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黑龙江全省9月18日将按计划鸣响
黑龙江全省9月18日将按计划鸣响
  新华网哈尔滨9月17日电(记者 齐泓鑫)记者16日从黑龙江省人民防空办公室获悉,9月18日9时至9时10分,黑龙江省
15期
台媒解读中国“快舟计划”:使用东风31导弹载体
【中国快舟系统发射 我太空应急飞行器首实践】  台湾防卫杂志近日发表文章,再度解读中国军方打造空天一体最新战略,提到解放军空天部队、空军部队,未来新的疆域,新的目标,新的作战任务。  文章说,今年中国大陆官方公布的卫星发射就超过14枚。文章提到除了近期密集发射以外,有个项目引起外界的强烈关注,即快速卫星填补计划。  据介绍,快舟计划是解放军未来作战时,自己的卫星一旦被打下打掉的话,迅速进行填补的计划。快舟计划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解放军采用东风21、东风31导弹的载体,可以由机动的车辆来进行机动发射:另一方面是在一个小时内就可以快速把卫星安装完毕,然后发射上天,一旦卫星被打掉可以迅速填补解放军的侦测、定位等各种功能。

【全文阅读】
 
林左鸣:中航工业借港出海 军民融合发展非航业务
  它以修理飞机“零基础”起步,如今却制造出世界先进水平大型运输机、歼15舰载机;它从前只靠政府订单艰难生存,如今却拥有全产业链,更连续6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特大型央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日前在北京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集团未来将义无反顾地推进以市场化、国际化为导向的改革,用市场化的基因重铸魂魄,并将更好地利用香港这一平台走向国际化,展开资本运作、国际并购等事宜。  航空工业,被誉为“工业之花”,是制造业中科技含量最高、技术溢出效应最大的产业。中航工业作为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于2008年由原中国一航、中航二集团重组整合成立。  出生于金融危机肆虐全球之年,转型于深化改革号角响起之际,中航工业最终“破茧成蝶”,如今该集团设有航空装备、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工程规划建设、汽车等产业板块,下辖200余家成员单位、29家上市公司,员工50余万人。  “中国航空工业从仿制起步,也在改革开放后经历过为西方国家代工阶段,经过这两轮冲击,加上国际上如南斯拉夫炸馆事件等因素影响,激发起中国航空人奋发图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林左鸣说。    市场化,是中航工业最重要的改革。“没有参与市场竞争,仅是按照国家指令完成订单的企业,只是一个‘大车间’,”林左鸣说,虽然军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极其特殊,但在民用产品以及航空技术溢出的非航空高科技产业方面,中航工业完全按照市场取向决定企业行为。2013年,非航空产业销售收入已达到总收入的约80%,包括电子产品、医疗设备、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林左鸣说,中国虽然没有如美国那样庞大的盟国市场,但优势在于深度军民融合,可以通过非航空业务反哺航空业务。    在波音、空客等国际巨头遭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之际,中航工业谋划新局,收购多家海外知名企业,使它们成为中国航空产业中的一环,并带领它们扭亏为盈。“航空工业必须靠全球市场支撑,但中国不像美国一样,拥有北约、盟国等巨大市场,所以中国必须走一条与美国不同的发展模式”,林左鸣说,中国航空工业必须“一竿子插到底”,进行垂直整合,形成航空工业全产业链,围绕航空主业发展新的业态。    在林左鸣大刀阔斧的改革下,中航工业对所属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实施专业化整合,组建了19家专业化的子公司,建立母子公司组织架构,同时消除了内耗式竞争。5年多以来,其资产、利润总额翻番达到6760亿元(人民币,下同)、140亿元。下辖的上市公司更从22家增至29家,资产证券化率从15%上升到近55%。  作为一家渴望在世界航空舞台上大展拳脚的企业,中航工业尤其看重香港资本市场。早在2003年,中航工业的投资控股子公司中航科工就已在香港上市。“香港对我们非常重要”,林左鸣说,中航科工可以在香港扮演很好的角色,是中航工业在境外的资本平台,对于下一步国际化发展,尤其有利境外并购。中航工业未来将更多地考虑在国际上的并购事宜,并注重新业态的投入和发展。(《香港文汇报》记者 秦占国 刘凝哲)

