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购房者交款2
59
  本报讯告诉房奴们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从明年元旦开始,郑州公积金贷款的担保费要取消了。这是昨天记者从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得的消息。   今年10月中旬,国家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三部门联合发文通知取消市民在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过程中的贷款保险和贷款担保等收费项目,以减轻购房职工贷款负担。  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从2015年1月1日开始,郑州市申请公积金贷款将会取消担保费。所谓担保服务费,是指借款申请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必须提供管理中心认可的担保方式。由担保中心提供担保的,应向担保中心缴纳担保服务费。  “郑州担保费收取方式为,贷款1到5年,担保费率为千分之一;21年到30年,担保费率为千分之零点四五。商品房担保费最高4000元,二手房没有封顶。”河南省商业与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说,郑州取消担保费后,一个贷款金额为35万元、贷款年限为20年的房子,可少交4000元左右的费用。  明年郑州公积金贷款取消担保费后,还有几个疑问有待解决:已经录入的贷款单是否需要交担保费或保险费?会不会有公积金贷款新政出台?对此,郑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新政策实施后,会有比较详细的实施方案。  那么省内其他地区“取消公积金贷款担保费”是否有动静呢?昨天,记者联系许昌、三门峡等地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获悉,除郑州外,省内多个城市该政策还没落地。      今年9月11日,辽宁阜新市取消公积金贷款抵押担保费和保险费。而且,过去借款人办理公积金贷款抵押手续他项权证时,需向房管部门缴纳抵押登记费,而现在这笔费用由阜新市公积金中心承担,同时一并取消期房贷款服务费。阜新市职工在申请公积金贷款时实现全程零费用。  广东省除广州、惠州、梅州三市市民公积金贷款仍需办理保险或担保,其他地级以上市办理公积金贷款已不需强制购买保险。  昨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牵头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正式发布,报告从银行家视角反映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动向,今年是第六年发布。  报告显示,在今年的调查问卷中,有七成银行家认为未来三年中国GDP增长率将低于7.5%。过去三年,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投资,而未来3-5年,银行家们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将主要依赖于内需消费(71.9%)和技术创新(69.5%)。  对于自己所在的行业,银行家们预期未来三年银行业的收于及利润增长的预期也有明显下调,三成左右的银行家预期不良率会在1%-3%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银行家们对这个行业改变了态度。近八成银行家预期房地产市场量价都不再会上升。  记者16日从北京市住建委获悉,截至11月底,北京市保障房新开工量、竣工量、建设投资量已全部超额完成。此外,北京市累计分配保障房3.6万套,预计年底前还将陆续分配2.5万套。  据介绍,截至11月底,北京市保障房新开工100811套,完成年度7万套开工任务的144%;竣工107432套,完成年度10万套竣工任务的107%;完成投资额541亿元,完成全年500亿元投资任务的108%。  据了解,北京近日召开了2014年住房保障决策咨询专家组第二届成立会议及工作年会,这预示着专家参与政策研究和评估论证环节,将成为北京市住房保障工作中的必备程序和常态机制,以提高住房保障工作的科学、民主化决策水平。  根据《推进珠三角一体化2014―2015年工作要点》,历时6年规划研究的深中通道将于明年开建,深中两城融合发展再次获得业界关注。16日,“深中协同发展论坛”在中山举办,政、企、学界共同展望深中通道给深中两市带来的发展新契机。有声音指出,目前中山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写字楼租金等价格仅是深圳的1/8,未来中山是承接深圳产业转移与延伸的重要后花园,将成为投资热土。
郑州拟出台《城市供热管理办法》拆管道泵将被罚
