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期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2014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数据显示,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刷新2014年单月记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2%,降幅比1-10月份扩大了0.4个百分点。商品房的销售额下降了7.8%,降幅也是比1-10月份收窄了0.1个百分点。单就11月单月来看,商品房的销售面积比10月份增加了1861万平方米;商品房的销售额也比10月份增加938亿元。单月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创年内的各月新高。  实际上,在10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创下年内新高之后,11月第一周,楼市是以近乎腰斩的成交量艰难起步。但11月21号央行宣布降息以后,楼市成交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  分析认为,既有市场交易氛围在政策及信贷等利好因素刺激下逐步活跃的因素,也有房企为冲刺年底的业绩而纷纷加大推盘力度的因素。  专家普遍认为,年底楼市成交出现翘尾的行情大局已定。  此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同时显示,1-11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97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4.5%。但是根据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的数据显示,11月一线城市土地成交环比的涨幅已经超过了4成,成交总价更是翻番。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发布研报称,央行降息为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极大地提振了开发商的信心。同时,地方政府亦想凭借下半年市场信心回升的机会,加大推地的力度,因此在推地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所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发商开始积极的补仓,有待来年。

全文阅读
 
  一次幸福的动迁 一场财富的规划 一栋楼体的沉降 一串连锁的反应  失衡  如果秦女士知道接下去会发生些什么,也许她在发现两栋楼“倾斜”触碰之后,会选择低调处理,绝不声张。然而时光无法倒流,在上海浦东新区心圆西苑小区17、18号楼成为“楼亲亲”之后的短短20余天时间里,连锁反应还是如同多米诺骨牌,接二连三地发生。  房价迅速下跌、租户陆续撤离、业主焦虑不安……房子,作为当下人们生存的重心,它的丝毫变动,即使政府方面给出了楼体安全的检测结果,但仅仅是视觉上所带来的不安全感,也足以成为一根沉重的稻草,导致整个“生态”发生难以预料的失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楼亲亲”就像是一个隐喻,它似乎告诉我们,重心建立在房子上的生存状态,格外脆弱。  意外  她没有想到,房子也许是人们生活中最复杂的一件大事。  楼顶仍“挤在一起”。  12月5日下午,有相关工作人员来到心圆西苑小区,准备切割楼顶“挤在一起”的部分――女儿墙外侧的装饰线脚。不过,部分居民不同意,切割工作没能进行。  小区开发商为上海心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所派代表陈彤准备挨家挨户征询意见,让业主投票决定是否同意。昨日,这项工作已经启动。  切割破损的女儿墙是居民代表此前提出的诉求之一。11月28日,业主代表到浦东新区信访办提交了20多条关于房屋质量的疑虑,其中要求先把挤在一起的女儿墙分开,然后再进行检测。