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银行否认放松房贷
17
  据新华社电 市场日前传出上海有银行放松楼市限贷政策,并有多条消息指向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经记者求证,建行上海市分行表示该行房贷政策目前未发生任何变化,而其他国有大行及多家中小商业银行也否认放松个人购房限贷政策。  日前,一份名为“住房金
  ■观点集装  从不同的角度,对于不动产登记的冀望不同。比如,有人认为意见稿“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的规定,有可能降低其震慑力。而另一些人则担心,有权信息共享的部门能否真的守住个人的财产隐私。这反映出了对不动产登记操作细节的关注。  但客观看,不动产登记不是万能法,不可能满足方方面面的冀望。当下最关键的,是强化不动产登记对于财产权利的伸张。营造对普遍重视财产权的制度环境,实则也是为从这一切入口深入反腐腾出空间,二者并无矛盾。  ――徐立凡:《不动产登记 以制度伸张财产权利》(《京华时报》)  眼下,旅游景区与当地民众的矛盾冲突,时常发生,游客屡屡成为牺牲品。上月,由于长期的利益纠纷得不到解决,四川峨眉山景区村民拉起横幅,堵住通往景区的道路,把游客挡在门外。在2011年,江西婺源李杭古村的村民也跟景区经营公司产生门票分红纠纷,愤怒的村民聚集到景区大门阻拦游客,持续整整一个月。  此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是目前的旅游开发的利益链条中,景区原住民的话语权薄弱,旅游景区从前期规划到景区建成后的收入分配等诸多事项,都是地方政府和开发企业说了算。这样的不对等,导致景区原住民难以共享旅游开发带来的巨大收益。  因此,解决景区管理方和原住民之间的矛盾,出路在于构建更公平的开发经营机制,允许原住民以农地、山林入股,成为股东,享有景区开发收益的分配权,同时给原住民在景区营商以更宽松的空间。只有当景区开发与原住民利益实现双赢,这样的开发才能给当地带来长久的发展和繁荣,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和权利保障。  ――王景曙:《景区开发理当让原住民共享收益》(《新京报》)
【全文阅读】
          (CFP供图)  7月份堪称掀起了全国最大规模的松绑限购潮,但楼市表现仍不乐观。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月全国70大中城市有64个出现一手住宅楼价下降的情况,并且整体跌幅创下近十年来新高。其中,北上广深也首次出现房价环比全面下滑,并且跌幅扩大的态势更明显。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市场不景气或导致地方政府加大救市力度,但楼市降温并不会因此停止,8月份房价依然面临下降压力。  ■新快报记者 陈齐  70城房价创下近十年单月最大跌幅  国家统计局昨天发布的“2014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7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由6月的55个继续大幅增至64个,持平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2个。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2%,最低为下降2.5%。二手房方面,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也由6月的52个增至65个。北上广深悉数下跌,其中,广州环比跌幅为1.3%,但同比仍上涨5.2%。  与去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3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上涨的城市有65个。7月份,同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7.2%,最低为下降4.9%。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称: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跌幅0.9%,延续了5月份开始的下跌态势,但跌幅明显扩大,相比6月跌幅扩大了0.5个百分点。而同比涨幅2.6%,相比6月份大幅回落1.7个百分点。  70城房价指数指标从2005年开始使用,如此计算,今年7月房价环比跌幅不仅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同时也创下了近十年的最大。  限购松绑未能拉住楼价下滑趋势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称,房价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有所增加。7月份,由于市场预期依然不明,购房者不少选择观望,房价环比继续下降。从个数看,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继续增加。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2个和1个,均比6月份减少了6个;持平的城市个数均为4个,分别比6月份减少了3个和7个;下降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4个和65个,分别比6月份增加了9个和13个。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将房价下降归结于与地方政府松绑限购但没有收到成效有关。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就认为,从短期内来看,尽管今年4月份以来46个限购城市已有37个做出了调整或已经明确取消,另外,还有福建、湖南、广西、成都、武汉、绍兴、包头等地方政府发布的楼市“救市”政策,但是,限购等政策松动对于市场成交量反弹的作用有限,甚至在部分存量偏大的城市几乎没有太大的效果。