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信息消费培育成新增长点
5
  昨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表示,工信部将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努力将信息消费培育成继房地产、汽车之后的又一消费领域、新的经济增长点,文件将会尽快出台。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透露,在“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公平税负,暂免征收部分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研究确定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的措施;部署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   会议决定,通过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财政资金,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按照公平税负原则,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抓紧研究相关长效机制。据新华社
【全文阅读】
          成都绿地中心,无疑是成都最让人期待的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48亩,总规模达到150万平方米,总投资规模约12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心塔楼高度468米,建成后将成为西南第一高度。   以打造超高层城市综合体闻名于世的绿地集团,互利共赢,经营的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在经营一座城市的未来。7月8日晚,美国《财富》杂志正式公布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绿地集团以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2002.48亿元的骄人业绩,连续第二年成功入围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359位,排名较前年上升了124位。   纵观人类城市文明的发展史,不同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文明载体,如纽约帝国大厦、巴黎埃菲尔铁塔、北京故宫、上海外滩……它们用最直接的方式诠释着各个时期的世界文明史。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区域的中心城市,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外资银行数量、外国领事馆数量均位居西部城市前列。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规划中,成都正高速前行。“该项目的成功投建,将为成都乃至整个西部的建设带来深远的影响。”绿地集团西南事业部总裁孙志文指出。   “绿地中心”468米的中心塔楼,是目前西南第一高度,其“蜀峰”的设计理念寓意成都是“成渝经济圈”的核心战略高峰,同时也诠释了成都及巴蜀人民勇攀高峰的精神。这幢“立产业高度,优城市形象”的地标性建筑,将使成都彰显“全球比较优势”,标志着成都在“国际化城市”进程中迈出坚实的一步。   该项目庞大的体量和丰富的业态,产生强大的产业集群整合功能,包括:高端商务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创意产业中心、品牌商业中心、星级酒店集群、文化娱乐中心及高品质居住社区等“七位一体”的高端产业集群,作为名企总部的专属场所,该项目必将成为“西部经济增长极”中汇聚产业、资本、人才的核心枢纽。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核心载体,通过川蜀风情街区、文化主题商业等产业形态,将海派文化与川蜀文化有机融合,着力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孵化基地;以形象高度诠释产业高度,全面实践“立城优城”战略。”孙志文指出,“一个会议厅就3000平方米,同步可以放600桌婚宴。还有一个最大的地下地铁广场。绿地中心除了是最高的高层建筑,也将会是成都最有特色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之一。成都是时尚之都,旅游之都,我们希望成都名片类产品的发布都可以放在我们这里。”   “我一直认为成都将是西部的上海。你看现在上海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不仅是文化地标也是产业聚合区。因此,我对绿地中心的未来很有信心。比如伊藤已经准备在这里开旗舰店,还有王府井、银泰中心等等都和我们有接洽。”孙志文告诉记者。 华西都市报记者方志勇
【全文阅读】
   7月25日电 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保健品虚假宣传问题突出。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保健品投诉2,318件,涉及虚假宣传的有521件,占22.5%。其中,保健食品“藏诺虫草胶囊”以药品向消费者进行广告宣传,违反了我国相关规定。   消协投诉情况分析显示,2013年上半年保健品(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市场良莠不齐,虚假宣传问题突出。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保健品投诉2,318件,其中涉及虚假宣传的有521件,占22.5%,远远高于虚假宣传在总投诉中所占的比重。   一些通过媒体购物、流动讲座购买的保健品投诉,由于跨地域、涉及环节多、经营者身份不明等原因,投诉纠纷往往难以解决。部分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追求健康心切,经受不住一些保健品通过媒体购物形式进行违规疗效宣传的误导,食用或使用后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甚至耽误了治疗时机。   如今年5月初,吉林消费者冷女士在某电台听到“藏诺虫草胶囊”的广告宣传,花1500元购买了一个“疗程”产品。服用一个月后出现四肢无力,排尿困难的症状,医院诊断结果为肾功不全,经当地消协查询,该产品只是一种保健食品,广告宣传以药品向消费者推销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相关规定。   中消协统计显示,根据投诉性质,质量问题占47.2%,营销合同问题占13.2%,售后服务问题占12.1 %,价格问题占4.6%,虚假宣传2.0%,安全问题占1.7%,假冒问题占1.4%,计量问题占1.1%,人格尊严占0.3%。产品质量、合同争议和售后服务问题仍是引发投诉的主要原因,占投诉总量的七成以上。( 财经频道)
【全文阅读】
           西安7月25日 (冀浩凡)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5日披露,目前陕西最低工资标准排在全国第23位。未来将继续落实新修订《劳动合同法》,合理调节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今年年底有望提出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方案。   陕西省自2013年1月1日起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四类地区分别提高至1150元/月、1050元/月、950元/月、870元/月,平均涨幅为13.2%,当时在24省市排名中居14位。   2013年以来,全国多个省市最低工资标准“涨”声一片,陕西的最低工资排名因而迅速滑落,目前排在全国第23位。陕西省人社厅劳动关系处处长楚瑞秦表示,23位的排名与陕西的发展状况并不匹配,年底将提出一套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方案。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南宗亮透露,未来将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出台提升批发零售、水利等低收入行业职工工资的意见;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制度,整理发布部分市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适时适度提出陕西省2014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方案。   据悉,2013年前6个月,陕西省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共检查用人单位1.5万户,处理突发事件270余起,查结案件2800多件,帮助3.6万劳动者追回工资等待遇2.3亿元,督促用人单位2.7万多人补缴400多万社会保险费。   南宗亮表示,未来还将继续落实新修订《劳动合同法》,完善劳动标准体系建设,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和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