12月4日,业主代表和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  “楼亲亲”的善后处理之复杂,远超出修缮本身。  最先发现“楼顶挤在一起”的是秦女士和爱人曹先生,但此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超出他们的预判,特别是事件“传出去”后房价下跌、租客退租,有业主指责她“不该这样”时,秦女士十分懊恼。为此曾跑到爱人的厂里大发脾气:“要不是你把媒体找来也不会成这样。”  可是,曹先生也很委屈,他认为只有这样,事情才能被重视。其实,秦女士,还有其他业主,最初也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促成问题解决。每当有外地媒体和央媒赶来,邻居总是把记者领到秦女士家里。在记者出示证件时,秦女士一边拍下来一边说,“不管你是真记者假记者,能把老百姓的心声传递出去就行。”  那时候,秦女士无形中成为了业主代表,她当时的感受是:大家都担心房子安全,自己维护权益,也能帮到大家的话,有种很光荣的感觉。  然而,她没有想到,房子也许是人们生活中一件最复杂的大事。  动迁  这是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二家、大陆第一家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来会繁华热闹。  房子曾经被秦女士看作是下半生的希望。她是外来媳妇,二十多年前随前夫来到上海。动迁之前,她名下没有房子,租房居住。她曾说,这套房子让她后半辈子“充满阳光”。  她不清楚自己将来的养老金有多少,在她的规划里,这套房子被用于“以房养老”,或者将来把房子卖掉,拿一部分钱回祖籍安徽买个房子,剩下的存在银行里攒利息。就像人们常说的,一个人买了只鸡蛋,开始打算鸡生蛋、蛋生鸡地滚动发展,最后达成期待的财富状态。  可是现在,她不确定靠这套房子还能不能实现她的美好规划。  秦女士和不少邻居此前都是川沙新镇黄楼地区赵行村的村民。据上海当地媒体2010年前后的报道,赵行村及其他3个村子在等待十几年后开始动迁,村址上将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一期工程。一期工程涉及到的动迁居民,经过两年左右的过渡后,大都搬进了心圆西苑及附近几个动迁房小区。  赵行村的村址如今已经成为一片工地,居民王先生半个月前曾骑着电动车进去逛了一圈。凭借一座没拆掉、现为建设指挥部的厂房,他大概辨认出了自己老家的位置,那里在建一座“看不出是什么”的建筑,但他知道,这是全球第六家、中国第二家、大陆第一家的上海迪士尼乐园,将来会繁华热闹。  心圆西苑小区距未来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仅两三公里,这几年价格不断增长,“楼亲亲”事发前房屋均价已经涨到每平方米2万元左右。一些业主预测,迪士尼开园后房价还会上涨。此外,小区周边有地铁、公交站,因此也吸引了在附近的张江工业园区、浦东机场等区域工作的租客。  业主小范曾说起,朋友羡慕她所住小区的漂亮,“不像是动迁小区”。一位从动迁户那里买了房子的外地人说,选择这套房子是因为小区道路宽、楼布局合理、采光好、小区绿化好。而此次“出事”的17、18号楼,也被17号楼的几位业主认为“视野最好”。  退租  唐先生家的三套房子全在17号楼,一套用于出租,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  然而,令业主们满心欢喜的17、18号楼,如今变成了众人皆知的“楼亲亲”,连锁反应即刻出现。  得知消息的租户开始退租。11月24、25日,政府委托检测机构先后两次检测,并于25日晚发布了检测结果:楼体沉降和倾斜都在容许范围内,居民楼安全可住。“挤”在一起的是女儿墙外侧的装饰线脚,因设计建造时未留足减震伸缩缝,楼下裂缝是散土坡自然沉降所致,都不影响主体结构。  检测结果并未平息事态,退租现象不断。  肖女士是秦女士的邻居,与丈夫来沪多年,3个月前搬来心圆西苑租住,还特意简装了房子,买了家具。他们之前租的房子虽是精装修,可不是这儿坏就是那儿坏,俩人算了一笔账,租套便宜点的毛坯房,自己装修、买些家具,一年下来和租精装房的租金也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屋里都是自己挑选的东西,不管在外面工作多累,回来能有家的感觉。  检测结果公布出来后,肖女士和丈夫犹犹豫豫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搬走。