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预留3万吨级战备码头 机...
  东营军分区组织民兵在胜利油田巡逻。赵文元摄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站在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映入眼帘的不仅仅有自然造化的美丽神奇,更有东营...
29期
专家:俄军工实现目标面临挑战 核力量更新难度大
  俄罗斯总统普京27日表示,到2020年俄武装力量中现代装备比例不能低于70%,俄军工企业必须不打任何折扣地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一个曾经的超级军事大国,为什么俄罗斯提出的现代装备比例仅仅是70%?到2020年,俄罗斯能否实现总统普京制定的这一目标?就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军事专家邵永灵。    苏联在1991年解体后,一同分崩离析的除经济,还有军工体系。邵永灵认为,目前俄罗斯的装备质量情况并不乐观,普京曾经多次提出这一目标,但每一次的背景并不相同,其中暗藏了国家发展,鼓舞士气等多种需求。  作为超级军事大国,俄罗斯现代化装备达不到100%,苏联解体后的20多年,世界武器体系日新月异,俄罗斯提出的目标更多是武器装备的信息技术含量要更高,也就是能打信息化战争的武器装备。按照以上标准考察,俄罗斯装备的现代化可能都不到50%。俄罗斯的第三代战机,如苏-27、苏-34、苏-35,实际上装备并不多,反而二代机大行其道。  以俄罗斯核武器为例,目前掌握的真正新式核武器,如白杨-M,亚尔斯洲际弹道导弹,可能只占俄罗斯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25%,甚至更低。所以,俄罗斯大部分武器老旧,提出70%的目标是因为俄罗斯迫切需要现代化。  如果没有强大武装,俄罗斯的国际社会地位会受到影响。现在,整个西方社会对俄罗斯孤立,俄罗斯更需打造自己的武装力量。需要注意的是,普京这一观点的提出,每次的背景都不太一样:有时纯粹从国家发展、军队发展的角度出发;有时是为提振军队士气;有时是出于大国博弈需要。

【全文阅读】
 
解放军自行火炮演习侧倒 驾驶员处理妥当获嘉奖
  近日,第65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上,四连驾驶员唐志国驾驶的自行火炮发生淤陷侧倒事故。出人意料的是,事后唐志国不但没有受到处理,还因实战意识强、事故处理及时妥当受到嘉奖。官兵们感慨,旅里出台的《训练安全事故责任认定及处理办法》,解除了“事故定乾坤”的桎梏,使险难课题训练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该旅领导介绍说,实战化训练动枪动炮动车,安全风险较大,但以往由于对事故缺少科学的认定和处理办法,一些单位为保安全而不惜降低训练难度,有的甚至危不施训、险不练兵。对此,该旅党委决定从制度建设入手,破除消极保安全思维,使事故认定、处理有章可循。他们通过研究论证,于去年底出台《训练安全事故责任认定及处理办法》,对7类35个方面训练内容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责任划分进行了明确细化。有了这把科学“标尺”,诸如“是责任事故还是非责任事故”“出了事故该如何处理”等这类过去令人纠结的问题,如今迎刃而解。  该旅一连是多年保持安全无事故纪录的老典型,去年受领某新型炮弹应用射击任务后,连队干部因怕出了事会砸安全典型这面“金字招牌”,在训练中一度畏手畏脚。有了科学制度“撑腰”,他们大胆组训、严格施训,破解了新装备训练难题,实现了安全发展和训练效益的双赢。  “此举并非容忍和纵容事故,经查实属于责任事故的,就会有严格的处罚措施。”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办法》出台后,全旅上下重视抓安全但不消极保安全,部队训练水平得到提升。(周传余、赵品)

