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实名需责、权、利对等 ...
  昨天起施行的“史上最严电话实名制”引起了一些议论。和3年前这个规定还是“意向”的时候相比,这一次议论中“争议”的部分比较少,这是因为经过这几年的实践下来,大...
2期
央企理应带头同工同酬 不能因任何理由让步
  人社部和全国总工会曾希望同工同酬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险,反过来说明,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险才是完全意义上的同工同酬,事实上,即便是通过算账表达强烈反对的那家央企,也承认这一点。既然劳动合同法已经明确同工同酬,各方又形成了“同工同酬包括福利和社保”的共识,那就该不折不扣落实才对,用工单位一反对就放弃,置劳动者的权利于何地?又置法律的权威于何地?   我国劳务派遣工已经超过2700万,这个数目庞大的劳动者群体,广泛分布在一些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中。但他们一直被“临时工”的身份困扰,不仅一出事就会被拿来顶缸,而且待遇远远低于正式工。这一怪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法律对这一群体的保护远未到位。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同工同酬,正是消除临时工歧视的最重要一步。福利和社保,是劳动者报酬的一部分,既然同工同酬,就没有任何理由在这方面实行区别对待。   用工单位希望最大程度压缩成本,可以理解,但法律法规讲的是公平,讲的是保护权利,绝不能因为用工单位强烈反对就让步,更不能牺牲劳动者权利来满足企业的利润渴望。劳动合同法既已明确同工同酬,作为操作性规定的《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就应该通过细则保障完全意义上的同工同酬不折不扣地实现,而不能因任何理由让步。而政府部门和央企,更应该带头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岂能继续抱着区别对待的那一套不放?(江苏 赵勇)

【全文阅读】
 
中非经贸往来存在较大互补性
  今日,《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3)》白皮书主笔、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武芳做客人民网,以“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通常意义上讲的经济贸易往来,一般是涵盖几个领域,第一是双方的贸易,第二个是中国和非洲的互相投资和合作,第三个是中国在非洲的工程承包,第四是援助,非洲大多数是最不发达的国家,所以中国对非洲的援助也是包含在经济贸易往来当中。   当谈到中国与非洲的经济贸易往来的特点时,武芳认为,中非经贸往来与中国和其他国家,或者是非洲和其他国家的经贸关系相比有一些不同,最大的一个不同点是中国和非洲经贸往来存在特别大的互补性,以投资为例,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最大的四大块,第一是采矿,第二是建筑,第三是金融,第四是制造,这四大块占到中国对非洲投资的绝大部分。   武芳表示,建筑业是一个特点,非洲在吸引外资投资建筑只占几个百分点,中国对非洲的建设却占到20个百分点。非洲这几年经济发展特别快,也通过向其他国家的经验借鉴,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在地区经济发展当中,在吸引外资这个过程当中以及在扩大非洲自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有特别重大的作用,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特别注重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经济基础设施就是一些道路、桥梁、港口,社会公共设施包括一些住房建设,包括一些水项目,还有医院,医院和教育方面通过援助来建设的,是公益性的。   “近些年来中非贸易有一些变化,我觉得变化最大的就是从规模和速度来讲,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然后规模也比较大。” 武芳说。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层次有所提高,比如说在对非投资过程当中,不仅在向一些劳动密集型,或者是一些初级加工的行业投资,也逐渐向深加工层次,或者向一些服务业领域来进行投资。 郝帅

