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新政最后让利 济南楼市抄底最
786
  记者获悉,“房贷新政”或于近日公布,其中有一条内容是,明确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70%。  一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即使规定出台可以放七折房贷,那只是下限,绝大部分贷款不会那么低,否则银行要亏本。”但他也同时称,一方面,重新明确下限七折是一种“政策信号”,银行会在“信号”作用下更支持个人房贷业务;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贷款人为优质客户,在银行的金融资产超过划定的数额,或购买本银行贷款的开发商楼盘,这些条件都有可能争取到较低的贷款利率折扣。  市场方面,在政策放松、开发商加速推货、折扣力度加大等诸多利好下,10月各地楼市成交普遍回暖。  限贷放开,成为楼市销售利好,一些开发商有了涨价冲动,面对新形势,开发商有小涨试探、观望、促销跑量三种心态。紧随房贷新政,国庆期间一些房企传出“节后涨价”的声音,刺激了成千上万购房者的神经。房贷新政出台后反应比较敏感的大多为改善性楼盘,记者询问了多家楼盘发现,涨价确实存在,也有的企业选择观望。  在新政出台当天起,就有不少购房者致电银行和房企咨询有关新政的细节。相比改善型楼盘的“大动静”,济南不少刚需盘表现相对理性。东部片区的一家刚需项目继续在节后打出限时特价多重优惠的大幅促销牌,项目负责人介绍说,现在正是“银十”购房季的促销节点,不管贷款新政如何调整,细则落地前尚需时日,对市场的影响还不明确,因此积极推盘走量才是当前稳妥不变的销售策略。当然,市场上不排除未来房地产项目此前推出的优惠政策可能会逐步取消、折扣力度降低。因此急需住房的首次置业者和刚需改善型购房者不妨适时出手抄底,不失为理性的选择。  限贷传闻致使的销量暴增,消化了此前积累的刚需,但银行在贷款方面并未放开,致使投资性购房者有心无力。在采访了西部一楼盘的负责人后,他告诉记者,进入10月份以来,在限贷政策放开的刺激下,看房人群数量已基本回到7月份限购放开后的水平。  记者发现,济南多个楼盘在“十一”前就纷纷选择了提早开盘推新的策略。虽然不少楼盘的价格暂时未有调整,但是在促销优惠上已经悄悄收紧。记者昨日走访西部几家楼盘发现,随着房贷新政的声音不绝于耳,此前市场已经回暖的态势有望继续加温。  与其担忧那些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不如趁早买房了却心事!一个楼盘的品质如何,看市场的反映是最为直接的。作为济南西销量豪宅王,恒大翡翠华庭以彪炳的销售业绩,成为济南西的销售大盘,恒大翡翠华庭推出三期恒大                        
  和讯房产消息 如果没有意外,10月28日的和讯财经风云榜,将是任志强以华远地产董事身份在大型公开场合发布的最后一场言论。  21日晚间,华远地产提名新一届董事候选人,任志强并不在列。我们才意识到,这位年逾六旬的地产愤青,真真是要退休了。  房地产行业像老任这样埋头一干几十个年头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与他一样,成为行业标识扬名在外;有的隐藏在每块砖瓦每个数据背后,默默支撑行业前行。在28日的和讯财经风云榜地产论坛,与老任同时赴会的,就是这样一群小伙伴。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一个月前公开表态房地产下滑趋势短期难逆转,在政府松绑限贷之后,立场是否依然坚定?  住建部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被认为是官方“发言人”,一言一行隐隐勾勒出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形态。在最近一次露面中,其直指“央四条”并非救市,那么政府真实目的意在何为?  降还是不降,这不仅仅是一个选择题,更是一种表态。首创置业刘晓光,路劲地产单伟豹、新城控股欧阳捷站在企业高度,剖析房企楼市沉浮中的心路历程。  两难之中,原地困守或是毅然转型?京投银泰高一轩,山水文园李辙,一方集团杨越大话产业地产,聚焦调整期中的房企转型之路。  臻于产品立于营销。除了战略层面的转变,产品的自我提升和突破亦成为争夺市场的砝码。方兴李伟、金地遇绣峰、华润置地王简、旭辉孔鹏、泰禾沈力男圆桌会谈,共同探讨沉闷市场中的企业营销创新之道。  而另一方面,投资抑制下的资本紧缩,让金融机构伺机迎来一场资本盛宴。招商局资本孙刚,沿海创投夏向龙,盛世神州张民耕,德信资本陈义枫,首创财富杨本军等国内一线地产金融领袖聚首逐鹿论坛。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背景下,逐鹿论坛吹响集结号,第一时间聚拢了10余家险资大客户及业界投资人士,共同倾听来自楼市一线的声音。同时,多家开发商大佬亦将率其融资团队,悉数到场与金融精英沟通交流。  和讯财经风云榜地产论坛报名方式
【全文阅读】
