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销版潜射导弹曝光 ...
26
  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届珠海航展上,除了大批军机民机集中亮相外,中国海防体系再度登场,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个家族中,又诞生了一个“小伙伴”。  这位小伙伴的大名叫“CM-708UNA潜射导弹武器系统”,是一型由潜艇鱼雷管水下发射的导弹,适装于各类潜艇平台,承担潜艇水下隐蔽攻击海上大中型舰船目标的使命,并兼顾一定的近岸目标攻击能力。导弹采用水下无动力有控发射,捷联惯导+卫星组合导航,高精度雷达导引头,数字化控制等新技术。CM-708UNA导 ...          
  11月21日电(齐可亮 沈宇杰)当地时间11月19日下午15时,南苏丹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中国第十三批赴南苏丹维和医疗队第一梯队先遣组12名官兵抵达瓦乌机场,与前去迎接的第十二批维和医疗队官兵顺利会师,标志着中国赴南苏丹维和部队第十二次轮换交接工作正式开始。  第十三批维和医疗队官兵抵达任务区后,顾不上长途跋涉的疲惫和初到任务区的不适,随即展开熟悉当地环境、了解维和任务,迅速进入维和状态。第十二批维和医疗队官兵按照轮换交接计划,对口向接替队员进行工作情况介绍,并带领他们提前熟悉工作岗位。短短一下午,在两批维和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第十三批维和官兵已对任务区的基本情况、维和任务以及业务处理方式、途径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正式进行轮换交接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是中国军人,同为和平而来。”当天下午18时,两批维和官兵在中国驻瓦乌二级医院共同种植了象征“传承和平”的树苗,意为将中国维和官兵“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的誓言,一批一批地传承下去。  据第十二批维和医疗队队长刘晓斌介绍,自今年3月底部署任务区以来,在圆满完成医疗保障任务的同时,维和官兵在中国维和医疗队营地植树80余棵,主要包括芒果、香蕉、柠檬、番石榴等当地树种,且树苗大部分取自瓦乌市一所健康培训学校,该校师生长期同医疗队保持良好交往。维和队员与该校学生在中国二级医院共同书写了中英文版《植树记》,以此记载来见证中非友谊源远流长。  红土绿树为证,两批维和官兵纷纷表示,交接不仅要交清工作任务,还要交好经验做法,更要将中国维和精神批批相传,发扬光大,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贡献,向祖国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全文阅读】
  1925年11月21日,叶挺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全团有21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1926年1月,叶挺独立团正式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一支革命武装。  1926年5月初,叶挺率独立团从肇庆出师北伐,途经广州时,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给独立团连以上干部作了政治动员。独立团官兵肩负着党的重托,出韶关,向湖南进军。5月中旬,独立团击溃陈炯明的粤军1000余人,占领汝城,取得首战胜利。5月底,叶挺接到第八军军长唐生智的告急电报,又率部冒雨兼程驰援安仁,经过两日战斗,先后击败敌军4个团的兵力,并乘胜追击,占领攸县,解除了唐生智部侧背所受的威胁,为北伐各军进入湖南创造了有利条件。两战两捷使叶挺独立团威名远扬。  北伐军兵临武汉,吴佩孚急忙调遣近3万人的兵力,企图利用粤汉路上三面环水、一面高山耸立的天险汀泗桥,死守待援。因此,北伐军攻打汀泗桥,是北伐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8月26日,第四军的6个团对汀泗桥发起猛烈攻击。敌人据险顽抗。吴佩孚亲临督战,将“大刀队”分为8路监军,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双方隔桥对峙,争夺十分激烈。北伐军连续冲锋10多次。汀泗桥4次易手。双方伤亡很大。27日拂晓,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的一部由农民带路,迂回到敌人背后,前后夹攻,终于突破敌人阵地,占领了汀泗桥。接着,独立团乘胜追击,占领咸宁城。  吴佩孚又在同样地势险要的贺胜桥建立指挥部,集中4万多人的兵力,布置了3道防线,亲自坐镇指挥。四军奉命首先攻打贺胜桥。叶挺独立团担任第一线主攻。叶挺指挥部队连续作战,乘吴佩孚喘息未定之际,乘着夜色快速前进,直插敌人纵深阵地,完成了中央突破的任务。叶挺在孤军前出、三面受敌的情况下,严令部队向前攻击,接连突破野牛都山、铁路桥等敌军核心阵地。经过激烈的肉搏战,吴佩孚丢下设在贺胜桥的铁甲列车指挥所,仓皇逃跑。这时几万人的北洋军已经完全为独立团的声威所吓倒,不战自溃。吴佩孚为了挽救兵败山倒之势,亲自枪毙了一个旅长,把他的头挂在贺胜桥上,也没能把军心稳定下来。在后续部队的支援下,独立团又乘势突破最后两道防线,打通了通向武汉的门户。  作为北伐先锋的叶挺独立团,在汀泗桥、贺胜桥等著名战役中出生入死,所向披靡,取得辉煌战绩,为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叶挺被公认为“北伐名将”。
