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期:济南部分银行房贷打9折 条件严苛
济南部分银行房贷打9折 条件严苛
  近日,全国掀起第二轮房地产救市潮,商业银行降低商贷利率是主要内容。济南的限购政策放开两个月后,信贷政策也出现了松动,
50期
楼市“穗六条”一周年 楼市成交跌三成
  明天,“穗六条”出台将满一周年。据乐居监控阳光家缘数据,“穗六条”实行近一年来,广州一手住宅网签量为67452套,同比大跌三成,外围五区严重萎缩;均价则为14801元/

【全文阅读】
 
招商地产重庆项目规划变更疑云:消失的一栋楼
  距离招商地产重庆花园城项目二期交房仅一个月,期盼着收房的业主们听说自己买房的小区规划出现了大变更,原本一栋楼生生“不见了”,变规后小区内的绿地面积不增反减。业主们坐不住了,开始找招商地产讨要一个说法。  开发商招商地产向业主解释称,变更规划的原因是原规划两栋住宅楼位置与重庆轻轨三号线保护线冲突,因此选择避让。而规划变更后小区内地上建筑面积、居住人口和居住户数有所减少,容积率降低,小区环境将有所优化。  事实上,轻轨三号线选址早在2004年前后已经完成,因此项目规划与轻轨规划不应该存在冲突。据重庆北部新区规划办的一位官员透露,招商花园城项目总建筑面积不会变化,该项目二期N5地块减少的建筑面积将在N8和N17地块上弥补。这也意味着招商花园城项目后续开发仍然可能面临规划变更问题。  招商重庆项目的规划一事,变更缘由在各处的说法和解释不尽相同,业主们显得更加迷茫。    再有一个月的时间,就是重庆招商花园城二期业主陈先生收房的日子,不过直到前几天,陈先生和他的邻居们才发现,小区内的3号楼全部由百平左右的户型变成了40平方米到60平方米的公寓户型,3号楼的户数也几乎占到了小区内总户数的一半。  不过,据陈先生等业主与招商地产沟通及记者调查了解,在招商花园城二期3号楼户型变小、户数增多的背后,是招商地产在进行的一系列规划变更。  据悉,重庆招商花园城项目系招商地产在2007年以2349元/平方米的楼面价获得,根据当时出让文件及招商地产历年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重庆招商花园城项目为商住性质,所属地块占地面积为2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接近52万平方米。目前重庆招商花园城项目一期已经竣工,二期、三期正在开发建设中。  其中,记者了解到,按照招商花园城二期的原规划,共有9栋楼,分别是1、2、3、4、5号5栋30层左右百平户型的高层住宅以及6、7、8、9号4栋低层楼栋。不过,招商地产至少应该是在去年就完成规划变更。记者在重庆网上房地产上查询得知,目前招商花园城二期1、2、4号楼依然是30层左右的百平户型住宅楼,每层6个单元(个别单元为跃层);3号楼为32层的小户型住宅楼,每层12个单元;6、7、8号楼也依然是跃层的低层楼栋;5号和9号楼现在则是商铺。  “其实核心的规划变更就是原规划中的3号和5号两栋高层住宅已经变更为现在的3号一栋高层住宅,户型变小,户数随之激增。”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人士告诉记者,而现在3号住宅楼选址并非原规划中的两栋住宅楼所处位置,而是选址在原规划的绿地区域。  而且,让招商花园城项目二期业主费解的是,在去年9月份前后,原规划中的3号和5号住宅楼其实已经建起来一部分,不过随后被拆除,后又选址小区附近位置建设现在的3号住宅楼。而在这一过程中,招商地产并未告知招商花园城项目二期业主规划变更情况。招商地产对此解释称,该项目规划变更其实是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前,因此在项目销售之前的规划变更,并无告知业主义务。  不过,据记者了解获悉,招商地产至少在2013年4月份前后开售时,就已经在着手进行该项目的规划变更事宜,而招商地产取得预售证向业主销售时,其规划变更也并未完成。在多位受访业主向记者出示的购房协议中,招商地产在合同中提示风险时标注,“因开发需要,N5地块规划方案有部分改动,目前正在向规划部门报批”,并罗列变更内容为总建筑规模由原约14万平方米减少到12万平方米,取消5号和9号两个楼栋,且3号楼面积有变化,项目容积率有所降低。  根据招商花园城项目二期业主向重庆北部新区规划部门了解到的信息,招商地产第一次报批招商花园城项目二期N5地块的施工许可证是在2012年1月份,彼时原计容面积近11万平方米,而直到2013年9月份才重新批准新方案,并确定了该项目3号楼每层12户的小户型方案,并于今年1月份批复工程施工许可。

【全文阅读】
 
2020年绿地跨国指数要超25%
  昨日,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应邀出席G20首脑峰会系列活动。据悉,作为澳洲近两年最受关注、最炙手可热的外资投资方之一,排名世界500强第268位的绿地集团,全球范围内房地产在建面积已超过75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600亿美元(海外项目总投资超200亿美元),持有酒店超过100家。今年海外业务销售收入将达200亿美元,明年再翻倍。  在绿地的规划中,未来5年,将强化全球经营,多元发展,使企业的全球投资布局更加完善,跨国经营水平全面提升,到2020年企业跨国指数达到25%以上。记者赵燕华报道

