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取消限购大潮难阻 超60%城...
  苏州昨日已取消对90平米以上住房的限购政策。至此,在发布过限购政策的46个城市中,明确取消或调整限购的有苏州、南宁、呼和浩特、济南等28个城市,“松绑”率逾...
26期
地方救市“奇态百出” 近20城楼市限购松动
  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庞无忌)呼和浩特、济南、苏州、南昌……随着今年以来楼市持续降温,一股松绑限购之风刮过中国越来越多城市。一些按捺不住救市冲动的地方政府或遮遮掩掩或大方证实,频频上演松绑楼市的“大戏”。  据中原地产研究部统计,目前中国已有19个城市在限购方面不同程度的松动,约占近50个限购城市总数的40%。除呼和浩特、南宁等发布明确政策文件、调整限购政策的城市之外,更多城市虽未“明说”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已暗暗“松绑”。  传言通常是每场大戏开幕的“热身舞”。在持续一日或数日的谣言疯传之后,官方随后的表态往往决定了松绑政策的试探能否成真。以苏州市为例,7月18日开始,坊间关于苏州住房限购政策变动的传言沸沸扬扬,但官方并未表态。直到日前,有多家媒体从官方渠道证实,苏州全市已取消对9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限购政策,本地人及外地人都可直接在苏州购买面积9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  杭州市也在近日传来类似的消息。有媒体报道称,7月21日起,萧山区限购网签不再需要查档,意味着当地限购政策的结束。另有传言称除萧山外,余杭也取消了限购,此外,杭州主城区可能采用14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取消限购的方式。不过,杭州官方否认了这一说法,仅称未来限购政策可能面临调整。  尽管如此,杭州萧山的一些楼盘侧面证实,已接到口头通知,在当地购房不用查询是否有资格,限购在实际操作中已经放开。  除苏杭外,济南市的限购取消过程同样扑朔迷离。7月2日,有媒体在网络上公布了一份官方请示文件,其中提出在济南“全市范围内解除住房限购”。正当民众议论揣测文件真实性之时,济南官方回应称,“正研究现行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进行调整的办法,待确定后实施”。  这条消息至今仍在济南市住建委的官网置顶,而该部门尚未公布调整后的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官方没有“明说”,但目前济南的开发商以及售楼处都已经悄悄地取消了限购。  即便是在明确发文取消限购的城市,对“限购”二字也是讳莫如深。呼和浩特市在楼市新政中提出:“取消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的制度,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虽然解禁限购政策,但只字未提“限购”。  而且,呼市也经历了一出“文件先出台,后撤回”,再发表“更正声明”予以确认的戏剧性转折。  由于地方对于“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楼市降温导致“卖地”收入下降、地方财政吃紧,中国各地松绑楼市的冲动一直存在。  今年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5.8%,降幅比1-5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上半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但值得注意的是,6月份这一增速已经回落至7.3%。  此前几年一些地方也在楼市偏冷之时采用各种方式试探楼市调控松绑的底限。如珠海、佛山、沈阳等都出现过限购取消“一日游”(传出取消限购的消息后,再由当地政府次日出面否认)。  今年这样的趋势愈演愈烈,而且力度越来越大。部分“只做不说”的城市,采取缩小限购区域、提高购房套数、放松执行力度等方式松绑楼市。如长春的“口头叫停限购”、南昌的限购部分放开、兰州的“差别化限购”等等。  除了在限购上做文章以外,还有一些城市采用公积金调整、户籍政策松绑、契税补贴、放松限价等多种微调的方式试图提振楼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截至日前,发布松绑政策的城市及次数合计43次。他认为,在未来,各地楼市政策将出现明显的分化。  一方面,一线城市因为需要控制人口,且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度不高,预计限购政策将长期执行。另一方面,如厦门、南京、武汉等部分二线城市楼市库存压力不大,有可能继续执行限购,但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部分放松。而二线中的部分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以及三线城市则可能会明确发布政策,全面放松限购。(完)