【全文阅读】
  据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新闻网11月20日报道,中国第五代歼击机歼-31在2014年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的首次亮相几乎不被关注。航空专家认为,中国这款新型战机原来并不是技术理念长期演化的成果,而是巧妙借鉴他人创意的产物,其中一部分还是北京通过非法途径得到的。相比之下,俄可能对华供应最新型苏 -35的谈判引发的话题较多。中国计划购买至少一个航空大队编制的24架苏-35战机。    苏-35的特点在于它被视为俄军第五代歼击机T-50出现之前的最后一步或过渡型号。苏-35的许多设备和装置正是为更先进的新一代战机研制的,比如 117S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是在苏-27战机装配的AL-31F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具有更加突出的性能,推力由12.5吨增加到14.5吨,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油耗明显降低。这不仅使苏-35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强的机动性能,而且能够携载更多的武器。俄军首批量产型T-50将要装配的正是这种发动机。  第二个重要创新是“雪豹”相控天线阵机载雷达系统,它在目标探测距离方面拥有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性能。在总体性能上接近于美国第五代歼击机F-22机载雷达的水平。在迎向航线上,“雪豹-E”机载雷达能够发现350-400公里处的目标,这对现代化航空雷达来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指标。凭借这种探测能力,歼击机能够“看到”250-400公里处的航母,能够发现150-200公里处的铁路大桥,发现100-120公里处的舰艇,发现60-70公里处的战役战术导弹装置,或者装甲车辆和坦克群,而且还能摧毁上述所有目标。  因此,俄罗斯代表团并不掩饰,中国对苏-35的兴趣不仅在于歼击机本身,还在于能够仿制苏-35发动机和雷达的机会,以此促进本国第五代歼击机研制项目的发展,包括重型战机歼-20和轻型战机歼-31。  这两款战机的定位是应对美国第五代战机F-22“猛禽”和F-35“闪电”。中航工业代表指出,研制歼-31并非为了向海外市场供应,和F-35竞争,而是装备中国空军使用。但是这种说法很难令人相信。近年来,北京已经成为第三世界国家武器市场上的主要角色之一。比如孟加拉国、黎巴嫩、伊朗、马来西亚、摩洛哥、尼日利亚、斯里兰卡和阿尔及利亚。中国在这些市场上成功排挤的不仅有西方公司,还有俄罗斯公司。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中国在刚刚结束的珠海航展上达成了300多项交易,交易金额创纪录地达到234亿美元。
【全文阅读】
  11月21日电 11月21日上午,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上将在第五届香山论坛上发表题为《中国军队与亚太安全》的演讲。常万全从四方面介绍了中国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上所做的努力,并指出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自2003年以来已为130多个国家培训了各类军事人员3万余人。  常万全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亚太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各国的安全与发展相互依存,日益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常万全强调,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发展的亚洲安全观,就是希望亚洲各国以包容合作精神构筑共同安全,也欢迎有关国家积极参与,这为亚太各国共同应对安全挑战提供了新选择、新思路。中国军队践行亚洲安全观,是国际安全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愿与各国军队一道,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常万全从四方面介绍了中国军队践行亚洲安全观、参与和推动国际安全合作的表现:  第一,妥善处理敏感争议问题,致力维护共同安全。国与国之间有些争议是正常的,关键是要加强管控,有效预防和化解危机。在陆上,中国军队设有64个边防部队的边境会谈会晤站。2013年,与邻国举行会谈会晤2000余次,中国与印度共同推进落实《中印边防合作协议》,维护中印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在海上,中国海军已与越南海军举行16次北部湾联合巡逻,中方目前正与东盟国家探讨建立防务直通电话。不久前,中美两国国防部签署了关于建立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信任措施机制和关于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两个谅解备忘录。