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F-35因事故缺席 ...
26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7月17日报道,美国F-35型战斗机近日来状况不断,令其粉丝大失所望。但同时,F-35虽然未能如期在英国范保罗国际航展亮相,其对范保罗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  6月23日,一架F-35战机发动机发生起火事故,引发了种种关于F-35战机能否如期抵达英国参展的猜测。很多人猜测,无论发生什么情况,美国国防部、英国国防部和洛克希德公司都会排解万难,让F-35可以在7月11日开始的英国皇家国际航空展亮相。  但F-35始终 ...          
  据俄罗斯《报纸报》7月17日消息,“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新闻中心发布消息称,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波音777客机是被乌克兰苏-25战机击落的。  消息指出,“目睹马航波音777客机坠毁的目击者称,看到乌克兰空军攻击机袭击了马航客机,致使该客机在空中被劈成两半,然后坠毁在顿涅茨克地区。”  此前有消息称,马航波音777客机在距离俄罗斯边境不远处的乌克兰境内坠毁。机上载有280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所以机上人员无一生还。  乌克兰官方称,该客机是被地对空导弹“山毛榉”击落的。顿涅茨克方面则否认与此次空难有关。同时,俄罗斯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指出,16日早晨,乌克兰军方在顿涅茨克地区曾换防“山毛榉”营。  值得指出的是,2001年10月,在黑海地区进行军事演习的乌克兰军队称发射S-200导弹,误击了俄罗斯西伯利亚航空公司的一架图-154客机。 (记者 胥文琦)
【全文阅读】
  曾思玉将军是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在八年抗战中,他率部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搏斗。在敌后根据地,在平型关、在吕梁山、在冀鲁豫抗日战场,曾思玉率部在对日作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现将其中三段史实记录如下,以飨读者。    1937年冬,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政治处民运股长曾思玉,奉命带1个连直插到同蒲铁路沿线的大谷、祁县、介休地区,执行宣传群众、扩兵、筹款等任务。依靠八路军的崇高威望再加上他的智慧和才能,得到了新区各阶层人民的认可。两个月后,他带着扩来的300多名新兵(配上了武器)和筹集的3万余元,回到了第115师师部,受到了罗荣桓政委的表扬和赞赏,并任命他为686团政治处主任。  此后,曾思玉与团长杨勇、参谋长彭雄率领第686团,在蒲(县)大(宁)公路沿线捕捉战机,打击日军。先后取得了午城镇、井沟伏击战的胜利,接着又是汾(阳)离(石)公路三战三捷。在南偏城伏击日军战斗中,击毙日军旅团长山口。当第686团即将随师部向山东挺进的前夕,他又奉命到第344旅第689团任政委。  1939年9月初,第18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罗瑞卿调曾思玉回115师,率“抗大”1分校的400多名毕业学员赴山东。这支400多人的队伍,原准备由此向东,在安阳、新乡之间跨过平汉铁路,不料事不凑巧,正赶上敌人在铁路沿线“扫荡”。于是他们转向北面,沿着太行山东麓经涉县,过漳河,爬上峻极关,向东插到沙河,终于在一个初冬的黑夜从沙河、永年之间跨过了敌人严密封锁的平汉铁路。  曾思玉带领队伍跨过平汉铁路后,在大平原上急行军,很快就进入了鲁西平原。400多名学生兵迂回行军1000多公里,在3个月的时间里,历经艰险和困难,一枪未发,一人未减,在友区、敌区、根据地、游击区之间纵横穿行,终于全部安全到达了第一个落脚点―――鲁西地区第115师独立旅驻地。  这次曾思玉不仅带来了400多名朝气蓬勃的年轻干部,而且让每个班从太行山总部背来了10套苏联外文局出版的精装本《联共(布)党史》。    在鲁西的6年抗战中,曾思玉从民运股长、团政治处主任,到第115师教导3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第8分区(后改2分区)司令员。曾思玉所率的部队主体是八路军115师教导3旅第7团,人称“老七团”。这个团的前身是由南昌起义部队保存下来的井冈山红四军第28团,中央苏区时期的红1军团第2师第5团,林彪、陈毅曾分别担任过这个团的团长和团党代表。    更为严重的是,被日寇合围的还有未来得及转移的数千名群众,他们都聚集到曾思玉所率部队周围。  曾思玉决心带领部队和群众冲出日军重围。