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最大社区计卫服务平台亮相
41
  近日,全市最大的社区计生卫生服务一体化平台,在岳麓区观沙岭街道长望社区面向周边居民群众开放。该平台总面积逾6000平方米,由新近落成的新家庭文化屋、观沙岭社区卫生中心等部分组成。居民群众可到此阅览图书、听知识讲座、参加文艺活动,进行免费体检、妇检、孕检和求医问诊。  长望社区是新建成的全市最大的安置型社区,包括农民安置房、城市拆迁安置房、廉租房、经适房等不同类型保障房8000多套,目前已入住逾万人,且周边还密集分布有大型居民区和行政村,整个片区内已婚育龄妇女达10768人。面对这一情况,区、街投巨资建设了新家庭文化屋、市民学校、老年人活动室、计生服务室等设施,打造集文化学习、教育培训、休闲娱乐和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场所。社区书记周京秀表示,“在计卫服务平台正式投入使用后,社区将创新活动载体,让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普洒整个社区。”(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彭上红)                        
  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正催热海外“购房”市场。近年来,中国房企的开发投资足迹遍布全球;但与此同时,海外投资所衍生的资产安全问题也在困扰着中国投资者。  中国跨境房地产投资正日益升温。仲量联行研究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总额较2013年同期增长17%,达到54亿美元。  业内人士提醒,由于各国的法律制度、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不尽相同,投资者不宜盲目投资。海外置业亦存在税费等后期管理费用高于预期、购房后不能自由转让等资产安全问题。(记者 郑钧天)
【全文阅读】
  “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曾是坊间对于机关公务员上班状态的戏谑。如今,“一杯茶”演变成了“一泡茶”,成套茶具开始摆进机关办公室,公务员上班时间优哉游哉泡一壶功夫茶,成了众多机关单位的寻常一景。不过,这样一幕今后在雨花区政府机关内将再难见到。  昨日,雨花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整治机关“风雅”的禁令,严禁在办公室摆放成套茶具及用公款购买高档茶,以严肃办公室纪律氛围,提高工作效率。禁令一出,引发热议:不少人对此叫好,但也有人认为,办公室内泡功夫茶并不违纪违法,禁令似乎“管得宽”。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公务员工作时间在办公室泡功夫茶,已超出私人兴趣范畴,而用公款购买成套茶具和高档茶叶则涉嫌违纪。专家强调,廉政反腐,厘清公务员的公私权界限是必须前提。  昨日,记者看到了《关于在办公室严禁摆放成套茶具及公款购买高档茶的通知》,其明确了四大禁令:严禁在办公场所开设专用泡茶室;严禁在办公室摆放成套茶具;严禁上班时间在办公室泡茶闲聊;严禁公款购买高档茶桌、茶具以及高档茶、礼品茶。“这类所谓办公室的‘风雅’和舌尖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一样,都是有悖于作风建设甚至是违纪的行为。”雨花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冯聪龙告诉记者,八小时外玩赏茶道确实风雅,但在工作时间、办公场合则不合适。在出台禁令的同时,该区还将开展专项督查,对文件落实情况予以检查。  禁令是否有效?昨日,记者在该区部分区直单位以及街道办事处暗访发现,公开摆放的茶桌、成套茶具不见了,来客来访,用一次性纸杯泡茶接待。“我自己花钱买的这把日本铁壶,准备闲暇时在办公室泡普洱茶,还没开始用就要收回家了。”雨花区某局干部刘欣(化名)给记者看他锁在柜子里的茶具。对于禁令,他有点想不通。自费买茶具、茶叶,咋不能在办公室享用?  记者在网上发起的随机调查显示,有八成以上网友力挺这一禁令。“办公室是办公的地方,泡茶可以上茶楼!”网友“路子”认为,办公室不是茶楼,来访的群众和机关同僚,不会计较你是用铁壶还是紫砂壶泡茶,人们在意是否公事公办、便捷迅速。  据了解,在功夫茶文化盛行的福建、广东一带,多地都出台禁令,规定政府机关内办公时间禁泡功夫茶,也有人以“权不逾法即为善”为理由,对此提出质疑。对于长沙的“风雅”禁令,湖南省社科院副巡视员、社会学教授方向新认为,这一禁令是妥当的,机关办公室是公共空间,用来为纳税人服务,公务员八小时内在此行使的是公权力,没有也不应该有空闲来泡功夫茶,这对履行公职不利。而且,成套茶具、名贵茶叶动辄花费上千元,一些人以办公经费名义用公款开支,这和用公款收藏名家字画一样,属于灰色“风雅”,涉嫌违纪甚至贪腐。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对此项禁令,争议多集中在是否混淆了公务员公私权界限。“在政府机关办公室摆放成套茶具泡功夫茶,这不是简单的私人兴趣爱好问题。”著名反腐专家、湖南商学院教授王明高认为,公务员在办公室可以摆放花草,营造温馨办公环境,但办公室不是“茶水间”,如果摆放动辄数千元的茶具、茶叶,占用办公时间玩赏,无论是否自费,都逾越了公权应守的范围。  王明高强调,反腐倡廉,当务之急应用制度来明晰公务员的合法私权和公权的界限。公权与私权的混杂不清,使得利益输送能源源不断供给,比如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三公消费”,乃至贪污腐败。同时,如某地规定禁止公务员周六休假一样,出现公务员合法私权被侵占现象。制度的建立需遵循客观实际,应合理划分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做到让权利有边界。“不能让公务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首席记者 李卓 实习生 卢霞
【全文阅读】
  近日,记者在开福区翠园小区后山看到,钻机在破拆一个废弃的水塔,拓宽的山路边留下黄土和不少倒伏的杂木。 王志伟 摄  记者 朱炎皇 实习生 陆李思  邢
【全文阅读】
  近日,义乌市稠江街道下沿塘村熙熙攘攘,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多亏了农商行的贷款,我们农村人也能住上新房了!”原来是义乌农商银行稠江支行的客户经理们,正在村里发放城乡新社区集聚配套贷款。  村民吴功建一家五口都生活在下沿塘村,三代人挤在小小的两间房里。“房子是以前留下来的,几十年了。”看着周边其他村子陆续进行了旧村改造,村民们高高兴兴搬进了新房,吴功建也想着能造起自家的新房,盼望着改善生活条件,让父母子女都有自己的房间。“我们夫妇俩都是打工的,一点积蓄实在是不够造房子。”在了解到吴功建等许多有类似情况的村民的难处后,该行干部员工迅速行动起来,依据义乌农商银行城乡新社区建设集聚配套贷款管理办法规定,及时为其办理贷款20万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据悉,为更好地支持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义乌农商银行今年及时出台《义乌农商银行新社区集聚建房配套贷款操作办法》,对原来的“美丽家园”贷款进行了补充,完善了各项信贷政策,扩大了贷款支持额度,优化了贷款担保形式。据了解,稠江支行已收到村民申请74户,已成功办理城乡新社区集聚配套贷款56户,金额700余万元。这是义乌农商银行启动城乡新社区集聚配套贷款试点以来发放的首批贷款,对于助推义乌城乡新社区集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楼小青 辛 岛)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