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购物中心满目是 卖地财政何
4
  最近三年来,针对住宅领域频繁、高强度的房地产调控,使地方政府面临“卖地财政”的巨大压力,于是一些地方纷纷暗度陈仓,对开发商转战商业地产推波助澜。根据统计数据,目前仅成都在建购物中心总规模,已经达到巴黎在建购物中心面积的20多倍。  点评
  日前,万科公布2014年6月销售业绩,录得销售面积174.0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93.9亿元。至此,万科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面积821.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09.1亿元,分别比2013年同期增长14.6%和20.6%。  半年千亿的规模,万科业界龙头的地位毫无悬念。但令人惊疑的是,在2014年上半年全国楼市萎靡的状态下,需要“侵食”多大的盘子才能支撑这个庞然大物超20%的引擎加速?  不得不说,一场关于争夺与反争夺的保卫战已经悄然打响。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进入50-100亿销售业绩第四梯队的25家房企,其平均销售额较去年同阵营微降2%至73亿元。更为残酷的是,对比上年同期50亿房企名录,已经有8家退出。  而相比三四线阵营的惨淡,2014年房企“千亿军团”的龙头房企却保持了高增长。据中指院数据,在2013年全年销售额突破300亿的19家房企中,2014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的企业仅有9家,其中一线军团就占据了7个席位,包括万科、绿地、恒大、保利、碧桂园、中海、万达,销售额增长率均值达到30.2%。  如果按照万科最新发布的业绩计算,半年1009.1亿元的销售额相当于日均卖房5.5亿元。而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房企销售榜单上,排名末席的宁波(楼盘)奥克斯置业有限公司上半年业绩约为50亿元,也就是说,万科一天卖房收的账款需要中小房企埋头苦干20天。  从不同阵营房企销售业绩增速来看,市场“马太效应”愈加强化,除第一阵营外的房企集体面临成长瓶颈。  为此,和讯房产采访了亿翰智库研究中心主任张化东,他表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过去近几年一直有所体现,只是近两年速度明显加快。  张化东认为,格局分化的趋势在中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成熟的国家,排名前十的企业占有市场份额可能达到80%,而目前我们国家仅仅占据30%-40%。大型房地产企业无论在融资、成本、品牌等方方面面都有优势,从行业发展上这是一个大的趋势,未来只有“大象”能在舞台上跳舞。  同时,他指出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对于行业来说也具有极大的正面效应。第一,减少购房者的交易成本,在买房人作出购房选择时,能够就优质企业作出快速识别;第二,对于预售制度下购房款的安排也是有好处的,能够降低交易风险,避免出现小型开发商卷款逃脱侵害购房者权益的事件发生;第三,集约性的战略采购能够降低成本,对于行业发展也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全文阅读】
          南京楼市在6月份上演了一出竞相打折优惠的“大戏”,时间进入7月份,这样的促销政策开始从仙林城东等地不断蔓延开来,受影响最严重的当属江北板块。本月初,桥北的旭日上城与天润城就已经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早在7月上旬,桥北老盘旭日上城开展了9300元/
【全文阅读】
  近期去看房的人,说的最多的是“再便宜几万吧”,或者是“我再看看,现在降价的房子太多了”……看房买房的,竟也变得牛气起来,砍几万元还是小意思,直接砍十几万也不在话下。有数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二手房市场议价空间增大,达到一年半以来的最高值。    上周,金马郦城一套129平方米的3室2厅房源,房主主动降价23万元希望尽快售出。降价后22093元/平方米的均价,比该小区近两个月每平方米的成交均价低1400元。中介方面表示,主动降价的房主,一般都是急于出售的,由于之前房主让价幅度已达到一定程度,买方的还价空间也就几万。  记者随机调查了20位在中介挂牌的房主,八成以上的人表示价格合适就卖。但对于价格如何才算合适,多数人的态度是“不要太低就行”。  6月份议价空间达3.28%  一方面是部分房主的主动降价,另一方面却是买房人的持久观望。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4月份南京市二手房价出现小幅下降趋势后,买卖客源开始下降;至6月份,客源环比下降47.4%,市场观望情绪渐浓。随着客源的下降,供求比出现小幅扩张,南京二手房市场逐渐进入买方市场。  今年上半年,南京市二手房市场议价空间呈现上升趋势,1月份时议价空间仅2.45%,4月份时达到2.79%,至6月份达到3.28%的高值。据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监测,3.28%的议价空间,是去年年初以来的最高值。可见,买卖双方已经陷入观望博弈状态。    从近期二手房挂牌均价的走势来看,虽然挂牌均价下跌幅度较小,但整体均价水平一直处于小幅下滑的态势。  如果说5月中上旬每周的挂牌均价还处于震荡中,那么5月下旬开始,每周的挂牌均价则是连续下滑之势。365二手房网统计数据显示,5月19-25日,一周挂牌均价17962元/平方米,而至6月最后一周的挂牌均价则降至17793元/平方米,7月第二周继续降至17658元/平方米。  中广置业相关人士表示,均价持续出现下跌主要还是与当前市场交易情况有关,二手房市场在价格上缺乏支撑其上扬的动力。市场低迷对于刚需来说并非坏事,可以降低购房成本,抄底也不无可能。
【全文阅读】
          昨日公布的2014年1月-6月南京市住房公积金归集发放情况显示,上半年南京发放的住房公积金中,九成多是首次贷款,而贷款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小户型的占到约六成。这表明当前南京需求中,刚需自住型需求的占比非常明显。  数据显示,上半年南京归集住房公积金80.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89%,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归集任务150亿元的53.45%;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74.44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年度贷款任务100亿元的74.44%。  上半年南京共支持21571户家庭购房,其中首次贷款户数占91.69%,而购买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住房的贷款户数占59.18%。去年全年南京市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52839户,贷款金额183.84亿元,平均下来半年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户数为26419户,半年贷款金额为91.92亿元,半年贷款户数和贷款金额均明显高于今年上半年,这也说明今年楼市购买力已经下降了。  当前楼市购买需求可用“刚需中的刚需”来形容,也就是说,目前对于住房特别渴求、不得不买的人才会入市买房,而过去所说的刚性改善群体,目前入市的速度也在放缓,观望心态较浓,上半年首次公积金贷款超过九成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