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设工程新规:业主装 ...
53
  今天上午,北京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草案)》的说明及市人大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审议意见的报告。条例(草案)规定,房屋建筑所有权人或者使用人禁止擅自变动房屋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业主装修拆除承重墙将被定义为违法。此外,工程竣工验收前,建筑物将设置永久性标识,工程名称和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名称及项目负责人姓名等内容都要载明。  市住建委主任杨斌表示,近年来,本市城市建 ...          
  两栋平行存在的楼房竟然“亲”在了一起,昨天,上海浦东川沙镇华夏二路1500弄心圆西苑17号、18号两栋仅入住一年半的动迁房“接吻”事件一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友戏称“楼亲亲”。  “楼亲亲”是怎么发现的?11月22日,家住该小区17号楼的秦女士在自家阳台上晾衣服,无意间向西边张望时,突然发现,他们住的这栋楼不知什么时候倒向了边上的18号楼,两栋楼之间本来有十几厘米宽的空隙,现在竟然“亲”到了一起。这个发现顿时让居民炸了窝,陷入惶恐和不安中,很多人都不敢在家里呆了,担心这两栋楼还能不能住人?  在现场,记者发现,17号、18号楼15层上面已经连成一体,两栋楼顶靠得最近的墙角已经触碰在一起,在强力的作用下,两栋楼接触的地方都出现了挤压断裂。而房子墙根与地基之间的地面,出现了一道深深浅浅的裂缝。居民说,由于这道裂缝掩藏在绿化带里,以前没有人去注意它,所以一直不知情。“如果不是这一次看见两楼靠拢了,我们还真的没有心思去关心我们住的这栋楼。”  据了解,发生倾斜的17号楼与18号楼均为15层,共有120户居民。镇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已有检测公司去小区检测,测试数据将向小区居民公布,“如果房子不再适合居住,会安排解决,一切待检测出来再定。”目前镇里还没有转移楼内居民的打算。  小区开发商相关负责人称,两栋楼之所以会“亲亲”,“是因为竣工的时候两个檐口就是碰在一起的,由于自然沉降的挤压,就碰到了,但对房屋的主体结构是没有影响的。”目前不能表明楼存在问题,“楼亲亲”是自然沉降的结果。  昨夜,“楼亲亲”有了初步的检测结果。经过建设管理部门连续两日委托两家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了检测,结果显示,两栋楼顶女儿墙外侧的装饰线角之间没有预留足够的伸缩缝,由于自然沉降和温差伸缩发生了挤压。此外,散水破裂缝也是由于土体沉降引起,但不影响房屋的主体结构。而两栋楼的累计沉降量、最大倾斜率均在规定范围内。  综合新闻晨报 东方早报    @脂肪是糖变的:意思是:还能住人,大家接着住?  @梅爱迪:天冷了,这叫抱团儿取暖。  @陆少1202:压力太大,连楼也累了。  @无敌老头:上海不久前出了个“楼脆脆”,专家说“压力差”造成的;这次又来了“楼亲亲”,专家说是自然沉降; 看来,巡视组应该重点进上海了啊!  @大浪淘沙007:即使检测合格,两栋楼离得那么近是否合规?当初的建设单位和有关审批怎么做的,是否应该倒查追责,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张永贵:每当有事发生,当事方总是先把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在一些人头脑中,这一思维已根深蒂固。真相,总会水落石出。在此之前,开发商不妨先道个歉,再积极与各方一道解决问题。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做起来却这么难,让人深思。  @青水芙蓉:各种借口,各种理由,反正就是不关质量问题的事。  @中国之声:近年“楼脆脆、楼塌塌”层出不穷,回应很少提及质量问题。  @小宇宙1991:近些年房地产行业发展速度太快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及时跟上,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相关部门应该对出现问题的房地产开发商在贷款上进行限制,提高其扩大规模、进入其他领域的门槛;开发商应该加强道德自律,要认识到诚信致远的道理;此外,还要扩大普通百姓与监管部门的沟通渠道。
【全文阅读】
  越秀地产昨日宣布向特定投资者定向发行23亿港元15年期公司债券,年票息率为6.1%。据悉,近年来,越秀地产的融资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整体财务状况持续改善,并获得穆迪、惠誉和标普三家国际评级机构的投资级评级,在行业中树立了标杆地位。公司通过合理利用融资成本较低的海外市场,于2014年6月底,境内外借贷比例调整至45%:55%;平均融资成本为5.2%。201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融资人民币86亿元,当中人民币60亿元为再融资,令未来一年到期的借款占总借贷比例由去年全年的35%降至约15%。  2014年以来,越秀地产亦成功录得令人满意的销售表现。1至10月,其累计合同销售(包括了合营公司项目的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78.13亿元,同比上升33%,约占2014年合同销售目标人民币220亿元的81%。其表示有信心完成2014年全年的合同销售目标。(记者 罗莎琳)
【全文阅读】
  “购买了某外资品牌壁挂炉,在保修期内出了故障却被厂家和经销商相互推诿。”近日有广东居民向记者如此反映。据了解,随着中国南方居民分户采暖比例提升,壁挂炉市场迎来巨大发展,不过,由于目前国内水压、电压、气压环境不尽相同,壁挂炉的适用性大打折扣,而售后专业性强、无统一服务标准,也让行业乱象丛生,行业亟待规范。  “市场上主流的冷凝式壁挂炉,对气压的要求非常高,而国内天然气压力成分不一样,造成消费者购买的壁挂炉使用时有障碍。”某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壁挂炉是舶来品,目前国内销售的外资品牌产品技术成熟,却并未因应中国环境做产品研发和改进。“气压、水压比较低的时候就无法启动,并不适应中国市场环境。”  那么,本土化改良生产对于壁挂炉产品是否真的有必要?  来自长沙的某品牌壁挂炉经销商王小亮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此前他一直在销售某外资品牌壁挂炉产品,但一到供暖期反复出现断暖,返修率特别高。此后销售的国内品牌,供暖和生活热水出得特别好,“有针对地域性进行改良,感觉调校要好很多。”他坦言道。  “当产品因气压、水压、电压等环境因素造成无法启动或出热水,经销商往往束手无策,这是售后也难以解决的问题。”上述经销商告诉记者。事实上,目前外资品牌的普遍做法是将售后外包给经销商来负责,当售后服务不是厂家在把控,全都下放给经销商,当与经济利益挂钩,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经销商安装时做的活不好,现在炉子出了问题也不给修。”某小区住户赵阿姨向记者抱怨说,现在售后只能求助其他品牌来做。  “目前国内壁挂炉市场总体销量为150万套,市场还未真正启动,问题也还没有集中爆发,不少商家对待售后是踢皮球的态度,也在影响这个行业的声誉。”国内某品牌壁挂炉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壁挂炉分户取暖知识的缺乏,以及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逐步深入,壁挂炉分户采暖产生了很多问题,其中售后问题或将极大制约行业发展。  有行业专家表示,壁挂炉是集水、电、气于一身的综合性产品,对该产品的安装、调试和维护都非常重要。目前壁挂炉经销商、安装公司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行业却没有统一安装、售后标准,未来将制约行业进一步扩容和发展。行业亟待规范。曾祥萍
【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