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码头构筑、浮桥架设、警戒巡逻……10月下旬,广州军区某舟桥团一场浮桥渡场开设演练悄然进行。很快,滔滔江面上浮起了一座长长的浮桥,千军万马渡大江的场景似乎即将上演。 “千军万马渡江不假,却不在这里。”团长罗建文道破天机:“这只是座假浮桥!” 造座假浮桥,为何还要如此认真?看着官兵挥汗如雨一丝不苟,记者甚是纳闷。 “是假目标不错,但要假得逼真,不然,真目标就会遭殃。”罗团长讲起一件往事――该团参加一场联合演练,官兵隐真示假,很快在江面上架起一座假浮桥。然而不久之后,导演部传来消息:真浮桥被“敌”摧毁,假浮桥安然无恙。原来,假浮桥草草搭设,早已被“敌”识破。 “战场上隐真示假,如果假目标连自己都骗不过,又怎么骗得过对手?” 如何才能骗过自己?记者来不及问罗团长,就听到电台里传来指挥所的声音:“‘敌’地面侦察分队已识别假浮桥。” 识别,就等于失败。可在记者看来,这假浮桥完全与真浮桥无异,到底哪出了问题?罗团长指着浮桥道出了端倪:“真浮桥能过承重60吨的车辆,一般的水浪绝不可能让它有那么大的摇晃幅度。” 记者一看,果真如此。这时,浮桥段长、三营营长佘再林已经让加固小组对锚和桥面进行加固。 浮桥加固完毕,指挥所又一次判定:“码头坡度过大,不利于车辆上桥;浮桥吃水太浅,暴露过高,容易被敌分辨真假。”佘营长随即和官兵一一改正…… 假作真时真亦假。这边演练结束,上游的真浮桥在水幕烟幕的伪装下,安然未损。罗团长感慨地说:“以假乱真,才能以假存真!”(记者 陈典宏 特约记者 易晓春)[阅读全文] 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边防有些难题就像一台发生故障的电脑,每隔一段时间就得“重启”,成了需要反复解决的“老大难”。 上级机关的同志也常常发出疑问:上次不是拨专款解决了这个问题吗?怎么又成了难题? 10多年跑边防,帮边防解难的稿子记者写过不少,也颇觉有些蹊跷。日前,我们一行再次踏上内蒙古军区边防线进行专题调查,求解“老大难”。 喝着氟、锰、砷含量超标的苦水,奔波到几百公里外的体系医院就诊…… 曾经,吃水、用电、洗澡、看病、取暖、住房、出行、吃菜的八大难题,长期困扰内蒙古八千里边防线上的戍边官兵。 20多年过去了,这些难题解决了多少?从内蒙古边防线的最东头走到最西边,记者在基层末端亲身感受到了一项项“解难工程”给边防带来的喜人变化―― 在总部、北京军区和内蒙古军区各级机关的倾心关心帮助下,内蒙古边防所有一线连队均住上了新楼房,生活设施得到较大改善。2012年,北京军区又向内蒙古军区下达了新增公寓住房建设任务,集中在各分区或团部建设公寓房,基本解决了干部探亲、休假、随军的住房问题; 2012年8月,内蒙古军区首批14个单位开始推行医疗保障社会化新办法,一线官兵可以在驻地旗县医院就近就医。今年,内蒙古军区符合条件的百余边防连队和人武部将全面实行社会化医疗保障。他们还利用253医院和291医院两所体系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和网上医疗讲座,每周安排医院专家网上坐诊,通过网络接受官兵咨询,边防官兵看病难已经得到很大改善; 近8年来,内蒙古军区已先后投入经费2100余万元,用于全区部队农副业生产设施新建、改建、维修以及完善配套,肉、菜自给率分别达到76%和49%…… 虽然各级投入了不小的财力物力,但“八大难”并没有完全解决。 这几年,内蒙古军区为水质不达标连队配备净化水设备121套,为哨所配净水设备103套,但仍然有58个连队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其中16个连队靠拉水保障。此外,仍有6个连队和76个哨点还没有接通国家电网。 被誉为“大漠水神”的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原团长李国安率领官兵历时2年,在北疆边防线上打出109眼水井。他在人民大会堂做报告时曾说:“当年周总理曾派直升机为断水的连队送去救命水的清河口边防连已经打出了井、喝上了水啦!” 在清河口边防连,记者巧遇给水工程团前来勘察水源的技术人员。为什么还在找水?随行的内蒙古军区后勤部助理员王复平告诉记者,当年打的那些井要么断了水,要么氟含量超标,吃水难重回清河口。 清河口遇到的难题,在不少边防连队不同程度的存在。 给水工程团的一名技术人员介绍,当年打下的那口井水位80米深,现在清河口周边再想出水得打到150米深处。短短十几年时间,清河口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了70米。 自然条件的恶劣是造成内蒙古边防缺水的客观因素,而一些厂矿不合理开采,造成地下水资源透支严重,也是边防缺水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边防大部分连队和哨所都配备了净水设备,但每个连队(含哨所)每年投入的维护费用大约需要2万元,而上级并没有下拨这笔经费,导致许多设备连续使用超期严重,有的不得不闲置停用。一些连队、哨所因冬季气温过低,从水窖通往室内的管道出现冻结,导致净化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也需要投入经费进行改造。 此外,根据执勤任务需要,各连队风雨亭、潜伏点、哨点位置都在不断增加和变化,这些也加大了用水、用电等保障的难度。 有关专家和部队官兵谈到,只有从发展和保障思路上寻求破题之道,才能跳出边防当前面临的诸多难题,走出均衡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变索取式发展为可持续发展。