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屡现房产中介
38
    央广网财经11月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来自山西榆林的李先生代表自己的姨妈毛女士向我们投诉,通过兴麟系房产中介购买房屋,结果首付款被骗,现在这家中介公司的老板已经被抓,但自己的首付款还没消息。  来自宁夏石嘴山的于先生的情况跟胡女士相同,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首付款能不能拿回来?  于先生:我们不是买房子,买房子之后中介公司收取我们的首付,我的是将近10万块钱,现在这家公司现在老板已经跑了,跑了完后,现在已经都抓住了,抓住之后现在因为有规定,就是中介不能收取房子的首付,我们当时也不知道,因为我们平民老百姓,对这个法律也不懂,它们就把我们的首付就全部拿跑了,我们全国它所骗的全国有17个省,他开了有2000多门店,现在金额已经达到10亿以上了。  昆明的杨先生应该算是个仔细人,他说跟中介签合同的时候,自己很小心的查看了公司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而且他看到公司总部位于一幢很不错的大厦的12层,看上去很有实力。  杨先生说,他看中的这套房子的原房主是通过团购的方式购买的房子,按政策不能办贷款,可是这家叫做恒庆中介的公司工作人员宣称,他们上面有人,只要交了首付款,就能够办理贷款。  而房屋的业主也催促他说急需用钱,再加上中介使劲忽悠他,杨先生于是借钱交上了首付款。  首付款交完没到一周的时间,事情就发生了剧变,中介找不到了,公司关门了,自己的十七八万首付款更是不知去向。  胡女士2011年在西安市未央区,通过中介陕西联大公司购买的赛高国际的商铺,中介公司就是拖着不给办房产证。  拖了两年看拖不过去,再不办房产证就违约要交罚款了,于是陕西联大公司就和业主们商量,把他们的商铺租下了,给他们租金。业主们同意了。  本来想房产证办不下来,能拿到租金也不错,没想到突然有一天公司人间蒸发,人去楼空,工商登记上的法人代表的名字也更换了。  房地产专业律师,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包华对此解读。    包华:从二手房交易来说,首先我们要看清楚房屋的权属,也就是说谁有权利出卖这套房子,这套房子上有没有相对应的抵押,同时这个房屋使用,有没有使用人,有没有承租人这个对房屋的本身的看待。  其二看待这个中介机构在这次交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如果他有义务像我们购房人如实说明房屋状况的话,那么这个房屋所在的小区的状况,以及午夜的状况,要进行相应的了解,并且要告知我们交易的流程,相关的税费。  第三个方面,我们要关注的是合同条款,合同是最重要的,一般我们都会使用政府出台的示范性文本,但是在示范性文本基础之上很多的中介机构或出卖人会提供一个补充协议,而这个协议是购房人必须要看清楚的,可能补充协议的内容比较长,但是一定要细心的去看,因为这会涉及到权利的问题.  第四个方面,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房屋的交接,以及产权办法的具体的方法。如果没有房屋的交付、没有产权的办理,只是说明了购房款项支付的话,那就相当于我们的购房人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了。
房地产开发取消对外资限制 专家:能提升建筑品质
  据经济之声报道,国家发改委昨天发布了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公开征求意见,这次新修订的《目录》重点放宽了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的外资准入;在大幅缩减限制类条目,进一步放开外资股比限制方面,是历次修订中幅度和开放性最大的一次。那么修订后的目录有哪些改变?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是指导外商投资的重要政策依据,自1995年开始发布,平均三年修订一次,这次是第六次修订。可以说,这次修订是历次以来修订幅度最大的一次。一组数字可窥一斑。限制类条目,从79条减少到35条。在放开外资股比限制方面,“合作”、“合资”条目数从43条减少到11条,“中方控股”条目数从44条减少到32条。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包括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三大项。国家发改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巡视员王东介绍,鼓励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鼓励外资在研发环节投资;而一些文物拍卖、新闻出版等比较敏感的领域则划为禁止外商投资领域。  王东说:“这次修订,鼓励类项目原则上不做删减,主要是为了保持利用外资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这次目录修改的重点和亮点在于大幅缩减限制类项目,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分析:“所谓限制类,顾名思义就是在外商投资中有条件准入,比如设置股权比例、是否控股;或者在进入投资过程中进行核准等等。”  限制类目录原来会承载一些政策功能,以前用来限制外资进入一些高耗能以及产能过剩的行业。但这次新修订目录取消了对钢铁、乙烯、炼油、煤化工设备等领域的外资限制,希望将“调控之手”还给市场。  王东说:“这次大幅减少了限制类,通过市场的办法,比如节能、环保、技术标准,安全等标准解决产能过剩或者淘汰落后。”  王东介绍,目录的修订复制推广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试点经验,甚至一些上海自贸区尚未开放的领域,新目录中也有一些已经开放。例如,新目录删除黄酒、名优白酒生产条目,取消中方控股要求。

