元/平方米左右。”  无独有偶,通州的另一写字楼项目首期还未开盘,就开始在朋友圈发布销售信息。“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LOFT,还挨着要建的新光天地,有内购,均价3万元/平方米。”事实上,均价3万元/平方米是该楼盘面向市场公布的预期价格,而不是所谓的“内部价”。  “人人都能买到就不是‘内部价’了。”市民刘小姐表示,该项目销售员告诉她,“内购”也不需要任何身份认证,没有什么特殊的购房手续。“其实就是营销噱头,没见到实际优惠。”刘小姐说。  不过,也有的楼盘宣称的“内部价”是动真格的,以此来缓解一部分销售压力。记者了解到,大兴某商住楼盘,内部员工一次性全款购买,总价可减1万元;按揭贷款购买,可减6000元,在此基础上还可享受总价9.5折优惠。如果员工首付不足,可以先付一部分,剩下的部分等到年底发年终奖再补足。员工的关系客户可享受总价9.7折优惠。  变相降价避免老业主不满  在楼市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楼盘销售难度陡增。已公布今年上半年业绩的房企数据显示,大多数房企的上半年业绩未完成全年目标业绩的50%,不少都在30%以下,下半年房企难言乐观。  “直接降价一方面会损伤企业形象,另外也有可能引起老业主不满。”上述楼盘开发商对记者表示。因此,很多折扣信息开发商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公开,而是通过一系列“变相”优惠手段,促进成交。除了打出“内部价”、“员工价”的噱头外,有的还推出“零首付”、“特价房”、“夜市购房”等花样。  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表示,在自住型商品房的挤压下,中低价位的刚需楼盘为获得销量,不得不采取平价或低价入市策略,房山、大兴、通州等地均出现降价或低于预期价格开盘的刚需楼盘。预计随着下半年自住房项目入市量的持续增加,加入降价队伍的刚需楼盘将进一步增加。  高姗称,尽管下半年仍有多个高端别墅楼盘入市提升房价,但随着大量自住房项目的入市,对全市整体房价水平将起到向下拉动作用,稀释高端楼盘带来的高价效应,整体房价将呈现持续下滑趋势。(记者 陈静思)
【全文阅读】
          连续两个月没有动静的北京住宅土地市场终于迎来成交,一周内5宗地的出让规模颇为可观。但仔细审视,低溢价、低烈度不仅成为这一阶段土地市场的主流,且这股“冷风”还可能影响到下一阶段将要出让的部分“明星”地块。  5地块入市  最高溢价难过30%  7月17日,北京土地市场继该周以低溢价出让两宗土地之后,又迎来第二次土地招拍挂。不出所料的是,当日拍卖的3宗地块均以低溢价率和低竞争烈度波澜不惊地出让。  当日首先拍卖的是房山良乡高教园区17-02-03、17-02-06地块,共有7家企业参与了现场竞拍,但竞争场面并不激烈,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未举牌的现象。最终,首创以18.1亿元的价格竞得了该地块,溢价率不足30%。  当日另两宗土地的竞拍更为“冷清”:石景山八角第二水泥管厂1612-034、1612-042地块,直接以底价15.8亿元成交;另一宗昌平南邵镇0303-16地块,世纪华盛经过5轮举牌以1.56亿元拍得了该地块。  7月14日出让的两宗地块的拍卖同样是“冷风劲吹”。3家企业参与竞价昌平区沙河镇地块,分别是融创中国、北科建旗下的瑞坤置业、首开万科金地联合体。最终该地块被北科建以23.3亿元竞得,溢价率仅5.9%。  而7月14日出让的另一宗土地顺义新城第21街区的地块,被认为是昔日大名鼎鼎的“大龙地王”的一部分。“大龙地王”曾经在2009年创下北京单价、总价纪录,后因企业未及时缴纳土地出让金而被退回。2013年曾分割后再次入市,但又遭叫停。这块被认为升值潜力巨大的地块,也仅仅吸引了4家房企竞拍。经过26轮竞价,最终被鲁能地产以29.3亿元拿下,溢价率仅为13.57%。  “低溢价”  只是“看上去很冷”  “评估成交价位是否合理不能只看溢价率,还要审视地块本身的起始价格。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两块地卖得并不算低。”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记者表示,“由鲁能竞得的顺义新城第21街区地块,起始楼面价就达24888元/平方米。