正是这些积极务实举措,使中外共同维护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各自国家发展最大限度地营造了良好氛围。  第二,持续开展地区安全对话,促进合作安全。中方始终致力于与各方进行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推动创造亚太防务安全合作的最大公约数。目前,中方已与26个国家建立防务安全磋商对话机制,近年来,中国与50多个国家举行了80多场以反恐、救灾等为主题的联合演习和训练。中国防务部门和军队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安全合作,在上海合作组织、同盟地区论坛、东盟防长扩大会等多边安全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香山论坛就是中国军队推进安全对话与合作的一个例证。  第三,积极提供公共安全产品,谋求综合安全。当前,安全挑战的关联性、跨国性、综合性日益突出,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2002年以来,中国军队执行国际紧急人道主义援助任务39次,向30个受灾国运送总价值超过13亿元人民币的救援物资。2008年底以来,中方连续派出18批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为近6000艘中外船只提供护航。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部队最多的国家,迄今累计派出军队超过2.7万人次。目前,中国维和部队2027名官兵正在9个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执行任务;为应对肆虐西非地区的埃博拉疫情,中国军队先后派出近300名医护人员赴疫区工作。在塞拉利昂建立埃博拉患者留观中心,并即将在利比里亚建成100张床位的诊疗中心,为抗击埃博拉疫情做出了应有贡献。  第四,深化防务领域务实合作,助力可持续安全。军队是国家安全的柱石,一个国家安全与否,能否实现可持续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维护自身安全的能力。中国军队积极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军队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着眼于受援国军队的长远发展需求,重在提高其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能力水平。自2003年以来,中国为130多个国家培训了各类军事人员3万余人,每年还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军事物资援助,这些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相当一部分用于军校、军队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
【全文阅读】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1月20日称,俄罗斯和中国宣布进行更紧密的军事合作是地缘政治竞争加剧的一个显著信号,俄罗斯和中国都希望反击美国主导的世界。  身陷乌克兰危机的俄罗斯渴望表明,除了西方它还有其他选择,中国是它一个强有力的新盟友。中国也有反击美国的强大动力。中国对美国大吹大擂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十分憎恨,该战略包括把美国海军60%的力量部署在太平洋地区。中国与美国就主导亚太地区进行抗衡的劣势之一是中国在该地区几乎没有明确的盟友。与之相比,美国与日本和韩国签订了防务协议,美国还与几个东南亚国家关系密切。但是,通过与俄罗斯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中国可能组建自己的强力联盟。  报道称,这些关系具有多大的实质性还有待观察。但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的两点还是特别吸引眼球。第一,他宣布俄罗斯与中国计划建立“地区集体安全体系”,表明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具有雄心的安排,可能不仅仅是偶尔的联合海军演习。“集体安全”安排意味着像北约一样的集体防卫承诺。第二,俄罗斯和中国计划明年在地中海海域举行联合海军演习,这也许有些令人难以置信。如果我们看到中国海军在地中海上巡逻,那将真的感觉是一个新世界。  但是,中国和俄罗斯所做的这一切的吸引力是明确的。它们都十分憎恨美国的全球军事势力范围。美国海军在中国海岸附近巡逻以及北约国家遏制俄罗斯是它们痛苦的源泉。通过开始在西方的后院举行海军演习(尽管还不是在加勒比海),俄罗斯和中国似乎要进行一种反击运动。  报道称,但现在说正在崛起的俄罗斯-中国集团与西方进行全面对抗还为时尚早。相反,中国似乎能够非常娴熟地应付两边。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倾向俄罗斯的仅仅一周之前,美国和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一次相对热烈且富有成果的峰会,在这次峰会上双方达成了一个重要的气候变化协议。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