同时,这些“救市”措施反而助长了开发企业博弈市场的决心,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市场成交量拉开节奏。从成交价格的角度来看,尽管第二季度以来开发企业定价更贴近市场,但整体市场成交量收效并不好,市场仍然处于博弈状态,难以有大幅下跌的动力。  一线城市此次跌幅最大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总体来看,受银行信贷紧缩及市场存销比指标提高等因素影响,市场去化压力倍增,此时,部分开发企业由于资金面压力、业绩指标等因素开始采取“以价换量”策略,甚至部分项目采取大幅降价策略以尽快回笼资金,导致70个大中城市房价64个城市环比下跌。总体来看,70个大中城市跌幅范围进一步拉大,一线城市也全线进入环比降价阵营,即使是厦门、大理这两个有上涨迹象的城市,最高上涨幅度也不过在0.2%。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被视为楼市风向标、楼价较为坚挺的一线城市,7月份的表现并不好。7月份,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跌幅继续扩大,跌幅分别为1.2%、1.0%和0.9%,相比6月0.4%、0.5%和0.5%的数值均有所扩大。7月份,一、二、三线城市的库存去化压力依然很大,库存去化周期明显扩大。在库存的压力下,房企降价促销力度加大,进而使得房价跌幅扩大。  同时,7月份一线城市房价环比跌幅表现了三个特征:第一,跌幅首次超过二、三线城市;第二,4个一线城市均出现房价环比下滑的态势;第三,对比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跌幅扩大的态势更明显。   地方救市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  自2012年6月份以来,70个大中城市房价连续上涨23个月。今年5月份开始,房价指数出现环比下跌,而6-7月份跌幅开始扩大。包括一、二、三线城市,一、二手房等都出现了大降温。CRIC研究中心分析师严跃进认为,越来越多的城市步入房价下跌的通道,会进一步加重看跌情绪。同时,从结构上看,一线城市房价下跌的幅度最大,不排除未来一线城市在信贷放松、普通商品住宅标准调整等方面进行“救市”。  严跃进表示,当前房价已步入“过冷”区间。从房企角度看,在市场降温下,降价促销的力度会加大。而从城市的角度看,房价下跌会使得救市的力度加大,各类新的刺激手段会不断推出。而且,央行和银监会也会加快引导商业银行放松房贷,尤其是首套房贷。  对于市场未来的走势,严跃进认为,8月份房价依然面临下滑的压力。原因是信贷环境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放宽;8月本身就是楼市的成交淡季;全国楼市降温的态势具有一定的惯性;7月房价下跌会加重观望情绪。总体上看,楼市降温态势依然会持续一段时间。
【全文阅读】
  万科发布中期业绩的第二天,华夏幸福公布中期业绩,其上半年净赚23亿元,这一中考成绩接近万科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万科上半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元,营业收入为409.6亿元,实现的净利润是48.1亿元;而华夏幸福上半年的销售额为242.13亿元,营业收入为113.82亿元,实现的净利润却是23.1亿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传统地产开发企业由于拿地成本日益攀升,严重侵蚀房企的盈利空间,而华夏幸福“地产+园区”的经营模式让其受益。随着下半年推盘量的增加,华夏幸福完成500亿元的年度销售目标可期,预计公司有可能成为少数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的房企。    8月18日晚间,华夏幸福发布2014年半年度报告,2014 年1月份至6月份,公司共完成销售额242.13亿元,比2013年同期增长52.2%,增幅在2014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20中排名第二,高于行业前20强房企销售业绩的平均增速。  据华夏幸福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13.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58%;实现营业利润36.48亿元,同比增长56.2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0.06%。  同时,公司上半年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739元,相比上年同期的1.337元增长30.07%;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毛利率约46%,销售净利率约20%,与去年同期相比稳步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华夏幸福并未因扩张而遭受巨大压力,公司净利润增速、营收增速与每股收益增速三者保持了同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不必像部分房企一样担忧遭受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质疑,反而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作为产业新城运营商,华夏幸福的园区业务方面比重有所增加。在113.82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按园区业务和地产开发业务划分,园区收入占到公司收入的半数以上,贡献的利润占公司利润的七成以上。  