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用好反垄断利器 保障消费者
332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江国成、韩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7日宣布,对广州市合生元等六家奶粉企业的价格垄断行为共处
  新华网北京8月7日电(记者 王希)中国对欧盟出口光伏产品的价格承诺如何执行?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方案何时公布?近期对葛兰素史克等跨国药企展开的调查会不会影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7日就近期经贸热点问题接受了采访。   问: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协议后,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对欧出口产生什么影响?价格承诺具体如何执行?中国对欧葡萄酒、多晶硅调查进展如何?中方计划如何处理?   答:8月2日欧委会批准中欧光伏价格承诺协议,8月6日正式实施。我们认为,光伏案的妥善解决有助于中国光伏企业继续对欧出口并保持合理的市场份额,也可以满足欧盟用户的需要,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对欧盟光伏产品出口价格承诺和数量分配将遵循“由商会协调、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协商确定”以及“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目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正在组织有关企业研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和数量分配方案,并将在反复征求企业意见、充分体现企业自主商定原则的基础上,尽快付诸实施。   中国对欧盟多晶硅和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目前仍在调查程序中。商务部将依法调查并作出决定。同时,我们愿意看到双方业界通过对话协商与合作,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   问:据报道,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规则原计划在7月下旬公布,但有关部门推迟了规则的公布。请问具体原因是什么?   答: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目的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政府经贸和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时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会议精神对《总体方案》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报国务院审定。目前,《总体方案》正在进一步完善并按程序办理中,离正式审定批准公布的时间应该不会很长了。   问:有报道称,继葛兰素史克行贿丑闻爆发以来,赛诺菲、礼来这两家大型外资药企日前也遭到中国有关部门的调查。有人认为这些调查重点针对外资企业,你怎样看?会不会影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   答:商务部对媒体近期关于葛兰素史克、赛诺菲、礼来等外商投资制药企业的报道非常关注。每个企业都应遵纪守法,无论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一旦触犯中国法律,都将受到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绝大多数在华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守法意识高,能够依法经营,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调查重点针对外资企业的说法毫无依据。   中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中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也不会改变。依法查处此类案件,进一步表明中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完善、优化投资环境,努力为各国投资者创造公平、平等的竞争机会。我们相信,依法查处违法企业将有利于增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而不是相反。   问:有报道称,中国在新西兰乳制品企业发现其产品可能含有肉毒杆菌后已全面停止进口所有产自新西兰的奶粉。请问该说法是否属实?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经中新双方核查,初步确定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生产的乳制品。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对新西兰乳制品受污染事件高度重视,已要求新方及时向中方通报情况,采取切实措施防止问题产品影响中国消费者健康,进一步加强其对出口到中国的乳制品的检验检疫监管。同时,要求进口商召回可能受污染的产品。有关进展情况请关注国家质检总局的通报。
【全文阅读】
  中广网北京8月7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陈亮 实习记者张程)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恒天然乳品涉肉毒杆菌事件持续发酵!今天又有媒体报道称,之前一直没有"现身"的第八家受污染奶源影响的企业,经恒天然公司确认,正是最后一家宣布召回存在被肉毒杆菌污染风险产品的雅培。雅培就是那个隐藏的"第八人"吗?   在两天前的恒天然公司关于肉毒杆菌污染事件的发布会上,该公司CEO史毕根斯表示,38吨受污染的原料浓缩乳清蛋白一共被提供给了8家公司,不过当天他们只公布了七家公司的信息。   史毕根斯:其中一家公司强调不能提他们的名字,不过他们的产品也都找到了,这家公司也在和当地的相关部门一起沟通,估计这一两天内就可以得到答案。   就在史毕根斯做出表态后不久,雅培就发布了一份紧急召回公告,称经过恒天然公司确认,有2个批次雅培金装幼儿喜康力3段奶粉是使用恒天然公司生产线包装,有可能受到污染,因此进行预防性召回。召回产品共7181箱,其中已售出约112箱。这样的举动让不少人怀疑,雅培就是那个不能透露的"神秘客户"。就在昨晚,中国证券报记者刘兴龙从恒天然集团大中华区高级公关经理郝晓红口中得到了一个答案。   刘兴龙:下午5点左右的时候我们打过两个电话给她,但是不能说,因为涉及到保密协议,后来七点多我们发了短信,问今天会不会有一个最终的公告或答案,她就回了我们两个字,雅培。   但记者今天从早上9点到下午4点数十次致电这位郝经理时,电话始终没有人接听,而负责此次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的另一家公关公司海天网联营销传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恒天然官方对此雅培的问题"不置可否"。   负责人:目前我得到关于雅培的这个事情,恒天然官方没有一个关于是或否的信息,这个事情还是要跟雅培这边沟通,我们不会给官方的答复。   私人肯定,但官方却不予回复,似乎答案只能从雅培方面得出。不过此前曾公开公告称,"绝没有要求恒天然公司隐瞒情况"的雅培今天也颇为沉默。雅培中国多位负责人的电话今天同样处于无人接听状况。记者辗转得到该公司公关负责人的回复,称雅培没有使用恒天然公司问题乳粉。双方都不肯直接回应,这更加重了消费者的恐慌,雅培提供的产品召回热线今天始终处于忙线中。   雅培热线:欢迎拨打雅培挚爱宝贝营养专线,人工坐席都在忙线中……   随着问题的进一步发酵,目前恒天然宣布,所有该公司生产的被污染奶粉下架停止销售。对此,商务部今天下午紧急回应,将继续加强监管新西兰进口的相关产品。   商务部工作人员: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等国家有关部门对新西兰乳制品受污染事件高度重视。已要求新方及时向中方通报情况,进一步加强其对出口到中国的乳制品的检验检疫监管。同时要求进口商召回可能受污染的产品,有关进展情况请关注国家质检总局的通报。国家质检总局过几天可能会专门开发布会通报相关情况。
