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期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昌平区常住人口达188.9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达100.6万人,占53.3%,外来人口比例居全市第一,成为全市惟一的外来人口倒挂区。流动人口无序扩张,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四处蔓延,低端产业泛滥成灾……近些年来,这些长期积累、相互交织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昌平的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昌平区探索建立“管人、管地、管出租房屋、管集体经济合同、管低端产业”的五管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逐步疏解城市功能,有效压减流动人口。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16万平方米,治理群租房1950户、7774间,处罚各类违法运营车辆918辆,关停各类门店424家,清理游商摊贩1156个。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昌平区已压减人口约3.26万人。  地块承租好似金字塔  昌平区北七家镇有个叫西荒地的地方,地如其名,在西荒地的南部一块332亩的农用地上,近20年来各种低端产业渐渐聚集,近万流动人口在这块农用荒地上自发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小餐馆、加工厂甚至连黑幼儿园都有。虽不再荒凉,但隐患众多,管理压力巨大,这块地成了平西府村村干部和众多村民的心病。借着今年昌平区“五管”的势头,村里把这块地好好整了整。截至目前,9成土地已经完成了地上物的拆除清退,变成了一片平整的土地,未来,这里还将成为一片绿林。  “不弄不成了,隐患太多了。”记者面前的村干部皮肤黝黑,声音有些沙哑,最近几个月为了这块地奔走,略显疲惫。面积约332亩的西荒地,地上物建筑面积就达13万平方米,聚集着各种低端产业,近1万流动人口在此居住。  经过摸排发现,这个地块的承租关系好似金字塔。一包涉及13户村民,而通过二包、三包和四包的分租,又有90多份合同。  十几户村民握着300多亩地  为何这么大的地块被十几户村民掌握?  村干部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会儿,农民在地里刨不出多少钱来,有相当一部分都跑出去工作了,这些地就这么荒了下来,有的通过口头协议就转给了留下的人。慢慢地,这些地就被转租出去,出现了大量私搭乱建。”  其实这些出租行为侵害的都是本村村民的利益,“这些地连地租都不用交,就是空手套白狼,利益被少数人获得了,村集体根本没有收益,大部分村民自然有意见。”村民周先生说,“有地的一年光租金就能挣个十万八万的,啥也不管,没有地的只能瞧着眼红。”  走进村里别想挺直腰  在农用地上私搭乱建自然是违法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又格外突出。每年刚过“十一”,防火防煤气中毒是最令村里头疼的事儿,每天钻进私搭乱建里发风斗,查安全,但住户根本不配合。“走在里面别想挺直了走,电线一拉就一人多高,横拉竖拉,想接就接”,村干部说,村集体当时有8成精力都得放到这个地块上来。  “白天想去?绝大部分都敲不开门,只有晚上5点以后才有人”,村干部说,居住在里面的大部分流动人口都在外打工,或者做小买卖,村里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也就推迟到天黑以后。冬季烧煤取暖最怕一氧化碳中毒,风斗必不可少,村集体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挨家挨户发风斗。工作人员苦口婆心说了几个礼拜,最终还真有人安上了,可仔细一看,都是粘上的,里面连个眼儿都没有。  9成私搭乱建拆除完毕  这里成了昌平区整治的重点。村书记汪博说,触碰这些承包者的利益非常难。从半年前,村里就开始张贴有关清理整治私搭乱建的宣传材料,单纯租房的外来人口找好下家很快就搬走了,但一些攥着合同的承包户可不会轻易配合。开会,不来;打电话,不接;好不容易人露脸了,没说两句就散了。村集体一家家地“啃硬骨头”,终于,截至上个月,9成私搭乱建已经拆除完毕。  村干部们都认为,虽然在这个地块上,没有任何一个平西府村的村民住在里面,但实际上,通过整治维护的是集体的利益和村民自身的利益,土地恢复了原来的用途,甚至能产出比原来还要高的收益,村里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何乐而不为呢?   为何出现  土地合同乱象  昌平区经管站副站长李自煜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农民辛辛苦苦在地里劳作,收成好的话每亩只有一二百元的收入,收成不好可能还要赔本,所以巴不得有人来租地。可以说,当时的农民找不到特别好的发展方向。等到有人来租地了,村集体随随便便就跟承租方签订了合同,但五花八门的合同根本没有法律保障。  记得有一份合同的约定是这样的:如果双方产生难解决的纠纷,要起诉到瑞士法院。他们认为那里是中立国,最公平。还有的合同写明帮助承租人搞房地产开发,还答应帮人家办手续,这怎么可能?因此,通过整改合同,为的是避免村集体利益受损失,避免违法建设的滋生。  目前,在管地方面,昌平区已建立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信息平台,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不间断、无死角、全覆盖”的三级巡查和网格化痕迹化管理,结合“土地视频监控系统”,对违法建设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在管理农村集体出租土地合同方面,通过区、镇、村三级经管部门的协同努力,全区已完成16079份合同的整改,占全部合同的89.01%,尚有1986份合同未进行整改。在农村集体出租土地合同的签订、约定、执行和流转中,共归纳出18类突出问题,例如无文本事实合同、未履行民主决策程序签订的合同、签订主体不规范的合同、约定可以改变农用地使用性质的合同等。  本报记者 叶晓彦 J224