而在他们犹豫的短短几天里,业主唐先生的租户小童夫妇搬走了,同一栋楼的小孙也搬走了。小孙搬家后,花在路途上的时间增加了半小时,他说自己其实并不担心,但是远在江苏的妈妈听到“楼亲亲”的消息后“吓得睡不着觉”,坚持让他搬家。  小孙是个工科男,梦想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上海的高房价让他和家人都倾向将来到南京等房价低些的城市工作。退租时,“二房东”将1000多元的押金退给了他200元,并遗憾地说:“小伙子你怎么这么担心呢,要相信科学。”  这位“二房东”也抱怨自己的不易,这房子他一租7年,以后能否再租出去还不清楚。他打电话向“大房东”抱怨,大房东也以同样的方式安慰他,房子没问题,要相信科学。  心圆西苑原本是颇受租客欢迎的楼盘,周边有地铁、公交站,和张江工业园附近相比,房租也较便宜。  根据业主登记情况初步统计,17号楼60户人家里,业主自住的一半左右。一些动迁户将不住的房子租了出去,在17、18号楼,还有人家出租两套或三套房子。业主唐先生家的三套房子全在17号楼,一套用于出租,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他是做生意的,房租收入让他觉得生活有保障:“不管生意怎样,至少我还能靠房租生活。出去打工,工资也就这样了。”  房租收入还关系着一些业主的未来规划。业主小闵家有两套房子用于出租,在同有关方面的沟通会现场,他表现得情绪激动,说房租是他儿子将来的“留学经费”来源。  房价  房价的变动令业主焦虑,市场上的一些信息也不断敲击着业主们的神经。  在租客搬离的同时,“楼亲亲”也吓跑了不少潜在购房者,房价一直被看涨的小区成了“困难户”。  虽然动迁房上市交易需一定年限,心圆西苑的房产证还没下来,但有需求者总能想到办法,虽然这有一定的风险。  小范的一套房子原本准备出售,但事发后对方不再考虑。有次和小范聊天时,秦女士突然问了一句,“你不会怪我吧?”像是询问,又像是求证。  有次说到租客搬走,秦女士大哭起来。房价被看跌的情况,让最初并未考虑经济因素的秦女士感觉到压力,她一度很“纠结”,说不知道当时该不该说出来。  在黄楼社区某市场经商的中年男店主曾是有意向的买家,交了定金之后,他去小区“考察”,正赶上小区内业主为“楼亲亲”惊慌,当即要回了定金。  中年男店主的老家距上海浦东仅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几年前他以均价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的价格在家乡买了房子,而当时浦东新区的某些房子价格也没贵太多,然而现在他想在浦东新区买套房子,房价上涨不说,还遭遇了限购,不够资格。而买动迁房,不仅价格合适,等到能办房产证时,他也有购房资格可以过户了。  房价的变动令业主焦虑,市场上的一些信息也不断敲击着业主们的神经。“63平方米40万元”,有业主看到了这条消息,“都这么低了,原来每平方米卖2万。”小范说,这么低的价格她肯定不会卖,不过她也发愁过,自己住也不放心,卖不出租不出,怎么办?  抢购  房价之高让许多人无法企及,遇到这么便宜的房子,大家都想“捡漏”。  在房价下跌的同时,市场也给出了另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连锁反应――“抢购”。虽然“楼亲亲”,但低房价的诱惑难以抵挡。  12月2日中午,一男两女冲进小刘所在的中介公司:“40万的房子还有吗?”他们看到“63平方米的房子售价40万元”的消息,急忙赶过来。  房产中介小刘是位来上海不到1年的河南姑娘,事发时她刚搬进17号楼,住了一晚上就听说了这事,随后搬了出去。几天下来,她感觉楼“没问题”,又有些后悔。  小刘说,几天前来问“便宜房”的人更多,搞得他们都没时间做其他工作,“只剩站在门口解释了”。那几天人数之多让小刘不堪其扰,不过她也表示理解,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房价之高让许多人无法企及,遇到这么便宜的房子,大家都想“捡漏”。虽然小区房价被看低,但至少在他们店里,还没有业主要低价销售。  凭她的经验观察,来咨询的客户当中投资客居多,也有拉着十一、二岁的孩子进来的,除了问房子,还问周边的学校情况,似乎是在选购自住的学区房。  这些购买者的逻辑也很奇怪。比如一位阿姨说“楼房没事”,过几年等大家忘记了,该卖的卖,该租的租,但是相同价位的话,她又表示“不考虑”这里。  小刘在心圆西苑居住时,上下班来往会经过“打击群租”、“还业主安宁”的横幅,17号楼还曾有间群租房被取缔。