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总裁郁亮:“老大不好当”
44
  万科总裁郁亮在万科半年度报告会上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梁栋贤  今年年初,业界同行喊出“追赶万科”的口号。半年过去,上市房企公布的中报显示,万科继续以销售面积821.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09.1亿元的业绩领跑全国。  稳当房地产行业“一哥”,本周一,在深圳举行的万科半年度报告会上,万科总裁郁亮却抱怨:“老大不好当。把楼市的未来看得太好不符合我们的判断,看得不太好,又有人说万科在‘唱衰’楼市。”  “市场可能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好”  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城市的房地产政策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郁亮认为:“现在的宽松不过是对过去宏观调控政策的一个修正,我并不认为政策有根本性的转向。”  其实,无论是万科还是郁亮,都并非首次在公开场合抛出与业界“普大喜奔”不同的谨慎看法。今年年初,万科是率先预言楼市要降价的企业之一,并成为降价走量第一梯队的房企。“我们不是偷偷地降价,早在降价之前,我们已经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我们一直希望做一些对行业长远发展利好的事情,万科只是说房地产业如今是白银时代,白银怎么也算贵金属吧,我们什么时候抛出过‘崩盘论’、‘冰山论’?!”  郁亮表示,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预示下半年的经营环境可能会好于上半年,但是,市场可能并没有大家以为的那么好,更不要把下半年和以前因政策变化而令市场强势逆转的年份相比。短期内,那些库存量高、去化周期长的城市,仍然会延续去库存的过程。“消化过去多年的库存需要时间,不是一个政策就能改变。我们不能指望行业通过政策转暖形成一个量价齐升的局面,这个局面我觉得不会出现,也不应该出现。”  郁亮坚信,不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政策,对行业可能是一种更长远的利好。“地产行业经常因为一些短期目标,使得每次政策都不能延续,每次行业调整都不够彻底,但一个行业需要时间去完成它本身的完整周期,我们希望政策向市场化长效机制转换。”  “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拿地机会”  今年上半年,万科在土地市场上非常谨慎,仅新增19个项目,按万科权益计算,规划建筑面积约为264.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2013年万科拿地较多,目前的项目资源足以支持未来两三年的开发需求,补充项目的需求并不迫切。”更关键的是,万科认为目前土地价格调整才刚刚开始。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认为:“目前主要城市的地价水平仍然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万科并不急于拿地。”  尽管地价的调整比较缓慢,但土地市场的调整迹象日益明显。根据万科的观察,16个主要城市土地流拍的比例已经从今年第一季度的11%快速上升至第二季度的21%,溢价成交的比例则由第一季度的41%大幅下降至24%。“根据经验,下半年土地供应将进一步增加,土地市场的调整才开始,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拿地机会,我们对此将保持关注。”谭华杰说。  “整合全球资源为万科所用”  今年,万科加快了进军海外的步伐。今年2月份,万科通过与美国知名开发商合作的方式,参与美国曼哈顿项目的开发;继香港荃湾西站项目后,万科还通过收购的方式在香港获得湾仔项目;此外,万科的旧金山项目、新加坡项目都将于近期开盘。  “海外成果体现在财务报表上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海外业务对万科的帮助现在已经开始显现。”郁亮说,“有了美国的业务后,我们才有机会与顶级的合作方开展合作,这是国际化带来的好处。整合全球资源为万科所用,这本身也是我们国际化的目的。在英国伦敦,我们也希望有一个点,无论在金融还是房地产方面,伦敦都是很重要的城市,能够带来很多合作伙伴。”  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万科海外融资的力度已有所加大。2013年,万科分别获得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BBB+、Baa2和BB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为万科尝试各种海外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创造了有利条件。今年上半年,万科基于2013年设立的金额为20亿美元的中期票据计划进行第四次发行,总额4亿美元,5年期定息,债券票面利率4.5%。在目前万科的有息负债中,海外融资合计占比约为17%。“我们希望这个比例今年能达到20%,以后逐步提高,因为海外资金比国内要便宜很多。”郁亮说。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秀钦  本月19日,碧桂园在香港举行201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碧桂园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图中)、碧桂园联席总裁兼执行董事朱荣斌(右一)和碧桂园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吴建斌(左一)出席现场,这也是碧桂园管理层的“三斌”难得同时在公众场合露面。  在发布会上,莫斌明确表示“下半年市场会比上半年更好”。今年下半年,碧桂园计划推出37个新盘,连同旧盘新货,新推货量预计超过700亿元,比上半年22个新盘、554亿元的货量高出不少。  广东业绩占比降至三成  在楼市整体销售不畅的情况下,碧桂园上半年的销售业绩依然保持了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碧桂园共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584.2亿元,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879万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约73.6%及73.4%。