近几年,边疆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持续下降和官兵战备训练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水污染日趋严重,边防未来的发展必然要顺应自然规律,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今后连队、哨所的调整和选址,要根据作战执勤需要和后勤补给、当地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综合考量。 变计划式保障为市场化需求保障。三年计划、五年规划已经不够科学,仅市场物价一项每年都在变,一项中长期计划怎么能够适应?每一项工程都应建立相应的跟踪问效机制,增加计划的弹性,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相关政策、规定。 变领导关心式保障为制度化机制保障。过去主要靠首长调研、工作组视察突击解决,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随机性,无法从整体上解决边防问题。应组织专门力量,对内蒙古东、中、西部的水文地质情况、植被覆盖情况、气候条件、民社情等进行全面调查,整体评估,根据不同地域的特点科学制订针对性保障方案。 变军队自身保障为社会化多元保障。要依托地方优势和社会力量,形成建边戍边的整体合力。在修建边防公路、接通电网等难题上过去得到了地方的大力支持,今后依然离不开地方技术、资金力量。(记者 郭建跃 特约记者 刘 伟 通讯员 乌兰吉)[阅读全文]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正式展开对印度的访问,这是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普京首次访印,双方会签署20多个大单,被视作俄印关系和经贸合作的“充电之旅”。俄印媒体分别用“意义非凡的访问”和“战略伙伴国关系的转折点”来形容两国领导人的聚首。而西方媒体则发问?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明年1月访问印度,先行一步的普京会给奥巴马访印“罩上阴影”吗? 普京与莫迪11日在新德里展开日程密集的会谈。据《印度教徒报》11日报道,两国领导人当日计划签署20多项合作协议。截至记者发稿时,双方已签订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协议。据路透社报道,最大几单是,俄国有原子能公司在印度建12个发电用核反应堆的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印度埃萨石油公司签订的10年原油供应合同;《印度教徒报》称,印度历史上就是俄式武器的重要买家,现在更是世界最大的武器进口国。普京10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国将从过去的武器买卖关系,发展到先进武器的联合研制与开发。 此次“普莫会”被诸多媒体视作俄印两国关系的“充电之旅”和“复苏之旅”。早在与普京会面前,莫迪就在“推特”上向普京“致欢迎词”,表示“期待普京总统这次成果丰富的访问,这将使印俄关系达到新的高度。”而普京也递出橄榄枝,称“莫迪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国家领导人,为俄印两国合作关系做出巨大贡献”。《印度教徒报》分析称,普京此访正值全球油价下跌、俄罗斯经济陷入困境之时,本次印俄峰会将使两国形成一种“特殊战略伙伴关系”。该报援引印度外交部官员比萨拉的话说,“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访问,对印度来说,俄罗斯是一个长期且坚定的伙伴。”俄《生意人报》认为,这是俄印战略伙伴国关系的转折点。印度新政府上台和西方对俄制裁,为两国恢复关系创造条件。印度将成为继中国之后,俄在亚太地区的第二大伙伴。 美国总统奥巴马计划明年1月访印,处于对立状态的俄美两国领导人“前后脚”访印,引发西方媒体揣测,而乌克兰更是避不开的话题。据法新社11日报道,克里米亚行政长官阿克肖诺夫就在普京的访印团之中。阿克肖诺夫在“脸谱”网上写道,他与名为“印度-克里米亚合作”的组织签订了一份合作备忘录,“这对于俄罗斯新疆域克里米亚来说十分重要”,双方将在建筑机械、农业、制药、旅游等方面展开合作。法新社另一篇报道分析称,自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一直在寻求加强同奥巴马的关系。 但同时印度不愿因乌克兰问题加入制裁俄罗斯的阵营,并不顾华盛顿发出的“目前不是与莫斯科做生意的时机”的警告。日前还有记者直接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哈夫,普京此访会不会给奥巴马接下来访印蒙上阴影,哈夫回答说,“有很多传言说俄印要签很多大单,让我们看看有多少能落实”。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1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度近年来在外交上“游刃有余”。在俄、美、印三国关系中,印度是最大的赢家。俄罗斯是印度传统的友好国家和合作伙伴,处于外交孤立的俄罗斯此时非常需要印度支持。而美国出于战略考量,从小布什政府时期就开始拉拢印度。印度虽然尊重美国,但绝不会为了乌克兰放弃俄罗斯。[阅读全文] 12月11日,首个国家公祭日前夕,南空航空兵某师组织官兵向军旗宣誓,引导官兵铭记历史耻辱、献身强军实践。张海深 摄[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