【全文阅读】
 
最美军人周腾飞:3跳冰水救人 自掏腰包给战士看病
  生死瞬间,他纵身一跃,托举出幼小生命;冰冷水沟,他两进两出,拼抢出遇险司机;洪灾面前,他来回穿梭,转救出上百群众……近日,在总参陆航学院某训练基地组织的“忠诚一兵”颁奖典礼上,该基地学兵队队长周腾飞三次险中救人的故事让台下听众无不动容,大家都称赞他为“最美军人”。    今年4月,身为学兵队队长的周腾飞,在组织完下午训练,正准备进饭堂时,突然听到一声大喊,“有人落水了!”他迅速循着声音跑到学院附近的一个湖边,发现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正在水中挣扎。他什么也没有想,“扑通”一声跳进湖中,把孩子救了上来。上岸后,他顾不得膝盖和脚趾磕伤的疼痛,和战友一起对小孩进行抢救。  周腾飞这英勇一跳感动了许多官兵,事后大家了解到,他抢险救人的事还不止这一件。  2008年冬天,周腾飞在前往陆航学院办事途中,在路边看见一辆蓝色现代车翻进马路一侧的深沟,司机因撞伤昏迷。他立即打电话报警,随后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刺骨的冰水里,拼命地拉踹车门,由于车体入水太深,车门根本无法打开。随后赶到的几名群众担心他会冻坏,硬把他拉了上来。但周腾飞顾不上冻麻的双腿和被冰块划伤的胳膊,拦下一辆路过的大卡车,再次跳入冰水拴好牵引绳,终于救出被困司机。  2012年8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遭遇特大台风“达维”,全县14个乡镇普遍受灾,百姓被困,街道被淹,群众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放暑假回家探亲的周腾飞,不顾自家进水的房屋,主动走上街头抢险救灾,奋勇抢救财产,解救村民,把十几个小孩和老人从快要坍塌的危房里背了出来,主动协助当地干部安全转移群众上百人,灌云县县双拥办专门给部队寄来感谢信,为他请功。    2005年,周腾飞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干过参谋、连长、副队长、教导员、队长等职,一提到他这位个头不高,眉毛浓黑的“大眼队长”,战士们又爱又“恨”。  对周腾飞爱,是因为他真的把战士当亲兄弟,关心大家,有难必帮。学兵小杨,想考学,没有复习资料,周腾飞就托战友买来复习资料送给他;战士小洪,夜里突发高烧,周腾飞连夜打车把他送到驻地医院抢救。担任队干部五六年,他从没有收过战士一份礼,反倒自己掏钱为战士看病、买学习资料和生活物品。  对周腾飞“恨”,是因为他管教战士特别严。这种严,表现在训练上让一般人受不了,在学习上,抓得非常紧。每天,他都跟着学兵一起训练,一起操课,每周五晚上,他都根据教员讲的和课程进度自己出一套“知识要点”复习题,考考大家,不过关的周末“开小灶”,不让一个战士掉队。他还探索出“分组分层升级训练法”,经常开展“知识小竞赛、岗位小练兵、技能小比武”活动,有效提高学兵的学习兴趣和培训质量。    在举世瞩目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大阅兵中,有一支群众游行方队叫“春天的故事”,而负责这支群众游行方队军训任务的“幕后教官”,就是周腾飞。  2009年,为了做好首都国庆60周年大阅兵群众游行方队的形象展示,北京市西城区委协调总参驻京部队帮助训练,有多年军训经验的周腾飞,奉命带队训练“春天的故事”方队。  从赤日炎炎的7月开始,连续3个月,周腾飞带队进驻地方高校,负责训练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众游行方队。总结表彰时,他带队训练的“春天故事”方队被评为“优秀方队”,他自己被表彰为“国庆60周年首都群众游行优秀工作者”。(刘宇 赵鹏洲 许玉可)

【全文阅读】
 
哈飞运12交付形式严峻 9月起开始运12冲刺生产
  进入9月,中航工业哈飞开始了运12飞机生产的冲刺。尽管上半年哈飞创下了半年交付7架机的历史最高纪录,但距离全年任务仍存在很大差距。7、8两月运12生产进度受成辅件供应不及时等因素影响,使交付形势更加严峻。  为此,哈飞从9月开始在运12生产线掀起大干热潮,比往年提前开始向全年生产目标冲刺。干部职工每天早来晚走加班加点拼抢任务,中秋小长假也只休息了一天。

【全文阅读】
 
中国首个国产AP1000模拟组件在包头制造完成
  9月17日电 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网站消息,9月13日上午9时38分,首个国产AP1000模拟组件在中核包头核燃料元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包头公司)制造完成。  中核包头公司AP1000燃料元件生产线2012年3月28日开始建设,历经两年时间完成了生产线基础建设,历经半年时间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单体试车。2013年11月,生产线开始设备合格性鉴定及工艺开发工作,到首个AP1000模拟组件制造完成,历时9个月的时间。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