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PMI为51%创一年新高 经
325
  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2013年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连续11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而且创出一年来的新高,显示我国制造业经济发展动力有所增强,企稳回升的态势更趋明显。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8月制造业PMI上升较快的原因,一是市场需求较快增长助推PMI明显回升。国家近期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综合举措的推出和落实,稳定了社会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从分项指数看,构成PMI的5个分项指数均高于上月,尤其是新订单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   二是制造业进出口形势有所好转。由于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经济的改善,外部需求有所增加,加上我国促进贸易便利化、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等措施的出台,制造业进出口形势有所好转。8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是2013年4月以来首次回升至临界点以上。   随着7月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的整体回暖,以及市场环境的逐步向好,企业对未来经济发展信心进一步增强。8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9.4%,比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明显回升,为5个月以来的新高。 (记者 连建明)                        
  时至月末月初,商家资金面趋紧,国内现货钢市再度走弱,部分钢品价格的跌幅加大。业内一向把“金九银十”看作钢市的传统旺季,但今年以来钢铁业基本都处于“寒冬”之中,“金九银十”能否再现需要“打上问号”。考虑到眼下市场库存压力不算太大,最多只能说钢价下行空间变得有限。   据国内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最近一周内,国内综合钢价再次下跌,周跌幅在0.26%左右。月末月初,资金面趋紧,螺纹钢期货震荡走弱,原材料价格又窄幅波动,国内现货钢市成交持续萎缩,市场信心产生动摇,现货钢价震荡下行,且部分品种的跌幅在加大。   据分析,在板材市场上,总体呈下行态势。中厚板价格震荡偏弱,在机构监测的20多个主要市场中,杭州、长沙、天津、北京等地吨价周跌幅在10至60元之间。商家普遍反馈成交不理想,出货受阻。上海市场中厚板的库存已有小幅增加。热轧板卷价格先扬后抑,主要市场的走势分化,上海、济南、南昌等少数市场价格有所上涨,但杭州、福州、天津等地阴跌,广州、北京等地运行平稳。钢材期货冲高下探、钢坯价格回调等因素,都使钢市的观望氛围渐浓,钢价上涨受阻。   在建筑钢市场上,也是延续了弱势局面,上海、广州、北京等主导市场和国内大多数地区的吨价周跌幅均在10至70元之间。短期内工地采购有限,高价位的成交寥寥,低价位成交尚有“可议价的空间”。上海等个别市场螺纹钢的社会库存有所增加,也从一个侧面表明钢市的需求不理想。中钢协最新发布的重点钢企8月中旬库存情况,环比增幅在5%以上,是3月下旬以来最高的一次。   在整个8月内,铁矿石市场先涨后跌,月末价格较上月末基本持平。近期钢厂对国产矿的采购不太积极,地方矿山也不愿低价销售,发货情况一般。8月的上半月,进口矿价大幅上涨,普氏指数一度涨至每吨142.5美元,达近5个月的最高点;下半月一度出现回落,但月底再度明显上涨。由于市场还是存在刺激钢厂产能释放的因素,铁矿石需求可能进一步增加,估计短期内进口矿价将继续保持坚挺。   相关机构分析人员认为,“金九银十”能否再现关键取决于终端需求的释放力度。中钢协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国内大中型钢企实现利润总额达23亿元以上,环比扭亏为盈。由于钢企盈利状况略有好转,钢厂的减产意愿可能会降低,这对钢市的供需状况又会产生影响。钢铁业寻找“再平衡”,谈何容易。(记者李荣)
【全文阅读】
  新《旅游法》(以下简称“新法”)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昨天举行的2013中国(广东)旅游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旅游法》实施媒体通气会”现场,旅游业界代表就新法实施后的变化作了解读。根据新法的要求,从10月1日起,所有旅游报价产品(即常规旅行团),将以“无加点、无自费、无指定购物点”这“一价全包”的形式出现。      根据新法第35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广之旅总裁陈白羽说,新的报价方式将趋于统一,“低价团费+高价购物、加点”将被市场遗弃,隐形消费显形,旅游产品回归旅游本质,质量更有保证。所有的旅游产品,将以无加点、无自费、无指定购物这“一价全包”的形式体现。   目前,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这跟部分旅行社,尤其是采购规模及采购能力低的小型旅行社为抢占市场,而拼命低价推销严重背离(低于)产品价值的旅游线路产品不无关系。为了求生存,弥补利润,这些旅行社就强迫旅游者购物和参加自费项目。而即将实施的新法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导、欺骗消费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这一规定既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又有效抵制“零负团费”等恶性价格竞争。     新法第60条第三款规定,安排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应当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导游服务费用;第111条第三款规定,包价旅游合同,是指旅行社遇险安排行程,提供或者通过履行辅助人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导游或者领队等两项以上旅游服务,旅游者以总价支付旅游费用的合同。因此,旅游者在团队出发前,必须交齐包括导游服务费在内的合同约定费用。记者了解到,现行的导游服务费收取方法由此将有所改变。以国内游为例,以往的导游服务费会在游客报名时先在合同中约定一定标准的金额,待行程结束后再由游客直接支付给导游,新法实施后,导游服务费将包含在团费中,游客在报名时连团费一并支付。至于出境游时向境外导游、司机支付的小费,新法中并未禁止。记者刘珊、实习生曾燕燕、通讯员张敏婷报道:
【全文阅读】
   北京9月1日电 题:中国PMI指数连续两月回升 经济稳定增长基础巩固    记者刘长忠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最新发布的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0%,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称,中国PMI指数最近两月连续回升,8月份回升幅度明显扩大,显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专家分析指出,8月份中国PMI指数显示,需求回升较为明显,企业补库趋于积极,市场供需状况趋于改善,企业预期持续向好,就业稳中趋升。主要呈5大特点:首先,新订单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指数回升幅度首次超过1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自去年3月份以来,首次回升到50%以上,达到50.2%;购进价格指数持续回升。继上月回升5.5个百分点之后,再升3.1个百分点,达到53.2%,达到今年3月份以来的最高值。三个指数的表现,反映出国内外需求均呈回升之势,上游产品价格联动上扬。   其次,企业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持续多月位于50%以下,8月略微回升。采购量指数连续两月回升,8月达到52%,较上月回升2个百分点。反映出库存调整接近尾声,补库活动趋于积极。   第三,8月虽然需求回升更趋明显,但生产扩张较为理想,增速只是稳中趋升,没有明显加快。生产指数为52.6%,较上月略微回升0.2个百分点。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差距缩小到0.2个百分点,反映出供需增长较为均衡,市场整体供需状况趋于改善。   第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达到59.4%,继上月上升2.3个百分点,再升3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PMI指数均达到49%以上,逼近50%荣枯线。反映出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渐显示成效,企业经营状况趋于改善,信心受到明显提振。   最后,从业人员指数,最近两月连续小幅回升,目前保持在49%以上,向50%逼近,反映出就业稳中趋升,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趋稳。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分析认为,从最近两月PMI指数走势来看,经济活动链条上各环节已出现积极变化。需要关注的是,购进价格指数明显回升,虽反映出市场趋于旺盛的一面,但也要防止在经济企稳回升过程中,上游产品价格强劲反弹,加重企业成本压力。同时,要充分把握住当前经济增长趋稳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进程。完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