全文阅读
 
  上海7月18日电 (记者 陈婷婷)针对“上海楼市限购放松”的传闻,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威18日表示,上海一直以来严格执行国家的房地产限购政策,不存在放松限购。  近期,中国一些城市放松了房屋限购,17日夜间有消息称,上海某几个区房地产限购政策在执行层面已经出现松动迹象。作为房价一直坚挺的上海,这一消息立即引发热论。  徐威当天简短的回应表明上海对限购“不放松”的态度。  在国内楼市普遍下行的大背景下,上海楼市今年上半年并不景气。根据当天上海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增长1.2%,增幅回落达到13.3%。  上海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下降10.5%,其中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下降20%。商品房竣工面积也下降17.9%,其中商品住宅竣工面积下降12.2%。  销售情况同样不乐观。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8.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下降17.1%。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严军表示,“房地产行业出现的这种内生性的调整,是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上海房地产行业总体发展态势平稳。”(完)

全文阅读
 
  本报讯(记者龙露)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70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在全国房价继续小幅下降的背景下,北京住宅价格继续下降。其中,二手住宅降幅较大,环比降幅与上一月相比扩大了0.4个百分点,降幅达1.3%。据专家分析,初步推算,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均呈小幅回落。  北京新建住宅价格、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以及二手住宅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0.1%、0.1%和-1.3%。与上一月相比分别下降了0.1、0.1和0.4个百分点。  从70大中城市看,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价格变动,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5个,持平的城市有7个,上涨的城市有8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2%,最低为下降1.8%。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分析,从个数看,环比下降的城市个数继续增加。从涨跌幅看,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最高涨幅为0.2%,最低为下降1.8%;二手住宅价格最高涨幅为0.1%,最低为下降1.5%。据初步测算,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均呈小幅回落,分别下降0.4%、0.5%和0.5%。

全文阅读
 
  社保年限增加,让部分买家不得不先转购为租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对比去年同期,现在市内多个板块的二手住宅租金均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市内不少二手买家受限购政策及银行收紧放贷等影响,搁置了买房计划而选择续租,于是导致住宅租金普遍上扬,住宅盘源消耗快,进而有所减少。那么,对于那些只能够承受1500元以下月租金的“毕租族”,他们可选择住在哪儿?中原地产市场部主任黄燕飞说,钟村、白云大道、赤岗、芳村等板块虽然离市内各中心区较远,但由于交通便利,生活配套齐全,租金实惠,因此深受大学毕业生的欢迎。  黄埔、白云、番禺、花都以平取胜  如果经济能力较一般、只能承受1000元以下月租金的毕业生,如果不想住在城中村,不妨选择黄埔、白云、番禺一些楼龄较长的楼梯楼。  合富置业梁燕明介绍,目前市中心月租金低于600元的住宅相当少见,只在花都等偏远板块才有极少数这样的超小面积楼梯楼高层单位成交。而满堂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月租金低于600元的成交物业主要集中在黄埔,基本都是楼梯楼,如石化路、港湾路一带的“散盘”。白云区机场西板块也有一些楼盘由于单位面积较小,租金也较低,月租金可在1000元以内。如三元里大道一带的新市花园和部分“散盘”,单位面积30-40平方米,白云区金沙洲板块也有一些类似的小单位,租金水平同样在1000元/月以下。  如果是和他人合租,白云、番禺等区域都有较丰富的选择。  白云区的同德板块,1500元/月以下的低租金房源成交较活跃,它们主要于集中侨德花园、泽德花园、上步花园、同德花园等几个楼梯楼小区,较受欢迎的单位以50-60平方米的小两房为主,月租金1200-1500元,两人合租最低可控制在600元左右。  番禺钟村板块虽然位置较偏,但生活配套设施齐全,板块内各楼盘的小区环境都较好,部分还有楼巴直达市内各区,加上租金不高,对于“毕租族”来说也是一个好选择。祈福新

