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
  近日,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2014年全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情况专项检查的通报》,2014年预计全省新增节能建筑4000万平方米,节能建筑占现有建筑总量比率达37%。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创建建筑节能省,是河北省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之一。今年,河北省各地新建建筑较好地执行了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保定市自2014年10月1日起新建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住宅小区,强制执行建筑节能75%的标准。唐山市在开展居住建筑节能75%标准示范的基础上,也于2014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75%标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建设加快,秦皇岛“在水一方”中德合作项目示范效应显著,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中德合作项目竣工。全省谋划和实施的被动房项目约80多万平方米。同时,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积极推进。目前,河北省已累计获得绿色建筑标识116个、建筑面积1348.93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不断增多,2014年,该省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达1625.6万平方米。  郭建军 郑羽佳

全文阅读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台《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从设计标准、过程控制、检测验收等方面,建立完整的建筑节能工作体系,实施闭合式管理,不断提升建筑节能工程质量。  《通知》明确,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建筑节能标准完善节能设计,提升节能深度;施工图审查机构要严格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建筑节能施工图审查技术标准进行审查,并出具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绿色建筑说明专篇。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节能材料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对节能材料进行检测并备案;监理单位应将建筑节能监理工作纳入监理规划,对建筑节能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经审图机构审查合格的施工图纸及节能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和工艺的要求采购材料及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在检测验收中,建设单位应对工程墙体、屋面、地面、门窗、幕墙等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凡工程质量控制资料不全的项目,不得通过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  陈晓春

全文阅读
 
  日前一项统计结果显示,在东莞的公共建筑之中,以宾馆饭店类建筑和商场建筑的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相对较高,其次是医疗卫生建筑、商业写字楼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在此,很多人会有疑问:公共建筑的能耗去哪儿了?    根据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的该市部分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公共建筑用电量情况,其中有66栋建筑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都超过100千瓦时/平方米,占到了此次统计建筑总耗电量的约57%。  在这些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最高的公共建筑中,位居前三位的机关建筑的每平方米年用电量分别达119度、97度和83度。从总用电量来看,机关建筑年用电量最大达1800多万度,年用电量最少为9万余度。  虽说机关建筑能耗不小,但真正的能耗大户是医院、酒店、商场等公共建筑。据了解,此次统计的209栋公共建筑中,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都超过100度/平方米的医院、酒店、商场等公共建筑则多达64栋。据悉,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最高的是东莞联通新时空大厦,约2.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一年要消耗掉超过646万度电,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高达每平方米304度。紧随其后的是都会广场,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达每平方米279度;位居第三的是天和百货,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达每平方米263度。  从209栋公共建筑的年耗电总量来计算,耗电最高的是东莞市人民医院,2013年总耗电达3370万度,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为每平方米166度;排名第二的是黄河商业城,年度总耗电量达1989万度,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为每平方米145度。    到底是什么使得这些公共建筑能耗这么大呢?东莞市大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白贵平告诉笔者,公共建筑的能耗构成相对比较简单,“以办公楼为例,能耗主要由空调系统、照明设备、办公电器设备和电梯等公共服务设备及特定功能设备构成,其中空调和照明占的比重较高。”  而大型酒店饭店类建筑,其能耗的构成包括空调、给排水、照明、电梯设备和其他能耗。与办公楼不同,酒店和饭店类建筑虽然营业时间长,但由于受到旅游季节变化和入住率波动的影响,其建筑设备多数时间是在低负荷情况下工作。  至于商场类建筑由于客流密度大,各种照明设备和电器密度高,导致室内发热量大。一些建设时间相对较早的商场,其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较差,也缺乏相应的节能措施,会造成较大的冷负荷浪费。再加上大型商场类建筑营业时间长,每天长达12小时以上,且全年运行,因此商场类建筑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较大。  除了设备方面的原因,东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向葳认为,一些早期的公共建筑没有考虑好通风和朝向,不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也会导致能耗的升高。“早期的公共建筑由于国家没有相应的规定,对外墙材料没有具体要求,而门窗和屋面的做法也多种多样,这些因素会导致室内过热,增加空调的负荷。”  白贵平认为,公共建筑有节能改造的空间。“很多既有公共建筑,按照以前的理念,考虑更多的是好不好用,能不能用,对于建筑节能考虑得并不多。”他说,以前的理念有“三级放大”的通病,即计算负荷的时候放大,选主机设备的时候放大,选配件也放大,这是不合理的。  向葳告诉笔者,公共建筑的耗电量很大,比一般的居住建筑要高10至20倍。“公共建筑白天一般是全天候运行,用电量比居民用电多,对他们进行节能改造效益比较明显。”  ■钟鑫/文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