基于上半年的良好业绩,碧桂园管理层明确表示,从目前的进展来看,今年1280亿元的销售目标还是有希望能够完成。  在碧桂园上半年的销售中,广东省外表现抢眼,特别是碧桂园耕耘已久的安徽、湖北、江苏三省,上半年三省销售额的总和占比超过30%,已进入碧桂园“粮仓”行列。与之相比较,广东省的成交占比下滑,上半年成交占比降至三成左右,去年同期,该数据为44%,2008年是76%。截至6月30日,碧桂园已获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项目总数为209个,广东省共有82个,占比约为39%。  碧桂园管理层强调,这样的业绩显示,碧桂园在广东省内成功的营运模式被证明在广东省以外地区可以复制。  海外投资比例约占一成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房企走出国门,拓展海外房地产市场。走在前列的碧桂园,继马来西亚项目后,今年还推出了首个位于亚洲以外的项目――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郊的碧桂园莱德花园于6月份开盘,首期推出400多套房源已经去货300余套。与马来西亚项目不同,悉尼项目主要卖给当地人,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打开。吴建斌透露,上半年马来西亚项目带来的收入是12.5亿元,澳大利亚项目的收入是9.8亿元。  虽然在海外项目上尝到甜头,碧桂园依然对海外投资持谨慎的态度。“海外投资占比约为10%,这是一个限额,包括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甚至包括其他国家的项目,这些项目会根据投资总量予以控制。”吴建斌说,“每个项目是否可以满足回报率的要求,现金回款是否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要满足很多的条件才会予以投资。”  市场严峻才会选择降价  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房价不降反升,虽然同比升幅只有3.6%。对此,莫斌解释:“上半年平均销售价格略微上升的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调整,并非由于碧桂园采取提价措施。”  与均价上升不同的是,碧桂园库存量的下降。去年碧桂园的库存量是1200多亿元,目前已降至1100亿元,并且这是在上半年推出22个新盘的情况下实现的。对于下半年推出的37个全新楼盘,莫斌的要求是去化率超过60%。  据介绍,为达成要求,碧桂园会在产品定价、成本控制、市场需求等方面在开盘前找到平衡点,做到精准营销,提升去化率。莫斌同时表示,如果市场严峻的话,为了满足现金流的周转需求和保证公司的健康发展,也会采取一定的价格策略。
【全文阅读】
  前几年,一些用地性质为“办公”的公寓产品,由于购买不受限制成为投资者的宠儿,有投资客一次购买几套单位,甚至有投资者“一人扫掉一条梯”(粤语,一个投资者购买整栋楼宇的意思)。今年以来,随着公寓产品供应量大增,加上行政干预手段逐步退出市场,很多操盘手感叹,公寓开始不好卖了,以前开盘能卖九成,现在能卖一半已经不错――除非老板舍得大降价。  公寓还可以投资吗?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产品。  以前,有投资达人曾向记者介绍过选择公寓的心得:公寓越像住宅越好。在这位投资达人眼中,好的公寓,即使面积再小,也要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客厅、餐厅,最好还有独立采光的卧室,周边要有完善的生活配套,如果还带独立的阳台,那就是佳品。这位投资达人购买了十余套小公寓,户型实用,“很多在广州工作不够3年的新广州人抢着租,几乎没空置过,租客都是自住的”。  不光投资者,不少开发商也是瞄准居住需求而设计公寓。其实,公寓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属性――可商可住,可办理工商登记,公寓不但可以和住宅竞争,还可以和乙级写字楼竞争。  怎样的公寓可以跑赢乙级写字楼?首先,要拥有便利的公共交通,未来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这个地段的公寓便有了和周边乙级写字楼抢客的基础。其次,要有可为小型企业“长脸”的公共空间,比如明亮的大堂、可短租的公共会议室等设施,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日常办公成本。此外,公寓空间结构要合理,能划分出几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如老板办公室、财务室、办公位等。假如拥有上述的条件,在目前大多数公寓的管理费等日常成本都低于乙级写字楼的前提下,要吸引SOHO一族或小型企业进驻,公寓还是具备一定的优势,其租赁回报更有保证,日后转售也更有市场承接力。  投资公寓,在管理成本上未必一定能跑赢住宅,但具备与乙级写字楼竞争的能力,能跑赢乙级写字楼就好。  (梁栋贤)
【全文阅读】
  受访人:制片人 徐老屁  据我所知,北京道路上其实并无“一环”之说,假如以“一环”代替北京城最核心地区的话,那么天安门地段为核心的市中心应该当仁不让属于“一环”,目前楼价每平方米10万元以上。  二环以内,三环同属于北京的市中心,大约是每平方米6万元以上。粥少僧多,要是傍个学位房大款,单价过10万元也是不出奇。  四环介于市区郊区之间,大概是4万多元/平方米的样子。  而五环呢,在老北京人心目中已俨然是“郊区”,楼价也要去到3万多元/平方米,不怎么阔绰的买房人嘛,挤一挤总会有的,买这儿怎么说还算是买了北京的房子嘛。  再偏远则是五环之外六环之内,比如现在很热的通州大兴等地的楼市,楼价在2万多元/平方米,是很多北漂一族无奈落脚北京的“首选”,很多人五点起床,九点钟到单位打卡刚刚好。  六环之外一直到河北燕郊呢,房价还是1万元左右/平方米,虽然楼价“很可爱”,但是用“路遥遥其修远兮”形容之最是恰当。  目前正在建设的七环,则已经兵临“河北”城外,楼价虽然每平方米不及一万元,但是住在七环,工作在北京城,就实在有些“坑爹”了。所谓的“45分钟进京”等说辞,我觉得交通工具应该是“火箭”吧?  按我来看,北京的楼价N环特征鲜明:二环内住着说外语的,三环住说山西话的,四环住着说五湖四海话的,五环以外住说普通话的。虽然“我爱北京天安门”,但是我们离天安门越来越远啦。  (詹青)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