现在是租售淡季,小刘的收入也不太好,准备再坚持一个月就回老家,可“楼亲亲”事件发生后几天,突然又忙起来。  有的客户还直接去了小区。秦女士在楼下看到过一对老夫妇在问房子的事,就领着他们上去看了看自己的房子,“要是价格合适,我就想卖了。”但是,她感觉他们是来“捣浆糊”的,“他们第二句话就问,这个房子会不会倒塌。我说,政府说现在不会倒,以后什么情况不知道。”  秦女士把有人要买房的消息发到业主群里,有业主说,你可不能把房子卖了撤退啊,你是我们大家的主心骨。  谨慎  他说自己工作还不错,不想“芝麻西瓜一起丢了”。  涉及到房子问题,业主们极为谨慎,既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又担心问题解决得不彻底,心态很难保持淡定。  谨慎的一个表现是高度质疑。显示为安全的检测结果引发了业主的强烈反弹,但大家也找不到证据去质疑这个检测结果,不过墙上的裂缝还是让他们觉得不够安全。而一些“蛛丝马迹”则强化了业主的不信任情绪,比如,相关检测单位在晚上还加班加点进行监测的举动,被质疑“为何白天不检测”;又比如,起初来小区的检测人员没有携带证件,被业主质疑身份和资质,检测设备也被搬到了物业办公室。  另一种谨慎的表现是“不出头”。  秦女士曾接到亲友的电话,让她别出头。“如果不是我第一个说出来,我可能也会跟在大伙儿后面。”秦女士说,眼下情况让她觉得自己没法后退,心里也总是纠结。如果事情未了,她甚至觉得自己没法像别人一样正常上班,用“业余”时间处理这个事情。  另一位业主代表,在接到了亲友“枪打出头鸟”的善意提醒后,不想刻意参与这件事了,但他也没有退出,而是让一位家人出面。他说自己工作还不错,不想“芝麻西瓜一起丢了”。  12月2日下午,秦女士接到了社区通知,业主同相关部门的沟通时间确定了。之前业主们提出派10名代表过去,相关部门也予以认可。不过,这10名代表由谁担任呢?3日晚上,17、18号楼的数十位业主到居委会开会,最后有10名业主自愿签名,秦女士是其中之一。几位业主事后转述,开会期间发生了一点点不愉快,当时有业主推脱不想去,又希望别人代表自己去表达诉求,因而引起其他一些业主的不满。  共识  一切乐观判断的前提是,居民们能够达成共识,并且大楼真的没事……  12月4日下午,10名代表按照约定到信访办同建设单位代表、消防部门、建交委等多个部门进行了沟通。在居民仍对安全有疑虑的情况下,建交委委托的专业检测机构还将进行10天一次、为期3个月的加密检测,之后根据情况加大检测间隔时间。  建交委负责人潘平对这次沟通会评价不错,他感觉居民代表的沟通方式已经很理性,提交的相关问题也都一一做了解答。对于居民代表之前提出的诉求,包括回填土密度检测报告等,有关方面也提供了相应的材料。  “回答的主要是我们提出的问题,”秦女士说,有些是比较专业的,她主要是听着。  对方也表示,要将挤在一起的女儿墙外部装饰线条切割开,这也是业主二十多条诉求中的一条。但是,工作人员5日前去切割时,有居民反对。  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事关房子,居民的意见很难统一。  一位业主考虑到了经济损失,如果政府说安全,租客们也都相信,那他同意把女儿墙切割开。而另外一位自住两套、出租一套的居民则坚持质疑楼体的安全性,认为“没法住”。  有的业主明确地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业主代表们没有代表全部居民的想法。还有人认为秦女士的做法“没腔调”,怀疑她是收钱了才平息下来。  秦女士的意见是,如果切割开再检测没有问题,那是最好不过;如果切割开之后还是有问题,那就再研究下一步怎么办。不过她强调,这“只代表自己”。  从昨天开始,社区、开发商等组成的工作组,就是否同意切割女儿墙问题,开始逐户征询17、18号楼业主的意见。  秦女士与一位据称在建筑行业工作多年的邻居进行了交流,对方的看法和秦女士之前听到的专家解释一样,是“切开更好”。这位邻居此前并未与秦女士等业主代表接触过,他相信检测机构对于沉降率的检测,认为“楼肯定倒不了”,可女儿墙外装饰线条接触在一起,也无法让他相信没一点问题。  开发商代表此前受访时曾承认,女儿墙之间没有预留足够的空隙,导致楼房在自然沉降时出现挤在一起的现象。  因为最先发现并说出去,有业主言辞之间对秦女士表示过不满,这让她一度很委屈和焦急。在经过了一段时间情绪低落之后,昨天她和北青报记者通话时声音轻快。秦女士提到此前她曾经帮邻居及时扑灭火苗从而使大楼“避免了一场火灾”。这一次,她乐观地表示,她和爱人“第二次拯救了大楼”。  然而,一切乐观判断的前提是,居民们能够达成共识,并且大楼真的没事。而这也只是整个“楼亲亲生态圈”找回平衡的第一步。 文/本报记者 高淑英

