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非遗园预计2015年春节试营
33
  非博会10月就要举办了,但原定的会场之一――位于槐荫区吴家堡镇的非遗博览园开园,却要推迟到明年五一了。  据了解,2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截至8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5.6亿平米,比7月末再增加930万平米,全国楼市库存压力严重。记者对济南市场的调查后发现,虽然8月末济南市可售房源数量相比7月增加了不少,但进入9月后,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截至昨日18时,济南市可售房源数量为18.91万套,比8月末时的19.1万套减少了1900套。这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济南首次出现可售房源数量下降的情况。  根据济南建设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昨日18时,济南市9月共售出商品房3525套,其中包含住宅2463套,由此来看,减去被“消化”的1900套库存房,9月前半月济南新增商品房1625套,新增商品房数量不仅少于售出量,更少于被消化的库存数量,这样的状况在业内人士看来实属罕见。“2009年左右,市场上经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近几年,济南楼市库存量持续上升。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与近期推盘量较少离不开关系。”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记者统计发现,9月至今,济南市仅有3家楼盘开盘,并且推出房源不多,似乎大多数开发商都已经放弃了9月初期的市场。据克而瑞济南机构提供的监测数据,受中秋节影响,9月首周济南并无楼盘推盘,直到9月10日,西部一楼盘才推出194套新房源。9月13日,分别有1家住宅楼盘加推新房源和1商住楼盘推出住宅与办公房源,但是两家楼盘仅分别推出30套和68套房源,开盘当日成交也均未过半。统计显示,2013年9月上半月,济南市共有7家楼盘开盘,推出房源1000多套,均超出今年一倍。  开盘量的减少直接造成可售房源数量的减少。据记者统计,9月前半月,济南市仅有10家楼盘的新建项目拿到预售许可证,这10家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97万平米,同期济南市共售出的3525套商品房总面积却达到了30.86万平米,为新审批预售面积的两倍多。同时,2013年的9月上半月,济南市共审批通过28项预售申请,今年比去年减少了6成多。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新预售审批的10家楼盘还有6家没有推盘动作,也就是说,这6家楼盘新增可售房屋将在下半月或下个月推出,同时,9月下半月还将有万达华府、泰悦赫府、德润天玺、佛山静院、尚东1956等初次入市的项目助阵,加上预计有超过10家老项目推盘,9月上半月所消化的1900套库存房有可能会被瞬间“补充”,济南楼市库存压力依然巨大。  (记者张阳阳)
【全文阅读】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近日在“金鼎汇”财富俱乐部启动仪式上发表演讲指出,房地产业主导中国经济的时代将结束,环保、信息等新兴产业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今年下半年经济不会一直下行  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行,诸建芳认为,这种走势今年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从外需来看,美国经济复苏的持续性值得看好,欧元区经济也在温和改善。从投资来看,今年以来受地产景气下行影响,投资增速逐月下滑,但到四季度将会回升,预计全年增长17.5%。不过,受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今年消费增长乏力态势将贯穿全年。目前政府正加快落实长短兼顾的改革措施,财政政策也有望加码稳增长,货币政策将延续定向宽松。在多项稳增长政策作用下,今年下半年经济形势有望好于上半年。  房地产行业面临中长期调整  诸建芳认为,当前这一轮房地产行业的调整,与以往不一样。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的调整都是在房屋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因此下行更多是“假摔”,其低谷期一般不超过1年。但目前房地产行业基本面已经发生变化,行业可能面临中长期调整。由于人口红利发生变化,未来5年潜在购房人群增速将从1.2%快速回落至0.25%。与此同时,在反腐、信贷收紧和未来将推出的房产税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投资性需求也将迅速萎缩。  他认为,政府放松行政限购、加大对按揭贷款的支持力度、放开地产商融资限制,一定程度上会减缓房地产业的下降速度,但不可能扭转房地产主导经济时代的终结。  新型服务业等将成新的支柱产业  “在地产时代,产业链上的钢铁、水泥、化工和机械等传统行业高速增长,造成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后地产时代,高端装备、环保、新型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将逐步取代传统行业成为支柱产业。”诸建芳认为,这些行业未来复合增长率在16%―25%,到2018年占GDP比重将达15.5%,而房地产产业链占GDP比重,可能将由目前的15%降至9.4%左右。 本报记者 唐戢
【全文阅读】
  旅游行业春风迎面。  国务院近日印发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旅游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从风景名胜、海岛海洋旅游开发到旅游装备制造、旅游公共服务在内的所有旅游服务业链条。在各类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解读中,关键词“旅游地产”频频显现:万达早已布局文化旅游产业;万科持重金进入;茅台(600519,股吧)集团以22亿元开发度假村项目……有报告指出,截至目前,还有包括绿地、恒大、世茂等在内的70余家房企均涉足旅游地产,预计未来还有更多企业投身其中。  在笔者看来,开放旅游产业,与大力发展旅游地产并不能简单画上等号。在住宅开发受控、商业地产泡沫渐现时,旅游地产开发俨然成为很多地产企业瞄准的新增长点。一面是一些地方拉动经济的心急火燎,一面是开发商的急于转型,双方一拍即合,这可能也是旅游地产因此炒得火热的主因。然而,旅游地产,旅游在前,地产在后,如果开发商热衷的仍是地产而非旅游,这样的模式显然违背旅游度假的本质,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何况,旅游地产也非旅游和地产的简单结合。现代旅游产业,不仅要能给游客提供多层次、复合型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还要满足游客参与众多个性化体验的需求。依山傍水建一个度假村,就会源源不断引客来吗?未必。这就需要旅游地产把房地产业本身的产能过剩,转移到更广阔领域,同时与休闲、养老、游艇、度假、文化等结合一起,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融合、提升文化内涵、增值产品品位上做文章。而且,即使满足了硬件环境,把游客留了下来后,接下来考验的还有服务、管理等软实力。不少开发商在介入旅游地产后,对服务提升和生态保护置之不顾,有的还将景区分割,将公共资源变为私有,用于高档住宅和别墅项目的开发,这些现象都值得警惕。  所以,看似如沐春风,就怕走偏了路。(记者 郭艺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