【全文阅读】
 
浙江金华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锐减六成 多家中介倒闭
  金华7月22日电(奚金燕)已入盛夏的浙江金华,温度一路飙升,然而该地的楼市却并没有如天气那么火热。近日,有关部门亮出了金华房地产市场的半年度分析报告:1~6月,新建商品房成交套数下降同比下降9.56%,销售周期明显增长,价格增幅也呈现明显的回落态势,回落到了8665元,同比下降了3.6%。   22日下午,烈日炎炎,记者随机走访了金华江北多家房产中介,发现大多都门庭冷清,只有置业顾问静坐在电脑前,等待生意上门。  “以前上门的客人很多,小一点的店面都要挤爆了,电话手机也响个不停,以前怕接,现在我都盼着它响起来……”都市房产负责人陈有平告诉记者,他做房产中介十几年了,最辉煌的时候,拥有六家分店。但是去年,因为生意不景气,他关掉了其余的,只留下了一家。  “租房比卖房生意好。”陈有平无奈地告诉记者,不少客人现在都持观望状态,卖房的人多,买的人少。今年上半年基本每个月只能卖出一两套,按照以前一个月起码能卖出四五套,“小面积还卖得动,大面积问都没人问。”  就在前不久,登记为58万的小户型房子,陈有平以55万的价格出手,“以前最多还价五千,现在房价松动,还价的余地也大了。”  因为客人少,往往会上演多家中介争抢客源的情况。陈有平透露,很多中介都会降低中介费抢客人,“以前一套几十万的房子,中介费八千,现在只有四千,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陈有平表示,有的中介的行为更为疯狂,为了抢生意会投机取巧,钓鱼执法,“装成房东在社区门口贴单子,等客人打电话或者看完房才会透露身份……”  竞争激烈加上客源紧张、房价松动,陈有平透露,不少房产中介都已经倒闭了,如天兴房、万事兴房产中介等。不只陈有平,记者走访了多家房产中介都证实了这一消息。  数据显示,1~6月份,金华二手住房累计成交套数为2637宗,同比下降63.28%,累积成交面积25.8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4.49%。  陈有平自认能够撑下来的原因也是自己店面小、开支省。他告诉记者,按照自己的经验,楼市两年一波折,而金华的房价还会跌,现在自己只能暂时“吃老本”,熬一段时间。   根据统计,1~6月份,金华新建商品房累计成交套数为7685宗,同比下降9.56%。累计成交面积为76.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79%。  在价格方面,金华房价涨幅也有了明显的减缓。根据统计,2012年,该市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8423元,2013年,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8987元,同比增长了7%。今年1~6月份,住房成交均价回落到了8665元,同比下降了3.6%。  “现在有一些低谷。”位于金东区的某楼盘的一名营销总监告诉记者,去年该楼盘的销售额有7.1亿元,但今年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和市场原因,楼盘销售“遇冷”,进入了一个低谷。  此外,他表示,目前楼盘的价格也略有浮动,较去年每平方12000的均价,今年下调了几百元,目前楼盘均价在11000左右。当记者问及楼盘的成交量时,他则显得比较谨慎,表示这些数据目前无法提供。(完)

【全文阅读】
 
江苏省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五个月负增长
  南京7月22日电 (杨颜慈)22日,记者从江苏省统计局获悉,上半年江苏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3%,已连续五个月负增长,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4.4%。  江苏省统计局总统计师刘兴远认为,与全国总态势相一致,江苏省房地产市场也处于分化调整的阶段。此轮调整主要体现在销售面积下降、商品住宅价格涨幅收窄、投资增速回落、房产市场分化四个方面。  刘兴远认为,江苏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已经连续5个月下降,与之相应的,商品住宅价格涨幅也逐步收窄。“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江苏列入调查的江苏、、4个城市,6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小幅上涨,但是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南京下降0.6%,无锡下降1%,扬州下降0.3%,徐州下降0.5%。”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投资也出现回落。上半年,江苏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16.3%,较一季度回落3.5%。  此外,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分化,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企业的差异更加明显。  对于此轮房产市场的回落,刘兴远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去年同期的基数较高,二是市场自发调整的结果。“从2012年底起,商品房销售开始走高。2013年上半年,江苏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38.2%。去年的基数过高,也是造成今年同比下降的原因之一。”  刘兴远指出,江苏省经济处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的阶段,因此房产市场的此番回落属于向理性回归的正常反应。  他认为,房地产市场具有融资量大,产业链长、波及面广等特点。短期内,分化调整会对相关产业带来一定影响,但是长期来看,有利于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完)

【全文阅读】
 
这开锁工也太“热情”房主不在把门开了
  日前,市民苏先生来电:  市民李女士根据一张贴在楼道里的小广告,找来一名换锁工换了门锁,之后她发现六把钥匙中有两把不一样。还没等她换回不一样的钥匙,她的一个熟人竟趁其出差之际,找来开锁工打开了她家的门,导致其一件金首饰不见了。  本报记者 尚燕华 调查:  18日上午李女士报警后,嘉业警务站的民警来到了李女士家。李女士说,因为种种原因,几天前她根据楼道里的一个开锁电话,找来一个开锁工更换门锁。当时换锁工给她家换完锁后,给了她6把钥匙,她试了试其中两把都能用。几天后,她发现这6把钥匙中有两把与其它钥匙不一样,她没来得及找开锁公司换钥匙就出差了。可当她出差回来后却发现,放在门口抽屉里的一件金首饰不见了。  民警调查开锁公司得知,在李女士出差期间,有一个男子给开锁公司打电话称是该户业主的亲戚,在业主家落下了点东西,没带钥匙请求开门,开锁公司核对了该人的身份证信息及联系电话后将门打开。该男子取了东西后就离开了。经核对该男子留下的身份信息,李女士称认识此人,并表示会与他协商处理。但李女士觉得,开锁公司在房主不在场的情况下将门打开的做法欠妥。  在此,嘉业警务站民警提醒广大市民,新锁一般应该是两把备用钥匙,还有一包未开封的新钥匙。如果新钥匙已开封,则建议市民不要使用。另外,市民遇到开锁服务问题,一定要找正规的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开锁公司,开锁公司的员工要统一着装持证上岗,务必核实住户身份证信息,看有无房产证、租房合同及周围有无熟识的邻居,最好有第三方到场,或报警请求警方协助,以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