全文阅读
 
  珠海12月15日电 (邓媛雯 陈彦儒)受横琴新区24小时通关、及自贸区扩围等利好因素影响,珠海横琴楼市最近火了起来。15日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牛敬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政府已关注到横琴房价的上涨。  牛敬称:“由于24小时通关的临近,便利了澳门、横琴两地人员的往来,自贸区也在推进,给横琴楼市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牛敬认为房价上涨是市场行为:“横琴真正的住宅项目不多,现在的价格还不能代表横琴房价的水平。”据其透露,未来横琴会建设人才公寓。  据了解,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自贸区扩围后,第二天横琴一楼盘立即吸引了近千人到场看楼,其中澳门人占了绝大多数。  据悉,横琴的华融琴海湾是横琴成为国家级新区后最早发售的一手楼盘,最贵的单元超过4万元人民币/平方米。而横琴二手楼银鑫花园价格目前也达到2.6万元/平方米,而据珠海老居民透露,该楼在11年之前,开盘价格仅为2000元/平方米。  珠海资深地产人程广平对此分析说,包括横琴新区的广东自贸区获批后,全球资本、人才和商品会大量进入横琴,这对当地房地产业是一个重大利好。  珠海市横琴汇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官海京则认为,横琴新推出的房产供应量并不大,未来横琴的地产项目可能会陆续产生分化。(完)

全文阅读
 
  南京12月15日电 (张传明)上周南京共有8家楼盘领到了新一批房源的销许,总住宅房源量达2655套,但实际推盘的仅4家,总量832套。此类因市场“胃动力不足”,大部分未被消化的新增供应转化成为库存,使得南京的库存高企,稳定在了5.5-5.6万套的区间水平内。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12月15日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其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811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0.3%,同比增长18.5%。虽然楼市成交行情在继续回暖,但部分城市的房企为了冲刺年度业绩,推盘规模依然在加大,所以库存处于高位盘整的状态。  而在这35个城市中,有30个城市库存出现了同比增长现象。其中,南京11月份库存增幅超40%。而据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截至15日下午3点,南京楼市库存为55181套。  从政策来看,楼市虽然经历了限购取消、限贷松绑、公积金新政、降息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但是也正是利好的不断来临,让购房者不禁猜想后续会不会还有利好出台?因此,众多购房者观望较多、也较为理性。  从市场来看,据南京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22:00,上周(12.8―12.14)全市商品住宅共认购2520套,日均认购量360套,成交2063套,日均成交295套。与前一周?(12.1―12.7)全市商品住宅共认购2393套,成交2235套相比,认购量环比上涨5.3%,成交量环比下降7.7%。  或许是经历了三个月以来疯狂的推新高潮,上周的南京楼市进入短暂的休整期。从上周的数据来看,各大房企的推盘数量有所减少,上周推出的房源数量也仅仅1000余套。同时,与认购量和成交量遥相呼应的,则是南京商品房住宅库存量的一路攀升。  而南京楼市库存从5.3万套到5.4万,再到如今的5.5万套,由此可见,尽管当前部分楼盘取得了一些去化成绩,但是南京楼市“胃动力不足”,大部分未消化的新增供应转化成为库存,使库存量处于高位的状态并没有改变。业内人士分析,接下来“以价跑量”和“去库存”或仍然成为南京楼市的主旋律。(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