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布局无人驾驶 A ...
46
  全球汽车巨头纷纷加大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力度,A股上市公司紧随其后,也在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  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近日透露,特斯拉即将问世的紧凑车型――Model III可以实现部分无人驾驶,力争2020年前推出全自动驾驶车辆。与此同时,上证报记者了解到,日产汽车、丰田汽车近日也公布了在近十年内推出无人驾驶汽车的计划。  无独有偶。9月15日,宝马和百度正式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在中国推进高度自动化驾驶科技的研 ...          
  华夏时报记者 金雪 北京报道  从奔驰、奥迪等一系列汽车企业陆续被调查,到捷豹路虎、雷克萨斯、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进口、合资车企业纷纷降价求“自保”,再到近期接二连三的“重量级罚单”落地,国家发改委反垄断举措频频指向汽车业。今年前8个月,已经开出的反垄断罚单中,超过九成来自汽车业。  而在《反垄断法》实施六年来规模最大的反垄断大潮中,汽车业被推至台前的同时,也同样面临这样的追问:集中于汽车业的反垄断调查是否公开透明?国家发改委对汽车业的反垄断调查有着怎样的流程?汽车业反垄断又将如何继续?一系列问题正待解答。      看上去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但仍未被普遍认知。  在百度百科里,垄断行为有一句拗口的解释――排除、限制竞争以及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即便不易理解,但也可看出的是,垄断与竞争天生是一对矛盾。而在缺少充分、平等的竞争环境中,垄断行为的存在往往最终侵犯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长期专注反垄断领域的天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魏士廪看来,垄断行为往往分为纵向垄断和横向垄断。“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就固定价格或者变更商品价格达成垄断协议,即构成对《反垄断法》第十三条关于禁止达成价格卡特尔的规定的违反。”魏士廪告诉本报记者。而在汽车行业,发改委对包括日立、电装、三菱电机等12家日系汽车零部件企业超12亿元罚单正是基于此处罚。  不过,纵向垄断行为在汽车行业更为常见。“如整车企业规定经销商销售车辆的转售价格及售后价格,通过单一的销售总代理模式、销售区域限制制度、独家授权制度等加强供应商强势的市场优势地位,使得整车企业生产、零配件供应、销售和售后维修服务等产业链条上占据了强势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以及对经销商自由定价,跨区销售并对违规者实施高额处罚,不允许第三方渠道的零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等等,都属于纵向垄断。”魏士廪说。  在发改委对克莱斯勒、奥迪及其位于上海地区、湖北地区的部分经销商的反垄断调查中发现,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召集经销商签订《武汉地区奥迪限价表》、《华中小区价格方案保证书》,而克莱斯勒也曾主导经销商签订《关于统一规范克莱斯勒、JEEP、Dodge品牌车辆维修保养等相关价格协商备忘》等文件。这也同样意味着,克莱斯勒与奥迪的反垄断行为正是固定转售价格及售后价格的纵向垄断行为。      汽车业反垄断调查的逐渐深入,使得官方降价潮来了。  7月1日才刚刚进行一轮售后保养价格下调的奔驰,在8月3日再次宣布主动调整部分维修配件的价格;奥迪在7月底宣布下调国产车型零部件价格,使得A6L的“零整比”从411%降至291%;几乎同时,捷豹路虎宣布部分车型售价下调,最高单车让利30万元;8月5日,克莱斯勒宣布对145种高价值高保修率零配件的价格将下调20%,并将旗下两款车型整车售价分别下调6.5万元和4.5万元。紧随其后,广汽丰田、广汽本田、雷克萨斯也纷纷宣布下调零部件价格。  在这几乎是汽车业有史以来最集中的一次官方集中降价的同时,汽车企业也无不坦言,是“应对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对于消费群体而言,降价几乎是其所能看到的汽车业反垄断调查的最直观、最迅速的市场反应。  降价与反垄断真的有关联吗?对,也不对。  “对于因垄断行为而导致市场价格高于竞争价格,经营者主动降价是逐步恢复市场竞争价格的手段。依据《反垄断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涉嫌垄断行为的经营者主动降价,属于主动消除或减轻价格垄断行为的危害后果,是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考虑的法定情形。”一位发改委反垄断局权威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其看来,车企在接受调查过程中主动降价,是积极整改和良好态度的表现。  事实上,反垄断执法机构并未强制要求经营者降价,也从未确定经营者的降价幅度。上述人士对本报记者解释,“汽车企业有自由定价权,并且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责并不是代替经营者去确定市场价格,而在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确保经营者依法定价的公平竞争环境。”        “汽车产业链长,牵涉利益面广,各类垄断行为在品牌间呈现相似性、普遍性和系统性。”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发改委反垄断局权威人士曾如是定义汽车业反垄断行为,而正是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汽车业反垄断的必要性。  而在汽车业,以克莱斯勒、奥迪所代表的限制转售价格、售后服务价格等类似的纵向垄断行为,并不仅仅集中在已被查处或正在调查的汽车品牌中。在北京亚市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看来,这几乎是大多品牌都存在的“潜规则”。“甚至可以称作是潜规则或者普遍存在。”颜景辉坦言,“大部分品牌新产品上市后的保鲜期内,都会在厂家指导价之下再规定最低售价,而这个最低售价,通常是严令不能逾越的。”
【全文阅读】
  9月沪牌拍卖昨天进行。本月因临近国庆长假,上海私车个人额度投放8300辆,比上月增加900辆。同时受国庆前夕购车、上牌高峰影响,拍牌人数小幅上升,达到122219人,比上月增加669人。最终本月沪牌中标率为6.8%,比上月提升0.7个百分点。  本月沪牌拍卖最低成交价73800元,平均成交价为73875元,比上个月的73785元上升90元。上月受“3年内不得再次登记参拍”等政策影响,拍牌人数相比7月骤减1.5万人。本月虽然人数回升,但走势平稳,显示出政策正持续发挥作用。  尽管新政策抑制了拍牌人数快速增长、中标率有所回升,但代拍沪牌的生意依然火爆。此前已从900元涨到5000元的代拍中介费用,再度逐月上涨,淘宝网多家成交量靠前的代拍网店,普遍开出最高8000元的服务费用,排名第一的“8000元”网店,交易记录显示近30天内进行交易407件,其中交易成功69件,意味着一次拍牌,给一家中介带来超过55万元的收入。