成交溢价率虽低,但价值已经在土地的起始价格中得以体现”。  虽然参与这5宗地竞价的房企并不多,但到场观战的房企却非常多,土地交易大厅里一度人满为患,场面绝不冷清。这充分说明了众多企业还是对新出的地块兴趣浓厚。  “看不清未来的市场形势,因此不敢贸然高价拿地。”一位房企的高层这样告诉记者,但他同时认为,由于开发商对于北京楼市的长期信心仍然充足,因此“下半年土地市场中,一些位置、规划、出让条件好的地块仍有望顺利乃至高溢价出让。”  未来“明星地块”  关键看成色  尽管业内认为目前的土地低溢价率出让并没有导致地块价值被低估,但毕竟整个土地市场的温度和上半年有较大差距,即将于近期出让的部分热点地块的走势备受关注。  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华嘉胡同地块。7月17日,华嘉胡同地块恢复挂牌出让,挂牌竞价起始时间为8月6日。  这块原定于今年2月出让的地块起始价为35.5亿元,测算起始楼面价约30200元/平方米。如果按溢价率50%计算,将是近期总价和单价新纪录的有利竞争者。  另外,7月15日起接受挂牌竞价的孙河北甸西村地块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该地块起拍价46亿元,出让总面积约34万平方米,不剔除保障房建设面积的起拍楼面价达28000元/平方米,预计成交价可能将达68亿元,或会成为年内无争议的总价纪录创造者。  郭毅表示,尽管目前土地市场、楼市都比较冷清,但这些“明星地块”仍受到企业青睐。同时,普遍不理想的半年业绩,对企业拿地影响也有限,原因是房企并不差钱。“近几个月,国内银根已经有所宽松,央行连续两次定向降准、银监会放宽商业银行存贷比,给市场注入了一定量的流动性。可以说,进入下半年,企业资金面的窘境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现在对于房企来说资金不是问题,决定是否拿地的根本性原因在市场前景。”(记者 胡
【全文阅读】
  来源1 期转现  去年,受到“限高令”影响,不少单价高于4万元/平方米的项目推迟了开盘时间。由于“限高令”针对的是期房,现房可以绕过这条禁令,因此,项目的建设并未停工,相反还加快了施工进度。  去年5月份,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北京期房转现房套数2134套,同比上涨89.35%,环比暴增11.26倍。  去年9月,位于大兴黄村的某高端项目原本将以4.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入市销售,但受到“限高令”的影响,无法获得预售证,因此推迟了开盘时间。今年6月,该项目部分未开楼盘已经基本完工,销售模式也由原先的期房转变为现房。该项目销售人员表示,类似的楼盘并非少数。去年11月,不少单价高于4万元/平方米的现房顺利获证,并取得不俗的销售成绩,使得不少单价4万元/平方米的项目选择“期转现”,谋求顺利获取更高的利益。  随着市场由暖转冷,上述项目“期转现”已经成功,但因市场变得过于低迷,而让这些房源占据了这1万套现房中的绝大部分。  来源2 捂盘惜售  除“期转现”外,在1万套现房中,还有着去年捂盘惜售的部分房源。  去年底,火爆的市场让不少房企看到了赚钱的机会,“惜售”成为了随后几个月的销售策略。去年下半年,很多区域都能明显感到很多项目“赶工期、抢工时、争工人”的现象在加剧,一些已经进入后期销售、具备转现条件的项目更是纷纷高挂免战牌,一面惜售,一面赶工,目的为了转战现房,牟取更多的利润。  在昌平北部,不少项目便属于此类,位于南邵区域的北京风景便是其一。该项目去年底计划开盘,预定价格在2.2万元/平方米左右,但因销售方式的改变,该项目推后了销售周期。而在今年,该项目的售价调整为2.5万元/平方米,并以准现房的形式入市销售。而大兴、通州等刚需盘销售火爆的区域,如今也成为了现房云集的区域。不难看出,销售模式的转变,也是现房增多的因素之一。  现状 现房频频现优惠  大批现房入市后,因受到销售冷淡的影响,一向售价要比期房高的“现房”也不得不低下头。  近期,位于二环内的长安太和推出了15万元抵40万元的优惠方式,以求换取销量;昌平某项目更是将房价下调至两年前的2.3万元/平方米,以求换取销量的提升。