全文阅读
 
  同一个楼盘一二手楼价倒挂现象,让价格更高的二手房少人问津  近日,宁女士非常烦躁,“中介建议我降价6000元/平方米,那样才会有买家接手,如果照做,我就亏大了;但不降价我就套不了现。”宁女士这种情况在眼下的二手楼市中并不罕见。据了解,近期二手业主放盘的承接力明显降低,不少盘源放了一个多月都无法成交。“主要是因为近期一手房普遍降价,而二手业主又不愿降价,导致购房者转投一手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个阶段想让自己的房源快速成交,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跟随一手楼的节奏降价。  “降6000元/平方米一定有人买”  近期不少放了盘的业主都很郁闷,主要是房子没人接手。天河区的杨先生想要换一套大房子,只能“卖一买一”,然而他把房子放到中介地铺都一个月了,至今没有成交;手握番禺豪宅的宁女士也一样,因为要移民想把房子套现,“当初我是以1.8万元/平方米的价格买的,200平方米的江景房,我当然想保本成交啦,结果放了一个多月还没卖出去。中介游说我,同一个楼盘,上个月发展商大降价,每平方米一万二三千元都有很多单位可选,他让我降价6000元/平方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卖掉。”宁女士觉得这样太亏了,因为急着套现,现在就如热锅上的蚂蚁。  像杨先生和宁女士这样放盘无人接手的现象目前很是普遍,满堂红市场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介绍,市区盘如果按市场价放盘,平均要一个半月才能成交,成交速度整体在放慢。如果是郊区,成交时间恐怕还要翻倍。中原地产丽江花园分行资深营业经理陈景茂告诉记者,番禺多个板块今年二季度的二手住宅成交量大幅缩水,“我们分店所在的丽江花园,丽字楼本来是很受欢迎的物业,若是市道好,一个月成交七八套都不在话下,但最近三个月总共才有10多套成交。”  一手楼大力促销,二手成交暴跌  为何出现业主放盘市场承接乏力的现象?周峰认为,“发展商从4月份开始降价,到了二季度更加明显,而二手业主在降价行动上明显滞后,且心态强硬,大多不愿降价,于是导致不少二手买家转投一手市场。”  以宁女士所在的番禺区为例,二季度以来多个大盘的降价促销力度较大,致使华南板块、南浦板块、洛溪板块等出现一二手楼价倒挂现象。陈景茂说,敏捷金月湾是典型的一二手楼价倒挂的小区之一,近期,其一手楼最低售价只要1.1万多元/平方米,而同组团的二手房价格普遍在1.3万-1.4万元/平方米,“所以近段时间该小区几乎无二手房成交。”  中原地产最新发布的6月份市场报告显示,该月番禺区一手住宅网签套数环比增加41%,但二手住宅的成交量却急降了50%,其相关负责人分析,“由于该月番禺区有不少一手项目降价促销,让二手客户分流,影响较大,尤其是改善型客户,很多人被一手的优惠价格和促销措施吸引过去了。”  合富置业市场部经理梁燕明说,现在是“无降价不成交”,在一手楼促销行动的带动下,二手买家希望业主能给予的让价幅度是10%甚至更高,业主的让价空间小则无人接手,因而导致交投胶着,“只有让价幅度明显的笋盘,才能稍稍获得买家青睐”。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玉霞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