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称中方推迟通 ...
32
  韩国外交部1月5日表示,中方当天通报说,韩籍毒贩金某已于2014年12月30日在中国被执行死刑。金某是第四名在中国被执行死刑的韩国毒贩。据韩国YTN新闻1月6日报道,中国方面对韩国籍毒贩执行死刑推迟向韩方进行通报,或令人担忧中韩间紧密的领事合作。  报道称,对鸦片战争记忆犹新的中国,涉及毒品犯罪的话,不分本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都会处以重刑。中国最近向对普通民众有很大影响的演艺圈进行了严格的反毒行动,其中包括影星成龙的儿子。  报道指 ...
中国海军专家10年实现三代战机军械自主保障(图)
    “我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完成,许多想法没有实现,得了这个病真不甘啊。早知道生命这么有限,还要更努力些。”2014年3月7日,弥留之际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授马登武,握着前来探视的学院政委龚理华的手,这样说道。  3月13日早上,马登武的意识已经逐渐模糊,而当他睡醒后睁眼看见妻子的一瞬间,就焦急地说:“飞机,1-2-3,赶快去办!”3月14日早上,他又一次追问:“检测车,送到部队了吗?”妻子回答已经送过去了,他又问:“谁去送啊?”直到妻子回答已经安排好了,他才心满意足地舒了口气。谁曾想到这会是他留给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2014年3月15日,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马登武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天距离他50岁的生日还有100天。   马登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系兵器教研室教授,生前主要从事航空武器系统研究,为海军航空装备技术保障理论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军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专家。学院政治部主任翁军评价道:“马登武就是一名普通的教授,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现出了不平凡的力量。”  马登武常讲:“教员不但要站稳三尺讲台教书育人,更要放眼部队为装备发展尽一份责任。军队是打仗的,军人搞科研要紧盯打仗需要,不管用、不实用的项目一个也不搞。”他生前带领团队承担的43项课题,个个接地气、项项见实效,科研成果100%应用于一线部队,研发的装(设)备使用完好率100%,部队满意率100%,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精武教授”。  妻子王海玲心中有一份马登武这些年的作息时间表:每天中午12∶30以后下班,晚上7∶30以后下班,吃完晚饭再去加班,晚上11∶00以后回家,双休日和寒暑假也照常。他的行李箱中长年准备一套固定物品,随时准备出发,出差经常后半夜回家,以便第二天白天可以上全天班。综合实验楼值班室的登记本上,马登武登记的最多,离开的最晚。长年加班熬夜,让他40多岁头发就基本掉光。他病逝后,有人给他概算了一笔账,除去读博、留学,在学院的20年,加班的时间加起来相当于多干了10年的工作日。  某型飞机军械系统状态无法判别,严重制约部队战时保障能力的提升。瞄准这一点,马登武全身心地投入到该系统的研制中。缺乏资料,他走访部队,把半米厚的检修资料翻了个遍;缺少人员,他就带着3个学生加班加点;没有经费,他们就借住在农民老乡家里。  在马登武眼里,事关战斗力建设的事,只有100%,没有99%,他对科研向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飞机弹射座椅安全检测问题,关乎飞行员生命的最后保障。在研制“座椅定检综合测试系统”时,指标要求保压试验达到15分钟,但他要求延长到2小时;气密性测试一般用仪表直接做,但他要求将设备置于液体中24小时后再做。如今,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海军各型主战飞机,部队官兵反映,马教授研制的这套检测设备性能可靠、稳定,大家用着放心。  