  核心提示|在一些新交房的小区,开发商大都为居民预留了暖气片,但有很多居民为了自家方便,纷纷改装成地暖,加装管道泵或混水器,导致“自己家暖洋洋,邻居家冷冰冰”。郑州市多个供热企业称,因私自改用地暖导致邻居家不热,已超过“个别用户不交费,导致整个小区没法用暖”,成了社区供暖中新的矛盾焦点。  在地暖安装用户越来越多,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因安装地暖引起的邻里纠纷,值得居民、物业和相关部门的集体反思。    “邻居家安装地暖后,我家的暖气温度就不稳定,希望你们来查处一下。”最近,家住郑州陇海路与工人路附近一个小区的多位居民,多次向郑州中原环保西区供热分公司举报说,该小区有多名业主私自把暖气片改装成地暖。  “工作人员到小区走访后发现,该小区属于新建楼盘,今年刚加入集中供热。”中原环保西区供热分公司客服中心主任范俊生说,该小区一些居民把暖气片改装成地暖后,发现屋里温度不高,便私自在供暖设施上加装了管道泵,每到管道泵启动的时候,相邻用户的热流量就会被抽走,一些用户私加的泵因为质量不好,还经常出现噪音,每到夜深人静时,“嗡嗡”的声响,让邻居不胜其烦。  随后,工作人员对多个私加管道泵的用户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单”,要求其拆除管道泵,并与该小区物业公司进行了沟通,要求物业公司协助热力公司,一起督促业主不能私自加装管道泵。  居民安装的取暖设施不统一,导致小区用热秩序混乱,在郑州其他多个小区也存在。位于郑州黄河北街与红旗路交叉口附近一小区,因开发单位当初没有为业主统一安装室内采暖设施,导致业主私自安装的采暖设施混乱,有的是暖气片,有的是地暖,热力公司无法核算其供暖参数,该小区的千余户居民至今没法参加集中供暖。    “一个小区的供暖设施,是用地暖还是暖气片,在交房前都是经过规划设计院设计过的,热力公司只会按其中一种采暖方式核定供暖参数。”郑州市热力总公司新闻发言人孙晓泉告诉记者,一个小区内,如果是用暖气片,就只能都用暖气片,如果是地暖,都必须用地暖,不能两种供暖模式混合,因为这两种供暖模式的参数是不同的,暖气片采暖是高温、小流量,地暖采暖是低温、高流量。  因为供暖参数不同,一些把暖气片改装成地暖的居民,为调节温度和流量,就会私自加装混水器或管道泵。管道泵的作用是加压,因为地暖比暖气片需要的水流量大,为了增加水管内的流速,提高温度,一些居民便偷偷在地暖上加装管道泵。  12月11日,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并网验收处的工程师称,按照《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擅自把暖气片改装成地暖,以及在室内采暖系统上加装混水器或管道泵,都属于违规用热行为,都会严重影响其他用户的用热。  除了市民举报,热力公司怎样鉴别居民家是否加装了混水器或管道泵?  “有经验的一线巡管员,只要看下分户供暖水管的回水温度,就能看出居民家是否私自加装了附属设施。”昨天,郑州市热力总公司并网验收处的王姓工程师说,之前有个小区居民投诉说,他家的暖气片每到白天热度正常,但一到夜里,温度就下降,“根据经验就能知道原因,很可能是相邻用户加装了管道泵。”

【阅读全文】
惠济区一小区成“楼脆脆”3个月5条裂缝维权无果
  本报讯家住郑州市晴苑小区的李女士昨天向本报爆料,搬进新房3个多月,屋内墙体就多达5条裂缝,最长的有3米;5次请装修公司来粉刷,却不管用,最糟心的是卧室的墙体还是倾斜的……    今年8月底,李女士搬进位于郑州市英才街与花园路交叉口向西300米路北的晴苑小区。入住3个月以来,李女士发现屋内墙体竟有了5条裂缝,最长达到3米,宽1毫米。李女士说,她找过5次装修公司来粉刷,可是却治标不治本。  除了女儿房间的墙体是倾斜的,李女士自己的房间床头的那面墙也是如此。墙角安置的衣柜与墙体之间的缝隙,从地面到天花板往上,从一指宽能逐渐变成三指宽,差不多3厘米左右。  而李女士这样的情况还不是最严重的。她说,楼下三楼的两个住户,因为共用一堵墙,裂缝大的这家可以看到另一家放的电视节目。后来业主找到开发商,工人把墙砸开,发现里面都是一块一块的土疙瘩,没有钢筋水泥,这让业主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李女士是在2010年买的房子,当时房价将近7000元/平米,在北区算是贵的。没想到,房屋质量如此让人心寒。    据李女士介绍,小区还有很多住户跟她家的情况一样。记者随后走访了同一幢楼2单元的住户王先生家。  在门外楼梯口,记者就发现旁边主体墙上有一条竖着的5米长的裂缝,甚至裂缝边缘还掉落了一部分墙皮。  王先生家客厅沙发后的白色墙壁上,好几条裂缝也很明显。同样,因为墙体是倾斜的,他家的浴室门,根本没法闭合。    昨日下午,记者致电该小区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胡总。胡总告诉记者:“这类事情统一找物业报备,物业有一个处理方案。”  但住户王先生告诉记者,胡总所说的那个方案中只提到了会对房屋有问题的部分进行维修,却没有对维修期间住户的安置有个安排,也没有什么赔偿。  王先生说,之前11号楼4单元有一个住户的房子就进行了维修,其间在外面租房两个月,开发商给了六千元的补偿,所以希望自家也能按此来。