【阅读全文】
上市房企交出史上最差三季报
  新华社发  制图:吴海飞  管窥中国经济3  A股144家上市房企三季报净利增速从去年的增长33.17%转为下降8%  羊城晚报记者 吴海飞  尽管10月以来楼市成交量在松绑措施下有所恢复,但无碍前三季度上市房企交出或是“史上最差”的三季报。据羊城晚报记者统计发现,A股144家上市房企三季报营收整体增速从去年的36.78%大幅下滑至9.78%,而净利增速则从增长33.17%转为下降8%,为2002年至今13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房企三季报的沦陷与销售不畅及毛利的下降关系密切,这也同时导致房企库存继续压顶及资金链承压,三季度144家房企库存再增千亿至2.31万亿元的历史高位,而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6.04%。  今年春节一过,地产市场“速冻”已在上市房企半年报有所体现,而三季报这一情况体现得更加明显。  羊城晚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A股上市的144家房企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4542.6亿元,与去年三季报合计营收4137.97亿元相比仅增长9.7%,这一增速与2013年的同比增速36.78%相比大幅下降达27个百分点。企业数来看同比实现增长的企业仅78家,占比略过半数,而2013年同期有97家企业实现增长,接近总数的七成。值得一提的是,144家房企预收账款总体增速也在下降,预示着未来收入增速还将处于较低水平。  净利润方面则更加惨淡,可以说是从高增长一夜之间变为负增长。统计显示,前三季度144家房企共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8.92亿元,同比去年的498.77亿元下降7.98%,而2013年全年为增长15.4%,2013年前三季度则为增长33.17%。羊城晚报记者追溯过往数据,负增长的情况至少在近13年来还是首次出现。2002年时彼时已有130家地产公司在A股挂牌,当年三季报合计净利润28.23亿元,此后这130家企业(为保持口径统一,后续新上市企业不纳入统计)净利总和一路攀升,2013年三季报净利总计已达382亿元,而今年三季报降到332亿元。  从分公司类型来看,行业龙头和区域龙头公司营收增速略好于中小企业,但净利润同比仍下滑2.6%和7.3%。“招保万金”四大标杆房企来看,金地集团前三季度净利4.4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9%,招商地产也下降了37.8%,万科营业收入也出现0.43%的负增长,净利润则微增4.83%,唯独保利地产净利逆势上升31.82%。  房企录得可谓“史上最差”三季报与销售不畅关系密切。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今年前三季度,超过20家品牌房企中销售完成率不到七成的占到70%,部分品牌房企指标完成率不到半数。而去年的这个时候,多家重点房企已完成或接近完成年度销售任务。此外,今年价格调整也影响到毛利率。统计显示,三季报144家房企毛利率为32.99%,而今年中报时为34.19%,去年三季报则为35.49%。公司数来看,88家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占比近六成。    销售缓滞也导致库存一路攀升。据羊城晚报记者统计,今年一季度末144家房企库存为2.098万亿元,到今年半年末时库存额增加到2.201万亿元,而到了三季报,144家房企库存额再增1200多亿达到2.31万亿元。库存额环比增幅5%,而同比增幅达到21.5%,明显快于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  具体来看,144家企业有142家企业库存同比上升,即便以营业收入增速为基准,144家企业中也有93家企业库存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增长,占到总数的65%。从绝对额来看,“招保万金”四大金刚依然库存量最大,分别达到3512亿、2750亿、943.5亿和862亿元,合计达到了8068亿元,占到全市场的35%。首开股份、华夏幸福、金科股份、金融街、中南建设、荣盛发展六家企业的库存额也都在500亿元以上。  库存同比上升金额较大则包括保利地产、泰禾集团、华夏幸福等,上述企业库存同比增加额均超过了200亿元以上,分别为439亿 、245亿和229亿元;另有华发股份等8家企业库存增加额也在100亿元以上。从库存增加比例来看,最高的则为海德股份,其去年三季末仅有2304万元库存,而今年三季报突增至1.64亿元,一年时间飙升6倍多。泰禾集团、金宇车城、中房地产等5家企业库存同比也增加一倍以上。  除库存外,房企三季报负债率也出现整体攀升趋势,144家房企最新资产负债率达到76.04%,环比今年中报时的75.89%微升0.15%,同比去年三季报时的75.42%升0.62%。具体看,有33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80%,珠江控股、天津松江、京投银泰、鲁商置业、实达集团、阳光城等6家企业更是超过了90%。其中珠江控股以98.74%的负债率高高在上,其资产总额为14.51亿元,其中14.33亿元为负债。

【阅读全文】
观点称本次“救市”再不能变相推高房价
  既要允许房价调整,房价下降,也要注意稳定金融机构,防止金融机构因为房贷而陷入破产境地,适当时机采取措施“救市”。但本次救市再不能变相推高房价,只需达到稳定和房贷有关的金融机构目的为宜。要做好此事,需要事先全面做好数据调查和分析工作,比如计算违约率的提高,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做好房地产违约的测试,心中有数。  薛江波

【阅读全文】
调查:有房才结婚 广州超七成青年说“不”
