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精品游戏推荐
第 5期
航空飞镖竞赛结束 中国空军实战训练水平提升(图)
  “航空飞镖-2014”飞行员国际竞赛28日在俄罗斯顺利结束。中国空军此行赴俄参加这一国际竞赛,体现了中俄两军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中国空军借助这一国际竞赛多边平台,加强同各参赛国飞行人员的经验交流,提升了实战化训练水平。  当地时间7月27日,“航空飞镖-2014”飞行员国际竞赛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空军航空兵分队与其他各参赛国飞行员同台竞技,在波戈诺沃航空兵靶场展开对地攻击实战应用项目的比赛。俄罗斯空军总司令邦达列夫中将和中国空军副参谋长李春潮少将现场观摩竞赛。期间,中国空军制作推出的《中国空军 维护和平》海报,受到俄罗斯空军飞行员及俄罗斯民众的喜爱。  “航空飞镖-2014”飞行员国际竞赛,7月22日正式开始,中国空军多名苏-30飞行员,按计划参加了空中领航技能、空中目视侦查、单机或双机特技飞行、对地攻击实战应用以及体能测试等项目比赛,发射火箭弹24枚、航炮60发。中国苏-30飞行员的表现,赢得俄方好评。  加强各参赛国空军在军事训练领域的交流合作,既是俄罗斯空军组织“航空飞镖-2014”飞行员国际竞赛的初衷,也是中国空军参赛的目的。中国空军航空兵分队指挥员于和杰大校表示,这次参加国际竞赛,达到了学习、交流和提高的目的,既加强了中国空军与各参赛国空军之间的经验交流,也为向世界强国空军学习提供了重要平台,对中国空军转变训练理念、推进训练创新、深化训练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空军成立65年来,以“开放、自信、合作”的形象赢得广泛认同。近年来,中国空军与外国空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联演联训和军事交流活动,学习借鉴了外军有益经验,提升了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中国空军作为战略性军种,将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向世界强国空军学习。  中国空军正在努力建设学习型空军,增强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中国空军永远是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中国空军苏-30飞行员如是说。 (杨振)

全文阅读
 
一战百年:法德宿敌是如何变为“小伙伴儿”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当下活着的大多数人而言,已经是很遥远的往事,是可以“断代为史”的历史记载:随着110岁高龄、全球最后一名一战老兵克劳德.斯坦利.乔乐斯于2011年5月4日在澳大利亚珀斯去世,如今一战对于全球几乎所有的人而言,都已仅仅存在于资料和记载里了。  1914年的7月28日,是一战的开战日。为时4年多的血腥战争将6500万人卷入战火,导致千万以上的人死于非命,2000万以上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即便按当时币值算,也超过1700亿美元。  倏忽百年,回头盘点,许多“一战遗产”,至今仍在发挥着深远的作用。  尽管一战触发在巴尔干,烽火更燃遍欧洲并波及世界,但两大阵营中最惨烈的战事,却是发生在法德边界,一战中最难以化解的矛盾和仇恨,也同样发生在法国和德国,这对百年宿敌之间。如今又是一百年过去,法德边界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和平、最“不设防”的边界,昔日的宿敌携手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中流砥柱,7月28日和11月11日这两个曾铭刻着两国间血海深仇的一战开战、终战纪念日,如今也已成为两个昔日宿敌、今日挚友间共同抚今追昔的日子。  许多人都会说,宽容、忘记仇恨、携手向前看,是法德得以摆脱历史包袱,携手迈向共同明天的关键,这并没有说错,但并不完全,因为“忘却”并非是答案的全部。  事实上,法德这对“冤家”并没有因一战的终战、和平的到来,便就此化敌为友,法国收复了阿尔萨斯和洛林,长期派兵进驻德国鲁尔区,并煞费苦心,在中欧构建制约德国的“小协约国”,坚定捍卫着诸多对德限制条款;德国朝野则弥漫着对一战战败的错误认识,“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只是被打败了”、“德国需要成为正常国家”、“如果不是基尔水兵‘叛变’我们不会输”等对战争不彻底、不全面的“反思”,让饱受“终战后遗症”困扰的德国,弥漫在“复仇”和“再来一次”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并最终导致更血腥、更残酷的二战爆发,导致法德两大宿敌再次“你死我活”地轮回了一把。  两大宿敌真正化敌为友,是二战后的事。二战后,法国检讨了自己一战后的政治策论,意识到“不仅要把敌人打倒,还要把它扶起来”,惟有放弃报复心态,用睦邻、平等态度构建利益共同体,仇恨才能化解,威胁才能消弭,昔日的仇敌,才能真正变成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至于德国,正如历史学家们所言,纳粹的彻底失败,和对纳粹、对军国主义、对战争罪责的彻底反省,才让整个德国社会真正意识到问题之所在,避免了重蹈一战后的覆辙,没有重陷“仇恨死循环”而不能自拔。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只有经历过战争的残酷,才倍加珍惜和平的可贵。相信今天绝大多数法国人和德国人,对昔日的“不共戴天之仇”,早已可以一笑置之,这不仅令人羡慕、感喟,也发人深思。百年宿敌,一变而成为睦邻和亲密伙伴,靠的并不仅仅是宽容,更是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上一次战后反思不彻底教训的更深刻总结。(陶短房)

全文阅读
 
中国空军借助国际竞赛多边平台提升实战化训练水平
  俄罗斯利佩茨克7月28日电 (杨振)“航空飞镖-2014”飞行员国际竞赛28日在俄罗斯结束。中国空军此行赴俄参加这一国际竞赛,体现了中俄两军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中国空军借助这一国际竞赛多边平台,加强同各参赛国飞行人员的经验交流,提升了实战化训练水平。  当地时间7月27日,“航空飞镖-2014”飞行员国际竞赛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空军航空兵分队与其他各参赛国飞行员同台竞技,在波戈诺沃航空兵靶场展开对地攻击实战应用项目的比赛。俄罗斯空军总司令邦达列夫中将和中国空军副参谋长李春潮少将现场观摩竞赛。期间,中国空军制作推出的《中国空军维护和平》海报,受到俄罗斯空军飞行员及俄罗斯民众的喜爱。  “航空飞镖-2014”飞行员国际竞赛7月22日正式开始,中国空军多名苏-30飞行员按计划参加了空中领航技能、空中目视侦查、单机或双机特技飞行、对地攻击实战应用以及体能测试等项目比赛,发射火箭弹24枚、航炮60发。中国苏-30飞行员的表现,赢得俄方好评。  加强各参赛国空军在军事训练领域的交流合作,既是俄罗斯空军组织“航空飞镖-2014”飞行员国际竞赛的初衷,也是中国空军参赛的目的。中国空军航空兵分队指挥员于和杰大校表示,这次参加国际竞赛,达到了学习、交流和提高的目的,既加强了中国空军与各参赛国空军之间的经验交流,也为向世界强国空军学习提供了重要平台,对中国空军转变训练理念、推进训练创新、深化训练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国空军成立65年来,以“开放、自信、合作”的形象赢得广泛认同。近年来,中国空军与外国空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联演联训和军事交流活动,学习借鉴了外军有益经验,提升了部队实战化训练水平。中国空军作为战略性军种,将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向世界强国空军学习。(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