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火热,各方看法不一
049
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都为缺少资金苦恼。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企把资金源源投到海外,我国的海外并购呈现疯狂景象,颇有“买下全世界”之势。然而,一季度中企到底花了多少钱海外并购,商务部和外部机构披露的数据大相径庭,相差6倍之多。
 今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都为缺少资金苦恼。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企把资金源源投到海外,我国的海外并购呈现疯狂景象,颇有“买下全世界”之势。然而,一季度中企到底花了多少钱海外并购,商务部和外部机构披露的数据大相径庭,相差6倍之多。
4月19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的272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2617.4亿元人民币(折合400.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5.4%。
【全文阅读】
纳尔逊·佩尔茨(Nelson Peltz)在管理着37亿美元的资产管理公司美盛集团(Legg Mason)董事会里待了五年,同时他的对冲基金特里安合伙人(Trian Partners)拿到该公司10%的股份。佩尔茨一如既往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罢免了首席执行官,让美盛削减了成本,给股东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汇报。到撤出投资时,佩尔茨把自己的股份卖给了盛大集团。等等,什么?你没听错。盛大是中国的一家投资公司,靠互动游戏起家,但现在“寻求全球能带来业务增长或独特突破潜力的机会”。
【全文阅读】
中国的海外并购活动来说,有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仅在今年头3个月,跨境协议总价值就达到1010亿美元,接近2015年全年1090亿美元的水平。
过去3个月备受瞩目的交易包括:大连万达(Dalian Wanda)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媒公司传奇影业(Legendary Pictures);海尔(Haier)以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GE)旗下的家电业务;最著名的是中国化工(ChemChina)以430亿美元的创纪录金额收购瑞士农业企业先正达(Syngenta)。
【全文阅读】
近日,史密夫斐尔律师事务所(Herbert Smith Freehills)联手MergerMarket及FT Remark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并购市场研究报告《超越疆界:并购的未来版图》。报告显示,尽管全球政治经济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但中短期并购市场前景仍然非常乐观,中国市场的演变为全球并购市场带来了全新的行业机会。
该报告分两次进行调查,2015年末对全球700名高管进行了调查,2016年2月又对100位受访者进行了回访,并最终完成这份研究。
【全文阅读】
普华永道4月25日发布的《2015年和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市场回顾与前瞻》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为115宗,交易金额达到826亿美元,已超过以往任何年度交易总金额。2015年全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为246宗,较上一年增长41%,交易金额达到551亿美元,继续创历史新高。根据已经公布的数据,今年年初出现了中国大陆企业单笔海外并购最高交易金额,如这项交易最终达成,将刷新历史新高。不过即使排除这一项交易记录,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也是去年同一时期的两倍。
【全文阅读】
一起成功的并购绝非“任性”,陈爱莲和她的团队在下决定前是经过认真的市场考察,做了非常周密的战略考量的。产业前景好、符合企业自身规划是前提,政策环境也很重要,自己有没有能力支撑这些,作为并购主体的企业本身必须清楚地知晓。提起万丰奥特,大家可能并没有太多印象,或许你知道这是一家生产铝轮毂的企业,可如果有人告诉你,万丰还生产机器人,而且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已全球领先,你一定会大吃一惊;如果再有人告诉你,万丰接下来很快要建机场、生产飞机了,你一定会惊讶得张大嘴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