  制图/采采  据人民网11月4日报道,德国媒体总结了一项中国女性青睐的另一半的标准。中国女性心目中的“经济适用梦想男”是身高在1.72米至1.83米之间,有大学学位,收入在3000元和1万元之间的男性。  在“光棍节”来临之际,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婚恋研究中心发布了《广州青年婚恋态度及婚介服务需求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半广州单身青年对待婚恋秉持“宁缺毋滥”的态度。而在“婚姻必备条件”中,“有房”一项并没有进入前三,排到了第四位。  A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广东省的大龄青年(年近30岁且婚恋尚无眉目者)已超过200万,其中广州就超过60万人,公安、纺织、医疗、商业等行业更是“剩男剩女”重灾区。单身青年恋爱难,不仅是个人问题,已俨然成为社会性问题。单身男女为什么找不到对象呢?  据调查,导致适龄青年单身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本身对于婚恋的态度。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注重生活品质以及对方跟自己是否有共同语言,因为“没有适合的人,宁缺毋滥”而单身的受访者占47.1%。另外导致适龄青年单身的主要原因还有:“工作/学习忙无暇恋爱”(占45.2%)、“社交圈子窄”(占30.9%)。当然,也有27.7%单身青年是因为“崇尚单身自由快乐”而不主动找对象。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主任王健平表示,如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婚介服务存在不少乱象,导致半数受访者“担心受骗上当”。这样一来,青年人们找对象就只能将绝大部分希望寄托在自己和朋友的“圈子”里了。这对平时与圈子隔绝的“宅男”、“宅女”来说,无异于意味着只能“剩下来”。  另外,青年男女之所以“剩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学期间不谈恋爱。调查发现,55.9%的受访者在大学求学时期没有谈过恋爱。对于过半数人没有在大学谈过恋爱,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婚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展鸿表示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他说:“他们毕业工作后,由于来自家人、亲友和自身等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加紧考虑终身大事,却因为缺乏恋爱经验,使得婚姻大事始终悬而未决。”  B    现在的年轻男女更喜欢怎样找对象呢?调查中,近9成的受访者表示首先要靠自己。  如今,电视相亲节目层出不穷,然而,广州的青年男女似乎并不太能接受这种找对象的方式。根据调查数据,只有6.2%的受访者愿意选择“电视相亲活动”的方式认识婚恋对象。  女白领小芳,今年28岁。小芳从某名牌大学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大型企业工作,收入不错,长相也不错,但至今还没有遇到合适的对象。她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虽然年龄不小了,但非常不能接受到电视上抛头露面相亲。“那些都不是冲着找对象去的,‘作秀’成分太大,尤其是电视上经常出现一些20岁出头便急匆匆上电视相亲的。”小芳对记者说。  “电视相亲活动”一方面遍地开花,另一方面遭到单身者质疑。王健平认为,青年人虽然热衷于围观这种“作秀”式的相亲,却并不认同。  广州市青宫婚恋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显示,受访者认识婚恋对象的首选方式即为“自己找寻”,占87.6%;其次是“亲朋好友介绍”,占73.1%;再次是“通过婚介机构”,占21.5%。调查报告称,不少单身青年认为“自己找寻”是最有效、最安全和最低成本的方式。  C  调查发现,单身青年的择偶标准首选是“性格互补”(占69.1%),随后是“人品好”(占58.1%)、“有共同语言”(占41.4%)、外表形象(占40.6%)、经济条件(占32.5%),只有15.9%的人注重“学历”。其中,男性比女性看重“外表形象”,比女性高近24个百分点;而女性比男性更看重“经济条件”,比男性高21个百分点。  至于结婚应该具备的条件,调查显示前三位依次为“稳定的收入”(占83.1%)、“有一定的积蓄”(占76.7%)和“感情基础”(占41.7%)。而“有房”一项,只占26.3%,排行第四,没有进入“婚姻必备条件”的前三位。而此前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推出的《2012-2013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中,52%的人认为“有房”是结婚的必要条件。而在2012年,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婚介行业委员会发布《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中,更是有68.3%的女性认为男性要有房才能结婚。  对于“男看外表、女看经济”的这种主流的看法。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多名单身女青年,结果发现,女性现在也越来越看重男性的外表。一名女青年甚至这样告诉记者:“对我来说,长相身高才是首先看的,一眼看过去,外形条件不达标,连继续交流下去的心情都没有了,谁还愿意去了解你有没有钱啊。”  广州市青年文化宫主任王健平认为,报告反映了当下广州年轻人的婚恋观是务实的,择偶和结婚均看重彼此品格、感情的契合和经济上的共同承担。 羊城晚报记者 李 永  通讯员 陈桂芳 梁应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