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寺院缘何惹上高利贷? ...
VOL 18
  福建昭明寺在家弟子杨文德因涉非法吸收存款罪去年被调查,此前昭明寺已有多位在家弟子因高利贷崩盘跑路,昭明寺方丈界空大和尚亦牵涉其中。据了解,为更好地保管“三宝钱”,界空先后将1430万存至弟子周问斌的担保公司,而后周因高利贷崩盘出走,至今未归案。  所谓“三宝钱”,是由香客捐助,专门用于修缮寺庙、寺院日常开支等所有与佛、法、僧“三宝”相关的善款。这些钱要专款专用,善款善用,是佛家不能破的戒条。可昭明寺的方丈破了戒条,将近1500万“三 ...
一画家自称获联合国授“百年文艺巨匠” 被证造假
一画家自称获联合国授“百年文艺巨匠” 被证造假
  7月11日,微博简介为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的江先生,在其实名认证的微博里介绍,自己荣获由联合国秘书处授予“百年文艺巨匠”终身荣誉称号,并特聘为联合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副主席。这样的自诩,连日来遭致网友的持续反驳,人们大多认为,联合国秘书处主要是调停国与国之间冲突的机构,不可能给你颁发此文艺奖项;此书画家其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荣誉,由此也一并遭到质疑。7月16日,该书法家任职的书画院工作人员回应,江姓书法家为该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办也回应称,其奖项“肯定是假的”。此一闹剧,网络间舆论持续大哗,至今未有消歇。
白先勇香港书展推介新作 称与昆曲的故事说不尽
白先勇香港书展推介新作 称与昆曲的故事说不尽
  昨日下午,台湾作家白先勇出席香港书展活动,为读者推介他在香港出版的新作《牡丹情缘》,并与书迷分享创作感受。  《牡丹情缘》讲述了白先勇10年来传承昆曲的故事。10岁那年,他在上海欣赏过梅兰芳与俞振飞表演的昆曲选段《游园惊梦》,立刻被昆曲的优雅风格所吸引,从此与昆曲结缘。白先勇的代表作小说集《台北人》中,就有与昆曲有关的短篇小说《游园惊梦》。他主持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至今在世界各地上演两百余场,后来又打造了新版《玉簪记》。活动中,白先勇说自己和昆曲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并用数十张照片回顾他推广昆曲的每一个关键场景和大事记,“我希望昆曲只是一个启蒙,能够让年轻人认识到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并且接受洗礼,喜欢它,热爱它,爱护它”。(记者 钟润生)
侵华日军手帕见证武汉城破具体时间 有多部队签名
侵华日军手帕见证武汉城破具体时间 有多部队签名
  侵华日军士兵将其在中国攻城略地的“武功”标记在手帕上,以此炫耀,其中一条还手写记录了侵华日军攻占南京的精确时点。近日,两条手帕作为历史见证在沈阳重见天日,受到了有关学者的重视。  沈阳收藏爱好者张广胜16日向记者展示了两条侵华日军手帕。这两条已微微泛黄的手帕形制相同,长宽约40厘米,上面手写文字详细记录了侵华日军攻占南京、武汉等地的具体时间以及作战口号。根据手帕上的文字判断,这些记录由侵华日军书写于1938年至1939年间。  记者看到,其中一条写有“支那事变出征记念”字样的手帕上写道:“中支旅遣中岛部队、大野部队、恒广队、石桥队、中野队、坂本分队,昭和12年(1937年)12月13日午前3时10分中山门占领。”  另一条手帕记录了侵华日军攻陷武汉的时间,上面写有“昭和13年(1938年)10月25日武汉三镇攻略成”“大别山、灵峰突破”等字样。这两条手帕上都有多个部队的签名。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助理崔俊国认为,日军在生活用品上记录下侵华罪行还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像这样有着集体签名,并且逐条记录占领城市具体时点的还不多见。“特别是记录攻陷南京时间,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徐扬 郭毅)
胡适曾到商务印书馆考察1个月 提建议改进编译工作
胡适曾到商务印书馆考察1个月 提建议改进编译工作
  其实本文的题目并不准确,就职业而言,胡适没有正式做过出版。但是在一九二一年,他曾经与出版有过很亲密的接触,就是人们经常提起的商务印书馆邀请他出任编译所所长的那段旧事。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商务印书馆受到新学的冲击,老派文人如张元济、高梦旦等倍感压力,感到自己的能力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希望能请来懂得新学的人,来领导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的工作。他们想到了胡适,希望他能够来编译所出任所长。当时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他觉得自己才三十几岁,有自己的事业要做,怎么能将精力花费在别人的事情上呢?但是碍于高梦旦等人的热情,胡适答应在一九二一年七月间来上海商务印书馆,在编译所考察一个月,帮助他们搞一个改进的计划。  就这样,在一九二一年七月十五日至九月七日,胡适应邀来到上海,在商务印书馆做了一个多月的考察,帮助他们改造编译所的工作。商务印书馆很重视胡适的到来,安排他见了许多人,重点与他谈两件事情,一是谁来做所长,时任所长的高梦旦力举胡适接任自己,胡不肯,高又问胡“刘伯明如何?”胡说绝对不行。高请胡推荐,最终有了王云五出山。这一段故事知者甚多,此处不再赘述。  重点是第二件事情,即制定编译所的改革方案。当时胡适与编译所同人谈话,许多人都拿出了改革方案,其内容对未来中国现代出版的构成与发展很有意义。比如:  1.七月二十日,杨端六跟胡适谈到,商务印书馆中的人员,主要由退职官僚、工人和文人组成,几乎没有人懂得商业,“馆中最大的弊是不用全力注重出版而做许多不相干的小买卖。编辑所中待遇甚劣,设备(图书、房子)甚不完备,决不能得第一流人才。”  2.七月二十一日,华超写一篇《改革编译所刍议》,其中谈到旧书整理,“照原书印成,没加上整理、考订、校误和说明,不能算作大贡献。以后印行旧书,宜聘专家来整理。可另置旧书整理部以统其事。”  3.七月二十二日,郑振铎作意见书,其中六条意见:一是设图书审查会,二是设中小学教科书编辑会议,三是减少工作时间,四是暑假应全日制,五是薪金按年递增,六是派遣编译员到欧美考察。  4.八月八日,杨端六拟《商务书馆编译所改组办法大要》,列十四条建议,其中建议,编译所另设一高等学术研究会,按照现代学科分类,聘专门人才,每人担任一科。各科委员要有大学教授的资格,待遇可以比照北京大学教授而增减之。  5.九月三十日,此时胡适已经回到北京。他撰写《对于商务编译所的意见》,并且在日记中写道:“补作商务的报告,完。拟明天交菊生,以完一事。此报告分四部分:(一)设备,(二)待遇,(三)政策,(四)组织。稿有四十多页,约万余字。”此长文中,包含许多胡适对于出版的高论,今日看起来,依然很有意义。比如他说编译所的大政方针应该有两个,一是用营业的精神与手段来提倡那些须提倡的书;二是用研究的态度来做那些营业上利益最大最厚的书。  6.十一月十三日,王云五在胡适鼓动下,撰写长文《改进编译所意见书》,其中高论也不少。比如谈到出版主旨时,王云五指出:“编著书籍当激动潮流不宜追逐潮流也”。这样的至理名言,至今读来依然让人赞叹。 俞晓群