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浙商朋友圈的并购重组聚合力,马云都震惊了
037
阿里巴巴掌门马云说过:“浙商的鼻子很灵,哪儿有商机,哪儿就有浙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浙江为A股市场输出了一批批制造业的“隐形冠军”。浙江公司多为民企,一直扎根于中小制造业,在当下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也因其规模小而“船小好掉头”;另一方面,浙商善于抱团、头脑活络,思想开明,这使得浙籍公司族群在资本市场游刃有余......
十几年前它还是江苏常州的一家小企业,连媒体都没有报道,如今一跃成为业内的领头羊,一个员工数量达1.2万,产业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集团,行业内它是世界第一,行业外它是被人敬佩的并购案例的楷模,两次高质量的海外并购是金昇集团今天做大做强的秘诀。由小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步步惊心的背后是脚踏实地的作风,从最初的主动学习到中间的轻触试点,最后过渡到今天的创新整合,这条摸索出来的国际化企管之路逐渐清晰。小编带你一起解析它15年的并购历程......
【全文阅读】

          在中国资本迈向全球化进程如火如荼之际,有一家公司一次次地刷新着中资海外并购的头条……而根据最新消息(2016年1月18日经中国化工集团官方披露),中国化工通过旗下中国化工油气公司成功完成对瑞士摩科瑞能源贸易公司的战略投资。摩科瑞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一体化能源及大宗商品贸易公司之一,通过本次投资,中国化工将成为摩科瑞能源的重要少数股东之一,持股比例达12%。本次投资为中国化工的多元化投资组合再添亮点......
         
【全文阅读】
中国曾经在许多支柱产业中扶持本土厂商,但效果却喜忧参半。在汽车制造领域,政府曾经通过合资方式吸引外国企业与之分享技术,但却进一步加大了本土企业对外国合作伙伴的依赖。在商用飞机领域,国有大飞机公司中国商飞花费多年时间投入巨资开发飞机,但仍然没有推出成品。英国《经济学人》称,为了摆脱对海外企业的依赖,中国政府斥巨资扶持本土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并且从之前的光伏面板和LED照明行业中吸取了充分的教训,不过,由于时机问题和技术壁垒......
【全文阅读】
罗素·汤姆森(Russell Thomson)是南非人,虽然在美国生活多年,仍然保持着浓重的英式口音。汤姆森在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了近2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并购市场。2015年显然是并购可圈可点的一年,汤姆森说,如果回顾历史并购趋势和图表,我们现在处在前所未有的高位。在美国,我们已经超过2007年的高点,超大规模并购交易的水平更是前所未有。2015年圣诞节前夕,汤姆森接受记者专访时,窗外圣诞节的彩饰和喧嚣烘托着节日的氛围,暗合了2015年全球并购市场的热闹。
【全文阅读】

          2002年,王巍定义为中国并购元年。彼时的中国,刚刚加入WTO组织,王巍认定此事件造就了中国的并购主体。十年过后,并购行业风生水起,而2012年更是频频发生世界级的中国并购案例,显然,全球的并购目光已经聚焦中国。“并购本身也是就是一种随波逐流的生意,它并不创造产业本身,只是在产业发展和整合过程中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并购就是将各方 力量整合起来,并致使各方力量达成妥协的局面,以促使效益最大化发展。” —— 王巍如是说。
         
【全文阅读】
浙江公司多为民企,一直扎根于中小制造业,在当下面临着较大的转型升级压力,也因其规模小而“船小好掉头”;另一方面,浙商善于抱团、头脑活络,思想开明,这使得浙籍公司族群在资本市场游刃有余。阿里巴巴掌门马云说过:“浙商的鼻子很灵,哪儿有商机,哪儿就有浙商。”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浙江为A股市场输出了一批批制造业的“隐形冠军”。如今,在风云际变的产业转型期,浙商凭其圆融的性情,利用资本之手,在A股市场不断变换着并购重组的戏法。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