虽然两处项目对于“降价”一说都给出了“尾盘销售”的答复,但与之前“期转现”后大幅上涨价格相反,更多现房项目的价格已经开始松动。  此外,在京北,受到定价高、销售缓慢等因素影响的某高端项目不得不调整自己的销售人群,面向城区,寻找购房人群。该项目早在两年前便入市销售,至今去化率不足30%。  “这个项目开盘以来一直不肯调整价格,在购房人尚不认可的区域,贸然将价格定在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上,因此很难获得购房人的认可,销售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据了解该项目的知情人士透露,今年5月,该项目的现房房源再次开盘,仅售出不到30套。  而在6月刚开盘的一个现房项目中,开发商更是将价格直接定到8000元/平方米,即便如此,也未取得“日光”的成绩。而在7月底即将开盘的通州某现房项目,开发商也调低了5000元/平方米的售价,以求受到购房人的关注。  由此看来,现房已不再是开发商躲避降价、限高的“避风港”。  预测 库存仍有增多趋势  在北京新建商品房可售房源达到8万套的背景下,后续库存是否有减少的可能?对此,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表示,就北京市场而言,信贷偏紧,自住房供应导致的市场观望情绪依然延续。房地产市场已经呈现量价齐跌的局面。目前,供需双方的市场预判已经出现明显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强,房企“让利跑量”的心理渐占上风,供需格局已经悄然生变,但从短期的情况来看,北京楼市库存恐怕还将继续上涨。  此外,据市住建委官网的数据显示,7月20日,北京住宅新房成交总套数83套,成交面积为10402平方米,其中期房为45套,成交面积为5211平方米;现房成交38套,成交面积5191平方米。随着期房销售进程的减缓,越来越多的期房也即将变为现房,因此,现房的库存在未来仍有增多的可能性。  观点 楼市进入去库存阶段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今年上半年,北京新建住宅签约套数和成交面积均创下近9年同期最低。同时,期房和现房住宅合计库存再次超过8万套以上,创下近18个月新高。伴随着楼市周期性调整辐射至一线城市,下半年全国楼市将进入实质去库存阶段。  应该尽量避免楼市以剧烈方式展开去库存。但房地产市场调整很少能以平缓方式进行,过去十多年我国房价累积涨幅过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楼市急剧调整可能性,这势必对楼市各参与主体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但不管有关各方持有何种态度、采取何种措施,松绑限购政策也好,开发商降价促销也罢,积极顺应市场规律逐步释放楼市风险,是当下最好的策略。  开发商为何钟情“期转现”  记者观察  现房具有入住时期短、周边配套设施全的优势;期房与现房之间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差,从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现房价格相当于期房一年之后的预期价格,因此,现房价格高于期房价格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一般来说,“期转现”也可拉高了局部地区的房价。在过去,低开高走是很多楼盘的定价策略,纯新盘推出时往往价格低于同区域水平,随着关注度提升,每一次新的推盘都伴随着明显的涨幅,不过,这种涨幅每期不过是几千元;而在期转现楼盘中,单次涨幅普遍达1万元/平方米乃至更多。  去年的“限高令”的已经基本卡住了期房房价的上涨空间,现房虽然也有指导价,但对价格的控制相对较松,尤其没有不能高于往期和高于同区域同类型产品售价的两条“明线”。现房定价主要是开发商参照周围同类项目和部分区域内二手房价格酌定,这就给了“期转现”开发商所期望的利润空间。  此外,由于现房已经建成,产权已经完善,属于开发商,不需要预售等相关政府参与审批的环节,因此也就成为躲避政府监管的渠道之一。(记者 徐楠)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