  四中全会召开,房产税立法有望加快。多年来,房产税一直是业内外热议的焦点。上海和重庆试点3年多了,全国扩围迟迟未实施。如今房产税改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按照业内比较一致的说法,房产税将成为社会财富再分配、调节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手段,房叔房婶们可能要坐不住了。  “2015年都快来了,说好的2014年全国扩围呢?”提及房产税改革,不少人都有“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感觉。济南市民刘先生工作5年还没有存够交首付的钱,他盼望房产税改革后,能对持有三套以上房者实行梯次征税,以便将大量空置房推向市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网友“公平公正心”发微博持不同意见:“有人一再说收房产税,这税怎么个收法呢?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买房子的人,70年的使用年限也快到了,他们连房子到底今后属于谁都不知道,还怎么交税啊?”  位于济南建设路某房产中介人员告诉记者,沪渝两市试点3年多都没有全国扩围,这与增值税改革不到1年就推广到全国12个省(区、市)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这说明大家对房产税改革还有争议,高层在决策方面较为谨慎;另一方面也说明重庆、上海的试点方案并没有完全达到改革的初衷,政策设计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房产税改革争议不断,业内外存在不少顾虑和担忧。比如,房产税会不会像以往的其他税收手段,不仅没有抑制房价反而将成本转嫁到购房者而再度推高房价?房产税和土地税是否重复征税?  “改革不会波及居民个人普通住房。”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明星认为,征收房产税不会增加居民负担。房产税只不过是对房产税收结构进行调整,不会大幅度增加税负。征收房产税只会增加房屋所有权人房屋保有阶段的成本,从而促使居民合理使用住房资源。不符合条件的房屋所有权人,不需要纳税。  刚刚卸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的贾康曾接受媒体采访表示,作为地租性质的土地出让金和作为税收所谈的房产税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房产税与土地出让金的重复征税严格来讲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得看重复得是否合理。  近日,有消息称,全国人大正在起草房地产税立法草案,考虑将现有的房产税与土地税合并,作为地方财政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  “房产税问题极为复杂,改革首先要解决法律障碍,其次要充分考虑中国实际,在可操作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公平程度。”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表示,改革的目的是要起到调节房地产市场的作用,这其中包括房价和供需矛盾两方面,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另外,改革要考虑公平问题,原则是调节贫富差距,实行梯次征税,对持有多套房者,房子越多税率也应越高。  潘明星则认为,上海、重庆试点房产税很大程度上属于商品税,所以改革的思路是要恢复其财产税属性,发挥其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差距和调节房产供求的功能。他建议,在建立房产登记制度和评估制度的基础上对存量房产征税,同时建立健全申诉机制和行政复议制度。另外,就抑制高档房消费来看,可对高档住房征收消费税。  2010年4月17日新“国十条”公布后,传上海版调控细则可能试行房产税。  2010年5月31日国务院批转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逐步推进房产税改革”。  2011年1月28日上海和重庆同时启动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此后,要更大范围内推广房产税改革的消息从未间断,但并没有付诸实施。  2014年10月16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求是》杂志撰文指出,房地产税改革要加强调研,立法先行,适时推进。  2014年7月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在“新常态经济与财税改革方案实施高端论坛”上透露,全国人大正在起草房地产税立法草案,考虑将现有的房产税与土地税合并。  2014年10月20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房地产税立法被提上日程,房产税改革脚步渐近。  □本报记者 翁利丹
【全文阅读】