【全文阅读】
 
中国核潜艇败于水面舰艇:战士慌乱按错1个按钮
  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某艇员队组建于1969年7月,是我国核潜艇部队第一支艇员队。在我国核潜艇发展史上先后圆满完成90昼夜长航、核潜艇全课目训练和800多项科研试验,创造过30多项“首次”和“第一”,4次受到全国、全军表彰,2次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1994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水下先锋艇”荣誉称号。  靠泊在码头的核潜艇某舱室温度、湿度均达到临界值,同一情况两名值更战士却采用不同处理方式:战士孙闯值更,他关闭空调制冷机,理由是艇上空调功率大,耗电量高,没必要浪费电;战士亓宏强值更,他按训练大纲要求,不仅没有关闭空调制冷机,还开启除湿机,同时对电器设备和精密仪器的绝缘性进行测量。  作为“水下先锋艇”一艇之长的吴昌弟对于两种处理方法合理与否早已是了然于胸,一直想找个机会在艇员中说道说道。这次,趁着刚刚列席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归队与大家见面的机会,他把情况摆到了桌面上。果然,问题一提出来,艇员们七嘴八舌,有的认为小孙的节约意识值得肯定,有的则对小亓的做法表示认同。  看到大家热烈讨论,吴昌弟心绪难平……  自2008年6月接过“水下先锋艇”艇长接力棒以来,吴昌弟一直视训练大纲为铁律,不敢有丝毫懈怠。  此次装备升级改造,吴昌弟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之中。凡与装备升级有关的,他都要一项不落、一字不差地熟记在脑海里,每一个指令、计划、标准、程序都要吃透嚼烂,一个航次接一个航次演练,一个课目接一个课目验收。舱室、管路、仪表乃至艇体的每一条焊缝,都要组织力量进行地毯式排查,争取不留一丝隐患。他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这个荣誉舰艇掌舵人肩上担子的分量!是啊,对于这支屡建功勋的先锋艇队,要想再续新篇章,谈何容易?必须把工作做得更细,标准提得更高更严。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清楚,核潜艇是“团队一条艇,百人同操一杆枪”,艇员必须人人过硬,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失误,就是气球上的一个针眼,水桶上的一个窟窿。那次小失误成了大家心中永远的痛,也正是吴昌弟紧抓团队纪律和训练规范的根本原因。更何况,对于潜艇兵来说,水、阳光、空气,都是最为昂贵的“奢侈品”,长时间经受艇内高温、高湿、高噪音的恶劣环境,很容易给大家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懈怠,稍有放松就可能前功尽弃。  看到讨论进行得差不多了,吴昌弟站起身道:“核潜艇是卫护国家的利器,光有赤胆忠诚和铁血豪情还不够,还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养成依法施训,按训练大纲行动的坚强执行力。像关闭空调制冷机这样的事情看似小事,却关系着潜艇安危和全艇官兵的生命安全,更关系着操作流程的合理与否。亓宏强按训练大纲要求处理,他的做法才是规范的,值得表扬。”  ……  “波纹管破损,大量蒸汽泄漏!”艇长吴昌弟再次下达训练命令。在一场没有预先号令的损管操演中,官兵们以十分娴熟的动作和规范的操作程序,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处置,没有出现丝毫失误。  45载春秋,10万海里深潜,长航磨耐力、深潜练胆气,这航迹呈现出清晰的脉络,那就是视条令、法规为不可逾越的钢规铁律。在“水下先锋艇”里,1000多册翻得起毛边的资料、1500余幅几近破损的图纸、无数细化的操作规程和训练方案,被誉为“镇艇之宝”,这既是“水下先锋艇”创造辉煌历史的力量源泉,也是续写历史新篇章、凝聚力量再出发的魂魄所系。  -于 航 记者 陈国全

【全文阅读】
 
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从青岛起航
  青岛12月2日电 (王庆厚 张刚)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2日从青岛某军港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十八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海军副司令员杜景臣代表海军司令员吴胜利、政委刘晓江到码头,向执行任务的全体官兵致以问候和敬意。  在简朴的欢送仪式上,杜景臣指出,今年是海军执行护航任务6周年。6年来,海军连续、不间断、常态化地派出了18批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广大官兵以祖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坚定信念,牢记使命、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为5820余艘中外船舶安全实施护航,成功解救、接护和救助了60余艘遇险的中外船舶,继续保持着被护船舶和编队自身“两个百分之百安全”的纪录,并与世界各国海军务实交流、密切合作,有效遏制了海盗的猖狂活动,有效履行了大国责任,有效保证了国家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护航6年实践,不仅有效维护了国家海洋权益,全面检验锤炼和提升了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而且充分展示了负责任大国形象和中国海军过硬的军政素质。  第十九批护航编队由导弹护卫舰临沂舰、潍坊舰和综合补给舰微山湖舰组成,编队含2架舰载直升机、数十名特战队员,共700余人。其中,临沂舰、潍坊舰是首次执行护航任务。北海舰队副参谋长姜国平、政治部副主任夏平分别担任编队指挥员、政委。  海军副参谋长段昭显,济南军区副政委兼海军北海舰队政委白文奇,中国外交部、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人员,舰队军以上领导,潍坊市、临沂市等地方有关领导,以及部分官兵和亲属代表到码头送行。(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