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办理门禁卡 住户打算搬家遭遇
42
   此前在物业公司花100元办理了小区门禁卡,想要搬走的时候,却遭遇退卡难,这让世纪康城小区的业主吴女士很是郁闷。日前,她致电本报反映了这件烦心事。  据吴女士介绍,目前小区内的停车状态是“随到随停”,但是大门口设置有起落杆,私家车需要办
  ■物业一纸通知贴在单元门上。  □文/图 社区记者 文清 实习记者 马英娟  “2014年取暖从10月10日至11月5日收费,超过日期收滞纳金5%。空置房取暖费在10月20日前到物业办理停暖手续,拆装费300元。”近日,石家庄市桥西区良城逸园小区一则通知引发业主纷纷议论,“暖气费也有‘滞纳金’?空置房停暖还要交‘拆装费’?这些新词还是头一次听说。”他们质疑:这种收费有无根据?昨日,记者赶赴良城逸园小区。  记者看到,物业发出的通知就张贴在各单元楼的防盗门上。一位家住1号楼的业主说关于暖气“滞纳金”和“拆装费不清楚,“我家基本上每年10月底就交上了,没有超过期限。”  6号楼一位业主告诉记者,“不光我们小区,旁边西简良小区也有这种通知。”据他介绍,两个小区相邻,而且物业也是同一家。记者又来到西简良小区,果然看到每个单元门口都张贴着大致内容一致的通知。6号楼的业主告诉记者,“据我所知物业每年收暖气费挺困难的,有的人拖着不交,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取暖考虑,但是收滞纳金的做法有些欠妥。”4号楼一位女士说,“别的小区没有这种规定,感觉挺别扭,有些霸王条款的味道。”  关于“拆装费”,大部分业主表示“没有办过空置房,不清楚具体情况。”为此,记者采访了小区物业。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物业负责两个小区,由于住户太多,每年暖气费都不好收,今年到现在才收了不到20%。供热公司要求我们提前上交取暖费,为督促业主尽早交齐,我们才通知超过期限要交‘滞纳金’。”关于“拆装费”,他表示无奈,“小区暖气是分户并联的,有的业主申请了空置房但又自行打开阀门取暖,给物业带来不少损失,为杜绝这种问题,物业往往要派专人去卡断管道,‘拆装费’就用来支付这部分工人工资。”  针对暖气的“滞纳金”和“拆装费”问题,记者咨询了市供热管理中心。一位工作人员答复称,并无相关规定允许物业收暖气滞纳金。而“拆装费”属于物业内部问题,不过他表示“分户并联的暖气办理空置房不涉及锯管问题,收取拆装费也是不合理的。”  记者随后咨询了石家庄市物价局。对方表示,没有暖气费“滞纳金”的相关规定,分户暖气收“拆装费”是明令禁止的。居民若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凭相关证据向物价部门举报。
【全文阅读】
          开元花园小区业主王先生入住小区多年,可由于工作调动常年不在石家庄,就到物业处申请空置房,想只缴纳20%的物业费却被拒,理由是该条例在本小区不执行。这令王先生感到不解,难道因为小区是商住两用楼所致?昨日,他向本报打来咨询电话。  王先生多年前购买了开元花园小区的房子,购房时,合同显示该楼盘为商住两用楼。2007年,小区交房,他装修入住后一直按时缴纳物业费。他后来调到外地工作,常年不在家,“最初,我们也是全额缴纳物业费,后来,我听说空置房可以缴纳20%的物业费。”这期间,他还上网查阅了《石家庄市物业管理条例》第37条规定:连续三个月以上无人居住、使用、装修空置的物业,空置期间按20%缴纳物业服务费。物业服务合同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我们签订的合同中对这个没有其他约定,而且我符合空置房标准,可物业就是不执行。”王先生说虽然他已全额交纳了物业费,可总是心生疑惑。  记者联系了小区物业,一位工作人员说,小区空置房不执行20%的物业费,因为他们没有接到相关文件通知,若是缴纳取暖费则可申请空置房。  那么,商住楼是否可以申请空置房物业费?市物价局相关工作人员答复说,商住楼并非普通住宅,物业费收费标准也不在政府指导价格范围内,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若物业合同中对空置房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清的,则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确定。市物协秘书长刘明也持相同观点,认为商住楼空置房收费标准以双方协商为准。  □社区记者 杜慧
【全文阅读】
  “我租用这间门脸开店6年了,今年9月份突然接到物业通知让交下半年的物业费,”日前,育才街沿街一位商户贾先生给晚报打来电话称,“因为没有交物业费,这两个月买电十分受限,店里生意很受影响。”贾先生很纳闷:以前从没收过物业费,为何今年要收了,2元/平方米的标准又是怎么制定的?  贾先生告诉记者,他2008年从华药一区一位业主手中租到这间门脸。租用门脸6年来,水、电、暖气等费用一直由华药一区物业代收。今年9月,贾先生突然接到物业通知,要收今年下半年的物业费,收费标准为2元/平方米。  贾先生有些吃惊,“之前也从来没收过物业费,为什么现在要收?”他算了一笔账,按照通知的收费标准,他的门脸半年需要上交近千元物业费。“物业对商户的服务内容很有限,为什么收费却这么高?这个标准是怎么来的?”贾先生不禁质疑。像贾先生这样租用门脸的还有很多,只有少数商户交了物业费,其他商户纷纷表示,“限电的日子不好受,可交费又心有不甘”。  随后,记者联系了华药一区物业。一位胡姓负责人表示,“物业给商户提供各方面的服务需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理应收取物业费,收费标准也是参考其他物业公司对商户的收费标准制定的,而且相对来说比较优惠。”