【全文阅读】
 
穆迪:中国地方债可控 不会导致经济危机
  如何看待中国的地方债问题?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托马斯-伯恩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性风险已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不会引发经济危机。   截至2012年底,中国36个地方政府债务总量为3.85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比高达78.07%,且债务余额比2010年增长了12.9%。随着财政收入和土地收益增长放缓,地方融资平台进入偿债高峰期,一些人士担心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否会酿成美国式次贷危机。   “我们不认为中国即将发生经济危机。”穆迪高级副总裁、资深分析师托马斯-伯恩在接受本网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伯恩说道,“中国仍在进步,并且中国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较好,地方债务风险对中央财政的影响有限。中国当前的信用膨胀情况已很好地得到了政府的控制。”   近期,为了对地方债的系统性风险和结构性风险进行进一步的控制,国家审计署已开始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   尽管伯恩认为地方债问题不会引发中国的经济危机,但这位穆迪资深分析师同样也指出了中国地方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我们了解到,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较大,并且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所进行的投资非常不透明。借贷和与之相关资产的质量的不确定性也较为明显。同时,投资项目是否有足够的用以偿还债务的现金流也很难判断。”伯恩说道。   “如果中国能够降低潜在的风险,其中包括提高地方政府债务的透明度与抑制过快的信贷增长,这将有利于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   伯恩表示:“我们不认为中国即将发生经济危机。但我们的确认为,在2008年、2009年间出现的信贷激增对中国当下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多个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以致使中国的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以及使得整个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厉振羽

【全文阅读】
 
中国调低2012年GDP增速0.1个百分点
   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国家统计局2日发布消息称,经初步核实,2012年中国GDP现价总量为51894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初步核算数减少38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7.7%,比初步核算数降低0.1个百分点。   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中国GDP的初步核算结果。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GDP为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比上年回落个1.5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过去九个月,国家统计局根据2012年统计年报资料、部分行业财务资料和抽样调查资料,对2012年GDP进行了初步核实,上述大部分指标均有所回调。   其中,2012年GDP现价总量为51894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38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增长速度为7.7%,比初步核算数降低0.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2374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3亿元,增长速度为4.5%,与初步核算数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5162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157亿元,增长速度为7.9%,比初步核算数降低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1406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减少220亿元,增长速度为8.1%,与初步核算数持平。按初步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0.1%,第二产业占45.3%,第三产业占44.6%。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按照中国关于GDP核算时效性的要求,中国年度GDP要进行三次核算,第一次为“GDP初步核算”;第二次为“GDP初步核实”;第三次为“GDP最终核实”,每一次核算结果都会有变化。   其中,年度GDP初步核算在次年1月20日之前完成,年度GDP初步核实在次年9月底之前完成,而年度GDP最终核实在隔年1月份完成。(完)

【全文阅读】
 
本土传统企业转型快时尚 产品60天更新
  ZARA、H&M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给国内服装业带来了一股冲击波,一批本土企业开始“复制”快时尚快速研发、快速上货周期及零库存的模式。   走进虹悦城的WanLi,不看招牌,还以为是外国快时尚品牌。男女顾客走进去,从服装到手包、从配饰到鞋袜都能一次性买全,一件短袖几十元,一件西装、大衣才两三百。   江苏省服装协会的人士介绍,WanLi的母公司在苏州,作为一家传统制衣企业,该公司在国外嗅到了快时尚的信息,对经营方式进行了调整,以 “一流的质量,欧美前沿时尚,中国的价格”的经营理念踏入“快时尚”圈子。   本土男装快时尚阿仕顿的品牌营销总监陈涛则告诉记者,支撑快时尚的体系,企划、信息化管理非常重要,要敏锐的捕捉前沿流行趋势,根据商品销售情况及时调整后期生产。   他透露,像国内一些企业探索“快时尚”模式一样,一开始大家都忙着的攻城略地,迅速扩张,但是近来已经在向大店模式升级。他们企业今年在战略上做出调整,突出单店规模、影响力的打造。近期,计划开出1000平方米以上的超级旗舰店,签约黄晓明作为代言人。   另据消息,近期陷入低迷的运动品牌也在转风向,做快时尚。中国运动品牌的老大李宁,在艰难的处境下将目光转向了快运动时尚,拿出10%的产品试水“快时尚”供应链,将产品更新速度压缩到60天。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