【全文阅读】
  兰州市官方19日晚披露,经充分考虑公众意愿和建议,兰州市政府19日决定,将原计划为期半年的重点区域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方案进行优化调整,9月21日至29日在主城区实行单双号限行,之后仍恢复尾号限行。今后,兰州市将根据道路交通和大气污染状况,更加适度、精准地实行限行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给公众带来的不便。  兰州市政府16日发布通报说,为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做好冬季防控大气污染工作,将从本月21日起实施为期半年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这一规定随即引发争议。  自2010年7月以来,兰州市已连续实施了五次单双号限行。兰州市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党政文16日表示,此次之所以会实施长达半年的单双号限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车多路少”。  今年以来,兰州市投入巨资实施轨道交通、上跨下穿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求从根本上破除交通拥堵。仅市区就有近300处道路开挖施工,是多年来占用道路最多、面积最大、周期最长的一年,使得原本拥堵的交通更加“雪上加霜”。  但记者在街头采访时发现,市民对长达半年的限行期限规定褒贬不一,有车主表示,维护公共利益不能损害个人的合法权益。  兰州一车主对记者说,今年已经实施了两次单双号限行,这一次如果实施半年,再加上平常每天限两个号的尾号限行,差不多一百天时间车就不能上路。这期间的保险费、养路费等我都是按全年交的,如果不能开车,这就是损失啊,谁来补偿?怎么补偿?  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社会各界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兰州市政府在19日晚间发布消息称:在充分考虑社会意愿、采纳群众建议的基础上,决定对此前制定的为期半年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方案进行重新优化,变为九天。对此,市民纷纷“点赞”。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何文盛认为,政府应从此事吸取经验教训,让决策程序更公开、透明和科学。  据央广
【全文阅读】
  9月24日起,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召回进口和国产C级车共66692辆。  其中,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口2007年1月12日至2011年3月7日期间生产的2008-2011年款C级车,有7203辆;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2008年2月29日至2011年5月31日期间生产的2008-2011年款的C级车,有59489辆。这些车辆由于相关材料发生氧化,车辆尾灯灯泡底座和尾灯接口处可能接触不良,尾灯的照明能力降低甚至失效,仪表盘显示特定报警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咨询电话:奔驰客服400-818-1188  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热线电话010-59799616  查询网站: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www.dpac.gov.cn)  新京报记者 廖爱玲
【全文阅读】
  北京9月22日电 (记者 彭大伟)中国官方将致力于为民众打造更高品质的汽车生活。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22日在北京表示,要加快推进机动车维修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让民众享有更加放心、安全、便捷舒适的高品质汽车生活。  当天,全国机动车维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杨传堂在会上作如是表示。  去年底,中国民用汽车总数已达到1.37亿辆,城镇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跃升至21.5辆,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有车家庭占比均超过40%。  杨传堂指出,上述数据看似很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庭拥有的机动车数量还将进一步提升。随着中国机动车存量扩大和井喷式的增长,大力发展机动车维修业意义非常重要。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于日前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5年左右努力,推动汽车维修业基本完成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基本完成从服务粗放型向服务品质型的转变,为民众提供更加诚信透明、经济优质、便捷周到、满意度高的汽车维修和汽车消费服务。  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机动车维修业户44万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完成年维修量3.3亿辆次,年产值达5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约占全国GDP的1%。  杨传堂强调,近年来,机动车维修业的市场规模迅速壮大,行业法规标准基本完善,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较好地满足了不断增长的汽车维修需求,同时在发展水平、服务质量、市场环境和监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在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质量、加快结构调整、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加快推进机动车维修业转型升级。  机动车维修行业亦从中看到了全新机遇。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汽车维修配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魏同伟向记者表示,交通部此次提出“大力加强行业诚信和品牌建设”,今后有望为汽车维修配件编制统一的“身份证明”,“同时要强化质量认证,每个配件一律要拥有统一编码,并在国家指定的第三方机构检测认证后,才允许进入维修市场。”(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