翻开马登武的科研项目列表:为研制飞机弹射座椅检查系统,他用了3年;为研究舰载机军械保障系统,他用了5年;为实现第三代主战飞机军械系统自主保障,他用了10年……   马登武与焦裕禄的老家相距不足20千米,焦裕禄的故事陪伴着他度过了年少时光,在他人生底色上留下了朴素纯洁的印记。马登武出生在贫困的农民家庭,13岁丧母,家里兄弟众多,上不起学,是党和政府将正在放牛的马登武直接送进了课堂。考军校、读博士、评教授,一路走来,他始终感念党的恩情。他经常说:“是党和人民哺育我成长成才,一辈子都要听党的话。”从入伍的第一天起,他便把个人追求融入强军梦想,义无反顾地奔跑在强军报国的征程上。  龚理华政委感慨道:“正是因为马登武一生报党恩,他的心里才始终装着部队、装着装备、装着学生,而唯独没有他自己。”  马登武常讲:“事关部队战斗力建设的事,一刻都不能等,也等不起!如果慢慢吞吞、迈老爷步,延误了部队的事,那就是罪人。”有件事对马登武触动很大,那年他曾近距离接触国外先进战机,武器装备上的代差给了他巨大冲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场军事追赶中有所作为。”  那年,为做好某型飞机保障研究,马登武主动请缨到部队一线,借住在农民家里,每天早出晚归步行2个多小时,中午馒头就着咸菜,晚上啃包方便面,天天泡在飞机上,盯着飞机搞研究,一呆3个月。凭着这股劲头,他带领团队测绘完成某型飞机军械系统、数十个部件的所有电路,并研发多种保障设备,最终实现了该型战机军械系统完全自主保障。  “某工程”一启动,马登武就跟踪航空军械保障问题,凡是能收集到的资料都翻了个遍。某新型舰艇新修的舱室油漆味还未散去,他就迫不及待地一个一个钻,一寸一寸量,用了整整7天,把专业相关的数十个舱室全部精确绘图。   在马登武眼里,学生就是海军的未来,对学生负责就是对海军的未来负责。他对学生提出求学三原则:学知识要“如狼似虎”,搞科研要“顶天立地”,做学问要能板凳一坐十年冷。他要求学生“611”学习制度:每周学习6天,每天学习11个小时。  他对教学精益求精。马登武曾经深入部队,拍摄和收集了50G(约600分钟)的新装备资料,本着“以软件代硬件”、“以模拟代实装”的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14个,把部队装备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材中。  他对学生视如己出。2004年,青年教员曲晓燕首次参加授课比赛,马登武将多年积累的资料全盘托出,从选题到写教案,从开课导语到环节设计,从幻灯片制作到每个手势,都手把手地教,最终小曲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现已成长为骨干力量。同年,本科学生唐正纯父亲病危,一时凑不起买车票的钱,马登武自掏腰包,为小唐买了一张回家的机票。  学生们总说:“导师就像一个慈祥仁爱的父亲,总是把学生当做自家孩子。”由于课题的事情,学生们平时出差也比较多,每次出差前,同样的话他都要嘱咐不止一遍:“多带衣服”,“按时吃饭,路上注意安全”。车刚到站,他的短信必然接踵而至,牵挂着是否安全到达。  马登武住院的一年间,他的10多名硕士博士排了值班表,主动到医院轮流伺候,像亲生孩子一样。当他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博士研究生张勇亮主动提出要认他做父亲,侍候左右。这让从老家赶来照顾马登武的姐姐非常感慨:“自己的孩子也未必如此孝顺。这辈子,弟弟活得值了!”  在马登武心中,关乎部队和学生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而自己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作为博士生导师,女儿找他辅导功课成为奢望;作为父亲,他未能给女儿过一次像样的生日,女儿上幼儿园时,智联招聘节目热播,女儿看着电视说:妈妈,我能不能招聘个“代理爸爸”陪我玩啊?作为丈夫,他结婚19年没有陪爱人逛过一次街,家里大小事情都甩手交给妻子;作为儿子,父亲生病住院,他很难到床前尽孝。19年来,马登武一家从未出过远门旅游,甚至没有留下一张像样的全家合影,他留给家人更多的是匆匆的脚步和拖着拉杆箱远去的背影。妻子王海玲说道:“陪他看病的这一年竟是我们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一年。我也慢慢想通了,一个人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就是幸福的。在我心里,他是一名忠诚的勇士,虔诚地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永远保持年轻的冲锋姿态。”(记者 邓美琳 通讯员 丁小峰)

【去网站看看】
媒体分析朝鲜军民非法越境为何屡禁不绝?