据悉,2014年上半年,华夏幸福产业发展服务实现收入35.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2.32%。  据华夏幸福透露,2014年上半年,公司旗下产业新城新增签约入园企业36家,新增签约投资额211.8亿元,而去年同期新增入园企业28家,新增签约投资额102.4亿元,签约投资总额和单体投资规模都明显提高。  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考虑到华夏幸福下半年将加大推盘量和销售推进力度,加上京津翼一体化过程加速,预计公司超额完成全年500亿元销售目标属于大概率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房地产企业模式不同,华夏幸福产业新城模式的核心在于对城市价值的引导和创造,即通过产业兴盛提高区域土地价值和人口导入速度。华夏幸福后续多层次的城市业务提升了公司项目的溢价增值空间,成为抵抗行业周期的犀利武器。  据记者了解,2014年上半年,华夏幸福的业务布局加速,公司提出了“三年建一百个产业园”的产业园扩张计划。据其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拓展了南京溧水、北京房山张坊、河北保定和河北任丘等产业新城项目。  “华夏幸福逐步实施在全国复制产业园的扩张计划,同时又凭借产业园的经营提高项目升值空间,进而提高公司整体上的盈利能力。”一位接近华夏幸福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华夏幸福近年来都在加大公司的产业园业务比重,这将使公司未来估值更高,盈利水平也将比传统开发商高。  事实上,华夏幸福确实搭上了新型城镇化的快车。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投融资体制的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将逐渐迎来“新产城时代”,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度更高,这对在产业地产开发之路上走在前列的企业来说,市场空间更大。  对此,华夏幸福表示,公司会尝试利用自己的招商能力和运营园区的经验,与各类产业资本采取更广泛创新的合作模式,进行模式输出和项目并购的积极举措,继续坚持产业新城业务模式。(记者 王丽新)
【全文阅读】
          日前,国务院法制办网站公布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要求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各级登记机构信息纳入统一基础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此外,征求意见稿根据有关要求,贯彻国务院确定的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精神,主要遵循四条原则:一是整合职责,二是物权稳定,三是方便群众,四是严格管理。  征求意见稿规定,登记机构应当设置统一的登记簿,载明不动产自然状况、权属状况等相关事项,并对登记簿的介质形式、登记机构的保管保存义务等进行明确。同时,为妥善处理好不动产统一登记过程中新证和老证之间的关系,征求意见稿特别强调,条例施行前依法颁发的各类不动产权属证书和登记簿继续有效。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殷旭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推出是为了掌控现有商品房的产权登记情况,为接下来的全面反腐、产权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调控做准备,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可能会使楼市投机者数量减少、商品房短期内供给数量攀升,未来楼市有望逐渐回归理性,供需关系、刚性需求将成为主导房价的核心要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表示,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将会有助于监管部门更好地掌握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同时,为接下来的官员财产申报、房产税的全面开征做好基础性工作。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目前的二元化土地制度,无论对城市还是农村土地管理都有诸多不便,在农村尤其突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改革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建立城乡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将为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扫清制度障碍。  不动产登记制度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完善?殷旭飞表示,一方面,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实施需要多个政府职能部门有效配合,地方政府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各方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应提早完善;另一方面,舆论媒体、普通民众等的监督工作至关重要,信息披露机制和信息贡献平台应及早建立。(记者 丁鑫)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