  开发企业纷纷在周边“造城开发”的时候,市中心也在进行着老城区改造,但是部分老城区因为地处黄金位置,而且拆迁面积不大,所以最终形成了钻石地块――面积小、价格高。往年济南有很多项目都处在钻石地块上,虽然价格较高,但仍然吸引了很多市民购买。在今年市场下滑的大背景下,钻石地块的项目也没有以往的那般高调,有不少购房者的购房意向也发生了转移,加上政策的禁锢,今年高端市场已经不复往日的风光了。本刊记者 马妍 张阳阳  钻石虽然小巧,但是其价格却比较昂贵,虽然是个奢侈品,但依然收到了人们的喜爱。如同钻石一般,省城也存在着和钻石概念相类似的地块,虽然面积小、售价高,但依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在济南,属于钻石地块的项目确实不少,比如说诚基中心、卓越SOHO、万豪国际、文华园、金光建康城等。它们都位于济南传统的老城区,而且都是面积小、单价高的项目。通过对项目的走访记者发现,在面对较小面积的地时,开发商大多选择将其建成为公寓或者塔式住宅楼。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纯住宅项目对楼间距和容积率都有要求,如果要是按照那个标准来说,能建的楼座数量就会偏少,但是公寓一类的产品约束就没有那么多。而且因为地块是位于市中心,所以开发商拍地的时候地价就已经很高了,要想收回成本只能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开发,而且销售单价每平米通常都在万元以上,面积小、总价低,即使单价比较高的话也不会太影响此类产品销售。如果不按照这种方式销售,开发商利润会非常低,甚至不赚钱,开发企业也就不会再对市中区的小地块产生兴趣。”  钻石地段的产品曾是开发企业企图捞快钱的一个有效手段,历山路上一个小区占地面积仅有3万多平,容积率达到3.5,销售均价在1.5万左右,基本没有绿化,这种类型的房子在最初销售时竟然也一房难求。较好的位置、可读名牌小学成了项目提高身价的砝码,此项目在当年销售时可谓一房难求。但是今年以来,这种情况却难以再现,无论是经十路、阳光新路、经一路等地段这种捞快钱式的营销方式已经不再奏效。  产品的滞销,让开发商不敢再轻易的用高价来搏地,即使是以往趋之若鹜的香饽饽地块,现在也鲜有出手。看到市场同类产品遇冷的境地,更多的开发商希望握紧手中资金,等待市场好转时再做筹谋。捞快钱的阶段已过,香饽饽也难啃了。  进入到2014年,济南的楼市一路下滑,销售单价也随行就市的进行了调整。市民的购房意愿减弱、市场的投资力量几近消失,市中区的高单价公寓成了鸡肋产品。记者在售楼处采访了一位前来看房的市民,他表示因为市中心的房子位置固然是好,但是居住条件却并不尽如意人意,居住密度大就导致了停车空间小,每天停车就是个头疼的问题。而且来往车辆较多、空气污染和汽车噪音都不会少,很难保证居住质量。因为地段较小,小区绿化基本没有,基于上面的原因,在购房时不会再去关注此类房产。  怀有同样想法的市民不在少数,因为市场的主要购买力依然是刚需,所以此类产品的销售一度达到了冰点。翻阅今年的市场数据可以看出,除去别墅产品,市场中销售不佳的为商业和公寓产品,投资客的减少让商业项目难有起色。即使是优质地段,也难以俘获购房者的心。  记者发现优质地块带来的并不一定是优质的产品,很多应该成为精品的项目却被做成了快消品,位于和平路上的原城建学院地块,被建造成了几栋公寓,仅有小部分沿街地块和底部楼层被设计成了商铺,并且其楼栋比较密集,记者查询资料发现,该地块仅有10多万平米的土地面积,按照一般的住宅楼规划,预计可以修建10栋左右的高层建筑,但是该楼盘却修建了30多栋公寓建筑,其楼盘密集度可见一斑。  楼栋密集意味着可售房源增多,记者发现,该楼盘户型多为50平米以下的小型公寓,在济南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上,显示该楼盘可售房源套数多大16000多套,如果刨除1:1的地下室和车位,也有5000套以上的公寓。该楼盘从2008年拿到首个预售许可证到现在,每平米销售均价一直保持在6000元-8000元之间,售价比起同区位其他项目低出近一半,该房企打造“快销品”的策略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位于上述楼盘对面的一项目也在近期开建,记者发现,该地块同样较小,仅有6000多平米的土地面积,虽然土地为住宅属性,但其建设方还是把房屋建造成了“公寓”样式,塔式楼加小户型的设计,让这小小的地块上诞生近500套房子。  相比房子而言,这些项目的沿街底商实际的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和平路上的一个公寓项目,底商空置率在60%左右,即使是在经营中的店铺,其经营者的更换速度也比较快,很难有能持续经营的店铺。在商铺销售初期,很多投资者因为看中市中心地段、预估会有较高的回报率,所以纷纷在此投资。但是经过多年之后,小区的沿街商铺和商业体项目依然未能做热,让很多投资者大呼赔钱。通过市场的检验可以得出,并不是地段好,产品就一定畅销,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即使穿着“龙袍”终究也不会被认可。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