关于限制购电的措施,另一位工作人员称,“限电的举措实属无奈,且并非不卖电。这样也是为了给他们提个醒,尽快交物业费。”  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的邵明涛律师认为,像贾先生遇到的这类问题应先同房东沟通,明确该门脸一直以来物业费的收取情况。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商户应向物业部门交纳一定的服务费,但物业以限电的方式“提醒”,造成商户经济上的损失显然是不合理的。关于该收费标准,他建议咨询物价部门。  记者随即拨打了市物价局相关部门的电话,对方称:“商铺物业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对其收费标准无明文规定,一般由商户和物业部门协商决定。”  □实习记者 马英娟
【全文阅读】
          2014年10月17日是中国首个“扶贫日”。在当日召开的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被评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并作为获奖代表接受表彰。  万达集团创业之初就树立“共创财富,公益社会”的企业理念,26年来,万达集团慈善捐赠现金累计超过37亿元,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捐赠额最多。万达集团把扶贫作为企业慈善的重要内容,坚持开展扶贫工作,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取得显著效果。中华慈善奖自2005年设立以来共颁发8次,万达集团7次获奖,在全国所有企业中获奖次数最多。万达集团还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颁发的“中国消除贫困奖”,获得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颁发的“中国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  万达集团早在创业之初就开始扶贫,是全国最早开展扶贫的企业之一。1990年,万达刚成立两年、并不富裕的时候就有了第一笔100万元的扶贫捐款,那时企业参与扶贫还不多见。1994年,万达集团就与大连普兰店市安波镇太阳村结成对口扶贫,为帮助太阳村脱贫,万达集团“输血”“造血”并举:捐款建设太阳村希望小学;建立果树基地,从国外引进高产果树品种;协助太阳村成立建筑工程公司,每年万达优先安排工程,优先结算工程款,该公司每年将部分利润作为扶贫资金返回村里。经过20年努力,太阳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超过1.2万元,在安波镇所属村中位列第一。为响应国家号召,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万达集团已决定今年开始对贵州黔东南州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丹寨县实行承包对口帮扶,探索直接惠农的全新企业扶贫模式。(记者石冬泉)
【全文阅读】
  上周末,由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和上海家用电器行业协会主办的“家电维修服务体系建设进社区”公益活动在上海商务中心家电城启动。来自海尔、松下、康佳、格力等40多家著名品牌的家电工程师现场咨询、接单,部分家维社区服务企业还现场修理起小家电。  家电维修行业季节性矛盾突出,淡季业务慌、旺季业务赶的供需矛盾,以及较低的行业“门槛”,都导致了家电维修“李鬼”屡禁不止。来自“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数据显示:目前沪市家电行业投诉的重点,主要有虚假“小广告”类、假冒售后服务类、虚假网络信息类等三类。  据上海电子产品维修服务行业协会介绍,目前申城家电维修服务企业多达2380家,从业人员近1.8万人,服务规模年收入测算近22亿元;不过,全市经过行业协会备案的综合性社区家电维修店仅有180家,平均每个街道社区才分摊到1.7家,也就是说超过九成的社区型家电维修店未经备案登记。这意味着,找这些无证维修或“李鬼”维修,很可能因对方业务不过关修不好甚至修更坏,花了冤枉钱以后再去找却“查无此人”。  专家提醒,无论是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家电维修”店,还是电话黄页或网上挂名的家电维修商,虽然可随叫随到随修,但其有没有真本事、价格是否公道都存疑。为此,申城将开始推进“家电维修服务体系”项目,据市商务委最新公布的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建设提升962512家电服务热线公共服务平台,为市民修家电提供通畅和懂行的正规咨询和报修平台;二是推广亮证(家电维修证)上门服务,两三年后家电维修人员上门第一步就是先要亮出身份;三是编制《上海市家电维修管理办法》,计划年底前将发布实施;四是向社会推介正规维修服务企业,目前已先后推荐两批共202家,其中社区型维修服务企业180家;五是编制《上海家电维修指南》,印发打假海报、用短信或微信等多渠道预警。  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表示:今年市商务委公益化立项、市场化推进“家电维修服务体系”项目,为的就是给正规军“点赞”,让沪市家电维修服务业更健康。(记者 胡晓晶)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