他发现包围自己的敌军并非“铜墙铁壁”,且有薄弱之处:敌军虽将八路军和老百姓团团包围,但他们是“一线式”展开,在甘草崮堆村千米远包围圈以外的纵深地带,敌人尚未配置兵力。他决定采用集中兵力猛打猛冲的办法,以突然动作冲决敌人的一面,掩护机关人员和老百姓突出重围。  曾思玉一声令下,八路军4个连队加上一个地方大队的18挺机枪和几百枚手榴弹同时朝敌军开火,随即八路军官兵们呐喊着朝敌阵地奋勇冲杀过去。日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搞得晕头转向,待他们清醒过来时,机关人员和老百姓已转移到安全地带。  这次突围战斗,八路军共击毙日军100多人,其中还包括一名日军军官。    1943年2月底,孙良诚率两万余伪军,趁八路军主力移动之机,进占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濮阳及周围各县。孙部盘踞濮阳后,把司令部设在濮阳县八公桥,积极配合日军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步步“蚕食”。  1943年11月上旬,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命第二军分区曾思玉等负责对孙部进行反“蚕食”斗争。曾思玉在战前经过多方面的侦察了解,掌握了敌情地势,绘制了地图,决定利用敌人外紧内松的弱点,采取“掏心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攻克八公桥。  八公桥是濒临黄河故道的一个大集镇。孙良诚在镇东西两端筑起高6米的围砦,在围砦外挖有宽5米、深约4米的两道外壕,并设有木栅栏和鹿砦。围砦四门和四角都有坚固的碉堡,街内十字路口又有一个核心碉堡,工事十分坚固。曾思玉根据敌军火力部署,决定避实击虚,不用强攻,而是奇兵偷袭八公桥。  11月16日拂晓前,二分区主攻部队在司令员曾思玉率领下,于八公桥东北之范屯、常楼、宋集一带隐秘集结,然后突然从四面八方攻入围砦。晚10时,七团突击连从八公桥东北角扒过木栅栏,越过外壕,迫近围墙,竖梯登寨,迅速接近敌总部。  敌人毫无戒备,当勇士们端着刺刀出现在敌人面前时来不及抵抗,只得束手就擒。在攻打街心大碉堡时,遇到敌人拼命固守。七团战士将红薯叶、辣椒、破棉絮捆在竹竿上点燃,扔进敌人碉堡内。敌人顿时失去了战斗力,只得缴械投降。事后俘虏问用的是什么武器,战士们风趣地说:“是飞雷烟幕弹。”  激战12小时,战斗全部结束,活捉伪参谋长甄纪印,歼灭俘获敌官兵3000余人、马300匹、迫击炮两门、轻重机枪34挺、长短枪2000支及兵工厂全部设备,由于孙良诚在我军进攻前去开封出差,侥幸没有成为俘虏。(王彬权)
【全文阅读】
  当兵蹲连活动开展了一年多,围绕其中的收获与反思,笔者近日走进陆军第26集团军某旅展开专题调研。该旅领导和机关干部的普遍体会是:心随身入,才能收获真知真情。  “以前,我批评个别基层干部身在兵中不知兵,没想到自己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对话该旅政委秦道平,笔者听到的首先是一番自我批评。至今,他仍对下连当兵期间没及时了解同班战士李俊博的家庭困难而深感内疚。  小李幼年父母离异,是奶奶含辛茹苦将他带大。前段时间,奶奶因车祸造成右腿骨折,小李心急如焚,但因连队正处于训练考核冲刺阶段,他实在不好意思请假。几天后,秦政委找小李谈心时才得知这一情况。深感愧疚的他立即出面帮小李请了假,并代其向机关申请了3000元救济金。  奶奶的病情日趋稳定,7天后小李如期归队,全身心投入训练。后来,小李在考核中发挥出色,还第一时间给秦政委打电话报喜,说奖牌是自己对组织关怀的回报。如今,小李成了秦政委时常联系的“兵朋友”。  “你不把连队当驿站,官兵才不会把你当过客。”秦政委说,现实中基层官兵面临着种种实际困难,迫切需要关心关怀。各级领导,就是要常常端一端战士的饭碗,坐一坐战士的马扎,闻一闻战士的汗味,通过零距离接触体味他们的酸甜苦辣,解决他们的烦心事、挠头事。  该旅保障部部长刘善同对在汽车一连当兵时遇到的尴尬事记忆犹新。  一天清晨,刘部长在黑灯瞎火中匆匆赶往楼下集合,没想到因为楼道太暗摔倒在地。天还没亮,为何楼道不开灯?原来连队为了响应旅里“杜绝长明灯”的号召,规定只在每天断黑至官兵就寝前打开楼道灯。  勤俭节约问题,刘部长大会小会没少讲。此时摔了个跟头,却让他捡了个明白:机关抓工作不能过于主观,只要求基层落实,不顾及官兵感受。“知屋漏者在宇下。”刘部长说,领导干部只有坚持眼睛往下面看,脚板往基层迈,时常坐在战士的马扎铺板上反躬自省,才能查找出各种问题以及深层次原因,才能真正明白哪些该坚持哪些要改进。  后来,旅里积极倡导换位式、检讨式工作方法,以此提高指导和服务基层质量。一段时间之后,旅机关工作主动性明显增强,工作方法也越来越科学。  真正把官兵当主体,基层建设才能好戏连台。该旅政治部主任唐乐平介绍说,通过当兵蹲连,领导机关先后收集基层意见建议3400余条,许多金点子进入党委决策,成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基层建设的良方。(曹琦 李飞 周于)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