  近日,韩媒透露一名朝鲜逃兵在去年12月27日窜入中国境内抢劫杀害4名中国居民,虽然中国警方在案发当天就将其击伤捉获,中国外交部也就此事向朝方提出交涉,但是这起事件性质之恶劣残忍,还是引起中国舆论的轰动。如何应对朝鲜军民不断越境,保护中国边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值得讨论。  朝鲜军民非法越境到中国境内偷窃抢劫食物财物已非个例,甚至杀人事件也时有发生,这种情况为何一直无法杜绝?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中朝边境的地理情况,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南段基本上以鸭绿江为界,夏季部分河段普通人甚至涉水就能过河,冬季时河面结冰更是方便,而陆地边界又没有比较险要的屏障,所以越境不算很难。  这种地理特征使得中朝边境的管控面临很大的困难,事实上,中国方面在中朝边境一直在加大管理监控的力度,但是上千公里的边境线犬牙交错,有大段的高寒区和无人区,之前中方边防部门主要靠徒步、骑马、乘车巡逻,巡查频率不高且代价非常大,单靠人力确实很难完全控制。对于非法越境者,边防部队通常是进行阻止和劝阻,但是部分越境者携带枪支弹药,非常危险,曾造成中国居民和部队官兵伤亡。  为弥补人力监控的不足,中方在中朝边境安装了激光摄像机等先进电子设备,可进行昼夜连续监控。据《

【去网站看看】
运8某型机1个半月交付7架 设计改动量大问题多
  把实干当做人生追求,把奉献当作份内事,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奇迹,这就是中航飞机汉中分公司的总装员工!  2014年12月16日,当相关负责人在某架飞机总装交付的交接本上郑重签上字时,奋力拼搏总装员工的终于为年末攻坚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60多个全力拼搏的日日夜夜,科学筹划、周密安排,总装员工全力以赴打了一个漂亮的攻坚战。2014年10月21日下午,总装厂召开“聚焦目标,汇力总装,全力以赴,确保交付”生产动员大会,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大干60天,冲刺年终目标。……攻坚战打响后,自信、智慧、实干的总装员工,顽强有序地推进各项任务进度。  在各架机决战总装的关键时期,总装厂领导班子精心部署,把工作思路和重心全部集中到攻坚战上,制定了一系列抢时间、赶进度、保节点的措施:实行干部轮班制,每天驻扎生产一线,确保现场问题及时得到协调和解决;发挥干部表率作用,职工做到的,干部首先要做到;详细分析现场所有飞机总装状态,严把进度和质量关。  调度室紧盯任务重点和关键。他们以“一切为了生产,一切服务于生产”的原则,将飞机生产周期和任务,倒推节点层层分解,每天将工作内容公布在管理展板上,对未完成的当日任务及时查找原因。加强计划的严肃性,做好“周计划、日计划”工作的同时,制定更为详细的整体计划,将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工段、班组和个人。据统计,在最后两个月,他们每天平均工作时间达到15小时。  总装厂各专业工艺员,深入生产现场,对班组反映的问题,立即与设计或工艺主管部门协调,全力提高现场技术、质量问题解决速度。专兼职技安员随时巡查生产现场,严格总装厂登机制度,控制现场多余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确保各架机生产按节点推进。  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第二生产线工段长杨小军在某型机总装生产中,白天在生产现场协调各小组工作,晚上加班至深夜,清理好当天飞机状态,以确保第二天各专业顺利开展工作。年幼的孩子生病了,他只能利用午休时间到医院匆忙看一眼,就返回生产现场。电气二组组长李振卫,在某型机总装生产中,面对该架机设计改动量大、系统协调问题多、人员不足等困难,主动承担了大部分工作,一个人干3个人的活。他带领班组人员,10天完成了电气系统安装,15天进行了网络导通通电,打破了原来需要30天才能进入导通及网络通电的传统,为飞机准时交付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某型飞机总装中,班长陈军带领班组全员面对工作量大、节点紧等实际情况,全身心投入工作。在进行液压清洗工序时,他将人员分成两班倒,确保24小时工作不停步。凭着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头,硬是将5天的工作量提前2天完成。在飞机交付进入倒计时阶段,液压组全体成员创造了48小时只休息4小时的纪录。据统计,在该架机总装生产中,液压组通宵加班达15次,班组成员月平均加班在240小时以上。(刘胜 伍艳丽)

【去网站看看】
中国太行发动机数字控制获突破 助舰载动力攻关
  魏民1997年进入中航工业动控所,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型号研制和电子专业体系建设工作,历任电子控制器研究室主任、电子部部长、项目总师。  致力于航空发动机电子专业研究十多年来,无论是在型号研制上,还是在体系建设上,魏民都敢于担当,务求实效,始终把开放学习、对标赶标、追求卓越当成一种习惯。  2009年起,随着国家对于航空事业的日趋重视,航空动力产业开始快速变革。在此背景下,如何把握好变革中的机遇与挑战,构建数控系统的稳固基石,最终与国际水平相接轨,成了当务之急。魏民开始聚焦于电子专业体系发展,突破原有工作模式,积极推进以国际水平为能力测度的电子COE(Center Of Excellence)建设,实现工具信息化、人才差异化、专业精细化和生产精益化,4年内已基本形成集科研、生产和服务于一体的电子COE组织架构。他秉承着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使命,践行着锐意进取、开放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带领电子COE全体员工踏上动控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  2010年,动控所顺应变革发展之势成立了专门负责电子COE的部门,魏民任部长。为了优化组织体系框架的整体运作流程,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他深入研究学习《新科学管理》,加深对“5C”概念及其指导思想的理解,在充分领悟研究所变革要求基础上,遵循卓越中心总体规划,从过去只关注“做什么”转变为聚焦“为什么”和“怎么做”。  在组织体系框架上,他牵头深入开展学习交流,并借鉴行业内标杆――中航工业自控所成熟经验,结合研究所实际情况,按照电子COE总体架构,借助信息化工具和团队体制,梳理基于设计、生产、测试和试验的完整过程,使它们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人员、技术、运营目标和管理方法上的协同发展。(陆振宇)

【去网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