【全文阅读】
   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石岩)继葛兰素史克丑闻爆发以来,赛诺菲、礼来两家大型外资药企日前相继遭到中国工商部门的调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7日在北京表示,上述调查“将有利于增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而不是相反”。   沈丹阳是在当日就若干经贸热点问题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作出上述表态的。针对上述案件,有舆论担忧将影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从而损害中国旨在吸引外资的努力。   “在此我愿再次重申,中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是坚定不移的,中国积极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也不会改变。”沈丹阳表示。   沈丹阳强调,依法查处此类案件,进一步表明中国政府将继续致力于完善、优化投资环境,努力为各国投资者创造公平、平等竞争机会的决心。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是改善中国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希望大家能够从客观、积极的角度看待这类事情。”沈丹阳说,“我们相信,依法查处违法企业将有利于增强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而不是相反。”   在7日的联合采访中,对于有报道指称中国正在开展的调查重点针对外资企业的说法,沈丹阳同样予以否认。   “遵纪守法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无论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一旦触犯中国法律,都将受到法律制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沈丹阳强调。   沈丹阳指出,绝大多数在华投资的外商投资企业守法意识高,能够依法经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调查重点针对外资企业的说法毫无依据。”他说。(完)
【全文阅读】
   北京8月7日电 (记者 石岩)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7日在北京透露,中国对欧盟多晶硅和葡萄酒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目前仍在调查程序中”。他并称,愿意看到双方业界通过对话协商与合作,寻求更好的解决途径。   沈丹阳是在当日就若干经贸热点问题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透露上述信息的。就在欧盟委员会先后于去年9月和11月对原产于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发起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的前后,中国商务部当年11月对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双反调查正式立案。   今年6月4日,欧委会公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决定从6月6日至8月6日对涉案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次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启动对欧盟葡萄酒的双反调查程序。   经过数月的艰苦谈判,7月底,中欧就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解决方案。这一方案随后得到中欧双方政府的认可和批准。   此前有媒体援引一位欧盟高官的言论称,在中欧就光伏争端达成和平解决方案之后,葡萄酒和多晶硅争端将留给明年年底的产业研讨会讨论,中国政府将冻结其官方程序。沈丹阳的上述表态,应是对于这一说法的回应。   针对光伏争端解决方案中涉及的欧盟光伏产品出口价格承诺和数量分配如何执行这一问题,沈丹阳称,这“其实是企业如何完善行为自律的问题”。   沈丹阳透露,目前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正在组织有关企业研究制定相关实施办法和数量分配方案,这一方案遵循的将是“由商会协调、以企业为主体自主协商确定”,以及“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方案将在反复征求企业意见、充分体现企业自主商定原则的基础上,尽快付诸实施。(完)
【全文阅读】
   北京8月7日电 据韩联社报道,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对韩房地产投资规模累计达1.3万亿韩元,数据显示二季度对韩房地产投资也保持增势。预计包括房地产在内的中国资本总额至少会达21.2万亿韩元,这是中国政府、机构和民间投资额的总和。该数字比去年底增加了3万亿韩元,占到去年韩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1.7%。   据韩国国土交通部数据,去年,中国共购入韩国内土地108.0295万平方米。今年第一季度又购入40.7553万平方米。这一数字大幅超过同期欧洲投资者和美国投资者购买的土地面积。数据显示,欧洲投资者购入14万平方米,美国投资者购入9万平方米。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投资者持有韩国内土地面积达570.1370万平方米。   在近年来成为中国房产投资者热门的济州岛,这个数字增长速度更是惊人。据数据显示,中国人购买的济州岛面积在2年内增加了10倍。   据一济州岛房地产商称,他们开发的新项目“99%都是中国人买的”。   中国对韩投资持续增长的不只房地产领域。据韩联社报道,韩国金融监督院、国土交通部、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近日公布的消息显示,截至6月底流入韩国证券市场(股票和债券)的中国资本余额为19.8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87亿元),这一数字比2008年底增加了42倍。   友利金融经营研究所的研究员说,起初流入国内的大部分中国资本来自国家机构,但如今民间资本呈现增长势头,预计今后还将进一步增加。(财经专线)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