或者开发商可以对房屋维修做个估价,把维修的钱给他,他家自行选择维修时间。  记者又打电话咨询郑州市房管局。房管局回复称,房屋质量有问题,开发商理应负责维修,至于维修期间对于住户在外租房的补偿,并无相关的硬性规定,住户可以和开发商协调解决。    昨日下午3点40分左右,记者打电话咨询河南文丰律师事务所的周伟林律师。  周律师告诉记者:“在保修期内,房屋出现了质量问题,房屋维修期间,住户在外租房子的费用应该由开发商来出。”他说,如果住户家里的家具因为房屋质量问题而遭受损失,也应由开发商来赔。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宋向清认为,如果房屋的质量隐患在开发建设阶段就已经存在的,业主使用住房时只要不破坏之前的住房结构,开发商不能对房屋质量问题一推了之。

【阅读全文】
楼市告别"黄金时代"迎来新常态
  2014年,楼市一改往日高歌猛进的姿态,投资增速放缓、库存居高不下、房价持续回落,市场分化明显。与此同时,“去行政化”调控趋势日益明朗。告别“黄金时代”的楼市将何去何从?    2014年,楼市变化速度,显然超出市场预期。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可谓一个直观的观察窗口。  一季度,70个大中城市,有一半还处于环比温和上涨,然而从5月份开始,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持续增加,5月35个、6月55个、7月64个、8月68个、9月、10月均为69个。  不仅新建商品房如此,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也持续增加,特别是到9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二手房价全部呈环比下降态势。一系列房地产市场的数据也在持续走低。开发投资增速放慢,1至10月份比1至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    从“政策很复杂,市场很简单”到“政策很简单,市场很复杂”,2014年,楼市与“行政化”调控方式渐行渐远。  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就是,行政色彩浓郁的限购政策逐步退出部分城市。限购的保留与取消,被业内人士视为对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分类调控”的落实。  对于步入新常态的房地产市场,不做过度反应,并不意味着政府不作为。特别是在当前宏观经济面临下行挑战的背景下,在坚持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外,更要注重满足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2014年下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对此均有所体现。比如房贷新政策要求“对拥有1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住房公积金新规定中要求推进异地贷款业务,公积金贷款对象扩大至第二套改善型自住住房。  专家还建议,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告别高速增长的“黄金期”,房地产投资量、竣工量和新开工量等各项重要指标的峰值已经到来的情况下,尤其要注重房地产泡沫的抑制和防范。    从当前来看,银行房贷新政、央行降息等政策出台,犹如给房地产市场注入了 “强心剂”,自10月份以来,冷清的楼市有了些许变化。  10月份部分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有所回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均停止下跌。其中,北京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上海、广州、深圳环比均持平。  对于房价环比降幅收窄,与各地房贷政策调整,房企为消化库存继续加大推盘力度,部分购房者选择入市这些因素有关。  楼市是否会全面回暖?部分受访专家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认为,由于不少城市库存依然高企,加之土地消化周期过长,需求过度透支,房价调整尚未到位。因此,市场短期回暖不具可持续性。  一二线城市,楼市资金面将明显好转。三四线城市因为库存绝对值过高,这种情况下,即使信贷刺激,出现全面回暖的可能性也不大。  此外,对于信贷政策对楼市的刺激作用,业内人士并不表示乐观。作为非对称降息,央行的此次政策会带来预期性的微刺激,但市场短期内尚未显示其影响,就预期而言,降息作用有限,未来楼市难言乐观。  就中长期而言,专家认为,从全国的房价收入比、户均住房套数、居民收入增速等指标观察,中国房地产市场仍具备实现平稳发展的条件。(记者 杜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