【全文阅读】
 
“银九金十”余温渐退 开发商促销“玩心跳”
  17日,夕阳映照下的连云港市海州区正在建设中的住宅楼。 耿玉和摄  “打响年底冲刺第一枪,不分楼层一口价绝对惊喜。”昨日,南京江宁楼盘骋望骊都放出劲爆消息:在售科技精装住宅一口价9888元/平方米,且赠送车位。该楼盘售价曾一度高至1.5万元/平方米,最新报价无疑应了开发商所称的“玩的就是心跳”。骋望南京公司营销总监姚波坦言,年关逼近,资金回笼更显迫切,“现在剩下的房子基本是200多万元的跃层房源,总价高、销售速度太慢,打出一口价就是想年底多冲点量。”    事实上,进入11月后,楼市“银九金十”疯狂模式已悄然转向,前期因限购、限贷政策积压的需求,在政策解除后迅即释放,目前来看,后续购买力似乎有些接不上趟。加之今年上半年市场销势低迷,9、10两个月的冲量并不足以力挽狂澜,大部分房企全年销售数据依然“不好看”。  当前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已呈下滑趋势,11月10日-16日全市商品住宅成交2002套,较前一周微降一成多;同一周,常州住宅市场签约795套,较此前一周下跌19%,也是10月以来当地住宅市场签约量最差的一周。  为尽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1月开发商推新节奏还在加快,一些区域供应量陡然加大,供大于求现象十分明显。苏州楼市上周有10家楼盘加推新房源,开发商大有备战年末、放手一搏之势。如何争抢有限的“购买力蛋糕”?价格还是杀手锏。   据365号角工作室统计,苏州商品住宅库存量出清周期高达12个月,市场库存风险仍位于较高水平。受销售压力影响,苏州开发商普遍以价换量,上周当地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因此回落至10824元/平方米,较前一周下滑1.33%。  苏州第一房产首席分析师夏玮芬介绍,上周苏州主力在售楼盘集中降价,像吴中区的越溪招商小石城,均价从9300元/平方米降至7700元/平方米左右,同一区域的景瑞御江山均价也从8000元/平方米降至6800元/平方米左右。降价楼盘受到市场追捧,上述两家楼盘的成交量也占据上周苏州普通住宅项目成交套数排名的前二。  无锡上周末推新的楼盘也不少,达到6家,但住宅产品均价也跌了,为6290元/平方米,比上一周下跌561元/平方米。  也有涨的。上半年充当降价急先锋的九龙仓,近期价格掉头向上,在苏州、常州等地的旗下楼盘悄然小幅提价:其在常州的年华里项目上半年价格一度探底至5000元/平方米以下,目前上调至5500元/平方米;其在苏州的时代上城项目10月售价1.2万元/平方米,11月初涨至1.25万元/平方米。然而,如此涨幅与其前期降幅相比,还是低出不少。   当然,也有前期低开的新盘再开盘时高走,但市场反响明显平淡。上周,南京楼市就有多家楼盘半夜“抢跑”,此前首次开盘时“贴着成本卖房”的中南世纪雅苑此次将价格上调几百元/平方米,市场的反应就已不如首次开盘时热烈,房源售出近七成。  为避免购房人对涨价的抵触,一些开发商选择明涨价暗优惠策略,仙林一家楼盘曾是上半年南京房价“跳水”的领头羊之一,房价一度从1.6万多元/平方米探底至1.4万元/平方米左右,眼下其对外报价涨至1.5万多元/平方米,但开发商又推出一批“特价房”,房价与降价时无异,即便不是特价房,各类折扣之后,均价也低于1.5万元/平方米。  夏玮芬认为,年关时节,开发商已进入第二轮价格调整期,买卖双方也进入新的博弈期,市场观望情绪复而浓郁,“对大多数开发商而言,去库存依然是当务之急。”  同策咨询副总经理杨锐表示,目前南京新房库存仍维系着5.3万套的高位,虽然目前状况要好于今年上半年,但是不是回暖仍有待观察。  本报记者 汪晓霞

【全文阅读】
 
观察:穗六条满周年 取消还是坚守
  对于“穗六条”应否再坚守下去的话题,不妨看看其他一线城市的做法。  目前仍执行限购政策的一线城市中,上海已“含蓄救市”了:11月20日起,上海市执行新的普通住房新标准,与2012年的标准相比,内环线以内实际成交的价格上升了120万元;内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上升了110万元;外环线以外的上升了70万元。  上海这一做法,显然是基于今年限购政策无法放开的背景下,为了加快去库存的速度。而这样一个标准的调整,也和上海的居住条件基本吻合,使得更多房源可以参与到央行救市政策下的“庇护”中。  更早之前,北京、深圳相继传出,已专门开会讨论了当前的房地产形势,也将普通住宅标准的调整作为房地产救市的储备方案。说白了,当限购政策还没有办法做出实质性松动或取消之时,调整普通住宅标准成为其变相刺激市场复苏与好转的工具。  如果不仿效上海的做法,还有别的方式吗?让“穗六条”划上休止符也许是一个办法。  事实上,“穗六条”对广州房价影响有限,反而误伤了不少购房者。据统计,近六成的意向购房客户因“穗六条”中的“3年纳税证明”“二套七成首付”无法置业。购房客户普遍认为“1年纳税”“限新购一套”双管齐下,已能够达到抑制投机投资需求,加码到“3年纳税”实属过于严厉。对于二套房买家来说,他们有改善居住环境的刚性需求,七成首付压力偏大,且当前市场下行,难以“卖一买一”。  就广州而言,的确没有第一个取消限购的动力。日前广州土地市场上演了一场盛宴――8宗宅地收金156.87亿元,来抢地的全是大品牌,几乎全是外来“过江龙”,显示广州市场被相当看好。预料广州更不愿当出头鸟,在四个一线城市中率先松绑限购了。这种情况下,广州取消限购面临困难,让“穗六条”画上休止符也许是个办法。  (赵燕华)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